2000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假日经济唱大戏

  旅游 四千六百万人次出游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长达7天的假期,热度不减的需求,使“五一”节成了真正的“旅游黄金周”,据国家旅游局初步统计,5月1日至6日,全国居民外出旅游达4600万人次,旅游花费18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国庆假日增长15%和27%。
  今年的“五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最长的春季公休假。在7天假期里,各热点旅游城市和著名景区(点)游客爆满,单是门票收入就相当可观。北京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动物园等主要景点的日客流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上海仅豫园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新线、老线全面走俏,冷线升温,热线更热,开往风景名胜地区的旅游专列趟趟满员。北京铁路局7天共发送旅客440余万人,日均发送63万人,客流量高于春运,达47年来之最。福建“武夷之旅”专列每天加挂4节车厢,仍超员30%。豪华空调车成为短途旅游的“抢手货”,天津、广州、深圳、昆明、西安、敦煌等地出租公司的大型旅游车在4月中旬就被预订一空,沪宁、沪杭高速客车日发送量300多班,超过去年国庆和今年春节,同比增幅达100%,且每班都是满座。各大旅行社生意红火,有的业务量急增50%—60%,许多组团社因接待力量有限,不得不婉拒部分报名者。宾馆饭店热闹非凡,房源紧俏,不少四星级以下的酒店床位在节前就已告罄。另外,“五一”期间由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达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五一”旅游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犹如潮涌的客流造成交通告急、住宿告急、餐饮告急,连公共厕所都很紧张,景区人满为患,拥堵不堪,经营者、接待者疲于应付,顾此失彼,质量下降,消费者啧有烦言。应当注意的是,相对于参团旅游者,散客在购票、入住等方面更是困难重重,而散客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占到80%左右。据了解,一些地方“五一”旅游投诉量同比有不同程度上升。看来“假日旅游”虽已破题,但把这篇文章做足做活,还需进一步调整政策(如带薪休假制度),改进供给,完善配套,加强协调,并对消费者适当加以引导,使假日旅游丰富多彩、安全方便。


第2版(经济)
专栏:假日经济唱大戏

  商业 京津沪做大生意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田俊荣报道:“五一”长假使我国消费品市场高潮又起,京津沪商业呈现火爆场面,百姓消费积极踊跃。
  据北京市商委对10家大型百货商场的统计表明,假日北京商业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各商场销售额增幅很大,平均增幅在40%左右,客流比平时翻番。二是各商家抓住节日大好商机,开展多种促销活动。据统计,“五一”期间共开展文化促销、休闲促销逾万项次。赛特购物中心5月1日延长营业时间至2日凌晨5点,结果2日零点到5点销售额达121万元。三是餐饮市场火爆。京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5月1日7家店共销售354万元,1日以后平均每日用餐人数超过1.5万人次,创历史最高水平。四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穿用类商品比吃类商品销售更胜一筹,而穿用类商品中电脑、家电、儿童用品成为假日消费新热点,翠微大厦等3种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18%、94%和117%。
  天津的餐饮业则瞄准市民合家定桌的热点,推出不同价格的大众包桌,取得了实效。据对狗不理总店等20家餐饮企业的统计,“五一”期间定桌包桌数达7682桌,同比增长42.16%,营业额同比增长73.38%。
  据上海市商委的初步统计,5月1日至3日,上海136家商业零售企业共实现销售4.53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70家百货大店销售额增长9.4%,11家超市、便利店、连锁公司增长68.7%,25家食品店和食品商场增长23.2%,30家酒家饭店增长21.6%。
  休闲消费成为假日上海消费品市场的一大特点,休闲消费中吃类商品需求上升快,休闲小食品、冷饮、饮料和水果的销售火热。据食品一店统计,节日3天,各类牛肉干、蜜饯、炒货等小食品同比增长2.1倍,冷饮增长3倍多。


第2版(经济)
专栏:假日经济唱大戏

  民航 170万人次坐飞机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刘桂莲从中国民航总局运输司获悉:从5月1日至7日,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170万人次,除正常航班外,安排国内加班、包机1500多架次,比今年春节假期客运量增加了34%,航班平均上座率达74.3%。除4月30日和5月1日购票紧张外,基本满足旅客假日旅游需求。
  针对“五一”长假带来的旅游热潮,民航各部门早早做好准备,从4月份开始,各航空公司主动与旅游部门联系,在充分利用正班运力、提高客座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在海口、三亚、张家界、桂林、哈尔滨、珠海、黄山、昆明等12个旅游城市安排加班、包机飞行。其中,南方航空公司增加726班次,国际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增加200多班次。东方航空公司增加了去日本、韩国、泰国等地的飞行40多班次。许多航空公司对订座爆满的航班,改由大型飞机执行,尽最大努力满足旅客的需求。


第2版(经济)
专栏:假日经济唱大戏

  供销系统 商机多多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赵志文报道:“五一”的7天长假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而且拉动了春节过后略显平淡的消费市场。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得知,供销社系统在假日期间也是商机多多。
  江苏省供销社主任周秀德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江苏省供销社在南京有两个酒店,一个超市,在7天假日中生意兴隆人气旺盛。江苏大酒店去年5月1—6日,销售收入5万多元,今年同期销售收入增至12万多元。1—2日客房爆满,3—4日客房全满,5—6日客房基本满,为了多接客人,将单间改成双人间,最后连会议室都改成了客房。省社所属的“苏果”超市拥有直营店116家,加盟店140家。1—6日,“苏果”超市的营业收入达7000多万元,比平日猛增30%。
  浙江省供销社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主任王京军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浙江省供销社系统所属的旅游集团5月1—6日的收入比平日增加4倍,是去年同期的一倍,旅游集团所辖旅行社所接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60%—70%;供销社系统的宾馆入住率由平日的70%猛增至110%(加床、加铺和半天轮换);供销社与人合资兴建的“满陇桂雨”公园游人是平日的4倍。


第2版(经济)
专栏:假日经济唱大戏

  铁路 比春运还火
输送旅客2365万人次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全国铁路抓住“五一”期间客流大幅度上扬的有利时机,加强客运组织,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运输安全。全路共开行直通旅游专列79对,增开临时客车900多列。5月1日至6日完成旅客发送量2365.7万人次,同比增长24.2%。特别是5月1日至3日,连续3天日发送旅客超过400万人次。最高的5月1日为413.5万人次,比今年春运最高日还多4.3万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长,天气好,旅游需求旺盛。铁路部门在充分进行市场预测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客流流量、流向相对均衡、中长途和短途客流同步增长的特点,加强运输组织,提前计划、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运力,防止了客流大量积压。
  有备而发,及时应对,衔接有序。对客流集中、运能紧张方向的直通列车,组织调集备用车辆和加强检修,尽可能满编满轴。千方百计提高运力资源的利用率。节日期间,中长途客流集中在主要干线和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青岛、西安、武汉,以及黄山、烟台、泰安、宜昌、桂林、张家界、九江等大城市和重点旅游地区。全路共开行以卧铺为主的直通临客230多列,其中增开到、发张家界的直通临客就达20多列。对短途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沈阳等大城市到周边的旅游景点,开行管内临客600多列。仅北京至八达岭间的郊游列车高峰日就开行4对,运送旅客近2万人次。
  (才凡)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冷静看待钢材价格上涨
  本报记者 费伟伟 曲哲涵
  自4月中旬以来,全国钢材价格大幅回升,各大钢厂门庭若市,钢材市场也是车水马龙,有些地方冷轧薄板和大型号螺纹钢基本上空库断货,爆出自1995年以来少有的旺销景象。
  对此,冶金行业有关专家、企业负责人认为,这次钢材价格上涨属恢复性回升,是正常合理的,目前市场需求仍很脆弱。但个别地区市场挂牌价格偏高,如普通建筑钢材达每吨2900元以上,纯属炒作,相当部分钢材并没销到终端用户手上,而进了商家仓库。因此,工商企业要保持冷静心态。
  总量控制初见成效
  4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国家冶金局在京联合召开“钢材市场价格座谈会”,分析近期钢材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及今后的走势。会议认为,这次钢材价格出现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国家对钢铁行业实行总量控制收到了成效,加上钢材出口大幅增加、进口减少,使国内钢材供给总量减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价格上升。
  据国家冶金局提供的数据,冶金行业贯彻落实国家确定的宏观调控措施,对钢铁产量进行宏观控制,一季度全国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3万吨,仅增长2.3%,增长幅度明显回落。而今年以来国际钢材市场受世界经济复苏带动,价格上扬,每吨普遍上涨30—40美元,加上国内生产企业出口增加量不计入总量控制目标,我国钢材出口大增。一季度全国出口坯材270万吨,比上年同期的82万吨增加了188万吨;而同期进口钢坯材则减少18万吨。国内钢材资源量减少,自然会反应在国内钢材价格上。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拉动了钢材需求。一季度国内GDP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增幅比去年四季度高4.1个百分点。根据以往的经验,GDP增长8%,可拉动钢材需求增长2.5%。此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改为零税率等,也是刺激钢材需求的重要因素。
  流通企业补充库存,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也不小。1994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滑,流通企业在营销上纷纷实施“零库存”策略。今年钢材价格一出现回升迹象,出于“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流通企业从4月份起开始补库,从而加速了钢材供求关系的变化。部分地区个别流通企业借机炒作,以及部分地区运输紧张导致缺货,更刺激了钢材价格快速上涨。
  炒作不可取
  那么,目前的钢材价格是否合理呢?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就是看进口钢材的完全成本价(到岸价加上海关税、增值税及各种杂费)。以此测算,国内钢材价位在每吨2500元左右比较合理。这个价位略高于独联体国家,略低于美、欧、日的水平,国内钢材用户也基本能够承受,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则可达9%左右的正常水平,行业有合理的盈利能力,能够为今后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价格盲目上涨,超出合理范围,高于进口钢材价格,无疑将刺激钢材进口,给国内市场带来冲击。从我国钢材生产能力来看,不合理的高价位也不可能持久。我国目前钢生产能力有1.34亿吨,实际只发挥不到90%。稍有刺激,又会造成新的过剩。再说,如果价格过高,用户难以承受,刚刚回升的消费需求也必将受到抑制,使钢铁市场重新陷入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价格一路下滑的困境。
  有关专家指出,在目前价格回升较快时,不能盲目乐观,头脑要保持冷静。生产企业要利用这个好机会,建立和巩固自己的销售网络。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与流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国家冶金局局长蒲海清强调,目前钢材价格的回升只是恢复性增长,总量控制工作如果稍有松懈,钢材价格将难以稳定,眼下来之不易的局面也将丧失。因此,总量控制的大政策决不变,各地企业仍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定不移地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五一”期间游客纷至沓来,初步估计约有10万人次前来旅游观光。图为导游员在甲板上为游客讲解漓江风光。新华社记者 刘广铭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经贸委提出国企脱困要抓好七项工作
  据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韩振军)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决战之年,为努力实现三年脱困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国家经贸委日前提出《2000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工作指导意见》,强调着力抓好七项工作。
  第一,围绕脱困目标,做好规划,落实责任。各地区经贸委、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脱困目标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本行业2000年企业脱困工作的规划;要层层落实脱困责任制,把脱困工作的目标、措施落实到每一个企业。
  第二,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综合运用好各种脱困手段。企业脱困工作要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并与各地区、各行业正在制定的“十五”规划相衔接。在结构调整的规划和方向明确后,要配套地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对企业进行综合治理,在帮助企业脱困的同时实现结构的优化。企业关闭破产要紧紧围绕钢铁、煤炭、制糖、有色、纺织和军工等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进行,经批准的具体项目要成熟一个、操作一个、稳定一个;对已经推荐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转股项目,要抓紧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尽快组织实施;列入技改贴息贷款计划的项目,必须确保尽快建成、达产达效。
  第三,促进脱困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是脱困工作的主体,要推动亏损企业加大内部改革的力度,充分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加快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职工能进能出、减人增效的劳动制度,收入能高能低、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注重从制度上、机制上消除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弊端,根本转变经营机制。要把企业脱困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使脱困的企业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通过体制创新进一步巩固脱困的成果。
  第四,引导企业练好内功,切实加强管理。今年是企业管理年,加强企业管理是扭亏脱困的关键。要进一步学习推广邯钢、亚星等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在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和质量、成本、财务、资金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
  第五,加强脱困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对脱困企业的领导班子要加强监管、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对扭亏不力的企业经营者要尽快调整、撤换,对扭亏成效显著的企业经营者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要大胆引入经营者选拔的市场机制,面向社会招聘管理人才,把观念新、能力强、精神状态好的经营人才选拔、充实到亏损企业的领导班子中来。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支持脱困企业领导班子的工作。
  第六,总结交流经验,大胆探索国有企业脱困的多种途径。
  第七,继续做好企业脱困的跟踪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企业脱困的进展情况。


第2版(经济)
专栏:

  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
  据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孙杰)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今天走上街头,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宣传本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在京参加宣传活动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肖钢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5月份为宣传人民币管理条例活动月,突出宣传条例中有关反假币工作的内容,宣传人民币常识,使更多的人了解人民币、爱护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是1999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今年2月3日,朱镕基总理签发第280号国务院令发布《条例》。《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


第2版(经济)
专栏:

  核电站关键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
  本报成都5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黎大东、本报记者梁小琴报道:我国第一座100万千瓦级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核反应堆的4类8台关键设备,最近在四川省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制造完毕,产品质量、工期均达到岭澳核电站总承包商法国法马通公司的要求。专家称,这是我国100万千瓦级核电站核岛关键设备国产化取得的突破性重大进展。
  位于四川自贡市的东方锅炉公司始建于60年代,是我国制造大型火力发电设备的骨干国有企业。据公司总经理文秉友介绍,他们通过投标竞争取得这批核电设备国产化合同后,自筹1亿多元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迅速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能力。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对蒙古口蹄疫采取紧急措施 禁止输入其偶蹄动物及其产品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近日,蒙古国东戈壁省乌兰巴德拉赫县爆发了口蹄疫。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今天发布公告,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公告规定:从即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蒙古国输入偶蹄动物(如猪、牛、羊等)及其产品;已运抵口岸的来自蒙古国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蒙古国的偶蹄动物产品进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对途经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火车等,如发现有来自蒙古国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作封存处理;对上述运输工具上的动植物性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擅自抛弃;对截获的走私入境的来自蒙古国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在就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同时,对来自蒙古国的飞机、列车、汽车等运输工具实施防疫消毒处理。对违反上述规定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2版(经济)
专栏:

  人寿为北京高新周保险6亿元
  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李丽辉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获悉:为支持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活动的顺利开展,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将向参加此次盛会开幕式、闭幕式和专场的与会代表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位代表可获保额为20万元人民币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整个活动总保额达6亿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重新核定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企业,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换发由建设部统一监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通知要求,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不予换发新的资质等级证书: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情节严重的;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持有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未从事任何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两年以上的。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理:第一,开发企业未经批准预售商品房,或经营中存在虚假广告、销售面积“短斤缺两”等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损失,开发企业未予妥善解决的;第二,商品房销售中,未按规定向购房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未依照《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内容进行保修的;第三,未按规定向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报送《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的;第四,未按规定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的;第五,已预售的建设项目停建半年以上,不能按合同约定时间交房,购房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