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群众路线怎么走
  张聿温
  选拔干部要走群众路线,注意群众公认——这是谁都明白、谁都拥护的道理。然而,实际工作中落实得怎么样呢?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恐怕就很难令人乐观了。个中原因,除了学风不正、言行不一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走群众路线缺乏可操作性,既无硬指标衡量,又无必不可少的程序约束。
  历史的经验表明,无论是实现战略宏图,还是完成战役目标,都不能仅限于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提口号、发指示,而必须具体分解,细化量化。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容易落实。毫无疑问,选拔干部走群众路线,也必须具体化。只有具体化,才谈得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抓落实,也才好检验你究竟是不是真心实意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质,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上的体现。选拔干部走群众路线,也就是在干部选拔中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能力,体现群众的意志。既然一切权力归于人民,既然社会主人有权选择社会公仆,那么,围绕干部选拔使用,群众就应当享有四种权利: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知情权,就是向群众公开,增强透明度。人事代谢是自然而然的事,选拔干部是正大光明的事,完全没有必要藏着掩着,弄得神神秘秘。就一个单位而言,缺哪一级的干部,有几个名额,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选拔,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当让群众心中有数。只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干部工作才有活力。过去那种少数人操作,广大群众不知情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参与权,就是让群众介入,体现主人翁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上。而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则是重要的政治权利,也是主人翁地位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承认群众是社会主人,干部是社会公仆,另一方面在选拔社会公仆时却把社会主人拒之门外,让主人成了看客,岂非咄咄怪事!只有让群众参与重大事务的管理,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选择权,就是请群众表态,体现民意。知情和参与,都不是结果,而是前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选出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受到群众欢迎和拥护的干部,才是最终结果和最终目的。为此,就要给群众以选择权,不但让群众说话,而且说话算数。我们的干部任用,自然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处理好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党委决定权和群众选择权的关系,既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难题。应当追求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的和谐一致。看法上的分歧当然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领导和群众总是分歧,那就值得研究了;如果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截然对立,那就更值得考虑了。
  监督权,就是让群众当“纪委”,始终有效地对干部实施监督。干部选拔是个系统工程,不能重使用、轻培养,更不能只任命、不监督。放弃对干部的监督,只会害了干部。领导上的监督,有关部门的监督,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最直接、最广泛、最有力的监督,还是来自群众的监督。只要群众有权给干部打分,有权根据干部平时的表现决定干部的进退去留和奖励惩罚,有权把干部“举”上去,也有权把干部“拉”下来,那么,干部肯定会谨慎得多。有些干部为什么不把群众放在眼里?为什么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就是因为群众不能决定他的命运,群众对他来说无足轻重。
  总而言之,选拔干部必须将党的群众路线程序化、制度化。在这方面,干部工作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大有可为的。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张伯里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透过亚洲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人们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和应对不当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其发展要受市场力量、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面性。市场机制从来就有两面性,即:利益和风险并存,机会与挑战同在。而经济全球化放大了市场机制的这两个作用,使其产生乘数效应:一方面,以各种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机制产生的利益和机会倍增,如若搞得好,经济发展可能迅速腾飞;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市场机制产生的风险、挑战倍增,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源、市场等的竞争更为激烈,若搞得不好,经济发展可能突然下滑。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利弊并存。但是,这个利与弊对于各个国家是不对称、不均等的。因为世界各国的市场体制、运行机制的状况不同,市场竞争力、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同,所以即使竞争规则是平等的,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也不可能是对称与均等的。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主体和支配的地位,它们占有明显的经济、科技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着有利位置。西方发达国家是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操纵者,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实际上也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这些都便于西方将其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面对西方日益加大的压力,广大发展中国家确保本国经济安全的任务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还进一步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正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所说,“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因此,经济全球化虽然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可能更多地意味着挑战。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唯一正确选择。首先,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更快地提高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分工、专业化从来就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为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这个手段的效能。其次,只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更好地运用比较优势和禀赋资源。因为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就是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交换比较优势的过程。再次,只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更多地实现价值,积累财富。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而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意味着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价值竞争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值。当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还要采取切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经济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时代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使民族经济消失。我们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也要注意采取适合本国实际、符合国际惯例的措施来保护、扶持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保护决不能是消极的。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读《生产要素论》
  薛维君
  于刃刚、戴宏伟合作撰写的《生产要素论》一书,最近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该书从经济活动过程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环节入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内涵、种类、组合、配置、交易、收入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是一部对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综合、多角度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研究视野广阔。该书以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六种生产要素的研究为主线,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关系、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与效果、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配置状况、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契约与企业形成、生产要素市场、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等进行了系统的、多角度的研究。
  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作者将现代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娴熟地应用于对生产要素的研究之中。不但对生产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而且根据我国国情,对我国各生产要素的禀赋特点,生产要素在企业、产业和区域层次上的配置方式、效果,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并在综合各种研究成果、观点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创新,力求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要素理论,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
  四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该书不但从定性角度,对生产要素的基本内涵、种类、相互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与组合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还搜集、引用了大量相关数据和资料,在分析中以系统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对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配置、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状况进行了分析,使理论分析建立在坚实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第9版(理论)
专栏:

  在实施中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
  刘家义
  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既是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和有序增长的需要。
  我国具有实施适度扩张财政政策的能力空间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撑适度扩张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能力空间是比较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制转换空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行为代替了一切经济主体的独立活动,经济运行和社会经济生活效率低下,缺乏责任约束,因而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这种体制转换效应非常巨大,我国的政府职能、市场功能都在不断完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加上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这就为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物质保障空间。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物质基础较为雄厚。我国人均GDP已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瓶颈”制约已大为缓解;国内资金供应比较充足,1998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五万三千四百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67%左右。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具有实行适度扩张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和潜力。
  外资利用空间。我国进一步利用外资的空间仍较大。一是当前国际资本供应比较充裕。二是我国资金需求缺口依然较大。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很高程度,但我国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所需资金很多。三是我国市场空间大,社会稳定,且资金使用成本低、风险小,对国外资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债券发行空间。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储蓄率为20%左右的情况下,经济与财政承受能力可以控制在财政赤字率3%、债务负担率60%的水平。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40%的较高水平,而1999年财政赤字率约为2.3%,没有超过3%的警戒线。理论界认为,由于我国财政隐性负担和潜在压力较重,国债市场不发达,因而债务率控制在25%—30%较为稳妥。而1998年我国债务率仅为9.6%,1999年约为10%。另据预测,如果未来二十年我国GDP保持6%—7%的年增长率,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保持14%和15%的年增长率,财政赤字率、债务率也不会超过3%和15%。所以,从全社会可动用资源和经济与财政承受能力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考虑,我国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具有较大的债券发行空间。
  实施适度扩张财政政策应坚持的原则
  通过适度扩张最终达到均衡,是实施适度扩张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因此,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不仅要注意发挥它对当前经济的拉动效应,还要注意发挥它对经济健康运行的长期的后发效应。因此,当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并重。既要继续把相当规模的国债资金直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考虑拿出部分国债资金,以财政贴息、参股、担保等方式吸纳和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假如1998年从直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六百多亿元国债资金中拿出1/3作为财政贴息之用,按年贴息率5%计算,即可吸纳和带动民间投资四千亿元,其带动效应非常显著。
  近期扩张与增强后劲并重。近两年增发的国债及与之相配套的信贷资金,绝大部分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近期经济增长和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作用十分明显。今后,还应适当增加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技术装备工业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并重。近年来,国债大多以间接方式发行,即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对象,发行多少、何时发行、发行国债干什么,与广大群众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因而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监督。而且,这也使发行国债的责任和风险集中在财政和银行。因此,今后在继续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要发行对象的同时,应适当向城乡居民直接发行国债。这样,既可减轻银行的压力,加大对民间资金的启动力度,又可增强人们的投资意识、风险意识和对经济发展的关切度,还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意识。
  财政债券与专项债券并重。也就是在发行财政债券的同时,可以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授权有关方面适度发行一些专项债券,如铁路、民航债券等,并以其投资收益还本付息。其目的在于减轻财政债务负担,提高投资的资本化程度,优化资产结构。


第9版(理论)
专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论坛

  去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深刻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实施大开发 赢得大发展
  程安东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以非凡气魄作出的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决策,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
  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标志着西部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也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大国经济的发展规律。世界上幅员较为辽阔的国家大多在一些地区率先发展和繁荣起来之后,经历了一个大规模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沿海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东部地区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在东部的示范带动下,广阔的西部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相对滞后。尽快改变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的内在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显示了党中央驾驭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高超艺术,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大步走向繁荣富强。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是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期。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离不开西部的开发和繁荣。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我国的优势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这里,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把这种潜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新的增长极,将保障我国经济长期运行在“快车道”上。从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看,西部在一些产业上的发展优势,如能源、农业、旅游、现代科技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优势。通过深度开发,这些优势不仅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而且会成为我国大规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支柱。因此,把西部大开发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繁荣西部,是中国未来五十年经济发展新的希望所在。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现在仍呈拉大的趋势,由此带来了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因此,集中力量加快西部开发,实现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地区再造优势、重现辉煌的决定性步骤。西部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仅从陕西看,历史上这里曾是中国最繁荣富庶的地区,“汉唐盛世”曾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社会生产力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文明。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特别是西部人民的信心。这使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再加上西部地区人民的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西部地区一定能够打破常规,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步伐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实现从生态环境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改变,来一个“旧貌换新颜”。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开发路子
  搞好西部大开发,关键是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在国家通盘规划下,结合西部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陕西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和“第一阶梯”。去年6月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根据省情实际,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并为促进西部大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在用好中央支持政策的同时,坚持以市场机制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吃准、吃透中央精神,用好中央的支持政策,使西部大开发有效地启动起来。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单纯依靠政府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最持久的开发动力是市场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地把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产生最大的开发效应。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基石。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陕西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一手抓全省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的“三通”建设,90%以上的行政村已提前实现了预定目标,深刻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一手抓通江达海的公路、铁路主通道建设,基本建成了以省会西安为中心,以横穿八百里秦川的宝鸡—潼关高速公路为主轴的高等级公路网,即将建成沟通南北的神木—西安—安康铁路和直抵渤海湾的神木—黄骅港铁路。今后几年,陕西将进一步加快建设纳入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使陕西与我国经济发达的华东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直接相连。
  抓紧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历经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陕西大部分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仅陕北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占黄河泥沙总量的二分之一,给当地和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局部地区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喜人景象,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近两年来,我们响应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大力实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治沙治水,取得了新的成效。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榆林市和延安市的林草覆盖率,分别达到39%和41%,在世界上引起了反响。事实证明,历史遗留下来的恶劣生态环境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坚持治理下去,陕西的水土流失地区一定会再现“山川秀美”的景象。
  加快结构调整,构筑陕西特色经济的基本框架。面对国际国内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陕西确定在西部大开发中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既要实现产业升级,又要避免与域外产业结构雷同。根据陕西科技实力和国防工业在全国位居前列、旅游资源和果业在世界上有一定优势的省情特点,我们提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旅游、果业、军工四大优势产业,依此来构建陕西特色经济的基本框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突出抓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重点建设以西安为龙头、以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使之加速崛起,成为中国西部的“硅谷”。在旅游业方面,按照市场规律,对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有步骤地建设周、秦、汉、唐四大文化旅游区,开发旅游拳头产品,使陕西成为名扬天下的旅游胜地。在果业方面,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是:实施科技兴果,推动果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营销网络,创出世界名牌。在军工方面,加快军工先进技术向民品扩散,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进一步融合。
  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人才队伍。陕西是全国教育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为了发挥教育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我们规划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一是强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在大中城市实行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同时,鼓励各类教育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二是通过对现有高校的优化重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大力发展为教育服务的衍生产业。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集中力量兴建一批相对集中的标准化学生公寓和相关基础设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掘出最深厚的动力源泉
  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着眼长远,更要抓紧当前,通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热情和创业精神,努力争取西部大开发两三年有一个新变化,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凝聚人心,振奋士气。
  提高解放思想的自觉性,以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发动干部群众冲破陈旧思维方式的束缚,树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开发理念。首先,增强求变创新的意识。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开发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西部特点,敢于创新开发机制和模式,敢于谋求跳跃式发展。其次,树立艰苦奋斗创大业的精神。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浅尝辄止的小农意识,把西部大开发的基点放在自身坚持不懈的开拓进取上,激发内在的活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西部大开发这项宏伟工程不断推向前进。第三,打破一般化的工作方式,在全面推进大开发中实施重点突破。对陕西来说,在工作布局上,要集中力量开发最具条件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使之率先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改革,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改革滞后是西部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先行,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西部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陕西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当务之急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走出计划经济的藩篱。在改革的着力点上,一是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突破口,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等措施,使陕西经济发展的格局由过去的“单腿跛行”变成“双腿跳跃”。二是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大范围的产权流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加快培育职业企业经营者队伍,引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西部大开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总是流向有利于获得高回报的地区。因此,西部扩大对外开放,吸引资金、人才、技术,首先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目前陕西把营造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努力争取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大力培育以区域金融中心为主的要素市场体系,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抓紧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时,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强与东部省市的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