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总结推广经验 更好发挥作用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为了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7年6月,中宣部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普遍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投入。河北、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投入经费都在数亿元以上,基地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的示范基地已经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各示范基地加强管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探索搞好基地工作的新途径,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改进布展方法,以及资料上网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大大地扩大了基地的影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认真总结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经验,带动其他基地的工作,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5月11日至13日,中宣部组织召开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座谈会。现将在会上发言的部分地方和示范基地的经验材料予以摘登。
  开发教育资源 丰富教育内容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许德明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民牢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和江泽民同志希望上海两个文明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这些代表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工程已经成为我们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部生动的教材。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00个,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上海博物馆、宋庆龄陵园4个基地在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36个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教育基地,200多个被命名为区、县级教育基地,基本在全市形成了国家、市、区县以及街道、乡镇为主体的四级教育基地网络。这些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均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到各基地进行参观、瞻仰和祭扫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参观活动中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有效地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
  每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的都是一段丰富的历史,每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像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发挥着教育群众、感召人民的特殊作用。上海各级教育基地在充分发挥现有纪念场馆作用的同时,还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发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对广大群众进行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如龙华烈士陵园去年4月在全国出版发行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同志作序的大型画册《龙华烈士陵园》,并运用高科技手段,积极策划制作了“丹心碧血为人民”多媒体电脑光盘。宋庆龄陵园编写的《国之瑰宝——宋庆龄的思想与实践》、《宋庆龄与中国名人》等书籍,多视角、深层次地反映了宋庆龄的爱国思想和人格魅力;《缔造未来——宋庆龄陵园》一书对加强陵园建设、探索儿童教育新思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形势的需要,举办各种图片史料展,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基地开发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的又一个成功的实践。如1997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宋庆龄陵园分别举办“迎香港回归图片史料展”、“香港回归祖国图片展”、“庆祝上海儿童博物馆开馆一周年——迎香港回归少年儿童图片展”。这些展览紧扣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社会形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参观者络绎不绝,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另外,他们还举办了“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光辉永照人间——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图片展”、“宋庆龄诞辰100周年书画作品展”、“刘少奇在上海图片史料展览”等流动展。这些展览因主题突出,切合形势,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学生的欢迎。
  这些教育基地不仅立足于上海开展教育活动,而且还走出上海,面向全国,不断扩大受教育面。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筹办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流动展先后到12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城市巡回展出,观众累计46万人次。1998年,龙华烈士陵园成功举办了“全国部分省市革命纪念馆陈列工作研讨会”,邀请到全国38个纪念性博物馆的专家学者来上海参加研讨交流活动。去年6月,他们还举办了“少年英烈颂——二十世纪中华少年英烈巡回展”。各级基地不断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
  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叶厚荣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且从1995年起纳入每年为市民办的20件实事项目之中。经过几年的开发努力,全市分两批相继建成5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既包括传统教育基地,也包括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点工程和标志性的文化设施。1994年以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新建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科学技术馆、自然博物馆等4个规模、设施、馆藏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的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方案的审定,多次到现场办公,同时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协调各方面力量,联合作战,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保证基地建设进度,并做到年年有投入,年年出成果。几年来,全市仅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4个新建重点基地上的投资即达4.8亿元,总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万多平方米。这些重点基地建设由于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市过去基地规模小、设施相对落后、影响力较差的状况,提高了基地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为我市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各区县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当作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程来抓,相继成立了由主管领导挂帅,由宣传、文化、民政、教育、旅游等部门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参加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加强了对基地建设的领导。津南区等区县制定出台了本地区利用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细则,塘沽区委、区政府在市里的支持下,投资300万元,对原大沽口炮台遗址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基地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基地管理。我市盘山烈士陵园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了加强基地建设,蓟县县委几年来,一直坚持把有经验、有才能的干部充实到陵园领导班子中去。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基地的人员、财力、物力投入,使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市、区县(系统)和基层上下共建、军地共建、各方出力,多渠道开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可喜局面。现在全市共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2个,市、区县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多个,形成了集历史文化遗产、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和重大建设工程等于一体的多种类、多方面、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格局,为全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阵地。
  增强基地发展的自身活力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士儒
  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抓了基地管理,队伍建设,环境整治,自身积累。
  首先,强化内部管理,狠抓队伍建设。河北在基地工作中抓了四支队伍。一是领导班子队伍。省委对基地的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适应的6个班子进行了调整。并明确提出,不能把基地作为安排闲散人员的场所,要把开拓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基地领导班子里去。省基地办举办了省级基地负责人学习培训班,聘请省级和国家级专家对我省级基地的负责人进行了系统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二是讲解员队伍。各基地与大中专院校挂钩,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基地为职工讲课,或由院校代培,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省文物局和省民政厅多次举办讲解员讲解比赛和讲解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文博专业知识、形体仪态、普通话及讲解技巧等各个方面。省博物馆提出:经过3年自学,每个讲解员都要成为合格的宣传讲解员、馆藏资料员、专题历史研究员,并专门制定了培训大纲,要求讲解员经过文化补习,3年内,大专毕业的达到本科、高中毕业的要达到大专。现在该馆的讲解员已全部达到专科以上水平。三是抓好“五老队伍”。即老党员、老干部、老八路、老民兵、老房东队伍。这些人是亲历者,见证人,其口头资料,真实感人。通过颁发革命传统教育证书、签订帮教协议、请他们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等形式,发挥他们的优势和长处,通过现身说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抓好研究员队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带动了基地自身和社会各界对基地内涵的理论研究。目前,李大钊研究会、西柏坡精神研究会、抗大精神研究会先后成立,他们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基地教育内容。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社会各界共发表关于基地蕴涵精神的社科成果122部(篇),时运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论西柏坡精神》还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随着基地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基地自身的研究能力也不断提高,今年西柏坡纪念馆就承担了国家级社科课题《西柏坡与新中国》的研究任务。
  其次,搞好综合治理,优化基地周边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大,有些基地尤其是陵园周围建起了工厂,开设了游艺厅等娱乐场所,与基地的气氛很不协调。为此,我们与文化、民政、城建等部门一起,专门进行了研究和整治。西柏坡纪念馆主动拆除了8处饭店,年“三产”收入减少了80多万元,但换来了革命纪念地环境的庄重与协调。城建部门还明确要求,各地要把地处闹市的革命纪念地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把基地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目前,我们正在帮助华北烈士陵园、省博物馆、西柏坡纪念馆进行整体规划。经过几年的整治,各基地整体环境明显改善,教育功能日益加强,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第三,努力增加积累,探索自我发展之路。近几年来,我省一些教育基地在兴办“三产”和社会筹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西柏坡纪念馆在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城市设立办事处,一方面联系观众、广开客源,扩大教育面;同时以社会效益带动“三产”创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进一步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提高品牌价值,增强自身活力。当然,这些探索还是初步的。
  规范基地运作 健全管理体制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孙志军
  走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制定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的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使基地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制定教育基地的管理办法。1996年5月,市委办公厅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高参观组织程度、加大投入等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1998年6月,我市出台了《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及管理办法》,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教育基地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该管理办法还明确,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成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组织和协调这项工作。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政策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最近,市政府还专门对中山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管理和建设颁布了政府令,省人大对重要教育基地管理进行了立法,为依法管理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保证。
  2.加强教育基地的内部管理。近年来,我市各教育基地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丝毫不放松软件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提供优质服务上想办法、下功夫。中山陵园孙中山纪念馆连续十多年开展“创三优、做文明职工”活动,深化社会服务承诺制,使纪念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坚持“热情、纯朴、团结、求是”的八字馆风,热心为观众服务,讲解员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3.强化参观教育的制度保证。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功能,抓好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市里还出台了必要的规定加以保证。一是对我市中小学学生有组织参观实行免票规定。199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有组织到基地参观的我市中小学生实行免票,市财政从教育附加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教育基地酌情进行补偿。3年来,近百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到教育基地进行了参观,为此市里已拿出约300万元对教育基地进行补偿。二是实行参观教育基地记录册(卡)制度。为保证中小学生参观教育基地活动落到实处,从1996年开始,我市逐步实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录册(卡)制度,规定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必须参观的和选择参观的基地,并要加盖基地印鉴,由家长或班主任签字,新学期开学凭成绩册和记录册(卡)报到,学生毕业时凭成绩及记录册(卡)领取证书。三是双向考评制度。为了深入推进教育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市里对学校与基地进行双向测评。基地考评学校的组织程度和遵守社会公德的程度等,学校考评基地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规范水准等,这样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使依托基地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市各教育基地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中宣部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市委重视、支持下,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初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两个效益同步增长的路子。我们从中得到以下四点启示:第一,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找准搞好教育基地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领导支持、群众认可,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准教育基地的立足点,走活教育基地建设这盘棋。第二,要树立改革的思想,找准搞好教育基地的结合点,从而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第三,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找准搞好教育基地的着力点,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教育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要加强班子建设,找准搞好教育基地的关键点,确保基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基地建设与精神培育相结合
  中共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副书记 董志慧
  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基地建设,既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基地建设,也可以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使基地建设与精神培育有机结合。
  1994年11月21日,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2万殉难同胞的百年祭日,我区利用这一契机,发动全区人民第四次重修万忠墓,兴建万忠墓纪念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军官兵及海内外各界人士踊跃捐款,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个体户纷纷慷慨解囊,捐献重金;部队官兵拿出津贴和生活费;中小学生搬来了储蓄罐,捐献了压岁钱;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捐献了养老金;就连需要社会救济的盲人朋友也把自己的微薄收入捐献给了万忠墓建设工程。短短4个月就收到各界捐款320万元,区政府又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为4700平方米的陵园,新建了占地4330平方米的纪念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题写了馆名,李岚清、刘华清、李铁映、王光英等领导同志先后为万忠墓题词。
  在万忠墓重建过程中,从土建工程到整修绿化,从开工奠基到安葬仪式,我们都组织军地群众共同参与。当人们将分分、角角投入捐款箱时,当人们把一捧捧泥土洒在墓地上时,当人们将一株株树苗栽种在陵园中时,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愫也在汇聚凝结、澎湃激荡。于是,万忠墓建设过程也成为思想教育和精神建设过程。万忠墓重建后短短6年时间里,大连市及旅顺口区各界在这里举办的各种大型纪念、教育活动就有百余次,参加人数达60万人次。仅去年5月,社会各界在万忠墓举行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声讨活动就有13次,有近2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随着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万忠墓被确立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我们感到万忠墓的馆藏和教育内容需要充实,教育手段也需要改善和提高。为此,我们先后到全国部分知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同有关部门进行反复研究探索,在原有基础上又投资200多万元,扩建了3个展厅,增设了灯光图片、人物塑像、战舰模型。邀请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专家制作了占地312平方米,运用声、光、电等电影技术手段,栩栩如生地展示旅顺人民反抗侵略情景的半景画,充实了教育内容,扩展了教育空间,提高了教育效果。
  作为素有“双拥”传统的“兵城”,驻旅部队也积极参与基地建设。驻旅海军某部投资30万元修复并开放了清朝时期的南子弹库;驻旅炮兵某部积极筹措资金,修复了所驻营区内的关东军司令部、俄清银行及溥仪和川岛芳子曾住过的大和旅馆、绣楼等历史遗迹12处,并将其辟为“军营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官兵们义务参加修复劳动并日夜置身于浓浓的教育氛围中,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附图片)
代表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工程,已经成为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部生动的教材。
  黄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