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普京出访首选中亚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勇军
  本月18日至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个中亚国家。这是普京总统对上述两国的首次访问,也是他就任俄联邦总统后的首次出访,充分显示了普京对与中亚地区国家加强合作问题的重视。
  随同普京出访的有俄国防部长、外长和能源部长等政府高官。访问期间,俄乌两国元首进行了单独会谈,就深化各个领域的合作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并在共同维护地区稳定、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上达成许多共识。俄土两国还签署了联合公报和关于深化两国人文领域合作的联合宣言。
  乌总统卡里莫夫谈及普京对中亚国家的访问时说,“乌俄两国有着许多共同利益,集中反映在地区安全与稳定领域,具体表现在共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和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宗教极端主义在本地区的扩张趋势严重威胁乌俄等国家,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非常重要”。去年12月中旬,普京曾作为总理对乌进行了访问,双方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军事和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条约。
  此间分析家认为,普京上任伊始即匆匆访问乌土两国,主要目的是:
  首先,与乌进一步协调立场,致力于共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维护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的稳定,使俄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为俄经济复苏和重树大国形象创造条件。
  其次,恢复俄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稳定“后院”。前些年,俄曾力图与西方建立友好关系以争取经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中亚地区的传统影响。但实际上西方国家经援未至,却加紧了对俄“后院”的渗透。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4月对中亚国家的访问就是明证。普京就任总统后不久即访乌土两国,有利于俄加强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
  第三,瓦解西方国家在遏俄过程中的“双乌”战术。为了削弱、遏制俄罗斯,西方国家在俄的西部和南部分别选择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两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普京当选后未及正式走马上任即出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方面加强了斯拉夫国家间的兄弟情谊,另一方面为瓦解“双乌”战术作了铺垫。普京此访乌兹别克斯坦是其瓦解“双乌”战术、重振大国地位努力的一部分。
  最后,建立和巩固与中亚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友谊,促进俄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随同普京访问的代表团成员中,除政要外,普京夫人也随团来到中亚,俄乌两国总统夫人一同参观了撒马尔罕古城等。普京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俄土两国元首就改善两国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确立了两国未来10年合作战略。土总统尼亚佐夫在授予普京土国立大学名誉博士的仪式上,称赞普京是“俄罗斯人民的优秀儿子”,相信两国元首间良好的个人关系对促进土俄双边关系发展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俄乌、俄土关系分别由于乌退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和土退出独联体互免签证协议等问题出现波折。然而最近,日益猖獗的宗教极端活动和国际恐怖活动迅速拉近了俄乌关系。但由于历史形成的一些“痼疾”积重难返,人们对普京此访的成果尚不能过于乐观。
  (本报阿拉木图5月2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联阵又释放一批维和人员
  新华社洛美5月22日电(记者郑斌)弗里敦消息: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革命联合阵线”(联阵)21日释放了54名被其扣押的联合国驻塞维和人员。
  这批获释人质包括42名赞比亚籍士兵、10名肯尼亚籍士兵,另外两名军事观察员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挪威。他们先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交界地带乘直升机飞往利首都蒙罗维亚,然后再飞往塞首都弗里敦。
  这是联阵在其领导人桑科17日在弗里敦被政府军抓获并扣押后,首次释放被其扣押的联合国维和人员。桑科被捕后,联阵立即停止释放被其扣押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并声称只有塞政府释放桑科,才能继续释放联合国维和人员。联合国官员以及由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任命的塞人质危机调解人、利比里亚总统泰勒则坚持要联阵无条件放人。
  目前,联阵仍扣押着大约28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据分析,联阵有可能凭借手中的人质继续与联合国和塞拉利昂政府讨价还价,提出一些苛刻条件。因此,解决塞人质危机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政府军救出两名人质
  据新华社马尼拉5月22日电 菲律宾国防部长梅尔卡多22日在此间宣布,菲政府军21日下午在南部巴西兰省与阿布沙耶夫武装发生交战,解救出两名学生人质,目前尚有5名学生和两名女教师在阿布沙耶夫手中。
  梅尔卡多在接受当地一家电视台采访时透露,在21日的交战中,多名政府军士兵和反政府武装成员受伤。但政府军将继续采取军事行动,解救其余人质。
  在巴西兰省的这批人质是3月20日被阿布沙耶夫武装绑架的,他们主要是小学生和教师。从4月下旬开始,菲政府军连续向阿布沙耶夫发动攻势,解救这批人质。到5月初,政府军已解救出15名人质,但其中6人已被杀害。
  另外,菲律宾政府目前正在积极准备通过谈判解救被扣留在苏禄省的21名人质。政府方面和阿布沙耶夫的代表预定在22日或23日正式开始谈判。此间人士认为,由于阿布沙耶夫提出的条件可能会涉及一些政治问题,因此谈判将是十分艰难的。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校园书声朗
  ——津巴布韦纪行之二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今年是津巴布韦独立20周年。谈起独立以来取得的成就,津巴布韦人民尤其以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建设人才引以为荣。目前,津巴布韦已成为非洲普及教育最好、文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一个晴朗的下午,记者走进维多利亚瀑布附近的一所农村小学,热情的副校长伯赫先生接受了采访。该校是由教会和企业合资创办的社区学校,属于津巴布韦除公立和私立外的第三类小学。为了贯彻国家“人人有学上”的普及教育方针,让更多的适龄学童走进课堂,该校充分利用现有50名师资力量和校舍设备,实行半日制,使在校生增加1倍,达到1400名。伯赫先生说,社区学校的学费位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该校每学期学费是238津元(36津元约合1美元),1学年分为3学期;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孩子有机会学习,农村学校的学费又低于城市。当我们来到一个教室拍照时,学生正在上英语课。伯赫说,中学开设的课程有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经贸、时政和民族语言等。
  津巴布韦实行7年小学义务教育,学生6岁入学,3至6岁的学前教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设。中学一般实行4年制,极少学校试行6年制,6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不需参加高考可直接进入大学。今年初的一天上午,记者走进津巴布韦著名的中学———爱德华王子男校。正值下课时间,一个个着装整齐的学生背着书包精神抖擞地走在宽大美丽的校园内,如果不是置身校园,你会误认为他们是年轻的士兵。该校创办于1898年,已有百余年历史,1925年,当时的英国威尔士王子爱德华访问该校时易为现名,使这所位于首都的著名中学至今留下殖民主义的烙印。津巴布韦独立后,爱德华王子男校成为国家公立中学,实行6年学制,现有学生1500名,与附近的伊丽莎白女王女校并驾齐驱,继续以其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设施和严明的校风校纪闻名全国,学生以能走进该校的课堂而备感自豪。
  “拯救孩子就是拯救国家和民族”———这是国家教育、体育和文化部研究与政策发展司马蒂司长办公室墙上的一句名言。采访时,记者首先向马蒂司长和他的4名同事提出中小学实行半日制的问题。他们说,半日制主要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实行,目的是在现有条件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接着,他们用数字说明国家独立20年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喜人情况:1980年独立时,小学的入学人数是123万,现在达到246万,整整翻了一番,入学率从不足当年的10%发展到现在的超过90%;中学从独立时的7万人猛增到现在的近80万人,超过了10倍。
  独立以来,津巴布韦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为此,国家特设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体育和文化部,国家财政预算明显向教育事业倾斜,在扩大学校数量和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并注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国家在努力创办更多学校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私人和社区办学,私立学校和社区学校教师的工资由国家统一发放。马蒂指出:“这是因为,国家认为任何人或组织创办学校都是为了给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是公益事业,不是某人和某组织的行为。”
  在津巴布韦采访期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到上学、放学时间,随处能看到穿着整齐校服的中小学生在大街上和道路上步行。每当此时,记者想起在国内耳熟能详的“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名言。津巴布韦是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有限,然而全国上下已形成全力发展教育的共识,教育经费历年居国家预算重要地位,去年高达18.88%。民族振兴,重在树人,津巴布韦这一高瞻远瞩之举值得称道。(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呼吁埃厄立即停火
  新华社开罗5月21日电(记者王亚东)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21日发表声明,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边境武装冲突不断加剧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表示严重不安,呼吁埃厄双方立即停止武装冲突。
  声明说,使用武力手段解决双边分歧只能火上加油,除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外,还将危及整个地区安全。声明呼吁埃厄双方立即停火,接受非洲和欧洲国家为和平解决冲突所作的努力。声明还呼吁国际社会尽快向为躲避战争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两国难民提供紧急援助。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本月12日因边界争端爆发新一轮武装冲突,迄今已持续一周多时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国际社会纷纷调停和斡旋,联合国安理会也宣布对埃厄双方实行武器禁运,但至今仍看不到双方停战的迹象。


第6版(国际)
专栏:

  斐济政变头目软化立场
  新表示无意对斐济军事干涉
  新华社堪培拉5月22日电(记者齐紫剑)苏瓦消息:斐济政变领导人斯佩特22日说,如果斐济大酋长委员会不支持他的政变行为,他将“退休”。
  斐济有影响的大酋长委员会定于23日举行会议,讨论斐济的这场政治危机和全国形势。斯佩特说,如果委员会有要求,他就会“退休”。这是斯佩特首次发出软化立场的信号。21日晚,他还表示要抵抗到底,并拒绝了释放总理可以得到宽大处理的条件。
  据新华社惠灵顿5月22日电(记者周慈朴)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表示,新西兰不会对19日在斐济首都苏瓦发生的政变进行军事干涉。
  据此间出版的《自治领报》22日报道,克拉克认为,如果新西兰采取军事干涉行动,被政变人员扣为人质的斐济总理乔杜里和其他政府官员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据新华社惠灵顿5月22日电(记者周慈朴)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22日下午在这里发表声明,呼吁根据斐济宪法和平解决目前的政治危机。她说,新西兰内阁谴责斯佩特所领导的一批武装人员在3天前非法劫持乔杜里总理和其他政府官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汉东被提名为韩国总理
  本报汉城5月22日电 记者王林昌报道:韩国总统金大中22日提名自由民主联盟总裁李汉东接替因个人财产问题引起非议而辞职的朴泰俊出任总理,并提请国会讨论通过这一任命动议案。
  青瓦台秘书室长韩光玉称,此举符合民主党和自由民主联盟在新政府组成时提出的联合执政精神。自由民主联盟是今年2月宣布退出联合执政联盟的。
  李汉东今年66岁,毕业于汉城大学法律系,曾在汉城地方法院和地方检察院供职,并曾出任内务部长官。他从第十一届国会起,连续6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并曾担任过国会副议长。今年1月,李汉东退出大国家党,加入自由民主联盟,并担任总裁。


第6版(国际)
专栏:

  5月22日,斐济政府军在首都苏瓦一座政府大楼前集合,准备在苏瓦市中心地区严密布防,防止因政变而引发骚乱。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总统会见何厚铧
  本报巴黎5月22日电 记者王荣久、顾玉清报道:法国总统希拉克今天中午在爱丽舍宫会见了来访的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会谈。
  希拉克在会见时说,他曾去过澳门,澳门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回忆。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国后,情况很好。法国在澳门有项目和投资,今后会加强与澳门的关系。他还说,长期以来,法国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很好,双方没有利害冲突,希望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
  何厚铧介绍说,澳门回归祖国后形势发展良好,澳门将为中法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发挥桥梁作用。何厚铧欢迎希拉克总统再次访问澳门。
  当天上午,何厚铧还拜会了法国经社理事会主席戴尔马涅。双方就法国中小企业加强同澳门以及广东省的中小企业的联系交换了看法。
  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参加了上述活动。
  何厚铧一行是20日结束了对葡萄牙的访问后抵达巴黎的。这是澳门回归后何厚铧首次访问欧洲。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日利亚重拳打击邪教
  新华社拉各斯5月21日电 (记者叶兴增)尼日利亚政府决定组建一支特别部队,专门负责打击全国各地,特别是校园里的邪教组织和邪教活动。
  尼日利亚《卫报》21日援引总统府一位高级官员的话说,尼政府是根据尼日利亚邪教调查司法委员会的建议作出上述决定的。该部队将在警方的协助下,以秘密或公开的方式确认参与邪教活动的人员,调查邪教组织的活动情况,从而完成彻底铲除邪教活动的任务。
  去年7月10日,一个宣扬神秘崇拜的邪教组织在尼南部一所大学内杀害了5名对邪教活动持异议的大学生。血案发生后,根据总统奥巴桑乔的指示,尼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查和打击邪教势力,责成联邦检察机关立即从重从严惩处涉嫌去年校园血案的邪教人员,撤换了对邪教活动打击不力的校方负责人,并限令在全国各大学内彻底清除邪教活动。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投石再生波
  ——德国外长欧洲联邦设想反响强烈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魏崴
  5月12日,德国外长菲舍尔在柏林洪堡大学以“个人名义”就未来欧洲的设想发表讲话,公开主张建设欧洲联邦,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菲舍尔的设想是,欧盟诸成员国首先应制定一部宪法,明确规定联邦的立法和执法权限,然后根据该宪法成立联邦议会和联邦政府。议会实行两院制,众议院议员由成员国议会的议员组成,代表“民族国家的欧洲”;参议院议员或者由选民直选,或者由成员国指派,代表“公民的欧洲”。
  至于联邦政府,菲舍尔提出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使欧盟理事会逐步过渡为政府,就是说,联邦政府成员由成员国代表组成,另一办法是以现有的欧盟委员会为框架,向直接选举产生“拥有巨大权限的”欧洲政府首脑的方向转变。
  德国外长从联盟走向联邦的建议中,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他认为意欲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国家,可组成“先锋队”早迈一步,欧盟其他成员国一旦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再跟上来,这几乎是法国“强化合作”主张的翻版;二是强调只有德法合作,才能使欧洲建设更上一层楼。
  欧洲联邦一说宛若“平地一声雷”,立即在欧洲政界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应,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法国报纸自然大多喝彩,正在美国访问的法国外长韦德里纳13日接受记者采访,对他的德国同僚的主张大加赞扬,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米歇尔也对菲舍尔的建议表示支持,并邀请菲舍尔到布鲁塞尔就欧洲联邦进一步进行商讨。
  1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的发言人说,委员会对德国外长“富有建设性的讲话”表示“十分欢迎”。
  但是,英国政府发言人13日表示,反对导致出现“多速欧洲”的任何主张,菲舍尔的讲话不代表欧盟大多数国家的立场,当天《泰晤士报》头版的标题是《德国人威胁要孤立英国人》。丹麦、瑞典、芬兰、葡萄牙、希腊也对菲舍尔的建议很反感,认为该建议实施后将造成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使欧盟“一分为二”。甚至一些法国人、德国人也对德国外长的建议嗤之以鼻。
  此间舆论认为,德国外长的讲话将再度引起一场关于欧洲未来的激烈辩论,可能一发而不可收,辩不出结果是不会罢休的。过去,德国和法国一些政治家也曾提出过“同心圆欧洲”、“多速欧洲”和“核心欧洲”等主张,这些论点与德国外长的观点基本相同,曾招致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强烈不满。
  德国外长并不讳言,他的讲话是同法国外长共同思考、探讨了18个月的产物。联系到讲话稿事先曾呈送施罗德总理,讲话后不久德国总理发言人就对建议公开表示赞许,再联系发表建议的时机正是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数周之前,似乎可以推断,所谓“个人名义”,只是一种策略而已,它好像是法德加强合作的征兆,失灵两年多的德—法轴心或许因此会重新运转起来。
  当前,欧盟的经济形势良好,可是欧元对美元的比价一跌再跌,和它问世时相比如今已贬了1/4,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联盟滞后。目前,拥有15个成员国的欧盟正在积极推进“东扩”和“南下”进程。预计在未来10到15年内,欧盟成员国将可能扩大到28至30个。不断扩大的欧盟,是发展为软弱的自由贸易区,还是发展成可以称雄世界的一极?欧盟迟早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而选择前者是必须经过辩论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不管菲舍尔建议会遭到多么强烈的反对,不管它会在欧盟内酿成多大危机,其对欧洲一体化建设无疑是积极的。 (本报布鲁塞尔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二十一日,一些美国孩子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大熊猫馆内为拯救大熊猫基金会捐献硬币。中国一九七二年赠送给美国的大熊猫“兴兴”去年病故,但如今仍然有很多人来空旷的熊猫馆怀念“兴兴”。同一天,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将租借给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两只大熊猫。 新华社记者 王岩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约元首商讨恢复叙以和谈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5月21日电(记者拱振喜)叙利亚总统阿萨德21日与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举行会谈,双方着重讨论了中东和平进程,特别是恢复叙以和谈问题。
  有关人士指出,阿卜杜拉正在叙以两国领导人之间进行斡旋,努力促使叙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贸促会代表处在沙迦设新址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二十日与阿联酋沙迦酋长国工商会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并在沙迦设立其驻海湾地区代表处新址。签字仪式在沙迦企业家俱乐部举行。沙迦酋长国工商会主席麦迪法与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驻海湾地区首席代表李秀梅在协议书上签字。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自一九八五年在阿联酋设立海湾地区代表处。两国经贸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一九九九年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十六点三亿美元。(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瑞士公投通过与欧盟双边协议
  瑞士官方二十一日公布的结果显示,当天举行的公民投票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了瑞士与欧盟就交通、科研、农业和居民自由流动等领域签订的一揽子双边协议。投票的具体结果是:百分之六十七点二的选民支持,百分之三十二点八的选民反对。


第6版(国际)
专栏:

  驻南维和部队查获大批军需品
  驻南联盟科索沃国际维和部队近日在位于普里什蒂纳西南的德雷尼察地区查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一百套全新的美军制服。据南通社报道,被查出的军用物资包括步兵武器、地雷、弹药以及从钢盔到靴子的整套美军制服。德雷尼察地区曾是前阿族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的基地,设有靶场和兵营。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军队司令易人
  伊朗最高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哈梅内伊二十一日任命穆罕默德·萨利米为伊朗军队司令,替代阿里·沙赫巴齐。沙赫巴齐最近向哈梅内伊提交了辞呈,并得到哈梅内伊的同意,但沙赫巴齐辞职的原因不详。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举行防生化武器袭击演习
  美国二十日开始举行防生物和化学武器袭击大演习,以检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官员对遭生化武器袭击后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据悉,这是迄今为止美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防生化武器袭击演习,在数千名参加者中,有联邦政府部长、市长、州和地方警察、医务人员及志愿者。预计,演习将耗资三百五十万美元。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前总理自杀身亡
  本报大马士革5月22日电 记者吕志星报道:叙利亚前总理祖阿比昨天在其寓所内自杀身亡。据叙内政部发布的公告称,昨天上午,大马士革警察司令受经济预审法官的委托,前往祖阿比的寓所,传唤他出庭,就其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有关罪行接受预审法官的讯问。当警察司令到达祖阿比在城郊杜迈尔的寓所要求会见他时,他在楼上开枪自杀,后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祖阿比自1987年11月起担任叙总理职务,今年3月辞职。5月初,叙复兴党指控其触犯党纪和国法,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将其开除出党,并交司法部门审查。
  前交通部长穆菲德·阿卜杜勒·卡里姆因涉嫌腐败,昨天上午已被逮捕,司法部门将对穆菲德的罪行进行审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