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走进西部

  黄昏西夏陵
  郑有义
  神秘、浩茫的西夏,藏我心中久矣。
  遍览典籍,找不到这样一种奇特的历史现象:一个前与北宋、辽三足鼎立,后与南宋、金平分秋色,雄踞西北,传主十代,立国一百九十年的剽悍民族——党项人,几乎一夜间杳无影踪。只见残留的文字凝固在冰冷石碑上,几近天书的独特而丰厚的西夏文化,亦如玛雅文化一样突然消失。这样一段震天撼地的古老辉煌竟几乎不见诸于任何典籍而被历史无情地尘封,西夏学几成“绝学”。所有这些,都曾引起我长久的追索。来宁夏,第一个愿望即是去拜谒王陵。宁夏的朋友告诉我,看王陵,最好是傍晚。我不解其意,一个假日的下午,我去看王陵。
  驱车至银川市郊三十五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中段,眼前豁然一片旷野,便是我渴望已久的西夏陵区了。当遐想中演释过无数遍的西夏历史上那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场面,那曾令风云失色的一代帝王,那如流星般一闪即逝的整个民族竟瞬间凝聚为眼前这堆堆黄土,我被历史的残酷所震撼,心中一阵怅然。无疑,这是我所见到的地面建筑最为颓败的皇家陵园。在五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九座帝王陵排列有序,二百余座陪葬墓星罗棋布,卧于旷野。其布局之恢宏,构思之严谨,堪称大观。陵区按地形划分为三区:南区二陵、中区四陵、北区三陵。帝陵多居于近贺兰山地势较高的一侧,陪葬墓则绝大多数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山前缓坡东侧。每一座帝陵都是一个由宫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组成的独立完整、坐北朝南的建筑群体。其结构大体相同,从南至北布列着双阙、碑亭、月城和宫城,宫城内侧是献殿和陵塔等建筑。由于文献缺载,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之陵至今仍不能最后确定。
  俱往矣,昔之西夏陵园,碑亭华丽,阙台高耸,献台富丽堂皇,陵塔威严肃穆;整个建筑群青砖绿瓦、金碧辉煌,气势宏大壮观。一场战争过后,却只留下断壁残垣。在蒙古士兵复仇的烈火中,这些代表西夏灿烂文化的陵园被毁之一炬,惟有一列列残破的宫墙、劫后的阙台、诡异的陵塔及遍地的破砖残瓦默默地、却顽强地诉说着那中断了的历史。
  西夏陵是研究西夏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形态的宝藏。陵墓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是党项族文化、汉族文化、佛教文化融会贯通的反映,其文化价值的重要是我国现存任何其他西夏文化遗存所无法比拟的。可惜战争的摧毁,加之年久失修,使这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陵园曾一度除陵丘外别无他物,其深厚、丰富的文化价值则只为专家学者所推崇而“深闺无人识”,天苍苍、野茫茫,白云千载悠悠,不尽的空旷与荒凉。
  中断的历史没有继续凋亡,文化和经济使人们同时看到历史的价值。陪同我参观的西夏博物馆的赵小姐告诉我,自1996年起,宁夏开始了大规模地保护性开发利用西夏陵工程,政府先后累计投入一千万元人民币对陵区及重点陵墓进行了围栏保护。建成了面积四千平方米、西夏文物珍藏量达一千二百五十七件的西夏博物馆。增加了石狮、桥栏、馆碑、纹香炉等小景点。绿化陵区六千亩,陵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吸纳一千万元社会资金,建起了大夏宾馆和西夏民俗风情园等有关的设施。今年,国家还将投资一千万元清理发掘一座帝王陵供游人参观。
  “这是尚未竣工的西夏艺术馆,”赵小姐将我带到展馆里,“预计6月份正式开放。”工程虽未告竣,恢弘的气势已见。西夏艺术馆以雕塑、绘画、建筑语言,选取了代表西夏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十八个场景,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毫发毕现,辅以冷暖彩灯、空穴古乐,令人惊心动魄,将你带入那已断裂的西夏兴亡史。
  大规模的开发,使西夏陵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逐渐凸现出来,十四个国家、二十七个省区的游客慕名而来,蜂拥而至,游人如织。陵区内外,鸣笛声、叫卖声,人声鼎沸,热热闹闹,导游小姐满面春风,游客留连忘返。不知为什么,我却总找不到谒陵的感觉。赵小姐笑着说:“那种氛围与品味,只有黄昏。”于是,我待黄昏。
  已没有了白日的喧嚣。我久久地伫立在“可能是”开国皇帝李元昊的3号陵前,眼前仿佛红光豁然一闪,硕大的夕日透过贺兰山顶的林隙,将一抹血红灿烂地撒遍陵区,遍地是凝重的金光闪烁,陵园的大气与恢宏,一直逼射至无垠的、同样鎏金的大漠。金光聚处,则是此刻更显豪气冲天的元昊之墓;披金溢彩中,似可见那开国大帝扼腕的凄楚与悲壮。于是,那无边的沉寂、豪放的壮阔,那令人无不动容的庄严、肃穆便也如出神入化的精灵,在这已洗去喧嚣与浮躁的陵前,悄悄相伴、悄悄凝聚,古老的图腾仿佛从天而降……
  谒陵,这才见本色、有味道了——谒西夏陵,最好是黄昏。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

  西风过后是阳光
  ——中国胶卷之战备忘录
  朱建华
  有这样一幅用乐凯胶片拍摄的巨幅照片垂挂在我面前:在一片鱼鳞状的沙漠之上,挺立着大片大片的胡杨林,强劲的西风扯开满天铅灰色的阴云,一束阳光将胡杨树冠的一侧照得异常明亮……站在我旁边的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总经理杜昌焘宁静的目光里闪出一丝微笑。这微笑当中包含了乐凯的过去,也孕育着乐凯的明天。
  回眸1999,一言难尽的乐凯,值得大书特书的乐凯……
  重塑核心竞争力
  在胶片战线奋战了几十年的杜昌焘,从不辱没他的名字。今天是星期天,他早已按例来到办公室,于静谧中同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宝和讨论企业的过去和未来。
  早春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窗子投在写字台上的一张报表上:1999年,乐凯集团保定本部销售收入增长百分之四十八,利润增长突破亿元,利税增长二点八倍。这是一组令人骄傲的数字,这不仅意味着乐凯这一年的效益又创历史新高,还说明这一年又向前迈了一步,虽然每迈上一步都要伴随着巨大的阵痛。
  颇有几分军人气质的杜昌焘,特别欣赏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突出重围》。他还形象地将乐凯集团比喻为正在突出重围!一想到前一时期走私胶卷铺天盖地而来对乐凯的冲击,世界胶片巨头们为抢占中国市场对乐凯围追堵截的“绞杀”,像冷水浴一样让人清醒,让人不敢懈怠。
  乐凯,毕竟是中国感光工业现存的唯一的孩子啊!也许直至今日,乐凯仍然在赞佩与怀疑、贬责和褒扬的舆论中,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乐凯的孕育和诞生,曾有过太多太多的不安与伤痛!
  在李宝和杜昌焘看来,乐凯的未来,就是一个“超级大赌注”: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赌中国民族工业的胆识与水平,赌开放政策的功过成败,赌国有企业的优劣盛衰。乐凯的未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的战争,挑战与希望并存,乐凯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超人胆量必须突出重围,赢得胜利。乐凯肩上背负着沉重与荣誉与国人的厚望。
  因此,只能赢,不能输!
  其实,更让他们深感重任在肩的是挂在公司办公大楼二楼会议室墙壁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吴邦国等来公司视察时留下的题词;是那次专题研究乐凯发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乐凯被压垮了,不存在了,洋货岂不是可以随便要价、在中国市场恣意横行?”尽管,乐凯股票已上市发行成功,以高新科技股崭新的姿容信心十足地出现在股东面前而连连攀升。但是,仅仅有这些,乐凯还远远称不上“赢家”。要害的问题是,乐凯在中国进入WTO后能否在短兵相接的残酷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一年前,杜昌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为乐凯股票鸣锣上市的那一刻,就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天晚上,他迎着清凉的夜风站在浦江边上,听长江口巨轮鸣笛,遥看东方明珠太空舱梦幻般的灯火,心头不知怎么却增添了几分沉重。
  新的世纪、新的开端、新的思路,乐凯在未来的竞争中如何定位,向着什么方向发展,乐凯的路在何方?经过慎重思考和研究,杜昌焘在年初职工代表大会上号召大家要打破思维行为惯性,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并着手研究乐凯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战略。
  那天,在扩大的公司办公会上,杜昌焘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就打破思维行为惯性,谋求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作了阐述。谈到培训,杜昌焘认为培训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培训应分为导入培训、实施培训、检查培训。他要求各单位一把手都要强调培训,而他自封为乐凯第一培训师。
  从来重实不重名的杜昌焘,思路非常清晰: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一个是市场营销能力,一个是技术创新能力,一个是成本控制能力,而最重要的是市场开发能力!
  就将主攻目标首先对准营销系统。
  集团公司主管销售工作的副总经理王树林和销售公司总经理田庆国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怎样才能尽快实现由经验型向知识型,由适应型向战略型的根本转变?
  为更新营销人员的观念,田庆国挑灯夜战,写出了厚厚的一本培训材料。而他绝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书生,比起他的思想,行动更加畅快淋漓。
  对于遍布全国各地的乐凯彩扩部经理,不思更新观念、行动滞后的就坚决“置换”;对全体营销人员实行“末位淘汰”。
  郑州乐凯销售分公司的销售额一度大幅下降,置换上岗的邓维国,亲自驾车昼夜兼程跑市场,经常一跑就是二十几天不回家。观念的转变,扎实的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销售额跃居乐凯全国第一……
  一句广告词的变化也能说明乐凯人观念的变化。过去,“色彩迷人有乐凯”是使用率最高的一句广告语。而乐凯最新制作的一个广告片出现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时,让人耳目一新:“十四层超保真涂层,消除偏色……”由主观臆断转向一切从如何满足消费者利益出发,这难道不是一种观念转变吗?首先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潜在需要,以此来制定产品开发及营销战略,这就是与旧的营销观念的最大差异!
  还有一个小故事似乎也能昭示乐凯营销观念的变更。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一切以用户利益为本。为解决一用户彩扩机出现的故障,乐凯技术服务部年轻的技术员赵晖获准马上乘飞机从乌鲁木齐飞往南疆的和田。有人投来疑惑的目光:代价这样高,值吗?
  值!只要维护消费者利益,付出再昂贵的代价也值得!
  作为“中国驰名商标”,乐凯应该有这个气度。
  这,就是乐凯要树立的新的营销观念和价值取向。
  乐凯营销核心能力的形成还表现为人才观念的创新。1999年负责人力资源改革的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徐京燕和副总经理富志侠一马当先,指示人事部门,一定要给销售系统配备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同是三十二岁的郑文耀、王天星、张大信三位硕士研究生加盟乐凯营销队伍,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卓越;不拘一格广招天下贤士,用好全国各分公司当地人才共图大业,劳务工李希良被聘为合肥分公司经理……
  可是,杜昌焘还是不安。一个念头像痴心的恋人总是在缠绕着他。这个让他寝食难安的念头就是:尽快实施商务流程再造,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和销售通道。说干就干,他调兵遣将,全面开花,在全国组建起一千多家乐凯专卖店和一千四百家乐凯特约冲洗店。这些专卖店实施“追求满足服务,每天不断进步”的理念,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专卖店了解乐凯、信任乐凯、使用乐凯。
  你打进来我走出去。杜昌焘敏锐的目光一直紧紧盯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乐凯已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注册商标,一批专卖店相继在中东、南美、非洲和欧洲开业,1999年创汇增长百分之三十四。
  乐凯走向世界,已不再是二十世纪末最后的梦想!
  高扬科技创新之剑
  乐凯集团公司研究所的郭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面前应该算是小字辈,可在人才济济的彩色片研究室,他却是当之无愧的老资格专家了。大约刚从现场下来,穿着一件普通的工作服,一张略显瘦削典型的知识分子的脸上明显带着倦容。而比郭高工年轻得多的任守用却显得精力充沛、英姿勃发。就是这二人,用他们的才智与拼搏,在1999年中国感光工业的史册上浓墨重彩地画上了一笔,在中国彩色照相材料市场上翻起一股彩色的浪潮。
  首先是乐凯SA—2型彩色相纸的推出,使国内外感光界人士为之一振。彩色相纸自1942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1986年美国柯达公司宣布研制成功埃克塔2001型彩色相纸,引起国际感光界高度重视。十几年之后,乐凯SA-2的诞生,更是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因为它解决了低照度互易律失效,实现了一纸两用;解决了彩色相纸在存放过程中的性能衰退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统一性;提高了宽容度,更加方便用户;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一经使用就获得用户的青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销售形势。
  无独有偶。乐凯超金BR100彩色胶卷的问世,更是开创了中国感光工业的新纪元。这种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T—颗粒乳剂制造技术的新产品,其性能可与柯达Goldplus100彩色胶卷和富士SuperG100彩色胶卷一争高下!
  紧紧追踪世界新潮流,喷墨打印耗材产品适应数码照相的迅速发展,成为乐凯公司开发的影像材料新领域。1999年11月,喷墨打印墨水开发成功并顺利上市,彩色喷墨打印高光亮纸等四种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通过鉴定……
  科技创新,使乐凯真正站在了世界感光工业的最前沿!
  曾担任过研究所所长的杜昌焘明白,在世界科技中心正如一朵彩云向世界东方飘移的今天,谁先打出科技牌,谁就能取得主动权。
  杜昌焘一只手高擎闪亮的科研机制创新之剑,实行招标立项、课题承包等多种形式使科研人员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工作潜能;另一只手高举人才战略的火炬,将赵振江、付冰等一批研究生送到德国、英国等世界著名大学深造培养……
  在李宝和和杜昌焘的运筹下,企校合作之树终于结出累累硕果:1999年3月,乐凯集团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的影像技术联合研究室挂牌;1999年7月,乐凯集团公司与上海交大联合组建的博士后流动站举行签字仪式;与中国科学院感光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办的感光材料研究机构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高等学府的一批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加盟乐凯的科研开发,使乐凯的研发水平又上新台阶。
  感光工业的太阳,很可能又一次会从世界的东方升起!
  于“企业再造”中获得新生
  秋日的一天清晨,刚刚从意大利学习归来的杜昌焘,迫不及待地踏上厂区的大道。
  朝阳初升,清风拂面,蓝天下,办公大楼顶端矗立的“乐凯走向世界”几个大字分外醒目。杜昌焘似乎又触到了胶片巨人的脉动。
  每一次出国访问,杜昌焘都会被深深地触动。每一次看到那一条条管理得井然有秩的生产线,他的心就飞回了乐凯,飞到了这个让他梦寐以求地企盼它完美得超越一切的地方。
  纵观世界经济,一段历史总是在他脑幕上跃动:美国的企业在八十年代末期,一片恐慌,觉得日本压过美国似乎已成定局,美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处在没落的阶段。日本也口出狂言,要买下美国一个州。但是,到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奇迹,它并没有被日本压垮,相反保持着高速度的发展,而日本却走入了一个新的低谷时期。为什么?那就是美国实施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变革,这就是再造,叫做企业再造。后来,美国在这种再造理论的支持下,对企业的资源进行重组,设定新的流程,提高它的效率,实施彻底的变革,焕发了它的活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乐凯要创造自己,育化出一个新的生态。
  早在两年前,杜昌焘就发现,设立分厂,造成机构重叠,流程复杂化。于是,他提出要按照产品分线管理,将原有机构彻底打碎,重新组建彩色、黑白、磁带、薄膜四个分支机构,实现机构扁平化。
  他请公司全体员工注意:重组的目的是面对市场,如何面对市场?如何分压?如何使流程更为合理?一只青蛙如果把它放到滚烫的水里,它会立即跳出来,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冰水里,水底下慢慢加温,它不会跑,最终烫死在里面。我请同志们还是以动态的观点,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事情。这种流程一天不推进,一天不优化,它就老化了,它就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一定要变,不变就没有出路!
  说穿了,同柯达富士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质量成本价格上,有了成本的优势,就不怕它降价,它就不能打垮你。
  主管质量工作的总工程师温荣谦素以严细著称,他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的控制点,优化控制参数,在科研和生产一线职工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
  1999年8月,乐凯通过了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责任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使管理的重心下移,车间、班组、个人明确责任,落实指标,谁出现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两个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质量管理一改过去救火式的管理,变为有效监控,成本管理变过去的事后算账为现在的事前控制。
  负责成本管理的副总会计师刘文合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过去整理车间丢弃的暗盒、小塑料桶满地皆是,现在却一个都不见了。原因是现在将包装材料按数量发放到每个工人手里,谁少了就算谁的。有一次发到一个工人手中的暗盒有几个是不合格的,他竟然同仓库保管员争吵起来。追究责任,最后追究到暗盒制造车间,因为每一个暗盒都有制造者的姓名,颇有一点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味道。
  这是一场于细微之处争高下的人民战争。
  坚持高效益和环保同步提高的宗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杜昌焘认定,乐凯还必须对社会负责,实现行为制度化,“三废”资源化,尽快取得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用真情和行动,保护蓝天碧水绿地,留住世界真色彩,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二十一世纪。他责成副总工程师张汝芹主抓,通过艰苦努力,一举通过IS014001环保体系认证。杜昌焘激动地说,实施IS014001质量认证,一方面使我们的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提升乐凯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乐凯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改革不仅转变了乐凯人的观念,使乐凯充满生机,还创造了从未有过的骄人业绩!
  但是,李宝和与杜昌焘并没有因此而轻吐一口气。
  因为他们刚刚从主管公司发展战略的副总经理张建恒提供的一份报告上看到,前边的道路还充满风险。中国加入WTO之后,将面临关税的降低和外资的大量涌入。说通俗一点,过去是在池塘里游泳,现在是到大海里去游泳,必然有一部分人要淹死。但是能游到彼岸去的,是强者。乐凯究竟会怎样?
  从国际市场上来看,柯达公司的攻势确实咄咄逼人,它不但发展传统的银盐感光材料,而且大力推进数码成像。在中国市场上,柯达彩卷、彩纸的市场占有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四十。柯达投资近十个亿在海沧建厂的速度明显加快,它的总裁及高级管理人员频频到中国来。富士在国际上紧逼着柯达,采取了一系列凌厉的攻势,譬如在俄罗斯,富士的公司可能超过了柯达。在中国,有些新闻媒体说富士表现平平,没有什么举措。实际上富士公司有它的特点,先避其锋芒,后发制人,对中国市场,它是绝对不会丢,只是说在等待时机……
  红色的乐凯,黄色的柯达,绿色的富士势必要在2000年“逐鹿中原”,一场不可避免的彩色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作为乐凯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李宝和与杜昌焘又怎能被1999年增长率大于柯达的胜利冲昏头脑?
  是的,在全球经济大战日益白热化的二十一世纪,每一个有胆有识的中国企业家,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这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维系着华夏子孙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与尊严!
  面对充满变数的2000年,乐凯人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以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分析市场,理清思路,制定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将自己重新定位于“高科技影像信息纪录材料服务者”的乐凯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出更多的新产品满足市场多层面的要求,实现其“载录时代信息,服务现代生活”的理念。乐凯必将成为继柯达、富士、爱克发、柯尼卡之后的又一世界著名感光材料公司,一座巍峨的民族工业巨厦将以崭新的姿态雄屹于世界东方。乐凯的全体员工将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不辜负全中国人民的鼓励与信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满怀信心走进WTO的“经济奥林匹克”竞技场……
  西风过后是阳光。
  乐凯,走好!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

  大漠的早晨
  张满隆
  风,在天空的洗衣机里,
  进行了一夜的搅动。
  洗去了月亮,
  洗去了星星,
  又把沉淀在
  戈壁滩的墨迹洗净。
  于是,早晨
  开始在驼铃上苏醒,
  于是,红柳
  睁开一串串惺忪的眼睛,
  白桦林,拉开威武的队列
  夹道欢迎黎明,
  太阳,又备足了火焰,
  准备对大漠进行新的蒸腾……
  晨风,送给坎儿井
  一片欢跳的灵感,
  绿洲,交给炊烟
  一腔缠绵的诗情。
  刚从夜色中爬出的公路,
  激动地驮来——
  一车车绿汪汪的青春,
  和比青春更蓬勃的歌声,
  和比歌声更动人的憧憬。
  一面“支援西部”的大旗,
  画龙点睛——
  为大漠这幅油画,
  充实了最为生动的内容!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边关采风

  纳帕海
  吴然
  纳帕海在中甸县城西北角,距县城只有八公里。
  纳帕海,藏语称为“纳帕措”,汉语意为“森林背后的湖”。
  可是湖边的森林早就不见了。问一位咂着烟的牧人,他说他也不知道森林是什么时候就不见了,不过他指着一座山说,以前山上有大树!眼前,周围没有大树没有森林的纳帕海,宽广,然而单薄,带着草腥味的湖水,似乎经不住太阳和风很有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品尝了。事实上湖水离山脚已经很远,还有一片沼泽水洼隔着。很好,藏民早已备下马匹,让你骑马进湖,当然是要出钱的,而且要价不低。那也不用犹豫,老远来的,不就图看看它吗?上马吧!
  看到藏族汉子,还有少男少女纵马由缰,叫笑奔驰,真是羡慕死啦,心痒痒的,总想也一试身手。可是骑上马心就虚了。马是好马,典型的藏马,又配了鞍子和毯子,骑在上面还是害怕。怕马认生,尥蹶子把自己给摔下来;又怕马失前蹄,自己跟着栽跟斗。给我牵马的是一个把青黑长袍别在腰间,裤腿卷得高高的干瘦老头,一撮翘翘的胡子,嘴角的一丝狡黠的笑,让我有点担心。果然,他简单交待一下骑马的要领,手如何抓牢缰绳,腿如何夹紧马肚,身子如何坐稳,脚如何蹬牢脚蹬,还不等我明白,把缰绳往我手里一塞,朝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马就跑起来。我吓得大喊大叫,他嘿嘿笑了,我觉得过了好一阵他才“?——”地一声,赶过来凶巴巴地抓过缰绳,牵着马走进水洼。五六匹马走在水洼里,泥泥水水溅得老高,“要是现在掉下马来就糟了!”我心里想着,两手紧紧抓住马鞍子,也不管溅在身上的泥水,连糊住眼镜片的泥水都不敢揩。过了水洼子,走上一片干草地,算是看到茫茫一片的纳帕海了。水面光光的,平平的,一块一块的蓝天,一团一堵的白云落在水里,不动。淡蓝和淡紫的纹带浸润在一起,很好看。远处是灰蓝的山,山脚是藏民暗白色的土掌房。一派长天秋水气象。原以为要在这里玩玩,殊不知连马都不得下,照张相就算到此一游了。一个泥脚泥手的姑娘,不由分说,把我的照相机拿过去,很老练地给我来了一张。于是,朋友们互相看看,掉转马头,打着哈哈得胜回朝……
  扎西告诉我,纳帕海是黑颈鹤越冬的好地方。他说,这些高贵珍奇的鸟儿,一到冬天就结伴而来,和灰雁们、斑头雁和灰鹤们嬉戏相乐。湖里的黄蚬、小鱼、蝌蚪,还有浅水里的根芽,是黑颈鹤的美食。雪后的早晨,黑颈鹤们常常会排成一排,“哥安,哥安”地鸣叫,也不知是做早操,还是观雪景,长长的细脖子,黑黑的小脑袋,有的高,有的低,“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扎西说,这是一位女画家打的比喻。多么奇妙,多么诗意,唤起我无边的想象。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季节还没有到。季节是不可跨越的。季节既不可阻挡也不能挽留。是一声蛙鸣一声鸟唱还是花朵的含苞草叶的萎黄,给季节送来请柬,或为它发布更换的消息吧?而此刻,纳帕海秋光四溢,正是另一番情调。
  事实上,秋天的纳帕海,美的不是水,而是草,无所不在的草!
  偌大一片草场,浅浅的黄,绒绒的亮,大片大片的阳光铺在上面,晒着。暗暗的云影,想把阳光揩掉,揩掉一片,又露出一片;揩到牦牛身上,揩到羊群身上,揩到青稞架上,还是揩不掉。牦牛和羊群,还有马,只顾低着头吃草。我怀疑它们是用唇吻嗅触秋阳的芳香,嗅触大地发酵的气味。牛粪羊屎点缀在草地上。草地是暖和的。白天草叶们仍然舒服地晒着太阳;只在夜里,草叶们才挤缩在一起抵挡霜冻的寒气,听虫儿凄切的鸣叫直到天明。可爱的草啊!我们坐在上面,眯着眼睛享受阳光和芳香,禁不住打起滚来,草叶就淋漓尽致地粘了一头一身。
  以一排篱笆为背景,我们拍了许多照片。可是我想,摄影只能留下部分景致,却删除了画面以外的美景,况且秋色无论如何也装不进我们的照相机,无论如何。
  秋色就在纳帕海。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

  龙之故乡(书法)
  周申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