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密歇根州州长恩格勒表示
  希望美中贸易关系永久正常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13日电 (记者吴伟农)美国的43位州长4月底联名致函美国参众两院,要求国会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议案。约翰·恩格勒是这些州长中的一位。这位密歇根州的共和党州长强调说,他完全支持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说,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不仅省去了美国国会对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问题的年审,也有利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光对中国有利,也同样对美国有利。因为中国的贸易将因此而进一步开放,推动中国在贸易方面与国际的接轨。恩格勒认为,美中之间存在的非贸易问题不应该成为阻碍两国经济合作的因素。
  现年51岁的恩格勒曾多次访问中国,每一次都感到中国在进步。他最近一次访问中国是今年4月中旬。恩格勒率领一个由州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和新闻记者组成的代表团前往上海。他说,人们在报纸上都读过关于上海的报道,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但眼见为实,印象更深。
  恩格勒说,作为美国最主要的工业州之一,密歇根州与中国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上海的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密歇根州政府已经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密歇根州的支柱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在上海扎下根;州内其他重要工业,如历史悠久的制造业、电子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也可以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同行提供经验。此外,密歇根与上海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前景同样广阔。恩格勒说,仅从密歇根与上海的经贸交流中就可看到美中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
  恩格勒说,他在访问上海期间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上海已经制定了2010年远景规划,而密歇根则没有类似的长远发展规划。他说,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有许多值得美国学习的地方。


第7版(国际)
专栏:

  去年全球海平面明显下降
  北半球今年4月份气温异常偏高
  据新华社巴黎5月13日电 (记者卢苏燕)法美海洋观测卫星发回的资料表明,在连续数年海平面不断升高的情况下,1999年,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突然出现显著下降,并且重新回到了1996年的水平。
  这颗名为TOPE—POSEIDON的海洋观测卫星每10天向地面发回一次观测数据。据称,它是第一个帮助人类精确测量出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工具。这颗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1994年和1995年,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此后,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开始加速。1997年全球海平面高度上升了2毫米,1998年的升幅更高。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然而,令人惊奇的是,1999年全球海平面高度出现明显下降,降至1996年水平。
  法国专家认为,目前还不能对此现象作出结论,更不能由此断言全球变暖究竟是导致海平面增高,还是下降。因为海平面高度同时受水温、降水、极地冰雪融化及海水蒸发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据新华社莫斯科5月13日电 (记者秦德岐)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日前说,今年4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高温天气。
  据此间媒体报道,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咸海东北部以及科雷马河流域,今年4月份的气温比往年同期平均温度高出6摄氏度。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部地区、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乌克兰、波兰、捷克,以及俄罗斯萨列哈尔德地区、西西伯利亚南部及雅库特东部,4月份的气温高出以往同月平均气温4摄氏度。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荒漠化治理要因地制宜
  ——访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世琨 张勇
  长期从事环境研究和中美环保交流的何平博士,多次到中国考察,曾向中国全国政协呈递关于改善中国环境问题的建议报告,受到重视。由他任总裁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是由一批关心中国环境问题的海外专家学者组成的民间机构,为中美环保交流与合作做了许多工作。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接连出现沙尘暴天气,发出沙漠化加剧的信号,令何平十分牵挂。最近他介绍了外国沙漠化治理的经验,以供借鉴。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的区域相当于整个美洲的面积,威胁近两亿人的生存。而且,沙漠化扩大的速度还在不断增加。中国沙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展面积从5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2400平方公里左右。
  沙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包括地理、生物及气候的长期演变,干旱、森林火灾等造成植被减少、土地退化。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盐碱化和大规模砍伐森林。人为因素大于自然因素。
  安理会早在1974年,就通过决议成立沙漠委员会,制定了具体控制沙漠化的“行动计划”,主要是采取“对症疗法”,如减少牲畜数量,以使退化的草地恢复;控制土地的开发和实行休耕、大规模植树造林及种草、设立土埂以控制水土流失;通过种植耐旱的植物控制沙丘移动;改进灌溉系统及灌溉方式以控制土地盐碱化。
  这些措施在一些地区和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生态的标准来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未把沙漠化受害者的利益考虑进去,因而缺少农民或牧民的参与。几十年来的经验证明,只有考虑到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具有地方特点的经验与管理系统,实施从下至上的参与方式,才是控制沙漠化的有效途径。
  瑞士伊顿基金会在尼日尔推广的一个项目是自下而上参与方式的一个例子。这个地区处于撒哈拉沙漠边缘,全年只有4个月降雨期。当地农民砍伐树木,种植小米,造成土地退化,雨量减少,产量逐年降低。伊顿基金会向当地农民推广直接播种多年生植物。农民无须育苗与灌溉,不增加劳动负担,有些植物的果实还可以食用。这些套种的植物还能增强小米抵抗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米产量。该项目1991年开始后,参与的农户由9户增至现在的1000多户。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野生动物和鸟类已在当地出现。
  美国在遏止草地退化、改良土地方面的一些政策也有借鉴意义。本世纪初,美政府对草场利用未加控制,造成西部草场严重退化。当时牧民的观念是“抢在别人前面让牲口吃饱草”。到20世纪30年代,70%到90%的草地被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美国政府采用发放放牧许可证制度,对草场的利用进行调控。许可证规定了草场的使用范围和期限,并对违者处罚。许可证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对一些草场的承受能力未能作出准确估计,使一些地区牲畜数量增加,草地继续遭到破坏。另外,许可证制度也限制了草地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如旅游业、渔业等。许可证制度把草地分成小块,如没有政府补贴,牧民很难维持生计,更谈不上投资来恢复草场。
  对牧民实行补贴是保护草场的另一重要措施,补贴的项目包括强化技术补贴——政府提供资金给牧民改善草场,例如1963年到1985年间,俄勒冈州东南部洼里草场的农户平均收到9.7万元的补贴;在干旱年头提供给牧民的紧急草料补贴平均每户4000到11000美元以及玉米饲料,大约每6—7年补贴一次;草场改善基金——草场许可证所收取的费用,50%退回到州、县及草场管理区用于草场改善。
  美国政府还颁布自然资源保护法,鼓励保护植被,私人土地植被的保护主要靠财产税来控制,如原来用于放牧的草地遭到破坏后,财产税要增加10倍以上。(本报华盛顿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5月12日,华盛顿工人在悬挂用于百万母亲大游行的广告牌。5月14日母亲节,华盛顿和美国其他65个城市的母亲参加游行,要求国会就枪支管理进行立法。 新华/路透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软件:进入高技术的捷径
  冯昭奎
  据说,一位美国商人在同印度官员进行商务交涉时,曾傲慢地将一只打火机扔在桌上说:“什么时候印度造出这东西,请告诉我一声。”
  30年过去,情况不一样了。如今美国人在印度人面前再不敢像过去那样傲慢了,这是因为印度经济呈现出很大起色,特别是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取得了惊人进步。过去十几年印度软件出口年均增长40%,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有200多家采用印度软件。
  印度软件业崛起说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与软件领域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比在工业化领域要容易得多;信息应用与软件技术的传播比工业技术的传播要迅速得多。
  软件产业比电视、收音机等制造业的组装工序更具有劳动密集性质,因而便于发展中国家发挥其廉价劳动力优势。同时,软件产业所需的一般人才在发展中国家也可迅速培养出来。比如,编制一般软件所需才能主要是短时间记忆能力,一般人可记住7位电话号码,而优秀软件人员可能记住15位以上数字。这种记忆能力高低跟一个人是美国人还是印度人没有关系。哪个国家都会有记忆力较强的人才,越是人口多的国家涌现这种人才的可能性也越大。
  软件产业是非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资金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高技术制造业的资本密集是一道很高的门槛,这也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竞争力的一道有力屏障。尽管软件产业有过一段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历史(因为需要使用昂贵的大型计算机),但随着计算机迅速趋于小型化、廉价化,以至现在只要一张桌子,一台个人电脑,通过电话线与外部联系,就可编制软件,软件业成了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在制造业设立一家大工厂相比,设立一家软件公司所需资金要少得多。法国《回声报》说:“一些西方公司在印度、马格里布国家或加勒比海国家开办信息处理公司的成功事例表明,方便灵活而造价不高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在第三世界还是在其它地方都可以提高知识的附加值。”日本软件库公司创始人孙正义也说,“电子商务并不需要巨额资本,只要有点子,发展中国家一下子追上去也并非不可能。”由于上述原因,软件产业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大显身手的领域,成为发展中国家进入高科技产业、登上国际竞争舞台的捷径。
  与软件技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照相胶卷。胶卷产业已有100多年历史,是相当成熟的制造业。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胶卷几乎未能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其最大原因就是无法对抗先进企业长期积累的生产诀窍和经验。
  软件和胶卷,一个是19世纪就诞生的传统技术,一个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追赶某些传统的制造技术比追赶信息技术更难。这是否意味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追赶发达国家的顺序呢?


第7版(国际)
专栏:

  荷兰一百吨烟花爆炸 两千人无家可归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4日电 (记者义高潮)荷兰东部小镇恩斯赫德13日傍晚发生重大烟花爆炸事件,现已证实,有8人遇难,310人受伤,其中9人伤势严重。
  爆炸是由当地一个烟花仓库失火引发的。当地居民误认为火灾中烟花不断喷放是一次特殊的表演,因而纷纷赶到烟花仓库附近观看。在随后发生的大爆炸中,许多围观者及正在灭火的消防员被炸死炸伤。
  爆炸还使至少2000人无家可归。警方不得不临时疏散另外2000人,以防爆炸引起的火灾蔓延到其它居民区。
  据镇上的官员介绍,这间烟花仓库中储存着约100吨进口烟花。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万象

  海底发现“烟囱” 四周“镶有”黄金
  本报讯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底发现一个形似“烟囱”的黑色柱状体,四周还“镶有”黄金。
  这个“烟囱”是在俾斯麦群岛附近2000米深的海底被发现的。它高2.7米,底部直径约80厘米,在水中至少重800公斤。这是一个正在喷发的“烟囱”,在它上面发现了活的蜗牛,从“烟囱”里流出来的液体酸性很强。科学家后来把“烟囱”搬到了考察船上。
  在海底的“烟囱”是由海底喷泉喷发时形成的。从地壳深处喷发出来的温泉含有大量液化矿物质,这些矿物质经过长期的缓慢沉淀就形成了高大的“烟囱”或“漏斗”。海底“烟囱”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5月12日,德国发行首枚带欧元面值的邮票。邮票图案由法国设计师让—保罗·库赞设计,上面带有德国货币和欧元两种面值标识。
  左图为新发行的邮票和首日邮戳。
  上图为德国联邦印刷所负责人门克在介绍新邮票。
  新华社记者 郭勇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秘鲁 蝙蝠咬人 百姓不宁
  据新华社利马5月13日电 (记者刘国强)秘鲁中部的胡宁省境内生存着大量咬人蝙蝠,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危害,仅今年头几个月就有150多人被咬伤。
  据此间新闻媒体报道,这种栖息在山洞内的蝙蝠夜间出来活动,咬人后其唾液内的毒素很快随人的血液在体内扩散。被蝙蝠咬过的人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造成死亡。据统计,去年胡宁省共有400多人被这种蝙蝠咬伤。


第7版(国际)
专栏:

  病牛粪便——
  疯牛病传播第三途径
  据新华社巴黎5月13日电 (记者卢苏燕)两名英国专家的研究表明,除了受孕母牛传染子牛及食用染病动物尸体加工成的饲料这两种传播途径外,病牛粪便很可能是传染疯牛病的第三条途径。
  据法国媒体报道,英国专家艾伦·迪肯森和斯蒂芬·迪勒最近向世界各地的同行通报了这一研究结果。他们称,通过给实验鼠直接注射病牛的排泄物,许多实验鼠都感染上了疯牛病。这表明,病牛排泄的粪便也可以成为疯牛病的传播媒介。
  他们强调说,食粪虫等可以将病牛粪便到处搬移。病牛粪便中传播疯牛病的锯蛋白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如果健康牛群恰巧在被病牛粪便污染过的牧场吃草,便可能被传染上疯牛病。
  法国专家认为,英国专家的研究对于疯牛病病例逐年增多的原因作出了一定解释,但这还有待于其他实验验证。如果这一结果能得到进一步证明,则表明疯牛病的防治措施还应继续完善,彻底消灭疯牛病的时日至少还需延后5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