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胆探索破难题
  ——海南解决陵水机构臃肿问题纪实
  本报记者 鲍洪俊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当政府机构改革这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出现的时候,曾以省级“小政府大社会”全新行政体制探索出名的海南经济特区,再次果敢地把改革的触角伸向县级机构,将问题较为严重的陵水县“吃皇粮”大军,一举减掉四成,使得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去年实现“工资减支1000多万,财政增收1000多万”。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到陵水考察时,称赞海南“做了一件很难做,很复杂,又必须做的事”。
  直面困境
  1998年2月,新一届海南省委刚刚组成,全省1/3的市县日益严重的拖欠教师干部工资问题,就给了新班子一个下马威。面对这个多年积累的老大难问题,省委完全可以“放一放,绕着走”。可是,省委书记杜青林态度坚决:“一定要诊治这个难题,取信于民。”杜青林带着省委秘书长钟文分赴问题严重的市县摸底调研,还请省政协主席陈玉益做专题协商考察,终于找到了矛盾的症结:以陵水为典型,一些市县机构膨胀,冗员充斥,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的新瓶颈。
  当时,陵水正处困境。这个人口31万的国家级贫困县,1998年财政收入仅有3174万元,却有大大小小的行政事业单位400多个,“吃皇粮”人数9115名。工资发放总额需4092万元,缺口1000万元。冗员最多的教育部门,学生与教师比例为10∶1,比国家规定标准超出50%。
  由于僧多粥少,全县被迫实行1994年工资套改以前的老工资,是全省仅有的两个发放旧工资的市县之一。从1993年起县里出现拖欠工资现象,开始时拖半月整月,后来愈演愈烈,到省委过问时,拖欠最长的达6个月之久。1998年春节只好找省财政借钱发工资。
  全县经济发展滑入省内下游,1998年,人均财政收入69元,全省倒数第一。背着机构冗员沉重负担的陵水,90年代末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人们谈起陵水,一度只能叹气摇头。
  陵水的问题,到底是改革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杜青林陷入了沉思:建省之初的“小政府”精干机构,仅限于省级党政机关,县级机构原封未动,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设置规模。建省10年来,干部群众的工作重心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发展。政府机构改革问题虽曾涉及,但始终没有真正破题。如今,陵水其实是全省的缩影。拖欠干部教师工资问题大面积集中爆发,从本质上说明冗员膨胀的县级机构,落后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突破这个瓶颈,海南就不可能实现跨世纪的发展。又遑论追赶发达地区?
  虽然没有先例、充满风险,海南省委直面困境,当机立断:率先在陵水进行县级机构改革的探索。
  壮士断臂
  海南省委精心运筹,于1998年7月组织新闻媒体连续曝光陵水问题,进行舆论动员,随即派出由统战部长肖策能带队、省直9个职能部门干部参加的省委工作组进驻陵水,以壮士断臂的气概,帮助县委、县政府打响了裁减冗员的攻坚战。
  遭遇舆论曝光的陵水仿佛滚水开锅,机构改革成为上下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根据省里批准的人员编制,陵水在职吃皇粮人数8248人,超编3257人。一下子减掉这么多人,谈何容易!这些人有些是按照县里的红头文件照顾进来的,有些是部队转业的,有些是走后门挤进来的,有的甚至是“县长太太”、“局长夫人”……情况千差万别,矛盾纷繁复杂,精简实在太艰难了!
  关键时刻,省委选调全省“十佳公仆”、琼中县委书记张立夫任陵水县委书记。“这个决心当初的确很难下”,老张介绍说:“改革的困难首先是方案的酝酿。经过周密研究论证,陵水制定了按照‘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乡镇单位’顺序分三步进行,先从教育部门实施机构改革。县里开会决策的时间是1998年8月25日,距离新学期开学只有一周。短短几天内,需要分流1000多人,这真是一招险棋啊”。由于部署周密,开学一周后全部正常运转。攻克难点,全县震动。而后的事业单位、党政机构改革就顺利推开了。
  陵水机构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做法,是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在省委工作组的指导下,陵水未雨绸缪,约法三章:精简机构,党政机关按省定编制定编,事业单位按照全额转差额、差额转自筹、尽量撤并的原则进行;人员裁减“一把尺子量到底”,开后门进来的一律辞退;其余人员按照岗位条件,公开考评,竞争上岗。对分流、下岗人员,有些按政策给予一次性补贴,有些进入再就业中心。因为不符条件,副县长、财政局长、乡镇党委书记的爱人及其他大小领导人的亲属全部下岗。
  公正的改革注定能赢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但要说服切身利益受到触犯的少数人,决非易事。机构改革全面推开的1998年12月,一些人的不满情绪,以各种形式相继爆发,有人甚至将讽刺县委书记的大幅漫画,贴到了县委大院。对于种种不正常情况,省委调查组严格执行政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主要领导人还分赴矛盾集中的职能部门,当面做群众的工作。经历艰难的阵痛,绝大多数同志都渐渐接受了下岗分流的现实。
  综观改革进程,陵水精简机构改革这一刀切得迅疾,切得漂亮。从1998年8月底开始,到当年底结束,陵水县级机构改革只花了3个多月。经历这场历史性的变革后,全县撤消压缩机构三成多,吃皇粮人员精减39.4%。工资发放总额2638万元,比精简前减少1454万元,减幅33%。1999年3月,陵水再次分流100多名乡镇机构冗员,为机构改革画上了完满句号。
  凤凰涅槃
  机构改革奠定发展基础,凝聚人气人心,催生出一个崭新的陵水。
  总结机构膨胀的教训,陵水人懂得了机构管理也是生产力。有关部门严格编制和组织人事管理,严把进人关。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至今未进1人。副县长李会明说:“过去,书记县长局长,谁都可以批钱进人,现在一切从严,实行‘财政一支笔’。经费开支压缩到最低程度。开支超过3000元,就要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人大、政协例会,费用压缩到过去的1/3。”
  根据农业特产税和工商税收零星分散的特点,陵水强化税收征管。去年,全县财政增收1376万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今年1月,全县财政收入同比又以六成增幅,走到各市县前头。
  财力渐增的陵水人去年归还854万元专款,花100万元为机关办理了养老保险,还为干部职工补发、增加了工资。陵水的变化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多项工作在全省排名跃升前列,1年多来,省里在陵水光是现场会就开了7个。
  经济开始发展的陵水没有忘记下岗、分流的职工:制定优惠政策,兴建下岗职工一条街,组织精减人员进行农业开发。一些人走出机关已经闯出一条新路。女青年吴泽兰从原陵城镇机关精简后,种植冬季瓜菜,1年赚了5万元,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子。英州镇党委书记郑其光,家属亲朋4人下岗,爱人傅丽华开起了“咪咪”小吃店,收入比在机关多出近1倍。大哥、大嫂养殖海产,年收入2万多元。也有个别人仍在彷徨之中,但绝大部分人,都已挺直腰杆,迈上自立自强之路。
  陵水的变化只是初步的,但陵水的探索让杜青林心中有了底数。他旋即主持召开全省“解决拖欠干部教师工资问题座谈会”,推广陵水经验,借以推进全省县级机构改革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电唁突尼斯前总统逝世
  新华社北京四月八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八日致电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对突尼斯前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因病逝世表示哀悼。
  江泽民主席在唁电中说:“布尔吉巴是突尼斯民族独立的伟大先驱,曾为突尼斯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布尔吉巴先生生前十分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他的逝世,是突尼斯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尊敬的朋友。”
  布尔吉巴于一九五七年七月开始任突尼斯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一直连任至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因健康原因被解除总统职务。布尔吉巴于六日在他的家乡莫纳斯提尔逝世,享年九十七岁。


第1版(要闻)
专栏:

  产业结构调整是开发的关键
  ——六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本报评论员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所在。
  近几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低;过分依赖资源开发,尚未形成经济优势;工业技术水平低,竞争力差;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市场发育程度低。这使西部地区产品和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按照“调结构促增长”的新思路,积极而又扎实地推进。
  调整结构,首先要深化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农牧业是西部经济的基础,要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气候带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要积极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企业,通过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当前,尤其要注意引导农村逐步形成生产围着市场转,结构调整跟着增收走的良性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要结合西部地区的区情特点,发挥比较优势。要继续合理开发西部地区的优势矿产和水能资源,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当前要把天然气勘探开发作为重点,尽快建成大规模天然气生产和外输基地。开发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的矿产资源,逐步提高产品加工深度。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是工业结构升级,以升级带动调整。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坚决淘汰一批落后的工艺和生产能力,关闭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的企业。防止简单地把东部受到限制、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往西部转移。要重视发挥高科技产业对我国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
  既要在经济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又要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充分利用西南、西北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努力将其培育成为西部的支柱产业。要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稳步开放旅游市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和饮食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需要几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长期工程,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也将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而非权宜之计。因此,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解决眼前的突出问题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调整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和繁荣。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位青年医学博士的崇高追求
  ——记武警医学院教授李玉明
  新华社记者 赵忠生 新华社通讯员 党高明 本报记者 翟启运
  1996年2月,在法国巴黎国际高血压学术年会上,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宣读了《细胞离子转运缺陷与盐敏感性高血压》一文,引起与会上百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学者的赞叹。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杰勒斯特评价说:“中国的这项研究有很强的开拓性,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位33岁的青年学者就是武警医学院教授李玉明。几年来,他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组织完成了一批科研课题,其中5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被卫生部评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荣获“天津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军优秀教师”等称号。
  敢为人先攀高峰
  人类疾病中,高血压患病率是最高的一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5%。面对这种情况,李玉明在西安医科大学攻读博士时,就选择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高血压,作为自己主攻的课题。
  李玉明知道,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与食盐过量有关,被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但如何判别盐敏感性高血压,世界上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内也还无人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为解开这道难题,李玉明从分子遗传的角度寻找盐敏感的标志。他和他的课题组五下汉中农村,深入高血压高危人群中收集尿液,进行“盐负荷及尿电解质排泄”研究。
  这是件既脏又累且马虎不得的事。他白天和农民一起下地,晚上与老乡睡在一个炕上。整整46天,当他把4500名患者的尿样调查完,把标本带回实验室时,身上长满了疥疮。从那以后的6年里,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顽强地从头开始。一天夜里,他在完成对细胞内大量微量物质实验和分析后,终于发现了一种活性物质能敏锐地反映出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变化。
  为了从反面验证这一发现,他到上海一家生物化学研究所“借窝下蛋”。白天他抓紧做各种辅助工作,晚上趁仪器空闲时去实验室开夜车。他苦干了3个月,体重减少了6公斤。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李玉明找到了那个用175万倍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二级结构的盐敏感标志物。他的这一发现,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盐敏感高血压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正是这一发现,使盐敏感高血压鉴别的准确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8%,并为代盐、限盐、补钾、补钙综合防治人类高血压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盐敏感标志”被揭示以后,李玉明又向着科学的辉煌阔步前进。他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约100多万字。
  其中《少儿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识别》、《盐敏感高血压钠代谢障碍及相关因素》、《盐与高血压》、《代谢相关因素与高血压发生关系》等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盐敏感高血压研究和防治的先河,为人类防治盐敏感性高血压做出了突出贡献。
  立足本职建功业
  作为一名教师,李玉明对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1998年新学期开始后,教研室安排他为临床医学本科学员讲授心血管内科学。按常理说,他是研究心血管的,对这方面的内容了如指掌,加之3个月后才授课,不必马上准备。可他受领任务的当天晚上就开始认真备课,又是查资料,又是写教案,每天熬到深夜。为了在讲课中给学员们选择一个典型病例,星期天他骑着自行车一连跑了天津市的3家医院,访问了10多位心血管临床医生。
  在教学中,李玉明总是努力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需要,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成为有创新精神、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去年,他参加武警系统优质大课比赛获积分第一名,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今年,天津医科大学又推荐他为博士生导师。
  去年8月,几位在外地实习的学员与他通话中,提到需要一本复习提要。李玉明放下电话,骑上自行车一个书店一个书店地寻找。天津买不到这本书,第二天他又坐火车专程赶到北京,买到书后连夜赶回学校,复印了60份,立即寄到各个实习点。
  去年底,研究生孙晓楠夜里做实验没了血样,给他打电话,他马上赶到实验室,把胳膊一伸说:“抽我的。”一些学员说起这事,眼圈就红了,因为在实验室里还有一些同学抽过李老师的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李玉明带的许多学生在全国性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受到专家好评。去年底,他的学生郭宏参加天津市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夺得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淡泊名利多奉献
  1994年5月,李玉明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派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进行为期11个月的专题研究。到了美国,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里。美国的节假日多,人们喜欢结伴郊游野炊,可他一次也没参加。多少次深夜和节假日,别人都出去玩了,他仍在实验室忙活。
  实验室主任林格瑞教授悄悄观察着这个中国年轻人,被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他对同行说:我很少见过这样勤奋的小伙子,命运的奇迹一定会在勤奋者身上出现。
  在辛辛那提实验室,李玉明像一块干透了的海绵,汲取着知识的琼浆,除完成林格瑞教授布置的研究课题外,他还从多侧面涉猎了有关高血压研究的问题。
  11个月的研究快要结束时,林格瑞教授把李玉明叫到办公室说:“我想留你继续工作,年薪28000美金,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帮你办绿卡,怎么样?”“谢谢你的厚爱,林格瑞教授。”李玉明认真地说:“我离开祖国快一年了,非常想念她,祖国也盼望着我的回归。”
  朴素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这位善良的美籍捷克人。他握着李玉明的手动情地说:“热爱祖国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去吧,回国后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与我联系,我愿尽力帮您。”
  其实,李玉明凭自己的能力和知名度,在国内谋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也并非难事。汉中老家的领导,在一家中美合资医院当院长的老师,都曾提出以优厚条件聘请他,可他觉得教书、搞科研更适合他,可能对国家的贡献更大些。
  1997年,学院根据他的贡献,决定推荐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听到这个消息,李玉明当晚就找领导,请求先把那些在教学岗位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同志报上去。
  他在与妻子的交谈中表露心迹:“有一首歌唱得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我们作为祖国母亲的子女,要多贡献,少索取。”一颗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在平凡的岗位上,李玉明以他执着的追求,树起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形象。
  图为李玉明在实验室作盐敏感实验。
  李日保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今天就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炳才说,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近20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两岸经贸人士往来日益频繁,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经济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互补互利局面正在形成。截至1999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604亿美元。台湾从两岸间接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对台湾产业转型、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炳才表示,鼓励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从事其它经济活动并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一贯政策。为使这一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先后审议批准和颁布实施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还根据各地实际制定了地方性法规,设立了为台湾同胞投资提供咨询服务、协调投诉的专门机构。制定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和鼓励政策的基础就在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我们将遵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继续执行鼓励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和从事其它经济活动的政策,依法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
  李炳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大是大非问题。在原则问题上我们是绝不会妥协退让的。极个别台湾工商界的头面人物一方面在岛内公开支持“台独”,为“台独”势力张目、造势,鼓吹“继续”分裂祖国的所谓“李登辉路线”,影响极其恶劣;另一方面又从与祖国大陆经济活动中捞取好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李炳才指出,广大台湾工商界人士是主张发展两岸关系,不支持“台独”的,体现了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强烈愿望。我们欢迎并鼓励他们继续来祖国大陆投资和从事其它经济活动,继续执行“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政策,并依法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祖国大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最近启动的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为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和从事其它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商机,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发展事业是大有可为的。
  李炳才最后表示,发展两岸经济关系,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多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亭镇计生办帮扶计生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项目,户均增收三千余元。图为计生办干部在该镇善崮村计生户的蔬菜大棚内了解蔬菜生产情况。李宗宪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西气东输”姊妹篇
  东海天然气开发工程启动
  本报上海4月8日电 记者费伟伟报道:被称为“西气东输”姊妹篇的东海天然气开发工程开始启动,东海盆地绍兴6—1构造今日正式开钻。
  为满足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对清洁能源的强劲需求,国家在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同时,在不久前召开的西气东输工作会议上决定,优先开发东海天然气,使之与西部天然气实现多气源互补。为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今年定为“天然气年”,决定在东海进行大规模天然气勘探开发。
  东海盆地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经20年勘探,已获得148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其中平湖油气田已于1998年底投产,向上海年送天然气4亿立方米。今日开钻的绍兴6—1构造位于东海盆地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西湖凹陷,距上海355公里。这一凹陷的天然气预测资源目前发现程度仅为15%—7.5%,还有很大勘探潜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初步规划:至2010年,将部署55口评价井和20口探井,2500平方公里三维地震,2万公里二维地震,完成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2700亿立方米的目标,到2010年年产天然气100亿立方米。目前,油气田建设项目已在进行中,2002年初,向上海送气即可由现在的每年4亿立方米增至10亿立方米。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国企效益大面积提高
  去年完成税收占全区工商税收近80%
  本报拉萨4月8日电 记者王建新报道:西藏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和管理工作正从单个企业向行业、地区发展,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对自治区财税的贡献突出。去年,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税收46463万元,占全区工商税收的79.9%。自治区30家重点调控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3.3%,盈亏(包括政策性亏损)相抵后利润总额1.32亿元。8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骨干企业中,盈利企业61家,亏损企业23家,亏损面比上年降低了5.9个百分点;已建立和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41家,达到48%。
  西藏推动国企改革与发展,坚持把企业改革发展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抓“大”和放“小”结合起来,把增资和减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今年,西藏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按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区8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骨干企业亏损面将下降到10%以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比例上升到80%以上;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15家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税收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一件必须办好的事
  我国不少县级机构,财政入不敷出,教师、机关干部不能按时、足额领工资,无财力办事业,甚至连工作的正常运转也成了问题。这种忙于“吃饭财政”的县,在许多省、自治区都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靠国家发工资过日子的人太多。机构改革,已是摆在领导机关的一件难办而又必须办的事。说它难,是办这件事涉及人们的权力地位变更和物质利益、生活出路问题;说它必须办,是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海南省陵水县机构改革后,变化很大。不该领的工资不领了,节省了财政支出;事业发展了,财政又增收。这一减一增,县财政这盘棋就走活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件事难办,只要你下决心去办,改革的措施又得当,是可以办好的。他们的经验是:要有“壮士断臂”的勇气,敢于揭露矛盾;找准切口入手,有步骤地进行。关键是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最终靠促进发展。
  陵水县机构改革的经验,用心总结,还有不少。其实,对各级领导机关来说,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发扬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困难处处有,看你如何办。应当办而又能办的事,只要下决心去办,准能找到好办法。因为,共产党人办事,是出于公心,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办事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要办法对,就一定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陕西又获百亿公路贷款
  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与陕西省公路局八日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合作协议书,农行陕西分行将在十年内为陕西省公路建设提供一百亿元贷款。这是继日前建设银行为陕西提供一百一十亿元后又一笔巨资。(据新华社电)
  新疆加大公路建设力度
  新疆今年公路建设投资四十二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七。今秋,乌鲁木齐至奎屯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喀什至阿克苏过境公路完工交付使用,三一二国道星星峡至乌鲁木齐、二一八国道尉犁至铁干里克段将开工。(李忱陈沸宇)
  西安建中国戏曲大观园
  占地千亩、投资二亿美元的“西安中国戏曲大观园”八日在西安奠基。中国戏曲大观园主要由“中国戏曲游乐园”、“中国戏曲博物馆”和“梨园学府”三部分组成,同时建造“梨园碑林”。(孟西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