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辩证看差距
 李忠杰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差距”成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怎样正确看待差距,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
  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万事万物相比较而呈现的一种状态。偌大一个中国,南北相距5500公里,东西横跨5200公里,陆地国土960万平方公里,另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如此辽阔的疆土,各个部分之间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既然差距是客观存在,就要准确估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对差距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解决差距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有差距,才有比较,才有特色。我们的态度不是否认差距,也不必希图全部和永恒的消灭差距,而是要承认差距,正视差距,正确对待差距。我们的很多工作及其措施,都要着眼和立足于“差距”,也就是要从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各种政策和措施与实际相吻合。只有既研究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又研究中国各个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的差距,才能从差距中发现优势,在比较中形成特色。
  有差距,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才能有消除差距的努力,进而形成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局面。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头雁高飞,群雁展翅;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后来居上,由弱变强。正因为如此,才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多彩、惊心动魄的画面,才演绎出无数个曲折变幻、壮怀激烈的故事,才施展出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本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扩大,西部落后,不能说是好事,但中央注意它、重视它,就可以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地方认识它、解决它,就可以化为奋发拼搏的源泉。只要以全局眼光、从发展过程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差距,是一种透视明镜,是一种精神动力,消除差距是一种推动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
  消除差距,需要实际行动,也需要战略眼光。世纪之交,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如何实施这个战略,本身又有一个采用什么样的战略的问题。战略得当,就能取得明显成效,至少可以少走弯路;战略失当,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大局。所以,对于西部每一个地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好自己“消除差距”的战略。但这种战略,又不能无视本地区内部的各种差距,搞“一刀切”,而应该既重视本地与外地的差距,又重视自身内部的差距,从而使自己的战略更加切实、更加科学。
  消除差距,既要消除表层的差距,更要消除深层的差距。西部与东部之间,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看得见、认得清的。但在人文素质、思想观念、社会环境、创造精神等方面,同样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还要更大一些,而这种深层的差距是不容易看见的。不消除看不见的差距,就很难消除看得见的差距。因此,西部大开发,除了上项目、上工程之外,更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大力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经济环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精神。
  消除差距,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是固有的地理环境、长期的历史过程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有的因素能在短期内消除,而有的却非一日之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的。因此,西部大开发,既要有高昂热情,又要有冷静头脑;既要有紧迫感,尽快迈出实质性步伐,力争在短期内初见成效,又要有一代接一代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的思想准备,切忌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只有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够达到。
  总之,差距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需要人们去认识、去把握的。但差距不应成为包袱和负担,而应变作压力和动力。辩证地看待差距,才能认清形势,找准位置,增强信心,获得力量,进而缩小差距,赢得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论坛

  西部大开发与观念更新
谭 力
  中央要求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思想的跨越为前提。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就形成不了新思路,产生不了新方法,建立不起新机制,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源之一是观念的落后
  西部大开发,就是要通过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从表面上看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综合实力不强、人均收入较低等方面。于是,一讲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些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向中央争项目,要资金,要优惠政策。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对于改善西部地区硬件落后的状况的确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使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仅靠中央的支持是不够的。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源之一是观念落后和体制不适应,而体制不适应的重要根源仍然是观念问题。
  西部地区观念的落后,是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西部地域封闭、传统的自然经济积淀深厚、计划经济影响严重等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客观条件作用于人,久而久之容易使人产生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悠然自得、小富即安、向上伸手等思想观念。比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仍较牢固;在不断创新的环境中,墨守陈规,重模仿、轻创造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开放的世界中,活动半径小,满足于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意识仍然存在。因此,西部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缩小与东部地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实现思想观念的跨越。更何况,西部开发与昔日的沿海开发,时间、空间、条件、环境等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是东部开发模式的重复,而必须以变化了的情况为出发点,以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确立新思路,用开拓创新的意识探索新方法,靠市场经济的思路构建新体制,使观念更新成为抓住机遇的触角和西部大开发的前奏,改变面对落后心安理得、面对差距怨天尤人、面对竞争麻木迟钝、面对机遇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把西部丰厚的资源条件和中央的政策支持充分转化为西部大开发的推动力量。
  克服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扫清思想障碍,冲破思维惯性和世俗偏见的束缚,努力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就要求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西部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摒弃一切不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维方式。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紧密联系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要针对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积淀深厚的实际,克服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农耕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很深、很普遍。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很多地方的经济至今还是主要依赖农业,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感仍很强烈,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延续力和生命力更强。应当说,农耕文化曾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加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便凸显出来。人们的生活半径极为狭小,足不出户,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墨守陈规,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极为有限,生产和经济活动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思维狭隘,重眼前,轻长远;重纵比,轻横比;重情感,轻法制。经营粗放,成本意识淡薄,劳动生产率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周而复始地在习惯的模式中低效率运行。怕担风险,靠天吃饭成为定律,满足于既有的经验,不愿接受新生事物,顺应自然成为普遍心态,创造性低下。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区,极易形成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这些观念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眼界,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成为制约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障碍。因此,克服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应当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弘扬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
  以大开放的观念推动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树立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意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落后的根源在于封闭,发展的途径在于开放。在进入新千年的新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站在更广的开放层面看发展,站在更高的开放层面看未来。必须把扩大开放作为抓住大开发机遇的突破口和“牛鼻子”,实行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以开放的意识深化改革,以开放的观念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以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以求实创新的精神激发跨越式发展的活力。跨越需要创新,这是由跨越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跨越就是跳跃式发展,要跨越就必须打破常规,必须有新思路。而只有创新,才会有新思路,才会从新的视角探索新方法,以新的观念构建新机制,从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以抢抓机遇的姿态赢得跨越式发展的先机。西部大开发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对西部地区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发展自己的关键时期。但是,机遇寓于激烈的竞争之中,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主动出击,抢抓机遇,努力赢得西部大开发的先机。
  以强烈的竞争意识营造跨越式发展的优势。西部大开发,从本质上说是西部市场的大开发。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法则。没有竞争意识,各行各业就难以充满生机,优秀的项目、优质的产品、一流的人才就难以在西部地区产生和成长。因此,我们必须以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去营造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有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加快人才环境建设,筑起吸引人才的高地;加快大市场的培育,增强西部重点市场对全国的吸引力;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以高度的责任感担当跨越式发展的重任。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历史壮举,它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如果面对成绩故步自封,面对机遇不急不忙,面对重托得过且过,就会殃及发展大计,贻害子孙后代。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中央的各项政策同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9版(理论)
专栏:

  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中
赵世居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战斗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在于它能最终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工人阶级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代表着时代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自己的职责。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而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使我们找到了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以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体现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跨世纪的征途上,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围绕着这个中心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历史证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历史同样证明,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建设和发展先进的文化。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始终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是要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证。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文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五四运动八十多年来,我国先进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就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正确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事业的发展就顺利,就健康;什么时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化事业的发展就遭受挫折。因此,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当前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对我进行文化渗透,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国内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时有泛起,一些伪科学、封建迷信还在毒害人们的思想,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必须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保持统一而不分裂,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疑起了重要的凝聚作用。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只有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根深叶茂,健康发展。三是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我们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使之熔铸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纵观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又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又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党的一切工作或全部任务,就是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满足这种需求而奋斗。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第9版(理论)
专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专论(4)

  提高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余源培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加强”,是针对客观形势的需要和现实生活中某些地方还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情况而言的;强调“改进”,是要勇于开拓,从面临的时代和担负的任务出发,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
  为什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从世界看,现在已进入综合国力的竞争时期。所谓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军事、人口和国土等物质“硬件”,而且包括国家的战略意志、国民精神、民族文化力、对政府的支持力以及社会凝聚力等精神“软件”。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的认同力,视为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全球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情势下,我们必须重视在这方面拥有的思想政治优势。
  第二,我国现在正处于深刻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功利意识、效益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给社会带来蓬勃向上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表现为一些人在心灵上容易丧失三种东西:共识、秩序和意义。由于缺乏共识,就会产生误会和冲突,引起彼此的疏离;因为缺少秩序,社会就会显得某种程度的无规范;加上缺乏意义,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会由困惑而迷惘。这就造成某种程度的物欲化、冷漠化、躁动化和虚假化,以及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只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经济体制转轨的健康实现。
  第三,现在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面临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困难,面临着即将加入WTO所提出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摩擦会比较集中地显现出来,民众的心态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偏颇和失衡,因此,要保持社会稳定就需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着力建设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总之,对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思想认识上需要走出哪些误区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认识上需要走出以下两个误区:
  第一,把经济与政治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它们割裂或对立起来。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承认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的决定作用。然而,我们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充分肯定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强大的反作用。这两方面我们都要认识到。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就强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可见,把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庸俗化,轻视、贬低甚至否认精神、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第二,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简单化。党的文件多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应注意:第一,如何理解“落后的社会生产”?一般都认为这是指经济的落后,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能否认为我国的落后只是经济,不包括文化呢?恐怕不能。我们的落后归根到底集中表现为人的素质的落后。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如何理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物质需要”,而将“文化需要”遗忘。马克思曾从内容上把人的需要概括为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并从层次上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不富很难幸福,富了也未必就幸福,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综合标准。因此,在我国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防止出现经济繁荣、精神失落的现象。为此,就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同步发展。
  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魂。其主要内容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这里有个正确对待“坚持”与“搞清楚”的关系问题。“坚持”是“搞清楚”的前提;只有“搞清楚”,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不能以“搞清楚”为由,而放弃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前提,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保证。抓紧、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对全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首要意义。道理很简单,“官位”在上,上行下效。古人曰:“政者正也”;“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为政以德,就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治国平天下;相反,就会“人亡政息”。针对有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与新形势、新任务之间理论素养不适应、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不适应的情况,围绕解决理想和信念问题的理论学习,可以提出如下要求:“主义真”,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品德正”,躬身实践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法对”,提高认识和辨别能力,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都要落实到价值观的解决上。所谓价值观,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等。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动力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调节功能。一个人不能没有价值观,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带有普遍适用性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需要重视培养全体国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它主要包括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道德作为人的行为规范,具有自知、自律的特点,是发自内心而非强制性的,它通过人格、品德、情操表现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格是人的守护神”;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纪律则处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即如邓小平所说的培养“四有”新人,着力从抓道德、抓法治、抓纪律入手,培养人们的现代中国人应有的公民意识。其内容包括文明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纳税意识、环保意识等等。这就要求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思想教育体系。
  第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重在实效。这就特别应当重视对社会转折时期各种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社会心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广泛性影响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情绪、动机、要求、愿望、风尚、习惯等表现出来。社会心理具有自发性,是联系经济生活和思想体系的“中间环节”。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折时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呈现出丰富性和活跃性。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说,新观念的树立和旧观念的摒弃,都必须以社会心理为起跑线。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方法,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就需要通过调查、统计、实验等方法,了解和把握群众的喜怒哀乐,注意人们的心理状态。只有知人心,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式把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群众中去。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肯定和支持有利于改革的积极社会心理,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来指导群众;对于不利于改革的消极社会心理,要通过教育、说服和疏导,做好转化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