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专题调查

  编者按:电影下乡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电影在教育农民、传播科技知识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势必使赌博、打架斗殴、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抬头,妨碍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一年到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这决不是千阳县农村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农民为啥看电影难?
  ——千阳县农村电影市场调查
  近年来,农村电影市场出现了滑坡趋势,农民看电影难已成为一种“通病”,有些地方的农民几个月甚至几年看不到一场电影。这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最近,记者在陕西千阳县就此进行了调查。
  市场冷清为哪般
  千阳县共有14个乡镇,131个村,农村人口11.1万,有乡、村电影放映队21个。1992年以来,尤其是近两年,农村电影市场极度冷清,全县90%以上的放映队处于瘫痪状态。
  千阳县电影发行最好的年份是1990年,全年共放映电影3600场。1999年锐减至247场,除去县电影院放映的47场,乡、村放映队共放映电影200场,平均每个村1.5场,每场按300名观众计算,全县每年有近5万多农民看不到电影,约占农村人口50%。其中红峰、寇家河等乡镇连续两年未演电影,地处山区的普社乡群众已经4年没有看到电影了。
  据了解,目前千阳县农村使用的放映设备大都是70年代配备起来的,机器常年失修,加上1992年以后大多数乡镇将放映队承包给农户,这些非专业的放映员只顾赚钱,不投资维修设备,致使机器老化,放映质量差。村干部以种种借口拖欠电影费,有的长达5年之久,致使放映员积极性不高,形成了“你演我不给钱,你不给钱我不演”的恶性循环。全县21个放映队累计拖欠县电影公司发行费4.3万元,致使县电影公司电影发行放映工作难以开展。
  思想认识有误区
  农村电影市场急剧滑坡,农民看电影难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有误区:
  误区之一:文化建设可有可无。不少乡镇文化站经费偏少,个别乡镇将电影队纳入乡企办管理,致使电影根本排不上位置。大多数村组干部只顾个人致富,嫌麻烦,以种种借口拒绝放映,致使原来已普及了电影放映的地方,看电影又成了稀罕事。
  误区之二:电影在农村已没有市场。事实上农民对电影的期盼和热情还是很高的,尽管目前电视取代了电影传播信息的功能,但电视普及率在农村还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在一些偏僻地区,收看电视节目还存在诸多困难,何况电影的大屏幕、高清晰画面有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农民喜欢热闹,看电影是一项群众性的集体活动,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谈心议事、交流信息的机会。农民尤其喜欢科教影片,他们认为看科教片比搞培训、组织科技下乡效果要好得多。城关镇段坊村去年放映电影49场,占全县总放映场次的1/4,这足以说明农村的电影市场潜力巨大。
  误区之三:增加农民负担。看电影确实要交费,但这点钱农民完全出得起,农村放电影费用很低,每场是65至70元。若每人每年交1元钱,全县可筹11.1万元,每场电影费按70元算,可演电影1586场,各村平均每年演出电影12.1场,达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提出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即21世纪初,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根本算不上“乱收费”。目前按农民人头提取的公益金为每年4至6元,完全可以保证电影费用开支。村干部说没钱演电影,显然是在找借口。
  另外,盗版VCD屡禁不止,影片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导致电影业总体走入困境,也是造成农村电影市场滑坡的一个原因。
  走出困境靠改革
  笔者认为,要使农村电影走出困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将电影放映工作作为硬指标,进行考核评比,制定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其次,要深化农村电影体制改革,确保发行经费。加强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设立专职放映员,全面提高放映员素质,更换陈旧报废的放映设备。将村提留中列支的农民电影费(公益金项内)逐级上缴文化主管部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第三,全面提高影片质量,多生产农民喜闻乐见的影片。据调查,反映当代农村生活题材的影片在农村颇有市场,深受农民欢迎,电影制作人员应创作摄制更多的洋溢着泥土气息和时代芬芳的优秀影片。
  第四,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电影市场规范有序。严厉打击盗版VCD节目的制作及出售,谨防走私影片的侵入。
  陕西省千阳县 谢红江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焦点透视

  农村私立学校:喜与忧
  近年来,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给众多学生创造了上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私立学校办得并不成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办出特色,特别是一些农村私立学校还存在许多问题:
  盲目创办,生源不足。在农村创办私立学校者往往是一些经济“暴发户”,他们致富不忘教育,投资办学,是一件大好事,但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就我们这里而言,私立学校已不下20所,仍有人盲目投资办学。由于私立学校收费过高,绝大部分家庭负担不起。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愿意让子女到较远的城市私立学校求学,因为那里的教学质量好一些,升学率高。这样一来,更使农村私立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尽管这些学校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四处游说宣传,仍不能按计划招足学生,形不成一定的规模。
  师资紧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凭几位“名人”的名气办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目前,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是农村私立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一些私立学校纷纷聘请从公办学校退休的老教师。无疑,这部分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到私立学校仍可以有所作为。但是,招聘者却忽略了另一方面———这部分教师年龄都在60岁以上,精力大不如前,对私立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将会带来负面影响。当然,有些私立学校也到公办学校去招聘年富力强的教师,不过应聘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私立学校的高工资和丰厚的待遇。一旦待遇不理想,他们就有可能跳槽。私立学校很难组建长期而稳定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源质量。农村一些私立学校为了增加学校收入,往往在招生时降低标准凑人数,只要交钱就录取。招来的学生基础差,素质低,很难适应封闭式的学校管理,有的跟不上课,干脆不学,给学校实施统一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校的整体形象,降低了教育水平。
  打疲劳战,违背教育规律。学生在学校每天少则学习十个小时,多则十几小时,教师不是讲课就是辅导,师生都忙得“不亦乐乎”。这种做法,有一部分师生可以适应,但总体上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资金不足,办学标准不高。很多私立学校在创办初期大造舆论,招生广告的承诺相当好,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农村私立学校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面对现实,在实践中去探索、研究办学规律,在管理上狠下功夫,逐步减少失误,就能够逐步加以解决。针对上述问题,不妨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创办之前,要深入研究市场,对招生对象进行详细摸底,认真了解学生就学意向,着眼于小规模、高标准,在求精上下功夫,切忌大而全、松而散。
  其次,办学者要主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加强沟通,把学校日常管理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全面领导和监督之下。在办学模式上可独立办学,也可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办学者负责投资及学校各类硬件建设,教育部门负责师资和管理人员的任用。请一些非教育战线上的“知名人士”作为名誉管理者是可行的,切忌让他们直接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因为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对私立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十分不利。
  再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注重研究教育规律,把提高成绩、提高升学率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多种能力和高素质等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把当前提倡的素质增长率全面引入学校管理,使更多的就学者有所学、有所作为。
  河北沙河市赵泗水学校
  张 仕 高会燕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来自一线

  “四多四少”困扰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实施“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密切干群关系。
  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广泛开展,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实施公开过程中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务公开向纵深发展。一是在公开意识上,靠上级部署,被动跟风的多,主动自觉的少;二是在公开内容上,做表面文章、照搬照套的多,结合实际注重特色的少;三是在公开的程序上,应付检查走过场的多,建立反馈咨询机制的少;四是在公开监督上,公布制度规定的多,吸收群众意见公开整改结果的少。
  “四多四少”现象背离了政务公开的初衷,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防止腐败滋生,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发展稳定的高度,自愿自觉地实施公开;要结合单位实际,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窗口行业重点抓好收费公开;司法机关重点抓好执法公开;党政机关重点抓好选人用人和重大决策公开;服务行业重点抓好办事制度公开);认真收集群众意见,公开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逐步由单向公开向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把政务公开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管理,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和经常性,并制定与公开相关的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湖北老河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刘世炜 邓凌云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实话实说

  为“知识订单”喝彩
  湖北郧县县委 纪昌荣
  报载:江西于都县新华书店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拜访农村读者,推出了以实用技术为主的“知识订单”,让农民开列书目,引来不少“一掷千金”的农民。笔者不禁为此举喝彩。
  在过去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新华书店与农民读者更是“老死不相往来”。“书店里摆的书农民不需要,农民需要的书又买不着”,农民素质和书店效益都很难提高。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部门开展的“送书下乡”、“科技大篷车”活动,唤醒了农民的科技意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朋友迫切希望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已势在必行。于都县新华书店推出的这种“知识订单”有三个好处:一是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加快科教兴农步伐;二是由农民开书目,大大激发了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改变了过去“你卖你的书,我种我的田”的情况;三是以实用技术为主,对增强农民致富本领、提高科技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行“知识订单”,有利于融洽书店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各地新华书店若能将“知识订单”推向教育、商业、政治等各个领域,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短波

  禁止农用车载客
  在贵州黔西南州八县市境内的国道、省道及乡间公路上,随处可见农用货车、拖拉机和车况极差的“退役车”载客营运,埋下极大的不安全隐患。那些非法载客营运的车主,有的未经过正规驾驶培训,“安全意识”极为淡薄,常常开“英雄车”、“亡命车”,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今年1月发生在全省范围内的十多起翻车事故中,80%的肇事车属非法载客营运的微型车、农用车。呼吁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禁止农用车非法载客营运,以确保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册亨县公安局 岑启洪 陈朝武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短波

  国道旁莫当“垃圾场”
  国道两侧的绿化带,不仅是地域文明的窗口,也是国道文明的标志。然而,在有些路段的绿化带上,人们看到的却是成堆的垃圾。每当车辆快速驶过,疾风就会卷起垃圾中的尘土和烂纸、塑料袋等。特别是路边有居民的地段,在绿化带上堆沤圈肥、搭建厕所、拴牲畜、堆放杂物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严重影响路容,还有碍交通,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自觉维护道路畅通和路容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发展交通事业,更应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使交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陕西勉县新街子镇政府 诸 子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短波

  农民国债兑付难
  近一段时间,经常看到一些人在农村收购国库券。经侧面了解,他们每天少则赚二三十元,多的达上百元。笔者询问了几家农户,他们都知道国库券卖给小贩自己会有损失,但苦于兑付难,只能如此。
  当前,农村国库券兑付点很少,农民为了兑付国库券有时要跑几十甚至上百里路。一些农民认为在春耕备耕大忙时节,为了几十元钱误时误工实在划不来。此外,有些兑付点为增加储蓄存款,强迫农民将兑付款转储,不准提取现金。
  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北宁市支行 王 坤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聚集

  土炼油炉又冒烟
  “小炼油”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五小”之一。去年年底,几个部门联合行动,在长庆油田范围内拆除土炼油炉1300多座。一些不法人员为了逃避打击,把土炼油炉建在油区外围和省及县区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图中这座土炼油炉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和横山县交界处,曾先后被“拆除”了三次,近日又开始冒烟。
  右图:拆除后的土炼油炉。
  下图:土炼油老板交一点罚款,等风头过后,稍加拾掇,便重新“开炼”。
  陕西榆林市西沙185队 刘晓宏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

  《乡镇论坛》杂志社与本报群众工作部联合举办
  “民主建设在乡村”
  征文启事
  党中央要求把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作为农村新世纪发展的政治目标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村民自治进一步走向深入。同时,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阻碍着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顺利实施。
  为了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深入发展,《人民日报》群工部与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社联合举办“民主建设在乡村”征文活动,热诚向广大读者征稿。来稿要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体裁不限,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杂谈,也可以是通讯、短论和随笔。既可以反映基层民主建设的丰硕成果,也可以揭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果你是乡镇干部,尽可以畅谈你对基层民主制度的认识、评判;如果你是村两委成员,可以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如果你是新闻记者,可以真实地记录基层民主建设中动人的场面;如果你是专家学者,可以从理论高度来审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果你是指导村民自治工作的民政工作者,可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表对村民自治事业的真知灼见……我们尤其欢迎作为村民自治主体的广大村民给我们来稿,说一说自己行使民主权利过程中的所感、所想、所求。
  我们将从来稿中筛选出优秀稿件,陆续在《人民日报》和《乡镇论坛》上发表,最后组织专家对所有来稿进行评议,从中评选出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五篇,三等奖十篇,鼓励奖五十篇。优秀应征作品将汇集出版。
  来稿截止日期: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以当地邮戳为准。来稿请寄: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三十三号新龙大厦《乡镇论坛》杂志社有奖征文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32;传真:010—66079566;咨询电话:010—66079885;联系人:晓群。电子信箱:xtribune@public.east.net.cn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

  听民声 化民怨 解民忧
  ——河南驻马店地区开展干部与群众谈心活动的调查
  本报记者 刘建华
  去年以来,河南驻马店地区先后组织了4万多名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谈心,征求群众意见,开展政策法制教育,传播科技知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听民声——体察民情
  下基层的工作队员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在走访中,工作队员了解到,农民主要有“三求”、“四盼”、“四个不满意”、“一个不适应”。“三求”是:求富、求知、求乐。“四盼”为:一盼党的农村政策稳定,二盼当家作主,三盼服务周到,四盼干部勤政廉政。“四个不满意”是:部分干部作风浮漂,负担减不下来,农产品流通不畅,社会治安不好。“一个不适应”是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仅在1999年12月的谈心走访中,工作队员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上万条,能解决的立即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化民怨——教育群众
  驻马店市顺河乡马堰村因建公路征地引起纠纷,部分村民到市、地有关部门上访。驻马店市法院谈心组与乡政府的干部进驻该村后,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新蔡县棠村镇路庄村宅基地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村民的团结和村提留、乡统筹任务的完成。新蔡县委办公室工作组的同志逐户找村民谈心,讲清政策,为没有宅基地的农户解决了宅基地,群众非常满意。
  驻马店地区的干部在送政策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同时,还进行评好党员、好农户、好农民和帮教对象的“三评一帮”活动。正阳县抽调4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以村民组为单位,对农民集中进行培训。遂平县工作队组成政策宣讲队,开办农民夜校,对农民进行政策法规教育。汝南县找准农村基层组织中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全县开展以学习政治理论和百分量化民主评议党员、村干部、村支部的“一学三评”活动,共评出不合格党员346名,不称职村干部64名。确山县开展了“双向规范,双向教育”活动,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群众的政策、法制观念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所提高,怨气也少了。
  解民忧——多办实事
  参加谈心活动的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新蔡县驻砖店镇工作组捐款修了一条10公里长的砖碴路,对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泌阳县驻付庄乡庵子村工作队投资6.5万元,为群众打了40多眼井,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遂平县驻玉山、阳丰等乡镇的工作队针对麦苗旺长的问题,请农技人员给农民传授有关知识,帮助农民搞好麦田管理;泌阳县食用菌开发办公室在高邑乡举办了3期香菇生产培训班,受训人员近千人;上蔡县针对过去个别村村务公开不规范的问题,在全县520个行政村实行统一公开,定期对公开情况进行抽查,通报抽查结果。
  据统计,在1999年5月和12月的两次“谈心活动”中,下基层的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1.6万多件。
  赢民心——鱼水交融
  “听百姓言,知百姓事,解百姓忧,帮百姓富,暖百姓心”的谈心活动,使干部和群众的心贴近了,感情融洽了。
  工作队刚进驻正阳县同中镇姚前村时,群众有抵触情绪,工作队在村里张贴的宣传标语有的被群众揭掉。工作队员不厌其烦地与农户座谈,为他们排忧解难。几天时间,他们就解决宅基地纠纷等问题13件,为群众印发科技致富资料800多份,还为家境困难的失学孩子捐款。工作队员用真诚打消了群众的疑虑,村民纷纷找他们谈心,交流感情。
  汝南县和孝镇李楼村群众在给工作队的信中说:“你们深入群众,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拒绝烟酒招待,为党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温暖了我们的心。”
  一年来,驻马店地区4万多名各级干部开展大规模的谈心活动4次,小规模的谈心活动上百次。实践证明,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也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短波

  谨防商家假打折
  不久前,笔者到一家标明“打六折”的服装店,花216元买了一套原标价360元的服装。当我乐滋滋地来到没挂打折优惠条幅的百货大楼,却发现厂家、款式、布料及做工和我刚买的那套服装一模一样,才售187元。希望市场管理部门管管假打折的商家,营造“购物净土”,使市场价格活而不乱。
  河北景县 张连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