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城市,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数的1/8,是世界人均数的1/30——
  北京:“三盆”还有多少水
  本报记者 高云才
  沙漠,
  离北京已不远
  前不久,西北风裹挟着大量的尘土和细小的沙砾一次又一次袭击北京,北京局部地区能见度不到100米……专家分析,干旱和缺水是造成沙尘肆虐的罪魁。自去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北京地区的总降雨量只有349.1毫米,为近50年来最少。
  水资源的匮乏,造成土地沙化速度惊人。我国目前每年有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沙漠化。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沙化已直逼北京。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沙漠越野比赛活动。本以为沙漠还在内蒙古境内,没想到,刚过京郊延庆,我们就到达了河北省怀来县一个叫“飞来沙”的沙漠,离北京不足200公里。而这还并不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最近的只有70公里。当地人说,70年代才有这块沙漠,现在面积不断扩大。让人担心的是,这块沙漠离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官厅水库只有几十公里。
  有关专家对北京在数百年之后是否会变为楼兰古国的担心,令人惊悚,却非危言耸听。昔日丝绸古道上的楼兰古国曾商贾云集,繁华似锦,后因缺水而消亡。
  100年前的北京,通州古运河碧波荡漾,漕运四通八达。老北京人清楚地记得当年鼓楼、颐和园都有货运码头,一派水乡盛景。而时光列车仅仅驶过百年……
  水,
  给北京亮出了“黄灯”
  北京处在北方缺水地区。现在,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三盆水”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北京市水利局水管处处长戴育华说,去年北京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旱。降水不足常年平均降水量的60%。如果今年再干旱,那么北京将面临50多年来最严重的供水危机。去年罕见的干旱,使得北京水库蓄水比前年减少了8亿立方米。密云水库往年来水在8亿至11亿立方米,而去年仅来水8000万立方米。专家说,北京是在靠水库多年的“积蓄”维持供水。如果今年继续干旱,库存水仅够2至3年。
  由于地表水不够用,地下水于是出现严重超采。北京市地下水去年一年减少储存量15亿立方米。同60年代相比,北京地下水少了55亿立方米;同80年代相比,地下水少了38亿立方米。由于超采过度,去年一年北京地下水水位下降了2米多。北京已有800平方公里地面发生沉降,城市和乡村的大量井泉枯竭……
  近年来出现的水体污染,更加剧了供水紧张的局面。官厅水库因为污染严重,大部分都成了无法饮用的4类水体,于1997年2月退出了北京的供水体系。
  北京市水利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冉连起说,更令人担心的是,污水进入河道和用于农业灌溉,又造成浅表层地下水有一半污染……
  现在北京一年用水量约40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05年,北京地区将缺水7.49亿立方米;到2010年,平水年将缺水11.82亿立方米,形势严峻。水,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北京在呼唤:
  “开源”和“节流”并重!
  怎么解决北京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呢?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整体规划》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措施。但目前方案尚未实施,远水难解近渴。
  怎么办?当务之急是要“开源”和“节流”并重。
  在“开源”方面除了保护好现有的河流和水库外,针对一边用水短缺一边雨水白白流失的情况,北京正在同德国埃森大学商讨尝试集留雨水扩大水源。这个雨洪项目计划进程4年。北京水科所高级工程师丁跃元说,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是解决21世纪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措施。工程完工后,北京城区将有30%的雨水可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污水处理是再生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北京高碑店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能够处理城市污水的38%。
  目前,北京“节流”的潜力很大。现在,老式的铸铁螺旋式水龙头、抽水马桶由于不能迅速起闭,密封件容易损伤,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全市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抽水马桶计算,北京每年约有上亿吨的水从这里白白流走,相当于北京90多万人年占有水资源总量,相当于新建一个自来水厂。
  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节水空间也不小。北京郊区农业漫灌正逐步被喷灌所取代,郊区3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也作了适当调减以缓解供水压力。工业方面正在积极提高技术含量以减少用水量。
  为了保证节水目标的落实,北京市从去年11月1日起适当调整了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用价格杠杆来规范用水行为。居民自来水每吨由1元调整到1.3元;工商业用自来水每吨由1.3元调整为1.6元。
  美丽富饶的北京,需要水的润泽,更需要每一个北京人精心呵护……
  下图为北京延庆县建池集雨浇灌农田。 谢连山摄
  压题照片:包旭东摄(附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下乡手记(34)

  珍惜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王慧敏
  多少年了,我依旧忘不了那个喝“天水”的小山村。
  那是上大学时的一个暑假,同宿舍一位来自甘肃定西的同学约我到他家玩。尽管临行前他反复给我打“预防针”,说村里吃水如何如何困难,可一到村里,我还是被惊得目瞪口呆。
  这个小山村方圆百里没河,吃水就靠水窖里储存的经房檐、土沟流进来的“天水”。前一年秋冬滴雨未降,开春后也只下了两场毛毛雨,家家水窖都见了底。村后面那个不知什么年代留下的矿坑里的积水,便成了村里人的救命水。由于这水矿物质含量高,又苦又涩。就这样,我们到时,矿坑也见了底。每天矿坑前都排着长龙,大家静静地等着岩缝里往外渗水。人们把毡片或破衣服绑到绳上,放到坑底,浸透了提上来,把苦水拧到桶里。提提拧拧,接半桶水,不知要拧多少次。
  呆了三天,同学就匆匆送我回校了。开学后听同学讲,后来矿坑里的水也彻底干了,县政府每隔一个礼拜从百里外送一次水。每次汽车来时,喇叭一响,乌鸦麻雀黑压压一片跟着汽车飞进村,牛马驴猪羊也跌跌撞撞跟着汽车跑。
  当时,我脑海中蹦出一个可怕的假设:再有半年不下雨,这些村庄还能存在吗?
  翻翻史籍,丝绸之路上许多古国的消失都与水有关。而水的消失,很大程度上又与人类有关。日前,我到嘉峪关采访,想了解一下那里的旅游资源,旅游局的杨局长推荐我们去看李陵碑。深一脚浅一脚在沙漠里跋涉了半天,除了眼前的漫漫黄沙,根本没有碑的踪影!
  杨局长说可能被风沙埋了。他告诉我们,1975年他插队时,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湖泊,湖面上落满了野鸭子和各种水鸟,岸边长着茂密的芦苇。是附近一些城市和企业过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农民盲目垦荒,把防风固沙的红柳悉数砍掉,才导致水位下降、湖面消失、沙漠大举东进。
  还有早已不是新闻的黄河断流。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27年来,河床21度干涸。进入90年代,黄河断流的位置越来越靠上,断流时间也越来越长,最长的年份达200多天。
  黄河断流有自然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原因。目前,全流域年用水量380亿立方米,而黄河年水量达58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有200亿立方米的水还没有得到利用。
  是地区切块、部门分割、管理失控加剧了黄河断流。
  就在黄河下游群众不得不靠咸水度日的同时,我在宁蒙灌区看到,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低洼地,积水能漫过腰部。而被断流吓怕了的下游群众,近些年纷纷修建蓄水工程,只要黄河有水,不管需要不需要,拼命引蓄。在山东某县,冬春抢蓄的水足够用几年,可一到汛期又不得不放掉。
  破坏生态必遭惩罚,这已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而且遭到破坏的大自然,要恢复起来很不容易,有的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付出艰苦努力。只有还草木于大地,大地才能葱茏;只有大地葱茏,才能雨水丰沛。珍惜水资源,也正是珍爱我们人类自己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潜在优势的发挥——
  西部大开发交通要先行
海巨增
  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地区一次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目前,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使其潜在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优先发展交通。
  公路运输是西部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公路旅客周运量约占综合运输体系的90%以上,货运占70%以上。目前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存在突出问题:一是没有大进大出的快速通道,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公路通达深度不够,全国未通公路的乡镇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三是公路密度小,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四是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况和行车条件差。
  西部地区铁路运输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铁路密度低,西部地区10个省区只占全国铁路网的16%。二是外部通道少,甘、青、宁、新四省区,通往内地的只有包兰、陇海两条干线。三是技术装备落后。
  西部地区民航运输存在航站客货运输设施不足,机场设施落后、老化,机型落后等问题,尤其是缺少同中亚、西亚及欧洲联系的航线和国际航空口岸。
  西部地区交通的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的建设方针。既要发挥铁路大动脉的骨干作用,又要重视公路交通在西部地区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航空运输业,充分利用内河资源,发展水运事业,加强管道运输能力。发挥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效益。
  公路建设:要加快国家公路主干线的建设,特别是抓紧国家“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中西部地区同外部联系的8条主干线公路的建设,尽快打通和拓宽西部同外界(包括国际)的大通道,加快国道、省道的改造提级,加速联网与扩运。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修建亚欧公路大陆桥。同时,抓紧抓好县乡公路的建设,尽早实现乡乡通公路。
  铁路建设:要强化干线建设,形成便捷的大运量的铁路运输大动脉。重点增建兰新线兰武第二线、中太铁路。新建西宁至成都线,打通西北通西南的出海通道。对现有线路要抓紧进行改造,实现铁路运输向高速度、大运量方向发展。
  航空运输:要尽快完成西安、乌鲁木齐等门户城市国际枢纽机场的扩建工程。逐步扩大兰州、西宁、银川、贵阳等机场的规模,增加西部同国内、国际间的航线。
  管道运输建设:要建设兰州至成都、新疆至兰州的成品油管道,使西北地区成品油以较低的运价进入全国市场。建设南疆到上海,陕北到中、东部地区的长距离天然气管网工程。
  目前,西部地区交通发展的关键在政策保障和措施落实。第一,要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第二,进一步完善对发展交通的优惠政策。第三,通过集资、贷款、利用外资、社会融资、转让经营权、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关停之后偷着采
  乐平小煤窑又夺人命
陈家兴
  3月中旬,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又发生数起小煤窑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0人。3月13日晚9时左右,3号井矿区大康小煤窑发生瓦斯突发事故,共死亡民工13人。此前几天,当地另一小煤窑发生事故死亡8人。长岭岗矿区一小煤窑发生事故死亡7人,夹沟岭矿区一小煤窑发生事故死亡6人。
  一年前,江西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小煤矿、压减煤炭产量指示,要求到1999年6月底关闭所有不符合条件的小煤窑,并于3月25日至4月5日,对一批重点地区进行了检查,乐平地区就被列为关闭小煤窑的“重中之重”。当时据乐平市有关领导介绍,全市已关闭小煤窑228座。
  然而,据知情人士介绍,不少小煤窑风声一过就立即恢复了生产,就连一些当时被炸毁的小煤窑也在偷偷开采,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透露,最近几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小煤窑没有通风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矿与生产条件,安全设施简陋。窑主为了节省开支,一般都不搞要花10余万元的通风设备。事故发生后,责任人竟以种种借口拖延抢救时间,数天之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赔偿条件谈妥,才实施挖掘。
  另据安徽省太湖县百里乡政府赴涌山镇为本乡死亡民工理赔人员介绍,当地处理事故死亡人员所付出的代价要比致人伤残小得多,尤其对外地民工。
  左图: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三日,本报华东写真版曝光了乐平涌山镇小煤窑乱采滥挖情况。去年十二月一日记者再次去涌山镇时看到,这个在去年四月初关井高潮中锯断的井架,又重新铆接起来了。
  本报记者 屠知力摄(附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关“五小”要关住
 晓 白
  乐平小煤窑的反复发人深省。
  关“五小”确实不易。一座小煤窑、一个小炼油厂,可能就是几十、上百人赖以生存的“饭碗”。对于地方而言,特别是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五小”虽有诸多弊端,但它交税、解决就业,关掉了,免不了影响当地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被关的心中不快,总想着哪一天重操旧业;在关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政府也心存犹豫。因此,如果政策还不那么完善,执法不够有力,要彻底关掉是很难的。
  报载,陕西省榆林地区曾先后五次取缔土炼油,打击力度一年比一年升级,蔓延的势头却也一年比一年猛烈。问当地的农民为何执迷于此,回答大多是:“有钱赚。”这三个字值得琢磨。“五小”企业绝对是从经济上来权衡究竟是老老实实地“关”还是偷偷摸摸地“开”的。一吨土炼油通常比正品油价格要低500多元,仅逃税一项,每吨土炼油就比正品油多赚近400元。如此高额的利润,几根油管被割、几个炉子被推倒,算得了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小”关不死,至少说明处罚力度还不够,换言之,也就是说“五小”企业的成本,特别是风险成本还太小。如果真是一旦违规重开后果就不仅是摧毁设备,而且会被罚得倾家荡产,成本与收益一算账不值得,谁还做这赔本买卖?
  “五小”要斩草除根,执行的“这一手”硬不硬也至关重要。清理整顿“五小”的政策一出,有关部门就曾强调,要发挥法律手段的强制性作用。实际的清理过程中,政府也拿出《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可这些现有的法律法规够不够呢?山东在清理小钢材时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冶金主管单位提供了关小钢材的技术和行业标准,质量监督部门检查产品质量后,确定其属于“关”的范围之内,各种证照都回收了,可在拆除销毁落后工艺设备这个环节上,却找不到有力的法律依据。关“五小”,有关部门不可能月月组织人手去检查,声势也未必都像这一两年这么浩大,要避免死灰复燃,就特别需要就淘汰落后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有文件、有政策,彻底取缔“五小”只是破了个题,这篇难度不小的文章要做下去,还要在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加以完善,特别要下大力气清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否则,很有可能就成了“刮风”,风来的时候“五小”都不见了;风头过去,抓得松一点,“五小”又迅速蔓延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