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两院院士推选中国空间科技十大进展
  宋健强调:要有勇气将我国科技进一步推向世界前沿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贾西平报道:20世纪中国空间科技最杰出的成就是什么?最令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壮举是什么?今天,曾经为我国空间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几十位院士,来到“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诞生地——北京西郊唐家岭,评选出可以永载史册的10座空间科技丰碑。
  我国的空间科技事业始于70年代。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揭开了新中国空间活动的序幕。此后,在我国空间科技领域发生的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1975年发射成功返回式卫星、1984年发射成功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1999年“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1999年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卫星发射成功、1988年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发射成功、1992年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97年大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发射成功、1985年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7年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发射成功。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说,30年来,我国空间事业白手起家,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以无与伦比的勇气、无与伦比的智慧、无与伦比的干劲,为中华民族在高技术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宋健强调,今天我们特别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们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魄和勇敢精神,在新世纪的科学技术工作中要敢闯、敢干、敢争先,要有勇气、有魄力,敢于打硬仗,将我国科技事业进一步推向世界前沿。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6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9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研制的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实践系列科学实验卫星、资源系列地球资源卫星和返回式遥感卫星共计45颗。“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铸就勇于创新的航天丰碑
  ——纪念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三十周年
栾恩杰
  1970年4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回荡大地,整个中华神州都沸腾了,中国成功地自行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中华民族划时代的伟大成就,伴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而且迅速地发展壮大,现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世界航天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并且培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为我们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今天,30年过去了,正是在这种“两弹一星”精神的激励下,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中国航天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广大的航天工作者前仆后继、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在航天的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航天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
  1.空间技术的发展状况
  卫星:继我国发射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已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43颗自行研制的卫星,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其中,返回式卫星的返回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导航卫星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多功能、多用途的应用卫星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运载火箭: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研制了9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1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2吨。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发射服务市场,截至今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60次发射,并自1996年10月以来,已连续18次发射成功。
  载人航天: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并顺利回收,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2.空间应用的状况
  卫星遥感应用:我国已有4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直接从事卫星遥感研究、试验和开发应用工作,建立了国家卫星气象应用中心、国家遥感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利用国内外卫星开展了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研究,国土资源调查,农业资源规划和估产,森林监测、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决策,环境监测,海洋气象、海洋风浪、海洋污染监测,地球测绘等方面的应用工作。尤其是气象卫星系统的业务运行,大大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每年减少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卫星通信应用:过去20年,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全国共有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37个。此外,VSAT通信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在邮电、金融、气象、新闻、交通、石油、水利、电力等几十个部门建立了80多个专用网,终端约1万个。在卫星广播电视方面,开通了中央台8套节目,30个省市电视台的卫星电视频道和30多路语音广播,卫星广播电视教育使我国3000多万人利用这所“空中”学校接受了教育和培训。
  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目前我国用户主要使用美国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在各行业进行研究开发和实验性推广应用。至今航运导航是GPS的使用大户,我国有3万余条渔船装备了GPS,约占渔船数的11%。
  3.空间科学的发展状况
  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建立了相应的配套科学研究系统。早期利用火箭和气球,目前利用卫星开展了空间科学实验和探测,进行了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以及星载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一批宝贵的空间环境资料。
  中国航天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表明,它已不只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科学成就,或显示国力的标志,而是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总结30年中国航天所走过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1.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1958年,毛主席就指出:我们要搞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这在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吃饭穿衣问题还没有解决,而科学技术储备又严重不足、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能够下这样大的决心,是何等的胆识和气魄。中国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十七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指出:“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鼓励和扶持。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航天事业,争取有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大力协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是中国航天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必要保证。航天事业是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航天部门努力工作的结果,也凝结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心血,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
  3.作风精良、保障有力的航天高科技队伍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石。五六十年代,一批海外学者怀着赤子之心,回国报效,投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成为航天队伍初期的骨干力量;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航天队伍里来。这些老一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克服了技术基础十分薄弱、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的重重困难,献了青春献子孙,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朽的功勋。今天,新一代的航天人,继承和发扬了航天的光荣传统,不计名利,不讲条件,而讲奉献、讲奋斗、讲创新,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基石。
  4.集中优势力量,打攻坚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的财力有限,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还很薄弱,我们不具备在航天各个领域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实力。30年来,中国航天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发展我国的卫星及其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航天发展的未来前景广阔
  航天活动的发展是惊人的。电力和石油是工业革命的命脉,而对通信、导航与授时、遥感、监测和气象有特殊贡献的航天能力必将扮演21世纪信息革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基于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对新世纪来临之际发展航天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发展航天的宗旨,是要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保持中国航天在国际上较为领先的地位;是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我国的大国地位服务;是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服务,是为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服务。
  21世纪,中国航天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发挥航天全国大协作的优势,紧紧抓住当前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航天需求日益增长的大好机遇,保持发展势头,推动中国航天加速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的前景十分美好,中国将逐步建成具有多种功能、覆盖多种轨道,包括遥感、导航定位、通信、跟踪与数据中继等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建立天地统筹的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实施全天候、全天时、全立体观测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天基综合信息系统,使空间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将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增强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在不远的将来推出无毒、无污染、高性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积极引导和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和水平,推动中国航天的产业化进程,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的能力和实际需求,开展空间探测活动,按既定目标实现载人航天。
  中国愿意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共商21世纪发展大计
  传统医药大会政府论坛举行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在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召开期间,与会的各国政府医药卫生官员和代表今天举办了传统医药政府论坛,共商21世纪传统医药发展大计。
  论坛主席、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功·塔帕兰西主持会议。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参加了会议并向论坛致欢迎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在会上作了《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言。与会的各国政府官员就传统医药的现状、立法情况、相关政策与管理以及21世纪传统医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大家认为,传统医药是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药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的健康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面临新世纪的到来和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仍将以其独特的优势继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人民所热爱,为人类健康作贡献。同时,传统医药也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适应和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求。
  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名医药卫生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会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改革鼓与呼 求发展寻新路
  全国地市报研讨报业发展
  本报讯 4月17日至19日,中国地市报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京九沿线报社联谊会在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京九报社联谊会主办,菏泽日报承办,来自全国80余家地市级报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认为,地市报作为我国新闻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市报承上启下,新时期应进一步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同时进一步抓好报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以改革的精神,勇于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改革开放20年,全国地市报发展很快,但报业自身的改革明显滞后于其它行业。地市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应对挑战,地市报怎么办?大家建议,一是需要政治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复合型领导人才;二是要立足当地实际,结合地域求发展,探索自己的路子。
  研讨会上,菏泽日报、石家庄日报、惠州日报、襄樊日报、赣南日报、沧州日报、阜阳日报等7家报社分别介绍了他们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菏泽日报在八九年的时间里,从周一对开小报发展到8版彩报,并实现电脑网络化办公的历程,很有说服力。与会者认为菏泽日报的经验将为全国地市报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起示范和促进作用。(武宪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4月22日,在京白族及云南大理乡亲欢聚于中央民族大学共庆传统民族节日“三月街”。图为大理“南雅音乐社”84岁高龄的老乐师赵德坤(右)向年轻人展示洞经古乐器,并现场演奏。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港澳归来”艺术长卷入典藏
  本报讯 4月21日,中国革命博物馆将“港澳归来”地理艺术长卷收入典藏。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胡孟祥研究员用8年时间,在一幅长3米、高1.5米的长卷上,征集了赵朴初、钟敬文、曹禺、艾青、萧乾、吴作人、关山月、吴冠中、汪曾祺、苏步青等160多位文化名人的签名。长卷中还贴有长城、敦煌、兵马俑等纪念邮票60余枚,加盖印章170余方。(华 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德育先进校在京交流经验
  本报讯 尽管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中小学德育新方法,并有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然而,相当多的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而且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德育的途径与手段效果不理想。这是记者从四月二十一日开始在京举行的全国部分省市中小学德育先进校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的。为期四天的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北京海淀区教委承办,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的一百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董洪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批“十百千”水保示范单位受表彰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水利部、财政部今天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彰全国水保生态建设“十百千”工程首批示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等向获奖单位颁奖。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减少的农耕面积约6万公顷,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江河湖库淤积,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水利部和财政部于1999年在全国选择了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经过一年的建设,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西省赣州市等3市,甘肃省定西县、陕西榆林市等36个县(市、区、旗),山西省清徐县白石沟等301条小流域成为首批示范单位。
  今天同时受到表彰的,还有西安兴昌牧工商有限责任公司刘世杰等50个“全国水保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开发‘四荒’示范户”。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社科院举办地球日座谈会
  本报北京四月二十二日讯 今天是第三十一个世界地球日,在二○○○年北京地球日三十周年座谈会上,今春频发的沙尘暴引起与会者关注。此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会议主题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国气象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单位和有关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座谈会。(胡 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幸运地球村”活动在京启动
  本报讯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湖北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幸运地球村”日前在北京启动。“幸运地球村”系列活动将以保护长江为中心,以湖北为出发点,力求通过对长江环保问题的宣传,呼吁全社会关心环保事业,并募集环保资金。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湖北电视台将于五月七日开设电视专栏《幸运地球村》。该栏目采取名人访谈、文艺表演、环保作品比赛等形式,引导大众关注环保。
(赵永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