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的发表,犹如浩荡东风吹彻神州。一个多月来,全国上下学习贯彻《谈话》精神的春潮八方涌动,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情分外高涨。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江泽民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教育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意义重大。《谈话》的发表,再一次昭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的这次谈话,抓住了教育工作的根本,深刻指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要求,对于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任务就是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谈话》精神上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不仅是教育系统的事情,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各有关方面的事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习贯彻《谈话》精神,就要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民族振兴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根本。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世所公认。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庄严的使命,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课程体系、考试及评估体系,把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联系起来;要确保今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通过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各项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积极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使人才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习贯彻《谈话》精神,就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青少年得以健康成长的保障。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他们尤为重要。社会各方面与教育部门应齐抓共管,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更多地播放、出版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广播影视和书籍报刊精品,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加强对中小学教学辅导读物的规范,坚决制止向学生强行推销摊派教辅材料的行为;要兴建一些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各种文化场馆要对中小学生参加活动给予支持,为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创造条件;集中整治学校内部和周边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和谐的家庭、邻里环境,切实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学习贯彻《谈话》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这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是关心千家万户群众的利益,就是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青少年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更不能以牺牲教育、牺牲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各级政府要确保教育的投入,要关心教职员工的生活,解决好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要统筹规划,协调新闻、出版、文化、科技、公安、劳动人事等各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
  贯彻《谈话》精神,重在落实。全国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脚踏实地,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把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入新世纪。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习领会精神 研究改进措施
  各地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于3月1日全文发表后,在全党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组织,深入学习,教育系统把贯彻落实《谈话》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教育系统及各高校的重要任务。在学习领会《谈话》精神的同时,各地各校积极贯彻落实,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发表后,教育部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迅速组织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以《谈话》精神为指导,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上海市教育大讨论由上海市领导亲自倡议,上海市教委真抓实干,上海市主要媒体全力介入,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谈话》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发表后,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力度。浙江省从发生在本省的中学生犯罪案件中吸取教训,召开紧急会议,采取禁止用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等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减负年”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江苏省教委向全省公布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监督电话,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定期的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查处。海南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控制作业量,严禁学校占用学生的假日上课、补课,严格控制各种竞赛活动。山西省教委开展了中小学生负担情况专项大检查,同时努力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河南省近期还组织18个督查组分赴18个市地,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进行督促检查。目前,各地教育部门正在按照教育部的通知要求,研究落实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部分教师中存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适应教育工作的现象,各地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在开学后普遍进行了一次师德教育和师风大检查,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安徽、四川、江西、湖北等省提出在今后教师的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资晋升及年度考核工作中,要重视师德师风的考核。浙江省要求各地今后每年集中一周时间,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教育。江苏省近期将启动对8000名教师进行培训的工程。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辽宁省沈阳市制定了党政主要领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云南省筹措5亿元资金,帮助各地区打好“两基”攻坚战,把两基工作的重点、难点放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北京市动员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重点解决治安问题。浙江省要求学校每学期要围绕学生品行进行一次家访,同时争取当地各类文体场所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1版(要闻)
专栏:

  继续在希腊进行国事访问
  江泽民主席抵达克里特岛
  本报伊拉克林(希腊)4月23日电 记者孟宇红报道:正在希腊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伊拉克林市,开始访问希腊最大的岛屿克里特岛。希腊政府陪同团团长、国防部副部长阿波斯托拉基斯和希腊驻华大使塞奥法诺波洛斯陪同江主席抵达访问。
  在机场上,江主席一行受到克里特岛当地政府官员的热烈欢迎。
  上午,江主席参观了距伊拉克林市16公里的佩扎农业联合体。他首先听取了联合体负责人所作的情况介绍,然后观看了联合体的农产品展览室,并参观了橄榄油罐装生产线。江主席的来访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他们挥动着中、希两国国旗,在江主席经过的地方夹道鼓掌迎接。
  佩扎农业联合体是1933年当地农民为使其农业生产形成规模,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而成立的。联合体现有工作人员130人,成员约3000家农户,居住在方圆10公里内的20个村庄里。该联合体的主要产品为葡萄酒和橄榄油,除供应希腊国内市场外,主要向欧洲其它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出口。
  上午,江主席还参观了伊拉克林考古博物馆。该博物馆始建于1904年,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罗马时代克里特岛出土的各类文物,尤其以拥有米诺斯文明时期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而著称。
  晚上,当地政府举行宴会欢迎江主席一行。
  克里特岛位于希腊南部的地中海上,是希腊最大岛屿,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克里特岛还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18世纪,克里特岛就已经出现了相当成熟的文明。克里特文化不仅在希腊文明史和欧洲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希腊克里特岛参观佩扎农业联合体企业时,与联合体企业官员一起品尝该企业酿造的酒。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祖国的骄子——曹雪涛
  新华社记者 曹国强 张东波 本报记者 贾昭全
  编者按: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推荐一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先进青年典型——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曹雪涛。
  曹雪涛的先进事迹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理想信念与人才成长的辩证意义,深刻地揭示了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曹雪涛立足国内、立足本职、奋发进取,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伟大祖国争光的远大志向,敢攀高峰、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体现了一个青年科技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强烈使命感和拼搏精神,较好地回答了青年知识分子“为谁成才”、“如何成才”等问题,为我们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材。
  他26岁硕士毕业时因论文水平高,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建议提前授予他博士学位;28岁他再度被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5岁他作为国际免疫学术会议执行主席,主持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他把理想和追求根植于祖国沃土,为振兴祖国的医学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祖国和人民的一次次褒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上海十大科技精英、全国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4月23日,他作为全军刻苦钻研科技知识青年标兵,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
  他叫曹雪涛。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今年才36岁。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他实现了几代中国免疫学人的梦想,也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同样能走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1999年10月23日,来自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余名免疫学专家云集上海。由曹雪涛领导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承办的国际免疫学会议在这里举行。这是由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免疫学术会议。时年35岁的曹雪涛以大会执行主席的身份走上主席台,主持这次为期4天的学术会议。与会的国内外学者无不向他投来钦佩和信任的目光。在场的国内学者以及来自海外的华裔学者更是激情难抑。把世界科技的讲坛“搬”进中国,是几代中国免疫学人的梦想啊!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中国有曹雪涛这样杰出的年轻学者感到自豪!
  1992年8月,第八届国际免疫学术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年仅28岁的曹雪涛以他独创性的报告——“重组单核因子对白介素2疗法治癌效果的增强效应”,赢得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报告结束,全场报以长时间的掌声。出席会议的匈牙利总统根茨和国际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米兹尔斯教授兴奋地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了曹雪涛的手。然而,他们似乎只记住了这位年轻学者的精彩报告和稚气未脱的面容,却忽略了他的姓名和国度。根茨与曹雪涛握手时,突然问到:“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国家的?”
  当把自己的成果与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曹雪涛心情激动。他默默发誓:在免疫学领域,我一定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
  几年后,当曹雪涛决计把世界免疫学的讲坛“搬”进中国之时,他领导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早已引起国际免疫学界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曹雪涛和他的学生们在短短几年间就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28篇论文:系统地对白介素2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部分内容为国际上首次报道;完成了近10种人和小鼠细胞因子的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为大规模推广这些细胞因子开展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肿瘤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发现了新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新的应用途径;建立了人类免疫细胞基因文库,从中发现人类全长新基因124条,并全部被国际基因库登录……
  于是,曹雪涛带着他的研究成果,也带着民族自豪感走向了世界。他先后应邀赴美、英、法、德、日等国家讲学,访问了许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1995年10月,他应邀赴美讲学。他走一路,讲一路。他在美国著名的国立卫生研究院作学术报告那天,听众中有不少特意赶来的华裔学者。有位华裔学者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能在世界著名的‘国立’,听到来自祖国年轻学者的高水平报告!”
  1999年金秋,曹雪涛迎来他梦想成真的时刻。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曹雪涛率领他的5名博士生走上讲台,向大会报告他们的学术成果;他们一个教研室就在大会交流论文24篇。当国际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美国免疫学会主席、亚太地区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等,来到曹雪涛领导的免疫学教研室大楼参观时,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们,再一次为将这次会议选定在上海召开而庆幸:这里的实验设备和课题研究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他把全部身心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科技事业。他曾几次累得胃出血,昏倒在实验室——他永远忘不了导师的那句话:“中国的科技上不去,永远被人看不起”
  曹雪涛始终没有忘记:他和同事们是在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同行进行着一场不公平的竞赛。他永远忘不了他对导师作出的承诺。
  1990年深秋,临近博士生毕业的曹雪涛为赶写《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一书累得口吐鲜血,住进医院。这天,年近八旬的导师叶天星和老伴相互搀扶着,拎着一篮子鸡蛋和滋补品走进了曹雪涛的病房。
  忆起当年的情景,曹雪涛历历在目:“导师是中国现代免疫学的先驱、一级教授。他气喘吁吁地走到我的床前,慈祥的目光盯着我足足有5分钟……”
  那天,叶天星和曹雪涛谈了很多很多。最后,老教授动情地说:“中国的科技上不去,不管你走到哪里,永远被人看不起!”
  老教授不无痛苦地告诉曹雪涛:“我一生有两件憾事:一是没能把免疫学科建成博士点;二是没争取到全军重点实验室。”“希望你能留下来,把这两件事办好。”
  那一刻,曹雪涛哭了。他告诉导师:“我哪也不去……一定为您、为中国人争气!”
  曹雪涛没有退路。博士生毕业第二年,担任了教研室副主任的他,在老主任徐志工的鼎力支持下,带领全室人员大刀阔斧地干了三件事。首先是瞄准国际免疫学的前沿课题,以细胞因子为突破口,在肿瘤的免疫和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领域打了几个“歼灭战”。几年下来,他们竟“杀”开一条血路,一路斩关夺隘,捷报频传: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三种基因药物通过国家药审进入临床试用;申报国家专利16项……
  第二件事是走出一条以科研养科研的路子。1992年,曹雪涛组织力量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开发,当年就拿回10万余元。曹雪涛意犹未尽。到1994年,他揣上科研计划和成果,南下北上,历时半年多,向30多家企业寻求合作,终于与慧眼识珠的上海华晨集团公司董事长仰融博士一拍即合。到1996年,华晨一次性投入3000万元,使教研室购进了几乎配套齐全的世界先进仪器设备。此后,华晨又追加资金1000万元,兴建起中国首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免疫学实验楼。
  为了拓展自己的科研视野、推动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曹雪涛办的第三件事是创办一本全国性免疫学杂志。1994年底,第一期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从上海发往全国各地。
  三个漂亮仗打下来,曹雪涛不仅把导师的“两件憾事”变为现实,还把教研室带到了国际免疫学的前沿。然而,在这条通往世界前沿的道路上,曹雪涛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几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工作12小时以上,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和同事们为了求得一个实验结果,一连几个昼夜奋战在实验室。他时常是干一个通宵,回家打个盹,又硬撑着爬起来,去履行他作为科主任和拥有23个军内外学术“头衔”的职责。
  面临世纪之交,赶超世界医学科技先进水平任重道远——他正带领一个更加年轻的群体向着世界科技前沿的制高点,勇猛进击
  去年9月,曹雪涛的导师叶天星教授与世长辞。去世前老教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事业……有人延续了……”
  老教授可以瞑目了。曹雪涛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而在曹雪涛的身后正崛起一个更加年轻的科技群体,这是老教授始料不及的。
  ——章卫平讲师32岁,曹雪涛的博士生。研究生没毕业他就在两项国家“863”课题研究中挑起了“大梁”。正是他,在曹雪涛的指导下,以树突状细胞技术为突破口,在中国大地上打响了破译人类遗传密码的“基因争夺战”,与同事们发现全长基因124条。
  ——讲师于益芝34岁,也是曹雪涛的博士生,曾赴美开展合作研究。他是细胞免疫实验室负责人,承担着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又是《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的编辑部主任。
  ——弥静是刚刚出站的博士后。在曹雪涛的指导下,她在读期间就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国外杂志上。
  曹雪涛的博士生陶群、鞠佃文也都是在国内免疫学领域里的杰出人才。
  曹雪涛对祖国医学科技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所展示的人格力量,在他的每一位学生身上无不得到充分的体现。曹雪涛曾这样说:“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是我团结了一批有理想、有才华、愿意为祖国做点事情的年轻人。”1992年以来,曹雪涛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0多名。他所在教研室先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5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目前,他们已建立起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纯化、基因工程、分子免疫等6个国内一流的研究室,研究人员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68人,共承担着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重点课题18项。1997年,教研室被上海市授予“新长征突击队”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开拓市场
  辽宁工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本报沈阳4月23日电 记者张忠报道:今年头两个月,辽宁省工业生产和销售均保持较高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回升,全省工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月底,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实现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6%,产销率达9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继续紧紧围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总体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推动全省工业形势持续好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至2月,全省大多数地区工业生产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14个市中有11个市增幅在两位数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252.57亿元,同比增长9.6%。部分大型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其中,一汽金杯1至2月累计总产值增长130.8%,净增额达8亿元,占沈阳市净增额的85.2%;鞍钢1至2月完成产值20.8亿元,增长12.1%,净增2.3亿元,占鞍山市净增额的50%。
  全省销售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到2月底,14个市均保持销售产值正增长,辽阳、本溪两市产销率达到100%以上。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56.85亿元,同比增长22.1%,产销率为95.2%,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

  科技书热大集
孙洪锋
  “我要这本书,给你钱。”“同志,你给我找本养蘑菇的书。”“哎、哎,慢点挤!”……4月8日上午,山东省茌平县大桑乡大集上,一个由几张桌子组成的临时书摊前人声嘈杂。
  原来,这是县新华书店趁大桑乡有集开展“科技书籍下乡”活动。
  徐官屯村的徐志明猫着腰抵挡着后面的拥挤,手里翻着一本《黄瓜栽培技术》,一把拉过旁边的妻子,用手指点着:“你看,咱那黄瓜头老是圆不起来,是缺硼,你快去买硼肥去,我再挑几本。”
  抱着《鸽病防治技术》、《小猪科学饲养技术》、《春季小麦管理》、《大棚西红柿管理技术》等七八本书往外挤的邓桥村村民刘志华说:“这事好啊!送科技书下乡,咱欢迎。”
  ……
  到下午两点多收摊时,从县城拉来的600本科技书籍,仅剩下46本。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宁夏再增一条高速公路
  宁夏正在建设的古窑子至王圈梁一级公路日前晋级为高速公路。古王公路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中青岛—太原—银川国道主干线宁夏境内段,全长九十四公里,原按交通部批准的一级公路标准实施。今年三月,国家计委会同交通部有关专家考察并在银川召开了扩建工程审查会,认为原设计已不能满足西部开发的需要,决定扩建为高速公路。(郑有义)
  千阳崛起一批“奶牛村”
  陕西省千阳县有三十多个奶牛村,每个村的奶牛过百头,农民人均年收入近千元;奶畜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今年三月底,全县存栏奶牛达五万头,近万名群众由此脱贫致富。今年第一季度,全县新增奶牛四百多头,农民交售鲜奶收入就达到一百三十多万元。(郑少忠)
  第八届国际模具展将举行
  第八届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将于五月八日至十二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模具展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多家厂商参展,荟萃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各类模具、模具加工设备以及模具的相关产品。本届展览会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和中国贸促会上海分会主办。(张 文)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挥优势 发展边贸 转机建制
  西藏外贸进出口增长强劲
  本报拉萨4月23日电 记者王建新报道:1999年,西藏外贸进出口增长强劲,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6亿多美元,同比增长51.4%。其中,进口8017万美元,出口860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4%和87.6%,进出口增长幅度均居全国前列。
  去年以来,西藏外经贸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发展边境贸易作为全区外经贸工作的切入点和增长点,使全区边境贸易一改往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强劲的发展态势。1999年,全区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8044万美元,占全区全部进出口总值近一半,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边贸出口达7143万美元,占全区全部出口总值的83%,同比增长284%。
  西藏吸引外资维持相当规模,去年全区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协议资金648万美元,全年共落实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援助项目8个,受援总金额1007万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