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文艺广角

  走向世界的中国声音
  艾新觉
  眼镜蛇女子乐队前几年欧洲巡回演出回来和我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出去就爱国,因为所到之地几乎没有人认为她们是中国人,不是把她们当作日本人就是把她们当作韩国人。其他一些在美国呆了多年的朋友回来聊天说起一个集中感受就是美国人仍然太不了解中国,特别是不了解今天的中国。一个朋友说:我们对第五代导演的心情都是矛盾的,因为一方面他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有非常好的电影艺术,另一方面他们的成名作品展示的并不是今天的中国。我想这话比较中肯。
  我们的祖先曾经把四大发明给了世界,今天的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世界?除了物质产品,除了古典艺术,我们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把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风貌、精神风貌传达给世界。
  “环球影视”五周年的庆祝活动别出心裁,没有以影视明星唱主角,而是邀请了歌坛上的一流阵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演唱会——“神州音乐走向世界”,重要的是,这场音乐会将在全世界八十六个国家分别播出。
  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传达今天的中国给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这场演唱会就有了超乎音乐之上的意义。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的流行音乐作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了吗?如果还不是很好,这样做会有好效果吗?
  不错,中国的流行音乐应该说在很多技术环节上虽然还不能和欧美相比,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通过二十年的努力,我们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阿姐鼓》这样毫不逊色的发烧级唱片,重要的是,作为文化载体的歌声的文化价值并不能用物质指标去衡量。
  这场音乐会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歌坛的全景,有都市抒情歌曲,有新民谣,有摇滚,也有朴素的民歌。歌手的风格自然也远远不再是当年“西北风”时期那么单调,既有“老”一代的歌手,也有刚刚浮出海面的新人。看去听去都令人兴奋。
  希望有更多的有心人做这样的工作,不单是流行音乐,也该包括其他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更多的文化领域,让世界了解中国并不是仅仅为了争得自尊,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理由让我们当代人的文化和情感去影响这个世界。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爱吹口哨的女孩
   王琼
  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一阵阵悦耳的哨音从她嘴里飞出。那哨声,时而像苍鹰穿空,直奔九霄,时而似乳燕低飞,细语呢喃。几年中,年轻的口哨演员秋鸣在各地演出了二百多场。她的哨声清脆婉转给人以新奇的艺术感受。
  秋鸣崭露头角,是在1996年初。当时秋鸣正在北京医科专修学院学习。冬日夜晚秋鸣收听北京音乐台的节目时,她打通了电话:“请问女孩吹口哨算不算艺术?”秋鸣鼓起勇气,对着话筒吹起了《大中国》,她吹得那么自信,那么潇洒。口哨声随着电波,飘向夜空。当她的哨声戛然而止时,直播室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刚放下电话,秋鸣一连接到十八个听众电话,有学生、有打工者、有干部、有军人——向她问候,给她鼓励。吹得听众的期望情长意切,当晚,秋鸣久久不能入睡。弃学从艺的想法和计划,经过这夜思虑在她脑中形成了。
  那时的秋鸣只有十八岁,吹口哨却有很多年。秋鸣三岁时,就会吹口哨玩,五岁时,妈妈打着节拍教她唱国歌,她怎么也不会唱,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一点“音乐细胞”都没有。可是刚说完,秋鸣却用口哨把国歌的旋律从头吹到尾。
  秋鸣决心要把口哨变成一门艺术,下定志向后,她搬出学校,到城里租了间平房。从此,在地铁站、在运河边、在社区小树林里——一个年轻的姑娘的身影时隐时现,人过声留,她的身后甩下串串清脆动人的哨音。一次,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循着声音追着她,兴奋地说:“姑娘,刚才我听到《梁祝》的口哨声,是你吹的吧,真好听。你能不能再吹一次。”
  后来经人介绍,北京璧晟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把秋鸣安排到东方歌舞团作曲家吴华老师家里学习深造,为她创造参加各种大型演出的机会。北京市文化局的领导特别给她颁发了中国第一个口哨演员演出证。她像一支纤丽娇小的迎春花,沐浴着阳光雨露,在春光四溢的北京艺术界,迎风摇曳,茁壮成长起来。
  秋鸣最大的愿望是去大学的音乐系学习。秋鸣非常想能与人合作,制作中国第一个口哨MTV,表达各种情调、风格的歌曲和戏曲。她还想学作曲,专门写口哨曲子。她还想办一座口哨艺术学校。(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蒋雯丽演绎《爱你》
  蒋雯丽主演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爱你》即将播出。由曾执导过电视剧《大人物李德林》的丁黑任导演,曾在电影《烈火金钢》中饰演肖飞的李强和因电视剧《青春之歌》、《家·春·秋》而成名的陈炜联袂主演。
  这是一个发生在八十年代的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陈嘉奇一心想当音乐家,却在小街上为保护妹妹和一群待业青年发生冲突,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该剧把镜头对准八十至九十年代都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蒋雯丽一改戏路,塑造了一个从歌舞团演员到忍辱负重、贤妻良母式的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小媳妇”形象,奇特的命运经历、坚强的毅力和韧性,延续了《渴望》中刘慧芳的形象;李强扮演的陈嘉奇屡受打击,历经磨难和坎坷的陈嘉奇终于学会了宽容和理解。该剧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西安泰伦影视公司联合出品,北京得龙文化发展公司承制。(西 文)(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艺文短波

  “伊犁美”在京展出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了使国内外朋友进一步了解伊犁、认识伊犁,“伊犁美”摄影艺术展于4月18日到27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由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和伊犁州文联主办、伊犁州摄影家协会承办,这次影展共展出摄影精品二百五十幅。人们从中看到,伊犁巍峨的雪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湖泊、秀丽的河川,无垠的莽莽林海、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鲜美的瓜果、丝绸古道、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周 艺)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艺文短波

  中央台播出《活出个样儿》
  由中央电视台、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电视剧《活出个样儿》目前已在中央台播出。该剧取材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兰英的先进事迹。
  潘兰英是湖北黄石丝绸厂的一名留守工会主席。面对倒闭的企业和下岗的兄弟姐妹,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操,以一个工会主席的职责,以一个善良女人的爱心,用她那柔弱的臂膀,为下岗职工撑起一片蓝天。该剧导演王新民说:“拍摄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再现潘兰英同志的感人事迹,更重要的是要拍出潘兰英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告诉下岗职工,在逆境中怎样去生存,面对困难,精神不能垮。”(文 一)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艺文短波

  北京学生获“风格与设计奖学金”
  第三届“风格与设计奖学金”活动北京地区评选结果揭晓。今年的获奖者是北京服装学院学生郭烜(第一名)、李伟刚(第二名)和姚丽丽(第三名)。围绕本次Playboy“风格与设计”奖学金的设计主题——“雪域骄子”,学生们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推出了个性化秋冬季运动男装设计。
  由Playboy服装公司、中国服装设计界专家和时装杂志《时尚先生》主编组成的评审团扩大了该奖项的影响力。Playboy公司自1997年开始实施这项长达五年的奖学金计划,向北京和上海两所时装学府——北京服装学院和中国纺织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捐赠总价值五十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该项活动旨在为中国时装设计后备人才提供发挥才能与发掘潜力的机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艾曼)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心意卡

  张俊以,作家、诗人。已创作散文文集、诗集《风有翅膀》、《月泉依依》等三十六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
  张俊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国家图书奖,《小雨沙沙》、《吹泡泡》等选为小学及幼儿教材,并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1999年获中国少儿出版社“全国十大金作家奖”。
  张俊以与谷建芬、徐沛东、孟庆云、李宗盛等曲作者合作创作歌曲逾百首。
  张俊以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知名歌手均演唱其作品的词作家,中国唱片总公司和香港、台湾的唱片公司已发行张俊以作品十八张专辑,其创作的《圣洁的时刻》已被推荐为青少年成人仪式宣誓歌曲。
  雨滴有时轻 有时重
   张俊以
  雨滴到底有多轻
  落在桃树上
  轻轻为桃树抹了一点点口红
  雨滴到底有多重
  落在大海里
  大海就波浪翻腾
  雨滴到底有多小
  落在土地上
  再也看不见它的身影
  雨滴到底有多大
  落在森林里
  所有的绿叶都睁开了春天的眼睛(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看台人语
  含泪看《嫂娘》
  七集电视连续剧《嫂娘》,我是流着泪看完的。
  当张敏终于把五个弟弟妹妹都送进大学校门,她也终于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此时此刻我已哭得一塌糊涂,几乎要对着电视屏幕,对着“嫂娘”那安详、幸福、满足的面容跪下去……
  《嫂娘》让我更深地懂得了生活的意义,让我知道了怎样爱自己,怎样爱别人。
   河南平顶山市 沙丽娜(学生)
  别拿儿童的天真开涮
  某省卫视开办了一个名为“超级宝宝秀”的娱乐节目,每期都有几位经过充分准备的“宝宝”参与。节目内容有时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
  一名约三四岁的男孩儿登场,男主持人问小孩:“你爱不爱××(女主持人的名字)姐姐?”男孩儿答:“爱。”男主持人又问:“想不想娶她作媳妇?”“想。”在现场观众一片笑声里,女主持人怪声怪气道:“那我等着你。”
  又上来一位嗓子有些嘶哑的三岁孩童。男主持人又问话了:“你的嗓子怎么了?”小孩答:“我有点气管炎。”男主持人故作惊奇状:“啊?这么小就得‘妻管炎’,将来找了老婆怎么办?”小孩立即辩解道:“我是女子找什么老婆呀!”说着就要脱衣服给人看。如此等等,这样的节目,低级无聊的搞笑给人们带来的是忧虑。电视节目总应该有点品位,引人向上,制作者技穷也不应该拿孩子的天真开涮。
  山西大同市 马誉炜
  《康熙微服私访记》错别字多
  现在,有些电视剧把人物的对话用字幕打在荧屏上,这对观众理解剧情有所帮助。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错别字颇多,使人犹如吃饭时嚼到砂子而不快。最近播放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错别字之多令人咋舌。“贪赃枉法”的“赃”误为“脏”;“民不聊生”的“聊”误为“僚”;“考察不详”的“详”误为“祥”;“参与”的“与”误为“予”,等等。电视剧要拍成精品,除了追求剧本优秀、演技上乘外,对字幕也应一丝不苟。电视是大众媒体,对此切勿等闲视之。
南京 凌 大
  电视该多点科技节目
  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段有个“科技博览”节目,虽然只有五分钟,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已逐渐成为普及科普知识的一个“窗口”。
  然而,时下许多地方台没有科技节目,即使偶尔“设”之,也是放在极次的时段,容易让人忽略。倒是名目繁多的“晚会”、“大赛”等比比皆是,并据此插播大量广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希望让“笑声”来轻松心情,但更渴盼通过各种途径把握科技进步的脉搏,了解和掌握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电视应当担起这个责任。
  江西南昌市 刘上峰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东方时空》纪念开办七周年   主持人互联网上见观众
  2000年5月1日,是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创办七周年的日子。为了征询观众对这个栏目的意见与希望,4月25日晚,《东方时空》四位主持人水均益、白岩松、敬一丹、崔永元将联袂出场,代表全体制作人员,邀请热心观众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面对面交流。中央电视台互联网站cctv.com届时也将开通BBS,在网上全程直播交流场面,上网的观众可以在网上与主持人“手谈”。演播室的交流与网上直播的精彩内容将编辑成一期特别节目———《共同的时空》,在5月1日《东方时空》栏目中播出。
  热心观众可以在4月21日之前在留言板上发表对《东方时空》栏目和《东方时空》主持人的意见和评价。不能上网的观众可以通过电话报名(报名电话、传真:010—68513330,电子信箱:n038@mail.cctv.com或ab30@mail.cctv.com)。(旭 东)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实景拍摄兵演兵 荧屏走来女特警
丁临一
  这些年人们从媒体的报道中,知道中国有了身手不凡的女子特警队,但很少有机会目睹这些头戴红色贝雷帽的女特警英姿飒爽的风采。也许这正是中国电视剧中心和武警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十四集电视剧《女子特警队》的由头之一,21日晚这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与观众见面。
  一群正当青春妙龄的女孩子各自携带着对于警营生活五彩缤纷的向往走进了女子特警这样一个独特的战斗集体。不论是父母离异的铁红、富商的女儿沙学丽、部队首长的女儿杨继军,还是贫困山区走出来的耿菊花,都需马上转换人生角色,面临同样严格的纪律约束与管理、高强度的甚至是超负荷的军事训练等一系列严峻的考验,种种矛盾纠葛和人物情感的冲撞由此产生了。当然最终她们经历了不同的磨炼摔打,殊途而同归成长为优秀的当代军人。藉此,该剧生动形象、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当代警营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个思想与艺术命题。同时,该剧在“军人是人”的创作层面上,真实地把握并表现出主人公作为当代青年女性的鲜活个性,生动地展示出主人公作为当代警营优秀成员的英雄品格和动人风采。
  《女子特警队》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是兵演兵。该剧导演陈胜利作为我国影视创作领域纪实风格的开创者之一,曾在电视剧《黑槐树》、《九·一八大案纪实》等作品中大胆使用非职业演员而获得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女子特警队》中陈胜利又有新的探索。《女子特警队》在展示生活、表现人物行动和现实磨炼过程时,采用典型的纪实手法,女子特警队的日常生活氛围、严酷训练方式被真实地记录下来,剧中的许多场景,群体画面如五公里武装越野、个体画面如杨继军一连几十次被扛摔,都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冲击力;而在展示性格、表现主人公逐渐成长成熟的内在心路历程时,剧中的画面又是舒缓抒情的,如野外生存训练中铁红与杨继军篝火夜话一场戏就是典型的例子。女子特警队的成员之间情感的碰撞,心灵的沟通,被别具匠心地穿插散布于该剧的主要情节、故事之间,看似星星点点,实则以情贯之。像女战士们与队长强冠杰由对立到理解,像耿菊花遇到“换亲”难题,沙学丽的父亲被捕入狱,剧中都不惜拿出相当篇幅,对群体或个体的人物感情戏予以细致入微的渲染描绘。可以说,纪实风格与散文化抒情风格的有机交织,每每在剧中构成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胜有晴”的动人艺术效果,强化了作品的思想立意和艺术感染力量。(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警惕“文化骗子”
  汪群策 侯江宏
  近几年来,一些品位不高的小报、刊物频频飞进军营,打着“繁荣文化”的幌子征稿。等你将作品寄去后,便有“作品初审”、“获奖喜报”之类的通知书来了,同时告诉你,文章有待专家“终审”须缴评审费;接着“通过终审”的通知书便接踵而至,表示将结集成书,以资金缺乏为由索要大量钱款。可钱寄出后不是石沉大海,或者收到的只是一本编印水平低劣的小册子。
  战士小陈,平时爱好文学,但从未发表过作品,一次将三首小诗寄给了《××青春文库》的编委会。没过多久,《××青春文库》的编委会便发来了三份荣誉证书,“你的作品被收入《××青春文库》大型丛书,特发此证,以资鼓励”。捧着三张鲜红的荣誉证书,小陈激动不已,欣喜若狂,仿佛自己已成为一名诗人。但接着令小陈发愁的是随荣誉证书还寄来了一份收费通知:“因本丛书质量好,价值高,你须邮寄二百四十元钱来才能拥有此书。”苦于没有钱,小陈没有得到这套丛书,但仍然陶醉在自己已成了诗人的幸福之中。过后半年,小陈在一名文学爱好者那里见到了《××青春文库》丛书,但翻遍了整套丛书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姓名和作品。原来,《××青春文库》是见钱开门。副班长小庄,将自己写的《军旅》散文寄到《××作家报》社“大赛办”。没几天,就收到了终评通知:“××文友,你的作品已获奖,请速寄二十五元改稿费,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待小庄匆匆汇去二十五元后,又收到了《邀请函》:“××作家,经推荐,特邀你参加‘岛城之梦’创作交流研讨会及颁奖大会,需交纳会务费三百五十元。”一下子变成了“作家”,小庄确实高兴了几分钟,但他冷静一想:这是圈套!于是聪明的小庄这次没有上当。
  诸如上述骗术,着实拙劣,但由于不少年轻人成才心切上当受骗的却不少。笔者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讲出来,是想对这等骗术曝曝光,希望有关部门管管这类“评奖”、“大赛”的骗人行径,同时劝诫年轻的朋友们,真才实学是金钱买不来的,成才是要付出艰辛和汗水的。如果咱们不图一夜成名、成才的捷径,这些骗子们也就少了市场和土壤。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周晓文再讲秦史 吕不韦成了主角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段历史中,吕不韦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吕不韦却总是处于配角地位。日前,一部以吕不韦为主角的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在涿州开机拍摄,导演周晓文试图在荧屏上重塑一位立体的丰满的吕不韦,从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着手,再展现一回那段历史。
  《乱世英雄吕不韦》采用章回体的结构方式,在二十八集的容量里,以吕不韦的一生经历为脉络,讲了他与赵姬的爱,他在政治上的作为,让观众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剧中吕不韦由张铁林饰演,宁静出演赵姬。赵季平作曲,方舒、智一桐也参加该剧演出。该剧由陕西金花影视制片有限公司、浙江联合影视有限公司、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和西安电视台联合录制,6月初停机。  (文 边)(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