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澳门同胞怒斥吕秀莲
  新华社澳门4月15日电 (记者唐小可)“台独”分子吕秀莲最近的一系列丑恶表演,引起了澳门各界同胞的极大愤慨。人们纷纷斥责她是一个完全丧失了中国人感情和尊严的民族败类。
  近日出版的澳门各报,批驳吕秀莲“台独”言行的社论、评论及其他相关报道占了很大篇幅。舆论指出,吕秀莲不但“独”性不改,而且变本加厉,是在狂妄地向誓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全中国人民挑战。
  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澳门知识界,对吕秀莲的歪理谬论尤为愤怒。澳门中华教育会理事长黄枫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吕秀莲的“远亲近邻”说与李登辉的“两国论”同出一辙,而且更无耻。《马关条约》使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了台湾50年,吕秀莲竟然说是台湾人民的“幸运”,充分暴露了她叛国、卖国的丑恶面目。黄枫华说,澳门的老人们都对“二战”期间难民潮涌至澳门的惨痛历史记忆犹新,南京大屠杀、日军践踏东南亚等令人发指的暴行在澳门同胞中引起过极大恐慌。这么一段人类灾难史,在吕秀莲的口中竟成了“幸运”,真是天理难容!
  黄枫华分析说,吕秀莲高喊“台独”、讲什么“远亲近邻”,只不过是想“一鸣惊人”,为自己的熏心权欲服务。这样的人要是掌了大权,台湾人民能安居乐业吗?黄枫华激动地说,吕秀莲是在拿2300万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作赌注,去实现自己的狂妄野心。台湾同胞要警惕啊。
  澳门著名学者杨允中博士用“寡廉鲜耻、利令智昏”几个字形容吕秀莲的“表演”。他说,吕秀莲前几年回福建祭祖时还信誓旦旦,很快就又出尔反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这类跳梁小丑、短命政客的本性,用不着把他们的能量估计过高。
  他指出,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吕秀莲的狂妄叫嚣只不过是“台独”分子穷途末路的疯狂挣扎。他说,他近几年多次访台,接触到的政界、经济界以及民间人士大多反对分裂,对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予了厚望。香港、澳门长期被外国人强占,当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人们是多么激动,多么高兴啊。可见血浓于水,骨肉之情是不论什么都割不断的。历史、现状和民意,是无论什么也改变不了的。
  在澳门的普通市民眼中,吕秀莲等“台独”分子是带来战争、带来祸乱的根源。一些亲属在台湾的市民很担心海峡对岸的亲人,他们说,千万不要让一个好好的宝岛毁在这些“台独”分子手里。


第2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与马耳他总理举行会谈
  双方签署经济技术合作换文
  新华社瓦莱塔(马耳他)4月14日电 (记者曾虎、阎涛)正在这里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4日与马耳他总理爱德华·费内克·阿达米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举行了会谈。
  会谈中,李岚清首先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阿达米总理的问候。李岚清说,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发展中马关系,支持马耳他为发展本国经济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作的各种努力。
  李岚清对中马政治、经济关系顺利发展表示满意,并对马耳他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表示高度赞赏。他说,中方对同马开展经贸合作持积极态度,愿意根据双方的需要和可能,在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阿达米请李岚清转达他对朱镕基总理的问候。阿达米说,马耳他高度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马中两国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事实证明,这种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说,目前马中贸易不断增加。但双方还应进一步探索合作的新机会和新方式,将双边经贸关系推向更高的阶段。
  会谈后,中马双方签署了中马经济技术合作有关换文。
  马方出席会谈和签字仪式的有:副总理贡齐、外交部长博格、财政部长达利和经济部长邦尼奇。中方出席会谈和签字仪式的有:中国驻马耳他大使祖钦舜、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
  李岚清副总理是在哈瓦那出席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并结束了对古巴的正式访问后于当地时间13日离开哈瓦那前来马耳他进行正式访问的。李岚清在抵达瓦莱塔的卢阿国际机场时受到了马耳他副总理贡齐等政府官员的热烈欢迎。
  李岚清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中马两国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中马建交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马两国关系始终平稳发展,堪称大小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国重视发展同马耳他的关系。中马两国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又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李岚清表示相信,这次访问一定能够巩固和扩大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加深和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附图片)
  4月1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马耳他总理府与马耳他总理阿达米举行了会谈。 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首届南方首脑会议闭幕
  通过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
  本报哈瓦那4月14日电 记者张金江报道: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南方首脑会议今晚在通过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两个文件之后宣布闭幕。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在闭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与会各国领导人在改革不合理的现行国际金融体制和不平等贸易制度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77国集团主席、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说,与会领导人就加强南南合作进行了充分协商,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指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不能与发达国家平等地享有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甚至被排除在这一进程之外,使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衡加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进一步扩大,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更加恶化,世界贫困人口增加。
  声明指出,世界从没像现在这样相互依存。南方国家存在贫困,北方国家的安全和繁荣也会丧失。声明呼吁在合作、互利和相互依存基础上推动南北对话。
  声明强调加强南方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建立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声明要求世界各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准则,尊重国家主权,恪守国家平等、独立、领土完整、自主和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和冲突的原则以及所有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权利。声明还要求采取措施,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经济的决策。
  声明认为,和平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最大任务是战胜不发达,根除饥饿、文盲、疾病和贫困。
  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为实现最后声明制定的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联合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有效利用南方机制;推动知识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和发展;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潜力,解决人才外流问题;促进南方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加强南方国家间的货币和金融合作等。


第2版(要闻)
专栏:

  以色列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建国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4日电 (记者楼坚)据以色列电视一台14日晚报道,以总理巴拉克准备在今年5月与巴勒斯坦签署最终地位框架协议之际,宣布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建国。
  报道说,正在美国华盛顿博林空军基地参加最终地位谈判的以巴代表14日早些时候已经交换了有关文件,阐述了各自在最终地位框架协议问题上的立场。双方有望在今年5月前如期签署这一协议。一位参加谈判的以色列高级官员说,按照协议,“以色列将同意建立一个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
  根据以巴谈判代表讨论的方案,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将建在以色列军队撤出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但双方的国界划分可能要等到9月以巴最终和平条约签署时才能确定。
  根据以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怀伊协议》和《沙姆沙伊赫备忘录》规定,以色列军队已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部分地区撤出,使巴勒斯坦目前单独和与以色列联合控制的土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0%。巴勒斯坦领导人一直要求以色列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90%以上的土地交还给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但有报道说,以色列准备最多撤出65%到70%的土地。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同意巴建国的报道尚未作出正式反应。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此前多次重申,一个独立的、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一定会在年内建立。
  据悉,阿拉法特将于本月20日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商讨最终地位谈判和以色列下一阶段撤军事宜。
  根据以巴去年达成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将在今年9月13日前结束巴以最终地位的谈判,在解决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和水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基础上签署永久性的和平条约。


第2版(要闻)
专栏:

  巴以交换草拟框架协议文本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4日电 (记者符泉生)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14日说,巴以双方谈判代表本周在华盛顿附近博林空军基地举行的会谈中,交换了各自草拟的关于最终地位框架协议的文本。
  鲁宾说,双方的文本都涉及了巴勒斯坦建国、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和犹太人定居点等框架协议中应包括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
  鲁宾说,巴以谈判代表本周末将结束这一轮会谈返回中东。他们将与各自领导人就谈判对方提出的建议进行商讨。鲁宾表示,双方分歧依然存在,美国希望通过日后的谈判能缩小这些分歧。


第2版(要闻)
专栏:

  俄杜马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总统表示欢迎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4日电 (记者袁炳忠)美国总统克林顿14日发表声明,对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当天批准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表示欢迎,认为这为两国进一步展开裁军谈判打开了大门。
  克林顿说,俄国家杜马的表决结果“建立在美俄两国多年来削减核武器合作的基础上”,是使该条约生效的“关键一步”。它将为美俄进一步采取“重大步骤”,削减核武器,减少核威胁打开大门。这是国际社会和美国两党强烈支持的事业。
  美国副总统戈尔当天也发表声明,对俄国家杜马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表示欢迎。


第2版(要闻)
专栏:通讯

  中巴友谊新篇章
  本报记者 孟宇红
  巴勒斯坦自治城市伯利恒位于耶路撒冷西南10公里处的犹太山地顶端,海拔680米。据传,伯利恒是古希伯来统一王国第一任国王大卫王的故乡,也是基督教耶稣诞生的地方,被称为“圣城中的圣城”。
  今天,古老的伯利恒在一个异常晴朗的日子里迎来了来自东方古国的贵宾。应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乘车来到伯利恒,对巴勒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巴勒斯坦,书写了中巴传统友谊新的篇章。
  通过了加斯尔交接点后,江泽民主席一行换乘巴方汽车驶入伯利恒,正式踏上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巴勒斯坦人民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苦斗争。1947年11月29日,联大关于巴勒斯坦的第181号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犹太人早已建立了以色列国,而许多巴勒斯坦人却至今仍在飘泊。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经过几十年艰苦斗争的巴勒斯坦人民开始走上自治之路。
  江主席的汽车驶入巴勒斯坦总统府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阿拉法特早已站在门前迎候。江主席下了车,两人热烈握手,互致问候。然后,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走向检阅台。阿拉法特的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意,这位一生致力于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领导人曾12次到中国访问,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随后的会谈中,双方再次回顾了两国的传统友谊,并为发展两国间跨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制定了新的蓝图。
  中巴人民之间的友谊如一杯浓浓的美酒,醇厚,芳香。巴解执委会秘书长阿布·马赞曾经说过,中国在支持巴民族独立事业方面曾开创了三个意义非凡的第一:第一个接待巴解主流派“法塔赫”运动代表团访华;第一个接待巴解组织代表团访华;第一个承认巴解组织并允许其在华开设办事处。1988年巴勒斯坦国宣布成立后,中国又是最早予以承认的国家之一。如今,中国不但一如既往地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独立事业,而且在其他许多领域都与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已经展开,我国援建的一些项目正在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巴勒斯坦驻华大使萨法里尼博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动情地说,巴勒斯坦的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都有中国的帮助与支持。与此同时,巴勒斯坦人民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他举了一个小小的例子:在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巴勒斯坦是第一个专门为此发行纪念邮票的国家。纪念卡如名信片般大小,画面上,现代化高楼林立的香港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卡片上方用英文和阿拉伯文写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卡片的中间嵌有一枚标有巴勒斯坦自治区字样的邮票,邮票上,一艘古老的红帆船正扬帆起航。江泽民主席此次访问巴勒斯坦,为中巴传统友谊再写新的篇章。我们希望中国人民与巴勒斯坦人民的友好情谊,也如那艘红色的帆船一样,永远朝着更灿烂的明天破浪远航。
  (本报伯利恒4月15日电)
  4月15日,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在伯利恒总统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授“伯利恒2000年勋章”。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附图片)


第2版(要闻)
专栏:

  伊朗强调不接受美国模式的改革
  据新华社德黑兰4月14日电 (记者荣松)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4日强调,伊朗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基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革命之上的,伊朗决不接受美国模式的改革。
  哈梅内伊曾发表讲话说,伊朗需要在行政、司法和经济等领域进行改革。美国人希望伊朗进行的是没有伊斯兰原则的改革,并非真正提倡在伊朗进行改革,因为其本质是反对伊斯兰革命的。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记者林”落户科尔沁沙地
  本报呼和浩特4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承、本报记者李仲春报道:沙尘暴的尘埃刚刚落定,来自全国各地的108名记者今天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栽下了“中国记者林”的首批树苗。
  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郑梦熊在今天的首栽仪式上说,“中国记者林”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体现。新闻界是用纸大户,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中国记者林”表达了取之自然,回报自然的拳拳之心。
  据介绍,“中国记者林”规划总面积1.2万亩,植树55万棵,分3年完成;总投资252万元,来自全国55万名新闻工作者的捐赠。“中国记者林”建成后,可有效治理科尔沁沙地3万亩,保护农田3万亩,并为首都北京建造一道绿色屏障。
  科尔沁沙地东靠我国东北工业基地,西南临京津唐地区。目前,沙漠化面积4000多万亩,并以每年150米的速度向以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进逼。如不迅速遏制这种趋势,风沙将直逼北京。
  3月初,中国记协倡议全国新闻界捐造“中国记者林”的消息发布后,新闻工作者踊跃捐款。截至目前,共捐种12万棵树。
  为了保证树木的种植和生长,中国记协和通辽市政府、科尔沁区政府联合成立了“中国记者林”管理委员会。


第2版(要闻)
专栏:

  世界名城伯利恒
  新华社记者 马晓霖
  世人熟识伯利恒,因其独一无二的宗教博物馆式的地位。对于犹太教来说,这里有犹太人始祖雅各之妻的墓地,它也是古希伯来统一王国开国君主大卫王的故乡。对于基督教来说,伯利恒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据称,这里既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诞生地,又是仅次于耶路撒冷复活教堂的又一圣地。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占领了伯利恒。1995年圣诞节前夕,根据巴勒斯坦同以色列达成的过渡自治协议,伯利恒回到了巴勒斯坦人的怀抱。
  获得新生的伯利恒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它从宗教圣地向旅游胜地的演进。
(据新华社电)


第2版(要闻)
专栏:

  国产影片接受首都大学生评判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秦杰)让国产影片接受大学生的评判,扩大国产影片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水平,是已经举办六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宗旨。在今天开幕的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将有20部国产片再度在北京的27所高校中巡回展映。
  据介绍,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延续“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风格,以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为主会场,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24所高校为分会场。大学生将从《洗澡》、《西洋镜》、《国歌》、《我的1919》、《非常夏日》等20部国产影片中,投票评出1999年度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此外,大学生电影节网站也将同时开通,由大学生观众网上进行投票。
  据悉,本届大学生电影节首次举办大学生录像作品竞赛,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录像作品30多部。在此期间,还有一些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举行。这一活动将于5月8日结束。


第2版(要闻)
专栏:

  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展厅现已布展就绪,将于“五一”节前向公众开放。新展厅总面积2.2万平方米,将展示航空航天、能源交通、材料与机械、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基础科学等科学领域的新展品300余项,还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250余项。新展厅展品的设计突出体现了创新思想,既具有高起点和时代特色,又有丰富的科技内涵,大量采用光电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将深奥的科学道理演示得通俗易懂,使人耳目一新。图为环境科学展区一角。
  本报记者 贾西平摄影报道


第2版(要闻)
专栏:

  少年新闻学院在京成立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宗焕平)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青少年报社共同组建的少年新闻学院,今天在北京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并为新成立的少年新闻学院揭牌。少年新闻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以函授教育为主、面授为辅的普及性新闻教育机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