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理论思维
  黄铸
  世纪之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愈益强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我党的特有优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威力。也就是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思维,是新时期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理论思维,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哲学指导和理论思维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在谈到德国人民的解放时明确指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恩格斯也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以哲学为先导的。第一次是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作,从哲学上把我们党和我们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新的高度,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为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两次大转折、大飞跃,都证明了加强哲学指导和理论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困难局面,我们党用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鼓舞斗志,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透彻分析和现实斗争形势的科学把握,使广大官兵树立起真理在我、革命必胜的信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理论思维,是客观形势的需要。现在,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加需要哲学指导,需要理论思维。这就要求,对党的工作要从宏观的、战略性的高度进行思考,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以努力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思想认识上的飞跃;从个人来说,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来检查和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哲学指导和理论思维。思想政治工作固然应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具体的思想认识问题,但也不可忽视更高层次的理论问题。在这方面,“法轮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所谓高层次思想领域的问题上大做文章,编造一套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迷惑和俘虏了许多人,包括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人。这就告诉我们,在对群众进行一般层次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涉及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高层次的思想理论教育。“法轮功”问题也说明,自然科学家如果轻视理论思维,特别是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超出他们专业的范围,就容易成为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俘虏。所以,大力提高人们的哲学头脑和理论思维能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人类社会跨入新的千年,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竞争,将是一种比思想、比知识、比创新的更为激烈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有资源、资金、科学技术和人才,而且要有更高的哲学头脑和理论思维。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高度重视哲学指导、加强理论思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评《中国税收与GDP的分配》
  高培勇
  几年前,中央提出要提高“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那么,中国税收与GDP之间有多大相关性?中国税收与GDP之间应当保持多大的比例才能适应财政支出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中国税收与GDP之间能否同步增长?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税收与GDP的分配关系。张伟撰写的《中国税收与GDP的分配》一书(人民出版社出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读后使人受益不浅。
  首先,该书选择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是把税收放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行研究。从经济学原理上讲,把税收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去考察,从而构成经济与税收的循环运动,在其中探讨税收与GDP的关系,无疑选择了一个艰难而又正确的方向。本书的研究证明,正是这一选择,使作者的理论研究有了突破。一是提出了中国政府、企业、家庭三元经济循环的论点,并建立了税种流程图,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中心的税种分布模型。从而从宏观视角上,把税种分布、税收流动趋向、税收能力展现在经济结构的各个连接点上,使经济与税收、中国税收与GDP的关系一目了然。二是提出在整个国民经济循环运动中,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核心问题是税收的GDP弹性问题,并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了税收弹性系数的合理区间,建立了中国税收与GDP的回归模型。这是对中国税收与GDP分配关系研究的重要探索。
  其次,该书选择了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两种。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的一定因果关系;规范方法所考察的则是经济活动的价值趋向。当然,任何一项研究,都不可能把二者隔离开来,关键在于研究的对象。作者用实证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这既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现实性,也是由于作者对于我国改革的高度关注。这使得这一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如作者提出了加强直接税制建设的主张。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间接税直接参与对原始收入的分配,并成为政府收入的主体;直接税参与对企业和家庭初次收入分配后的分配,也构成了政府转移支付的一部分。作者在分税种、多角度的大量实证分析后认为,总体上,我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格局背离程度不大,反映了我国政府运用直接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强,政府、企业、家庭之间的分配格局向家庭和个人过度倾斜,因而政府调控能力弱化,税收收入呈现出间接税占绝对优势的现象,所以,必须加强直接税建设。实践证明,这正是我国税制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该书的所有突破,也不否认书中的理论研究尚显单薄和不足,但作为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作者在书中所作的有益探索,反映了当代税收与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在理论上初步解决了如何通过税制建设、税种结构调整,增强税收能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这一重大课题,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9版(理论)
专栏: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
  项怀诚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关于财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阐明了财政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国家财政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及实现途径。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的理财原则和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财政工作的论述,要按照“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的理财原则和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去认识、把握和处理财政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建立规范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要按照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目标,稳步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规范经济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方略,积极推进依法理财、依法治税;要按照“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的要求,从严治队,把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突出地位。
  江泽民同志对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振兴国家财政的重大战略思想。1999年8月,在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题写书名时,他对财政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今年年初,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作了更为系统、全面、深刻的论述。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领会精神实质,对做好新时期的财政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的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核心的理财思想,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阐明了财政的地位、职能和作用,以及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这一切所构成的财政思想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对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我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
  江泽民同志以政治家的宽阔视野审视了财政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深刻指出:“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财政为庶政之母”。这些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财政在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江泽民同志对财政地位的高度概括。江泽民同志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时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财政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迅速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百废待兴和受西方帝国主义严密封锁、包围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一些大事情,要迅速医治长期战争的创伤,使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迅速发展起来,是不能想象的。”
  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这一观点高度概括了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职能和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分析财政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很重视财税职能的运用,常常通过财税手段来落实它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定和安全的政策。”“在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不断产生污染、失业和贫富两极分化,因而他们的政府不得不承担提高效率、调节收入分配以及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的职能。而这些职能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来实现的。”
  江泽民同志在深刻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历史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运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我们必须努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善于正确运用包括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在内的财政手段,发挥其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上的重要职能作用,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和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
  江泽民同志总结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家财力与国家强盛、稳定和安全的关系。他强调指出:“各个朝代的更替,往往与财政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财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
  江泽民同志在进一步论述了财力强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后,对财政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力逐步壮大。财政对国家建设的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江泽民同志还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领土完整;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与他们的经济技术合作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壮大国家财政实力的紧迫性。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的目标。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纵览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全局,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指出:“在我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不断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国防安全,必须努力建立强大的国家财政”。
  江泽民同志不仅为国家财政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还明确提出了“要从政治的高度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去确定财税工作的总目标、总方向,并依此全面而充分地发挥财税的职能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的理财思想。这一理财思想抓住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灵魂与核心。为此,江泽民同志郑重地提出了“财税工作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的重要理财原则,并从政治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衡量财税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他说:“衡量财税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这“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今后的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把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深刻指出:“财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财税工作的质量和财税政策的落实,也关系到党和国家其他政策措施的落实,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四条要求,即“财税干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要牢固树立为人民理财、做人民公仆的观念,求真务实,勤奋工作,一身正气,廉洁奉公;要善于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看待和做好财税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财税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财政经济中的重大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决策做好服务。”同时,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财税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从思想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得力措施,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江泽民同志还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都要学习财税知识,熟悉财政政策、财政法规和财政业务,牢固树立为人民当家理财的思想,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本领”。
  当家理财、富国安邦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同志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具有新的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为新时期的财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与思想源泉。当前财政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财政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联系财税工作实际,全面、深刻地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论述的精神,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学习、落实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按照“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的理财原则和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去认识、把握和处理财政工作
  财税工作事关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集中体现党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国家的基本职能,反映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意图。落实好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来指导我们的财税工作。在财税工作中,牢固树立算经济账、政治账和社会账相统一的理财原则,坚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当家理财的属性,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正确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保证财力支持国家机器运转、国防安全、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的同时,要着力解决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调节地区发展失衡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悬殊的矛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财政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当前政府工作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重大政策,如国有企业改革、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都需要财政强有力的支持。财政作为政府综合管理部门,作为党和政府理财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服务。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建立规范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
  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规范财政税收秩序,切实加强财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运行机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方向。财政首先要保障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支出,如行政、国防、司法、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这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财政的基本职责。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财政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中财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主要问题。同时,要进一步研究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坚持依法治税和统一、公平的税收原则,树立财政投入的效益观念,正确运用预算、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集中财力办一些必须办的大事。要理顺投资体制,财政投资要真正用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带动消费等方面,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建立公正、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机制,强化财政的分配职能作用,保证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加快税费改革,从机制上、制度上规范政府性收费管理。要通过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和财政采购制度,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效益。要通过制定具体办法,充分运用民主法制建设成果,从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
  按照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目标,稳步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
  振兴国家财政,必须壮大国家财政实力,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随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无论在财力需要方面,还是在管理体制、职能作用等方面,都对国家财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必须逐步扭转国家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例偏低的局面。
  提高“两个比重”,首先,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把应该集中的财力集中到国家财政收入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组织收入的工作力度,确保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继续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改进和强化税收征管手段,严格执行税收法规,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要大力清理压缩欠税,依法查处各种偷税、骗税和逃税行为,严厉打击各种涉税犯罪,维护国家税法权威。其次,要继续完善现行税收制度。通过税收调节,公平各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要适时开征新的税种,调整相关税种税率,扩大税收对经济调控的覆盖面。第三,要加快税费改革,统一政府财权,保证国家预算的完整性。要按照统筹规划、精心准备、认真试点、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交通车辆、农村、社会保障、城建、教育、环保等方面的税费改革,将分散的政府财政性资金,通过税费改革纳入预算管理。
  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规范经济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处理好分配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的调整,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激发了地区、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突出问题。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与收入差别悬殊并存,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按劳分配原则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不同地区、行业和单位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开始出现贫富悬殊的趋势。工资政策还不完善,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一些部门预算外资金规模膨胀,私设“小金库”、私分钱财现象普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仍然存在,成为扭曲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在中央与地方的分配领域,有的地方和部门过多地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分配中存在过于分散的现象;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下去,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建立合理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防止收入差距悬殊的有效手段。要通过税收税率、投资、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进一步深化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倡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充分发挥财政分配的职能作用,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要通过财政政策、法规,更加积极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公平。一是运用税收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在规范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通过严格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调节过高收入。要加强税法宣传,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同时,要尽快完成赠与税、遗产税的立法工作,多方面、多环节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公平。二是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近年来国家财政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主要用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及时足额发放,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要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准备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加对社会保障方面的财力支持,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国国情的规范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方略,积极推进依法理财、依法治税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序的财税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财税工作的根本保证。
  财政立法要与财税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做到财税立法服务于改革大局、财税改革坚持依法行事,以巩固改革成果,保障改革顺利进行。财税立法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又要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要大胆地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又要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有适度的超前性,以正确把握经济和财税的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
  当前财经秩序比较混乱,财经纪律松弛,违法违纪行为普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农民和企业不堪重负;偷税、骗税、欠税、有税不收等现象大量存在,抗税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我国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靠法制,实行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质量,严肃查处失职行为,进一步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按照“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的要求,从严治队,把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突出地位
  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财税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完善财政工作与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从当前财税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看,首先,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巩固“三讲”成果为契机,把财税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其次,要切实转变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转变就财政论财政,重资金分配、轻政策研究和监督管理的传统工作方法。必须坚持算政治账、经济账和社会账相统一的原则,着重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思考财政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财政制度建设,从制度建设和资金管理上加强内部监管,强化反腐倡廉机能,从重从严处理以权谋私问题,把造就一支廉洁、高效的财税干部队伍建立在可靠的制度保障的基础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