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来自读者

  一个中国农民对美涉华提案的看法人民日报《国际周刊》编辑:
  最近,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美国又在就人权问题对中国发难,作为一个中国农民,我想对此谈一谈个人看法。
  一、美国的人权、民主是全民性的吗?美国的议员、总统哪一个是由贫民当选的?因为天文数字的竞选费用会使他们望洋兴叹;他们的黑人与白人有同等的人权吗?他们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权,中国人不仅享受着日益丰裕的物质文明,而且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人权,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作为一个中国农民,我亲身感受到这一点。
  二、美国真的那么关心我们中国人吗?美国把李洪志这个“法轮功”头目、一个坑蒙拐骗的家伙作为攻击中国政府侵犯人权的证据,未免显得智商太低了吧?!
  三、中国人十分重视亲情,重视骨肉团聚,重视国家统一。美国国会却总是今天来一个《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明天来个“西藏国庆日”。我国政府表明的对台立场完全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心声。国家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夙愿,试问西藏农奴制时期难道比现在社会主义时期更有人权吗?
  四、美国一些人总是标榜美国具有最广泛的民主与人权,为什么他们在国际问题上就不讲民主与人权了呢?为什么不尊重别国的主权、别人的民族权利了呢?美国千方百计地想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和南斯拉夫的米洛舍维奇政权,战争摧毁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美国人还不解恨,接连进行了多年的封锁、制裁,招致天怒人怨,连联合国的官员都拂袖而去,美国有什么资格对别的国家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呢?
  五、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美两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基础,正确的态度是增加交流,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和尊重,为人类的发展共同做出贡献,而不应该采取偏执的态度——唯我独尊,恃强凌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河北省博野县南小王乡面粉厂
  一农民 3月20日
  本刊编辑启:请此来信作者速具名与本刊联系,以便寄送稿酬。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一种官场人才 方成 绘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人才论摘

  人才论摘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工业社会。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的产品。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美国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
  吸引、培养和留住杰出人才是本公司发展的唯一动力。如果能够吸引和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为本公司服务,利润增长等商业目标可谓水到渠成。
  ——美国福莱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兰
  互联网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管理人员紧缺局面。毫无疑义,人力资本将来对公司来说会比金融资本更加重要。在欧洲,总经理对人力资源一向不够重视,但如今他们在管理公司财务的同时,也不得不成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
  ——光辉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普里姆
  我们现在有一个关于招聘、留住人才、报酬、工作和生活兼顾以及企业文化的五点方案。人们每天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简历并找到工作机会。公司需要根据这些变化作出调整。
  ——美国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奥泰利尼
  最能预测公司各方面是否优秀的因素是公司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企业文化是他们加强这种关键能力的最重要工具。
  ——海氏集团副总经理普福
  关键是我们需要拥有高素质的软件工程师,我们很幸运地在贵校聘请到了很多人才。的确,我想说,我们这个集体的核心力量都毕业于贵校。
  ——比尔·盖茨(1997年12月2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语)
  用人之道学问深奥。只要人才挖准了,用好了,留住了,原有的大企业就可保持昔日辉煌,仍能立足不败之地。最要紧的是不让优秀人才流失!
  ——美国安德森咨询公司总裁兰迪福特
  各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说,与以往相比,眼下招聘高水平工商管理硕士生的工作更加艰巨,竞争也异常激烈。准确地说,这是一场战斗。
  ——美国《商业周刊》记者莱因戈尔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呼唤创新型人才
  周瑞金
  世间最宝贵的是人才。历史前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无不折射着各个时代、各种门类人才创造智慧的光芒。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他多次强调人才难得,要珍视人才。
  跨进新千年,站在世纪交替之巅,放眼世界,一个以数码、网络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知识经济也向我们撩开神秘的面纱,展现了她诱人的芳容。前不久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上,各国专家坦言,新世纪将迎来信息网络革命和生物基因革命。这两大革命将极大改变社会组织结构和人类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将产生远远超过19世纪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一场社会经济形态更新的无声革命正在世界范围悄然兴起。
  当今有识之士都清醒地认识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着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育、造就这些人才,是兴国运、壮国威、福万民、泽后代之根本。
  创新就是生命。江泽民同志说得好:“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的人才,首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能在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他们决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以仿效、复制为满足,而是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敢于独立思考,勇向权威挑战,有着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勇气和锲而不舍、不畏艰险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革命?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又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呼唤着今天的哥白尼、伽利略和爱因斯坦,他们是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中最具创意和活力的精锐人才。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应是多功能人才。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干才、外语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因为,要适应多国经济和文化的工作生活环境,既要懂经济,又要懂科技、文化,还要懂几国语言,这才能“打起背包走天下”,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自由自在、自如自得地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日本又推出一份探讨在新世纪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报告——《日本21世纪的新目标》。报告强调日本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竞争形势,需要进行一场与明治维新相比美的变革,其中规定要把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在全国普及英语教育,并认为舍此日本人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也就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难以稳操胜券。这是一份顺应时代潮流的有远见有魄力的报告。
  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须协调和戮力。所以,适应全球化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又必定是协作型人才。这种人才不能乖僻古怪、恃才傲物、私心太重,而要善于协调,搞好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圆融利害,防止内耗,戮力同心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百多年前,中国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发出对人才强烈而真挚的呼唤。今天,“不拘一格降人才”时代已经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革命的洪流,势必不断冲垮人才成长的形形色色人为障碍。万马奔腾的人才成长蓬勃生机,必定化成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生产力新飞跃的磅礴力量。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这些至理名言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兴衰、企业兴亡经验教训的总结。随着人类历史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人才争夺大战已拉开帷幕。有人说,寻找、培养和留住人才是当今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球人才大战
  李长久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知识资本和知识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总之,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本”的新经济。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引起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面临的问题几乎是相似的:一方面从事简单劳动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失业问题趋于严重,另一方面高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操作人才越来越供不应求。美国现有100多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研究开发和创新,居世界各国之首,但各类专业人才仍严重不足。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1996年美国缺乏4.5万受过科技训练的大学生;今年美国缺少45万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技人才,这些方面的人才到2006年将缺少67万。据美国劳工部预计,美国需要100多万具有掌握软件技能的人才,今后5年每年至少需要9.5万名电脑专家,而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
  欧盟国家的失业率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据调查,欧洲今年缺少123万信息技术人才,明年将缺少156万,2002年将缺少174万,特别是兼备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知识的人才极为短缺。德国目前还有400万人失业,但仅信息技术人才就急需增加10万人。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1999年日本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3%,随着人口增长率降至二战结束以来最低水平、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日本需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据估计,今后10年日本将缺少200万甚至更多的科技人才。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滞后和人才外流,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缺少科技和管理人才。
  为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很多国家都在增加教育投资、企业增加培训投资,加快人才培养。除国内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发达国家都已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争夺优秀人才。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途径是:
  第一,招收留学生。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数字,1999年在美国大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共49.1万,占全球留学生的近1/3,比1998年增加2%,这是该协会自1949年开始调查外国留学生人数以来的最高数字。今年4月初在东京举行的八国集团教育部长会议的两大议题是“促进国际交流”以及“教育改革和信息通信技术”,会议发表的联合宣言表示,今后10年内将大幅度增加八国互换留学生。到2010年,日本接纳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将从目前的约5.6万人增加到10万人以上。
  第二,研究机构招聘人才。美国720多个联邦研究开发实验室中的不少单位招聘和引进国外著名科学家。20世纪上半期,美国引进包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航天工业专家冯卡门和核物理学家费米等在内的2000多名科学家,集中在美国一些主要实验室和研究开发机构。美国核武器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们实现的。迄今美国一直引进国外著名科学家参与美国的一些重大研究开发项目。德国政府最近提出计划,将在近期内从欧盟之外的俄罗斯、东欧国家、中国和印度,招聘3万多名信息技术人才,参与德国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第三,企业大量引进人才。企业是引进人才最多的实体。美国电子行业聘用的外籍科技人才占企业科技人员的16%,在美国59%的高技术公司里,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90%,目前在计算机产业领域的博士中50%以上是外国人。在“硅谷”企业工作的外籍高级工程师和科学家占33%以上。如今,只要到芬兰的诺基亚公司走一圈,就会看到很多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和管理人员。
  第四,跨国公司到其他国家办企业或设立研究机构,招聘所在国的专业人才。截至1994年底,已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美国建立645家研究开发机构。到1999年底,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分别在中国上海和北京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今年3月,朗讯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分别在北京创建了研究开发机构,目标是直接借用中国人才从制造本地化转向研究开发本地化,最终完成本地化和全球化的重合。
  第五,合作攻关。由美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共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雄伟的跨国合作攻关工程,将集中发挥有关国家科学家的智慧和才能。此外,一些国家还在开展其他跨国研究开发工作。由于美国出钱多、参加的科学家也多,因此,美国仍将是最大受益者。
  为了更快、更多地引进优秀人才,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放宽对优秀人才移民的限制。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将1999年和2000年H—1B签证名额从6.5万增加到11.5万。今年2月9日一些议员要求在今后3年内将此类签证名额增加到19.5万。瑞典近年来施行“积极的移民政策”,大力招揽国内短缺的高技术人才。芬兰的移民政策历来保守,但对国外高技术人才却尽量降低门槛。英国正在考虑大力放宽对高技术人才及其家属发放永久居留许可证的条件。二、提供优厚的物质和生活待遇。发达国家仍存在民族歧视,但对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精英,提供很优厚的待遇。三、创造良好的研究开发、创新条件和环境,“筑巢引凤”。一些国家采取这些措施引进了大量优秀人才。
  从流向看,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发达国家。在美国的留学生中约半数来自亚洲。印度工艺技术学院每年招生2500名,该校已有3万名毕业生移居美国。美国在保留给专业人才的签证中有46%是留给印度人才的。对美国来说,印度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养鱼池”。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移居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多人。截至1995年底,中国共派遣各种留学生25万人,已回国工作的约8万人,尚有16万多人滞留国外,其中60%以上在美国。现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毕业生的82%和76%去了美国,近些年来,中国科技大学出国深造的学子学成回国寥寥无几。一些科学家提出一个值得认真解决的问题:谁来留住、用好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王牌”?
  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关键在于谁能采取有效措施。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发表的教育改造公报中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21世纪要求的日本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日本)的命运。”美国国家制造业协会会长贾西诺斯基认为,在全球高科技激烈竞争中,“要想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特别人才、特别专长的人来支撑”。随着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留住人才、吸引外流人才回国、用好人才的极端重要性,这确实是关系到未来国家兴衰、企业兴亡的重大问题。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过去只听说过一些劳务输出公司包机运送工人,却从来没有听说包机运送高科技人才的,但这却是最近发生的真实故事。现在从印度飞往美国的飞机中就有整机载着头戴硕士、学士帽的知识分子。
  美国 猎头公司觅才忙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周德武
  高科技人才进一步向美国聚拢,得益于美国有一个吸引人才的整体环境和机制,猎头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一般来说,美国公司的人才招聘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公司亲自出马。二是委托猎头公司代劳。猎头公司的英文表述是“HEADHUNTING”,这个词汇诞生于二战后。当时美国政府从世界各地网罗各类科技人才,即首先发现“目标”,然后不遗余力地掠取,颇有一点狩猎的味道。猎头在英文词汇中贬义成份居多,所以猎头公司把自己称为经理招聘员(EXECUTIVERE ̄CRUITER)。《肯尼迪信息手册》收集了所有猎头公司的名录,而几家大公司也开发了相应的人才管理软件,使猎头公司很容易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与检索。
  猎头公司在美国多如牛毛,仅在纽约地区就有几百家。据曾在一家猎头公司工作3年的钟玲女士告诉记者,猎头公司少则一人,多则几十人,几部电话及几台电脑外加一间办公室便可投入运营。猎头公司一是专门为各公司提供临时秘书类工作。有些公司因某人休假,只需要雇一位临时工,于是猎头公司便找到相应候选人,公司每小时付给临时工40美元的工资,猎头公司从中获得15美元。倘若转成全日制工作人员,则需要一次性支付相当于雇员工资5%左右的费用给猎头公司。二是为相关公司招募具有较高层次专业知识的雇员。美国的大公司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而公司心有余力不足,遂委托专业公司代劳,一部分想跳槽的人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每天关注市场需求信息,猎头公司于是成了人才流动的重要桥梁。
  在美国,大至著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小至一般的科技、金融等各类专业人才,都离不开猎头公司的鼎力相助。这种看起来像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行当,客观上起到了“人尽其才”的作用。在华尔街工作的人一年不接到几家猎头公司的电话那才是怪事。一般的中层管理人员都会与几家猎头公司保持联系,一是希望他们在人才空缺的时候,能够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为自己跳槽铺路。挑选一名首席执行官更是决定公司前途与命运的大事。公司董事会往往暗地里把这个“挖墙脚”的任务交给猎头公司。寻找高级管理人员的著名猎头公司是RUSSEL REYNOLDS,KORN FERRY和FORREST PARTNERS公司,曾承办洛杉矶奥运会的尤伯罗斯就是通过猎头公司推荐,得以接此重任把历届亏损的奥运会变成了摇钱树。现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姆斯特朗也是由猎头公司觅得,在他的大胆开拓之下,该公司的股票已由1996年低潮时的33美元升至现在的50多美元。原美国花旗集团第三把手詹姆斯·迪蒙,也成功地通过猎头公司牵线坐上了第一银行(BANK ONE)的第一把交椅。
  由于首席执行官的运作周期长,难度大,所以不论成功与否,猎头公司都要支付招募佣金。其他类人才的招募,则以成功率体现价值。猎头公司一是强调忠诚度。一般的大公司都喜欢与十几家猎头公司打交道,但首要的原则是你不能从这些公司挖人,一旦被发现,将永远失去机会,所以猎头公司往往只吃几家饭。猎头公司还要遵守保密原则。你必须做到不能将某人不愿服务于某家公司的信息捅给老板,否则就会失去信誉。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也形成了自律原则。猎头公司的重要工作是扩大自己的“人才库”。虽然网上招聘已变得日益广泛,但是找到合适的人才并不能完全依赖于电脑,对人的评价,尤其是性格的把握绝非电脑能够解决。所以猎头公司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