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茶馆》为何久演不衰?
  “人艺”呼唤老舍、曹禺
  本报记者 童古丽珂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北京人艺新排的话剧《茶馆》为代表和委员们作了两场专场演出,受到好评。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高兴地说:“在家就听说新排的《茶馆》火爆京城,看了后感觉名不虚传。《茶馆》不仅永远属于老舍、属于‘人艺’、属于北京,也是属于中国的。”
  的确,《茶馆》自1958年上演以来久演不衰,去年重排之后也已经演了七十多场,场场爆满,观众反响很大。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刘锦云,刘院长道出了《茶馆》火爆的原因。
  剧本好——老舍为“人艺”量身定做,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茶馆》是老舍先生1958年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门创作的,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话剧。无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都堪称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作为北京人艺的看家戏,《茶馆》标志着北京人艺的话剧演出水平,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水平。出色的剧本,是该剧成功的首要原因。
  有人说,《茶馆》谁都能演好,因为老舍先生的剧本好。的确,老舍先生的杰出创作,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也是该剧长盛不衰的最重要的原因。
  导、表演好——老一代艺术家的出色表演,使名著锦上添花
  《茶馆》上演后的三十多年里,除了“文革”中停了一段,先后演了近四百场。出访过欧、亚、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饮誉海内外。
  当年,著名的导演焦菊隐和于是之、英若成、蓝天野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卓越创作,用今天的话说可谓强强联合,使《茶馆》大获成功,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而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声名和威望,也给话剧《茶馆》增添了魅力。
  时令好——停演多年,观众翘首以盼去年重演,正值国庆佳期
  1992年,北京人艺建院四十周年,原班人马出演的《茶馆》,成了告别演出。此后于是之先生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再演出了。国内外广大观众一直翘首以盼,在舞台上看到《茶馆》是人们的夙愿。直到1999年,正值国庆五十周年,又恰逢“人艺”的首都剧场翻建后重新开张,需要上演一出大戏来庆祝。于是,决定重排“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由于观众怀着多年的期盼,去年《茶馆》一上演,便引起强烈反响。“看《茶馆》”一时成了北京人的时尚。
  新人口碑好——年轻一代不负众望,挑起了“人艺”的大梁
  梁冠华、濮存忻、何冰、杨立新这些年活跃在影视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领衔主演话剧《茶馆》,观众当然都想一睹为快。而他们的上佳表现,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也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这次重排没有走“克隆”的路,林兆华导演重新设计,在继承、吸收老版本的精华的同时,力图展现新的舞台风貌。因此《茶馆》一开张就得到了一个碰头彩,口碑不错。
  可以说,重排《茶馆》是“人艺”的后来者:中青年艺术工作者的责任;要排好又是对“人艺”现在导、表演力量的一个挑战;而敢不敢排又能衡量这一代艺术家有没有勇气。现在我们可以欣慰地说:我们把它拿下来了。
  “人艺”的呼唤——何时不再剧本荒?老舍、曹禺能否再出现?
  话剧《茶馆》的重排成功,向人们展示了经典剧目的久远魅力。今年是“人艺”老院长曹禺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我们将恢复演出《雷雨》,并重排《日出》和新排《原野》,作为对老院长的纪念。
  同时,《茶馆》的经久不衰,也再一次说明了剧本创作是话剧的根本。北京人艺乃至全国的话剧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荒。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搞剧本创作的人越来越少。作为话剧院团的经营者,我们有责任让话剧工作者别受穷。但是由于话剧的特殊性,不可能得到像写小说或影视作品那样的丰厚回报,多数人不能甘于寂寞,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话剧工作者们,一半是出于对话剧的爱好,另一半是出于责任。八年前于是之先生演《茶馆》每晚上才补贴十块钱,今天为了得到好剧本,“人艺”开出了“天价”:也仅仅只有五万块。遗憾的是至今还没人把这笔并不算多的钱拿走。因此北京人艺呼吁剧作家们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本:企盼涌现出像老舍、曹禺这样的剧作家。
  当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近些年北京人艺也创作了不少新作。比如《天下第一楼》、《旮旯胡同》、《阮玲玉》、《北京大爷》等都是成功之作。最近《旮旯胡同》和《阮玲玉》的作者、院长刘锦云又新创作了五幕话剧《风月无边》,这部是历史题材的剧目,有所创新。加上名导演和名演员,想必会受到话剧爱好者的喜爱。
  但愿话剧“剧本荒”能很快过去,但愿中国话剧界能多出些老舍、曹禺,也多出些焦菊隐和于是之。(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女王亲自设计服装背景
丹麦皇家经典芭蕾将登上中国舞台
  本报记者 刘琼
  为纪念中丹建交五十周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邀请,享誉世界的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将随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亲自带队的丹麦政府代表团于5月中旬进行访华演出。届时,继1979年后第二次来华的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将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都市先后演出丹麦著名芭蕾大师布侬维尔的经典作品《巨人错婚记》和《那波利》。
  建于1748年的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是世界五大芭蕾舞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芭蕾舞团,它的全盛时代在奥古斯特·布侬维尔担任该团的芭蕾大师时期。布侬维尔共创作了五十多部大型芭蕾作品以及难以记数的芭蕾短剧,其中的一些剧目到今天还保留在皇家芭蕾舞团的节目单里,即将在华上演的《巨人错婚记》(原名《民间传说》)和《那波利》就在其列。
  在北欧,巨人用自己的孩子偷偷调换凡人的孩子嗜好常常被用做童话的主题,布侬维尔也沿用了这一主题。贵族出身的希尔达同女巨人穆丽和她的两个儿子一起在山中生活,而与希尔达做了调换的穆丽的亲生女儿波蒂却在日德兰封地的附近取代了希尔达的位置。在故事中,布侬维尔编织了纯然浪漫的主题:一天晚上,青年贵族奥菲在女精灵们的舞蹈中旋转着丧失了知觉,最终是希尔达用爱和圣井中的泉水又让她重新恢复了知觉……一百四十六年来,该剧久演不衰,是丹麦皇家大剧院的保留剧目。
  《巨人错婚记》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芭蕾作品,这部轻松愉快的芭蕾作品与1850年后饱受霍乱摧残的丹麦,特别是哥本哈根的严酷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布侬维尔的灵感来自于丹麦的民间歌谣、传说和好朋友安徒生的童话《精灵山》。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奉献给中国观众的《巨人错婚记》,系1991年新排的版本,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亲自设计服装布景,丹麦前首相夫人维赛尔编导,充分体现了这支世界上唯一由皇室直接赞助的皇家芭蕾舞团庞大的阵容,雄厚的实力,因而极具观赏价值,被世界许多权威媒体誉为生动、充满阳光、实施完美的制作,玛格丽特女王的设计为制作平添了无穷的丹麦魅力。
  《那波利》是布侬维尔创作于1842年的三幕浪漫主义芭蕾作品,这也是他在丹麦最受喜爱的芭蕾舞剧之一。生动活泼的意大利民间生活,油画式的人物形象等,曾给一代又一代观众留下美好印象。(图为女王谢幕。)(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外交风云激荡荧屏
  福和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北京派格环球影视公司联合拍摄的十二集大型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向全国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时值全国“两会”召开,与会者称赞该片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带领下,从争取民族独立、民族平等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部专题片由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担任总顾问,国务院原副总理、外交部长黄华,文化部原副部长姚仲明,外交部原副部长符浩、宫达非、浦寿昌、刘述卿等担任顾问。参加“两会”的外交界代表和委员称赞这部纪录片叙事清晰,史实准确,气势宏大。在第七集《扬眉吐气》中,新中国为了恢复自己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斗争、等待了二十二年零二十四天。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联合国2758号决议将历史改变。来自联合国资料库中的电影素材,向观众展现了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上激动人心的一幕,中国代表乔冠华首次在联合国的讲台上慷慨陈词。
  由于摄制组从美国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日本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国日内瓦电视台、中国中央档案馆以及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介中购买了大量文献资料、影视图像,因此使本片成为一部极具史料价值的、全面反映新中国五十年来中国外交风云激荡的文献专题片。
  一位离休老干部一边看《共和国外交风云》,一边给他正在上学的孙子讲解那些历史的故事:毛泽东主席一生中第一次出访苏联,并非一帆风顺;中日缔约,中美建交,中英谈判香港问题,中苏恢复关系正常——四大难题矛盾错综复杂,消除障碍对我事关重大,邓小平重出政坛雄才破僵局,共和国调整战略迈入外交新时代;世界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深刻调整。江泽民主席访美,尽显大国领袖的风采……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认为这部片子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十二集大型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的收视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一批影视评论家看过该片后纷纷撰文,他们认为该片的编导努力从尘封的历史中,去寻找,去发现反映历史真貌的细节,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观众。该片依据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穿插生动、权威的人物采访,达到了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浓缩了新中国的外交史。
  据悉在该片播出的同时,该片的VCD光盘也已上市。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话

  综艺节目,别吵了
  王永改
  有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共有三十多家省级电视台、四十多家地(市)级电视台开办了综艺娱乐节目。按理说,这么多的“娱乐大餐、套餐”摆在观众面前,想必该心满意足了吧。事实却并非如此,不少观众的反应是“太吵了”。甭管哪台节目,一律是主持人大呼小叫,嘉宾吵吵闹闹,再加上现场观众不断摇动的花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真热闹”。但仔细忖之,这样的“热闹”实在是无聊的玩闹、虚假的吵闹。
  电视是宣传工具,亦是娱乐的工具,电视综艺节目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娱乐作用。因此,当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以其全新的样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强的娱乐性窜红荧屏之后,一些地方台随即加入到综艺节目行列。不可否认,这些节目最初的确赢得了观众和媒体一片喝彩。可惜没过多久,综艺节目逐渐偏离了行驶的轨道,向怪异和吵闹方面滑去。譬如从高处往下跳;带围嘴抢奶喝等,主持人所提问题也愈来愈匪夷所闻,回答更是离题、离谱。即使这样倒也罢了,可一些娱乐节目似乎嫌还不够热闹,让一些三四岁的幼儿回答问题或跳舞唱歌。殊不知拿孩子的天真取乐,其本身就是对孩子心理的一种无形伤害。试想:让三四岁的女孩扮成“淑女”相,冲观众抛媚眼;让同样年龄的男孩扮“黑社会老大”,除了逗观众一笑外,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制作节目的浅近单一,文化内涵的极度欠缺,电视综艺节目日益变得无趣、低俗起来。难怪有人称其为“弱智的游戏节目”。说实话,开始我还是比较喜欢综艺节目的。但随着吵闹成分的不断加大,我有种不胜其烦的感觉:话不能好好说吗?一惊一乍故弄玄虚的样子烦不烦?以至于如今一见到综艺节目就立即换台,用一句颇为流行的歌词来形容,都是吵闹过“火”惹的“错”。
  综艺节目别吵了!观众已经厌烦了。如何提高综艺节目的内在质量,增加文化蕴涵,摒弃那种动辄大吵大闹的主持模式,是晚会编导们亟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国共和谈演义》成了抢手书
  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国共和谈演义》是军旅作家马辂的新作。这部章回体纪实小说,计一百余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四十回,其结构宏伟,纵横交错,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写法独到。历史的内容,文学的方法,文史结合。叙事上以“和”为主,有“和”则长,无“和”则短,全书娓娓道来,而开合自如、高潮迭起。从孙中山创立民国、联俄、联共,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一直写到第三代领导核心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汪辜会谈”。通读这部演义,可以使人们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在重温两党和谈史中,对当前台湾形势会有特殊的思考和体味。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台独势力,无疑也是一个有力的揭露和痛击。一部和谈史,写尽百年风云人物。难怪此书油墨未干,便成了抢手货,一个月不到便要进行重版。 (嘉铭)(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协委会推荐优秀影片
  为了积极配合教育部关于对中小学生“减负”的措施,加强素质教育,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协委会聘请了影视、教育专家选审了第五批优秀影视片,向全国中小学推荐。其中有向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紧急迫降》、《横空出世》、《冲天飞豹》以及进口片《绿野仙踪》等九部故事片和纪录片《中国1949》、《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以及一部科普片。 (阿童)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深山警营不寂寞
  彭建军 李强
  提起大山,人们自然与荒凉、孤寂联想到一起。但我们来到驻守在天山深处伊宁的武警部队时,却发现这里的官兵用歌声驱走了孤独和寂寞,用舞姿跳出了警营的活力与生机。1999年他们在武警部队第三届文艺奖评比中,还获得三个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光荣地出席了武警部队在北京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文艺创作“献礼工程”表彰大会,并作了典型发言。
  深居大山沟,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部队的文化生活是单调和枯燥的。在这里收音机收不到信号,电视里见不到人影。于是,自己哼哼,伴着山泉与小鸟的鸣叫跳两曲“蹦嚓嚓”,便成了官兵们怡然自乐的唯一方式。一茬茬从这里走出去的战士,就像没见过世面的山里娃。部队党委痛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先是投巨资建起了广播电视差转台,让外面的“世界”走进警营,继而成立了军乐队、业余演出队、书画组、摄影组等,把废弃的仓库重新装修一番,购来了大彩电、功放机和影碟机,办起了俱乐部。同时还请来教员,开办了周末文艺培训班,成立了业余合唱团,部队专门拨出经费买来音乐器材,走出去聘请当地著名指挥担任教官。时间一长,队员的水平高了,合唱团也唱出了名气。在伊宁市举行的歌咏比赛中,竟然捧回了“金杯”。有几位退伍回家的老兵,竟然被几家大企业的文艺演出队拉去当了台柱子。合唱团的成功,立即带动了部队的文化生活,沉寂了多年的大山谷里,从此有了朝气和活力。
  接着,他们又办起了每月一次的“时装”表演大赛。让官兵走上舞台展示警服的独特美和军人的阳刚美。在警营进行时装表演,这是个新事物,也激起了战士的好奇心。于是,各个单位便把自己长得最俊的小伙子大姑娘推了出来,把新警服烫得没有一处褶皱,然后穿在精挑细选的“模特”身上,推向舞台。时装表演台上,选手们伴着军乐,由远到近徐徐走来。迷彩服,男兵穿上是那样的雄壮,女兵穿上是那样的多姿;夏常服,男兵穿上不失儒将风范,女兵穿上更是款款大方……伴着青春的脚步,穿上适体的警服,官兵们找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在雄壮的音乐与铿锵的脚步声中找到了军人的自豪,也找到了建立“文明之师”的丰富内涵。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舞出峡江的爱情
  美丽的姑娘桃叶,嫁给了英俊的小伙子龙克,当迎嫁的喜船载着这对新人驶向幸福港湾时,却不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沿江闯滩的领水屈祥救起了桃叶,又以深情温暖了桃叶的心,两人碰撞出爱的火花。就在两人举行婚礼时,龙克意外生还却双目失明了。这突然的相逢,使三人陷入了一场难言的情感撕扯中……
  3月下旬将在京上演的民族舞剧《山水谣》,根据青年作家刘醒龙的长篇小说《爱到永远》改编,诉说了这样一个发生在三四十年代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舞剧将民族舞和地方民间舞相结合,用现代表现形式诠释质朴的民间舞蹈语汇,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趣味。音乐创作以峡江地区音乐素材为原型,采用通俗音乐和交响乐相结合的配器手法,生动地谱写了一首“凄婉的山歌”。舞美设计厚重粗犷,对峡江的山和水进行浓墨重彩的艺术再现,表演时空更显灵动自由。
  该剧在武汉等地公映后,一个月之内连演二十四场。在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和缠绵悱恻的音乐中,许多中青年观众流下了眼泪。“不仅看重评奖,也密切关注市场,作品才有生命力。”主创者武汉歌舞剧院近日在京透露了这一创作思想。作家刘醒龙一元钱“出卖”改编权以支持舞剧事业的义举,也得到大家好评。(刘柳)(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少拉儿童做广告
  目前,电视画面上让少年儿童出面,宣传自我,介绍学生用品的频率其实并不高;倒是一大批饮料、糖果餐饮美食、药品、冰箱、洗衣粉、营养品等等借助儿童凑热闹,搞推销真是太多了。这样做直接向少年儿童兜售消费品或高档小食品,刺激儿童的胃口,诱导儿童和家长互相攀比。有的牵强附会,店铺开业,竟也让儿童列队助威,这有必要吗?商业广告要讲究科学性,也要讲点社会效应,与儿童无关、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广告,不要再把儿童拖上台。 山东蓬莱 石义全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这种电视广告立意差
  今年春节前后,电视上播放的几则广告,思想境界不高,立意太差。其中一则是一位老大爷和一位老奶奶非常有诱惑力地一边拿着商品,一边嘴里说着“我家今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此则广告非常不利于反腐倡廉,有诱导行贿受贿之嫌。另外有几则是“当皇帝当然要当个好皇帝,吃面当然要吃某某面,某某面天下流传”云云。此广告有对人们“当官(最大的官是皇帝)就能享受最好的东西”的误导,不利于我们的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河北承德 卫文省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室内情景剧,何必附“笑”三两声
  如此一些所谓的室内情景喜剧已成了一种模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幽默”的人,在津津有味地侃什么,“侃”到似乎好笑处,电视里便冷不防冒出一串哗然的笑声。空“屏”不见人,但闻“笑语”响。观者听来好刺耳。笔者想,观众通常看到剧中精彩处,自然会拍案叫绝、忍俊不禁的,又何必在剧内画蛇添足、附之以“笑”,是引导,是乞讨?
  湖北涟源 肖春辉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为何好人没有好结局
  时下一些影视剧中好人大多没有好下场,让人看后大煞风景,大失所望。而对反面人物、恶人却描写得很得意很神奇、猖狂,花天酒地玩女人,且能死而复生,大多下场并不可悲,结局不错或朦胧。令人触景伤怀,岂不是好人做不得,还是做坏人好?为何印度电影都是歌颂好人战胜坏人,正义压倒邪恶,结局都是坏人死、好人存。影视是给普通观众看的大众艺术,希望我们的编导也学学印度艺术家,不要让艺术中的好人(英雄)死掉,不是更能弘扬正气吗? 江西永丰 郭平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