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
  今日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刚果共和国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偕夫人将从3月20日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萨苏1943年2月5日出生于刚果共和国北方盆地地区奥尤县埃杜村。1961年他开始军旅生涯,先后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军校学习,曾任布拉柴维尔军区司令和陆军司令等职。1969年12月萨苏参与创建刚果劳动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1979年他被选为刚果劳动党主席、共和国总统和部长会议主席,1984年和1989年蝉联总统。1989年萨苏晋升为陆军上将,1992年8月在刚果首次多党总统选举中落选,1997年10月再次出任总统。
  萨苏总统重视对华关系并多次访华。(新华社发)
  萨苏总统
  人物介绍(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好讲话起好步
  ——二论深入扎实开展县(市)“三讲”
  本报评论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分赴七个县(市)深入调研,亲自对领导干部进行动员,拉开了全国县(市)“三讲”的序幕。按照中央的部署,目前,第一批县(市)“三讲”正在陆续展开。开局关系全局。县(市)“三讲”要开好头,起好步,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首要的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武装头脑。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县(市)的实际,联系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进行“三讲”的情况、收获和体会,深刻阐述了县(市)“三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搞好县(市)“三讲”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广大县(市)领导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讲在高州,面向全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是指导县(市)“三讲”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对于加强领导班子的经常性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把这一重要讲话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才能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县(市)“三讲”,确保县(市)“三讲”不走过场,取得明显成效。
  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首先要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讲话从历史的高度、大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系统阐明了县(市)“三讲”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和要求,是对一年多来“三讲”教育伟大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和理论性概括,涉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内涵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第一批县(市)“三讲”单位必须作出具体安排,认真学习,反复研读,深刻领会。在学习中,要把学习江泽民同志在高州市的讲话同学习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央有关重要文件结合起来,深刻理解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深刻理解“三个忠实代表”的要求,使之融会贯通,掌握精神实质,做到学有所得,真有所悟。要坚决防止那种坐不住、钻不进,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不良学风。
  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比如,学习讲话关于县(市)“三讲”教育意义的论述,就要联系对县(市)“三讲”认识上存在的各种思想障碍和模糊看法,联系省地“三讲”的实践及其成效,联系县(市)所处的特殊地位和重要职责,联系班子和个人党性党风现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搞好县(市)“三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又如,学习讲话关于县(市)“三讲”要求的论述,就要用讲话提出的着重查找和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来进行对照检查,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估量自己,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反思,严于自我剖析。再如,学习讲话提出的希望,就要认真思考自己在坚持学习、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深入实际和群众、坚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等方面,到底做得如何?还存在一些什么差距和不足,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官应当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党的谆谆教诲,努力实践,不负厚望。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通过学习讲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搞好集中进行的理论学习,总结经验教训;要以讲话精神为动力,发动和依靠群众,敞开大门,广泛征求和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尚未集中进行“三讲”的县(市)也要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把学习讲话贯穿整个县(市)“三讲”的全过程。讲话是指导县(市)“三讲”,加强县(市)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依据,在“三讲”集中教育全过程乃至集中教育之后,都要经常学、反复学,都要自觉运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从而确保“三讲”的高质量,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团结一致,更加富有战斗力。


第1版(要闻)
专栏:西部纪行

  软环境同样重要
  本报记者 夏珺 孟西安
  从西安到商州,没想到只用了不足两个小时就轻松到达。出发前曾问过几个人,都说从西安到商州得四五个小时。原来,那已是“老皇历”,那时得爬山,山高路险,费时费力。如今修通了310国道,一下子把商州和西安的距离拉近了。
  秦岭南麓的商州市是商洛地区行署所在地,陕西的东南门户,距西安110公里。用商洛人的话说,这里集“三区”于一身: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也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全区7个县(市)全部是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千元左右,至今尚有近6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走马商洛,最突出的印象是出门就是山,耕地少得可怜。全地区246万人口,耕地只有220万亩,人均9分地。山里的地都在山沟、河道里,用石头垒成围堤围起来。初春时节,冬小麦染绿了地皮,闲不住的老汉或婆姨们拿着小锄头蹲着铲草,有的还带上小板凳坐在那里细抠,那样子倒像是在绣花。公路两边,常有农民用树枝架起木板,上面放着一个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旁边竖一块木板用红油漆写上大字招徕过往的司机、行人:板栗、核桃、柿饼……
  走出贫困,关键要打破封闭。可直到西(安)康(安康)铁路开工前,商洛方圆2万公里境内“地无寸铁”。去年12月30日,一阵震天的巨响,拉开了西(安)合(肥)铁路东秦岭隧道开工的序幕。老区人民渴盼了40年的铁路就要梦想成真了!一声号令,工地所在地的西荆乡几天内完成了一所小学和13户农民的搬迁,出义务工加宽垫实了12公里通往工地的乡路,老百姓像当年迎接解放军一样迎接铁路施工队伍。“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就拿镇安县来说,过去一直是个封闭、贫穷的山区小县,西康铁路开工刚两年多,县城就有了大酒店,有了商洛地区唯一的保龄球馆,流动人口上万,出租车猛增到160多辆,超过商洛其他6市县的总和!那么,待西康、西合这两条沟通西北与西南、华南、华东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建成通车后,将使商洛5个县城、58个乡镇通上铁路,商洛经济发展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对淳朴憨厚的乡亲来说,真有着无限的、神秘的想象空间。山阳县一位老农动情地说:“托共产党的福,我这一辈子赶上了四件大喜事:一喜翻了身,二喜分了地,三喜‘大包干’,四喜赶上了西部大开发。”
  再次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行署专员刘维隆的一席话。他说,迎接西部大开发,公路、铁路等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软环境的建设同样不可忽视。改善“软”环境,首先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代之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只有以开放促开发,才能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接上轨,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商洛地理上虽然封闭,但地委、行署的思想并不封闭,改革的步伐并不落后。在扶贫攻坚中,通过200个扶贫经济合作社将小额贷款发放给14万农户,覆盖全区60万人口。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已将75%的荒山封山育林85.9万亩,打响了山川秀美工程的攻坚战。在国企改革中,“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思路,使不少国有小企业起死回生。原地区冶炼厂,是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建厂10年处于全额负债经营,产品不愁销却长期亏损。虽然多次调整领导班子仍无一点起色,到1998年已累计亏损4400多万元。去年初,地委、行署对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由陕西省信托投资公司等7家企业出资组成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兼并了冶炼厂。新组建的炼锌厂当年搞技改,上规模,当年盈利300万元,步入了良性循环。
  商洛地区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区出现了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好势头,去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GDP已占全区的35%以上,成为商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1版(要闻)
专栏:

  急人民所急
  ——上海倾力解决居民住行和环境三大难题纪实
  新华社记者 邬鸣飞 厉正宏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15年前曾是上海市“三大爆炸性问题”。经过历届市委率领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如今这三大难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或缓解。新春佳节,许多走亲访友的上海市民在宽敞明亮的新居里欢天喜地,往日因住房狭小而产生的种种窘迫和怨言一扫而光。住房改善、道路畅通、天蓝、水清、地绿……惊人的“大变样”再次告诉人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上下一心,发奋图强,什么样的难关都能闯过去!
  (一)
  80年代中期,当改革大潮已在全国奔涌时,上海人却被陈旧的城市基础设施所困扰,其中市民住房、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三个问题尤为严重——
  200万户城市居民中,竟有近90万户住房困难,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三代同堂、两对夫妻共居一室等各类特困户有21.6万户。在交通拥挤的市中心地区,高峰时公交车只能以每小时5至7公里的速度爬行,许多人在挤得水泄不通的车厢里发出“上海一大怪,汽车没人跑得快”的叹息。为了错开几百万职工早晚出行的高峰,全市企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有些是早上6点,有些是7点,有些一直排到9点。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布局不合理,工厂与民房混杂,污水的排放、几千个大烟囱,以及废气、噪音,使上海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张华浜港务公司一对夫妇回忆当年住房情景时苦涩不堪:为一间婚房他们苦苦等了8年,婚后与公公同住在南市区一间10.5平方米的旧屋子里。结婚前公公主动与他们商议,在小夫妻蜜月期间,他到外面去“旅游”5天,以后每月他出去转悠几天。打地铺、搭阁楼、几代同堂以及无论寒冬酷暑家里一人洗澡或用马桶,全家都得到屋外的窘境,在上海许多人家都曾经历过。
  群众的困难,紧紧牵动着上海市领导同志们的心。1987年,上海市委向前来考察的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工作,当一位市领导谈到上海老百姓住房十分紧张、城市防洪防风能力差等一连串困难时,禁不住潸然泪下。当时主政上海的江泽民同志心情沉重地说:“当我们在车站上、车厢里看到拥挤不堪的人群时,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简陋甚至危险的教室里上课,数万名幼儿入托困难使年轻父母愁云不展时,当我们了解到全市有两万名职工上下班路上要花费4小时以上的时间,当一场暴雨使11万户居民家中进水时,心里就感到深深的不安。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们是人民公仆,我们有责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谋求幸福。”我们要“每年办十几件使人民受惠的实事!”
  为尽快改变上海的城市面貌,江泽民亲自组织研究、论证,制定了上海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筹集建设资金的办法,并亲自担任一些重大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按照他“既着眼于上海长远发展和群众的长远利益,又着手解决上海当前面临紧迫问题”的工作思路,上海市很快拉开了以解决“三大难题”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序幕。从解决全市住房特困户、建设铁路上海新客站、地铁一号线、南浦和杨浦大桥、市区合流污水治理到越江隧道、黄浦江引水工程、内环线高架道路、延安路高架道路、明珠线等重大工程,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对工程立项、设计、施工等每个关键环节都一一过问,并一次次到工地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现场协调各方。
  1988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与市长朱镕基同志一道,冒着酷暑为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奠基。时隔一年后江泽民同志到中央工作,接任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同志带领市委“一班人”继续抓紧一项项为民造福工程的开工和建设。“上海城市建设的步伐一定要加快!”朱镕基一次次深入工地慰问建设者,鼓励大家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1990年8月,朱镕基同志到南浦大桥工地检查工作时,对陪同前往的同志说:“上海光在黄浦江上造两座桥还不行,还要造连接浦东浦西的内环线,内环线要在三四年内建成。”经过一系列论证、筹备,1992年9月,内环线正式开工,经过数万建设者800多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到1994年12月15日,连接浦东浦西、全长49公里的内环线终于建成通车了。
  曾多次担任重大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同志说:“我们必须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盼,化为自己最经常、最本职的工作。”
  一跨几年、十几年的这些“民心工程”,在上海市一茬接一茬领导班子的“添砖加瓦”下进展顺利。
  (二)
  要力克老百姓生活中的“三大难”,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解决长年的欠账问题,需要大量的投入。每一项重大工程,都会遇到一个钱从哪里来的大问号。80年代中期,上海仅仅想缓解一下市内交通、居民住宅、供水排水等5个燃眉之急的项目,就需要投入资金300多亿元,而上海每年的吃饭财政才100多亿元。
  资金再紧,也要尽快解除老百姓的所忧所苦。出路在于改革,在于解放思想。经过反复研究,上海市决定除了政府挤出一部分资金外,要把解决资金难题的目光放宽到全世界,充分运用国内外两个资本市场、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进行融资。1986年国务院颁发第94号文件,原则批准上海采取自借自还方式直接从国外筹资。被称为“九四专项”的第一笔32亿美元贷款,首先用于上海地铁、黄浦江大桥等五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以后,国外上百亿美元的贷款源源而来:苏州河治理,向亚洲开发银行贷款3亿美元;市区合流污水治理一二期工程,共向世界银行贷款近4亿美元。这些年来,上海一些急需开工建设又具备还款能力的市政重点工程,都先后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政府贷过款。
  利用级差地租“以地生财”,打开了上海改造旧区、筹措城市改造资金的又一途径。从1988年至今,全市有偿出让了1000多幅地块,土地面积超过1.1亿平方米。其中拆除了危、棚、简屋240多万平方米,同时筹集到约100亿美元和100亿元人民币。一些专家说,走这条利用内外资大面积改造旧区的新路,大大加快了旧区危旧房改造的进程。
  通过发行城市建设债券、有期限转让部分市政设施专营权、向国内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吸引企业参与市政建设等方式,也筹集到一笔笔数量可观的资金。市中心延安中路高架道路建设中,就有5.5亿元资金是上海建工集团投入的。
  对于区域性的城建项目,市里则采取市区县联手建设、市里给政策给补贴主要由区县筹资建设等形式解决资金问题。
  一面依靠海内外资本市场,一面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1991年,上海市出台了《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实施住房商品化,同时启动房地产市场。这一改革也汇笼了一部分资金。多渠道融资和全方位的改革,使上海解决“三大爆炸性难题”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90年代开始,全市每年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1996年以来平均每年近2000亿元,其中不少是用于市政基础建设的投资。
  (三)
  目睹历届市委市政府尽心竭力为民办实事,看到身边的环境一天天好起来,全市人民对党和政府更加信赖,对解决三大难题信心倍增并更加支持了。一幢幢新楼,一条条新路,一个个治污项目,需要拆除一批批居民住宅及许多单位房屋。“政府为人民建房修路,我们讲大局拆房让路”,为了上海浓墨重彩的今天,全市这些年有120万居民和数千家企事业单位动迁。
  这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海人对21世纪上海人的奉献。如果没有他们的及时搬迁,就没有上海连续几个“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市政动迁的补助款很少,但无论是居民还是单位,都能在大局下行动。上海南北高架道路要建设了,有1.8万户居民和916家单位要从市中心迁往城乡结合部,10万人二话没说,在规定时间里全部搬了家。静安中药制药厂是区里一家盈利大户,1993年职工的平均月薪已超过800元。承担市政建设动迁的工作人员,本以为动员这家企业肯定会费很大的劲、花不少的钱。不料前往一说,厂领导表示保证准时动迁,而且在动迁费用未落实时,就自筹资金着手搬迁了。
  居民中为“大家”搬“小家”的故事更多。大境路菜场职工陈佩芬婚后搬了四次家,她刚刚从住了四年的过渡房搬进闹市区煤卫齐全的新工房,市政动迁又需要她再次搬家。平日上下班加上采购进货,她要换乘11部公交车,如果搬到远离市中心的过渡房,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一定更多,生活会更辛苦。但在苦闷了几天后,这位女采购员还是爽快地搬了家。她说:“政府搞市政建设就是要彻底解决交通难问题,我们再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在徐家汇旧区改造中,孝友里183户居民从动员到全部搬走,前后只用了13天。
  人民的知情、理解、支持和参与,使上海解决“三大难题”如虎添翼。经过三个五年的上下齐心奋斗,上海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千万上海人民从中也享受到了幸福的果实———
  全市共投资1870余亿元,新建约1.4亿平方米的居民住宅,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2平方米;需要政府重点帮助的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12万户住房特困户也在1999年全部乔迁新居,提前一年完成了解困目标。
  整个城市初步形成了由地下铁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和横跨黄浦江大桥构成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框架。地面道路形成了三纵三横加环城高速路的主要干道框架。目前公交路线超过1100条,单是公交营运车辆就有1.5万辆以上。路畅,车多,居民们出行较前方便,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环境整治也初见成效。有1400多家污染型生产企业搬迁出城,直接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达120亿元,完成治理项目近4000项,加上市区17.8%的面积被绿化,大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态环境。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35岁,在全国名列前茅,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从“三大难题”阴影中大步走出来的上海人,如今更加心齐、气顺、劲足,工作更加勤奋努力。上海,要再一次腾飞了!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山治水治气绿化美化净化
  济南启动“蓝天工程”
  本报济南3月19日电 记者贾建舟报道:泉城济南在实施城市“容貌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化、美化、净化的力度,正式启动以治山、治水、治气为内容的“蓝天工程”。目前,山东省暨济南市号召党、政、军、民、学及全体市民迅速行动起来,为搞好环境绿化大显身手。
  济南市南部多山,北部沿黄(河),春秋风沙较多,夏季高温炎热。作为市区气候调节和地下水主要补给地带的南部近郊山区,由于植被较少,山体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既影响地上的气候调节和地下水的涵养,又影响泉群的喷涌。该市去年实施“容貌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没有摘掉国内污染严重重点城市的帽子。
  为此,济南市做出了点、线、网、面整体绿化的规划方案,内容包括:搞好市区及周边190座荒山的绿化,在城区周围形成大面积郁郁葱葱的森林;搞好济王路、济微路、京福高速路、绕城高速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和黄河、小清河、徒骇河等主要河流两岸的绿化,在路旁河畔形成茂密的绿化带;搞好平原地区的绿化,在农田村舍形成纵横交织的林网体系;搞好近郊城乡结合部的绿化,在城区四周形成绿色的防护屏障。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强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
  重庆铺设“绿色通道”
  本报重庆3月19日电 重庆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下大力气在全市沿江的13个区县重点实施长江干流绿色通道工程,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市目前已完成造林任务38万亩,占3年规划任务的75%,还建成了全长101公里的长江干流云阳、奉节绿色通道示范段。
  长江干流绿色通道工程自1998年正式启动以来,得到重庆长江沿岸各区县的高度重视,各区县因地制宜,创造出许多加快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的好方法、好措施。奉节县从县到区、乡均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还制定了工程责任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兑现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施工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村造林地块督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长寿县在荒山荒地块选择种植了刺桐、杨树、黄桐树等阔叶树种,达到快速绿化的目的;在沿175米水位线上侧的耕地内,则以竹为重点,适当发展沙田柚,既突出了景观效果,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巴南区、渝北区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在整地、造林前分工序召开现场会,通过搞示范明确质量要求。经抽查,这两个区的面积核实率和合格率均达100%。(崔佳 魏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内昆铁路最长隧道贯通
  内昆铁路最长隧道——黄连坡隧道3月18日正式贯通。位于乌蒙山北部的黄连坡隧道全长5306米,是内昆铁路的重点工程。该隧道地质结构复杂,三次穿越围岩和煤层,隧道进口位于悬崖边,施工难度大。中铁二局的铁路工人克服重重困难,提前两个月打通了这条咽喉要道。(据新华社电)
  湛江兴建10万吨级航道
  我国著名天然深水良港湛江港10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18日正式动工兴建。全部工程分两期实施。航道建成后,可乘潮通航15万吨级的大型船舶,湛江港将成为南中国海的深水大港。(据新华社电)
  万州至梁平高速路开工
  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平至万州段近日动工。公路全长63公里,投资24亿元,路基和桥梁宽度为24.5米。预计2002年9月完工,由铁十八局五处等单位施工。该公路的建成将成为西南联系华东、中南的重要干线,对于完善西南地区的路网结构,振兴中南及西南经济以及开发三峡库区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龙艳)
  凤凰相机争创民族品牌
  民族相机工业的排头兵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抓管理,重质量,生产的“凤凰”相机目前在国内相机市场占有率稳定位居前三名。该公司生产的205平视取景相机,四次在全国照相机评比中夺冠;DC30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被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罗勇)
  天津治理4.8公里墙子河
  天津治理墙子河工程日前开工。墙子河西起天津八里台,东至解放南路,长4.8公里,是市区重要的防汛排污河道。墙子河多年河道淤积,水质污染,排水能力下降,沿河环境脏乱,河两岸居民盼望早日改造。开工以来,天津各行各业及解放军武警官兵已有近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清运渣土及垃圾2.3万吨,清挖淤泥7.4万立方米。(陈杰)
  北京将办绿色产品展览
  旨在全面展示我国再生利用、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技术设备以及绿色产品的绿色环保盛会“2000年中国资源再生利用与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绿色产品展览会”,将于6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展览会以绿色市场和绿色消费为切入点,重点展示我国优秀环保企业形象,促进环保科技成果的交流。(文天)


第1版(要闻)
专栏: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昔日因群山壁立,交通闭塞。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兴修公路,目前总里程已达到8071公里,318、209两条国道纵横自治州境内,等级公路达2074公里。公路宛若银带缠绕,桥梁恰似彩虹飞越。图为恩施自治州境内改造后的318国道一瞥。
  文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