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铲贪官字小议
  刘克定
  贪官胡长清喜欢到处题字,江西南昌市不少招牌、匾额,都出自他手。他是来者不拒,但润格却高得吓人,一字万千,日进斗金,发财一发昏了头,便以大书法家自居了。
  胡氏的书法水平如何,没有到过江西,无缘亲见。据一位见过胡字的江西朋友说,胡氏的字,既无章法,又无个性,俗气得很。这个评价暂且不论,只是随着他劣迹败露,南昌大街小巷刮起一股铲字风,“胡体字”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令人费解的是,怎么总是有人去找胡长清题字?花好几万元请他写,又花好多万元去装修,后来一夜之间又全部铲去这些字,这可不是个书法艺术问题,而是因人立字,又因人废字,与书法无关。
  一个副省长的字,给“请字”人带来的荣耀,的确不是十几万元可以搞定的,这个金字招牌,的确得另眼相看:店铺有他的字,说明这家店铺与副省长关系不一般,信得过;夜总会有他的字,说明副省长关怀夜生活;厕所里有他的字,八成是副省长的重点环保工程,设施一定不赖。小贩如果肯花钱,也可以找他写个牌子,当街一摆,工商、税务、城管望而生畏,拿不准是什么来头,不敢造次也说不定。
  胡长清爱写字,且自诩为“书法家”,仿佛做了官也就成了“家”。投机者也不会放过机会,以“索书”、“请书”的名义,将他的字挂满一屋,貌似谦恭、“崇拜”,实则抬举自己,往脸上贴金。而胡一倒,这种人便作鸟兽散,那些字也早进了字纸篓。
  胡长清爱写写画画,求书者趋之若鹜,不管其字是否够水平,是否写错,均当作宝贝,奉若神明,这种势利态度,与现代社会文明是多么不协调!
  胡长清被判处死刑,罪有应得!而一夜的铲字风,吹醒了人们的头脑,尤其被胡长清“宰”了一“刀”的人,那心头的隐痛却不能一下子铲平。花了钱也算买个见识:下一次请人写字,最好重字别重官。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照相薄

  老照片上的侯宝林
  吴骏瀛
  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四十年前我与艺术大师侯宝林的合影。
  那是1957年6月,中央广播说唱团来济南演出,当时我在博山文化馆做曲艺业务辅导,为利用这个机会拜师求教,我在山东剧院拜访了语言大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老师。他利用繁忙演出之余对我进行热情亲切、耐心细致的精心指导。在我向他求教的几天里,有几件小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侯老每次上场之前,他都要和搭档郭启儒老师认真地切磋。在山东剧院后台临上场前几分钟的时间里,他在幕旁对郭老说:“《醉酒》这个段子说到手电筒光柱这地方,我说快了,相声包袱没抖好,这回咱得稍慢一点……”
  侯老的人品好。在济南晨光茶社曲艺厅举办的一次相声表演知识讲座中,他正讲课时突然停电,唯一降温的电扇不转了,侯老仍在那里一丝不苟地讲着。这时工作人员见他汗流满面,就在一旁为他打扇子。侯老一看说啥也不让,自己拿过扇子来自己扇,使听课的人深为感动。
  有天中午我在剧院后台台阶上站着,可巧侯老从化妆室他午睡的地方出来倒水,便问我站在这里干啥?我说等你午睡醒来我想抄个相声段子,侯老一听硬是把我叫到了他正在午休的化妆室里,问我想抄哪个段子,我说是《戏剧杂谈》。侯老翻腾了一下说正好这里有这个本子,你在这里抄,我在这里睡,咱互不干扰嘛!当时我感动极了,不知说啥才好。我想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艺术家能对一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相声爱好者这么关心和热情周到,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呀!
  我现在保存的这张与艺术大师的合影照片,还是艺术家马季老师给拍的呢,这就更加珍贵了。(附图片)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边走边看

  同里看桥
  冯雁军
  苏州同里有一座恬美幽静的江南古镇。举凡去过的人,都说同里的桥多,无一雷同;同里人自己则说,同里的桥有韵、有味,桥是同里的性格,桥是同里的文化象征和魅力所在。看桥,走桥,乘舟穿桥而过,那一道道小镇风情让你如醉如痴。
  漫步镇上,但见街巷逶迤,河道纵横,街缘水曲,路由桥通,环水设市,傍水成园,巧妙地把河、桥、街、路、宅、园联结成一体。河岸高低错落,古桥若隐若现,绿柳迎风拂水,民居古朴淡然,好一派“一水东西云窈窕,几家杨柳木芙蓉”的景致。
  在古镇,思本桥是桥龄最长、也是最古老的。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七百多年,虽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于川清水秀的河巷之上,“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造桥者意在呼唤南宋王朝切莫忘记百姓这个根本,重振旗鼓收复失地,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人说,莫道同里小,书生可不少。宋代以来,镇上出的状元、进士、文武举人一百三十三人,崇尚读书之风可见一斑。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莫过于普安桥。桥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描绘出当年月光下古镇人读书为乐的情景。
  最有名的桥是“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呈三足鼎立的姿态相依相伴伫立在古镇中心。看上去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犹如三尊精雕细刻的石雕,凌驾于小河之上,掩映绿树丛中。而“走三桥”这古老的民俗,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是消灾去难、吉祥幸福的象征。他们说,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都会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几乎每个走三桥的人,都能寄托心中的希望:小孩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好;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身体好;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好;大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又苗条。如今,走三桥已成为游人必不可少的节目,嘻嘻哈哈,又说又笑,上桥下桥,下桥上桥,一边领略在水乡古桥临波独立的风姿,一边带着一分美好祝福在桥上行走,于不经意中享受一分实实在在的快活。
  在镇上穿行,你就像走进了江南古桥的博物馆,一不留意,你又站在桥上了。独步桥、乌金桥、赌气桥、渡船桥、河桥、三曲桥,等等,无不以其特有风姿吸引着中外游人。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致读者
  “迎接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征文刊登已结束。评选结果随后公布。衷心感谢广大读者、作者支持和参与这次征文活动。
  人民日报文艺部
  2000.3.18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象书话

  批评引来签名本
  杨建民
  大约在1989年底,逛书店见到这么一本书:《萧伯纳情书100例》。“情书”称“例”,没有见过,便拿下来翻。说是情书,其实主要是不含特殊意味的“书”。因为文豪萧伯纳与女演员爱兰·黛丽只是在书信中抒情而已,并非真在“谈恋爱”。但这样也并不妨碍他们文笔的优美和情绪的热烈。这实在是奇怪而有趣的事情。
  书买回后翻了一遍,便感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这些信并非全为萧伯纳所作,而是他与爱兰·黛丽两人的通信选。萧本人大约五十多封,爱兰·黛丽四十来封,所以这“萧伯纳情书”的书名就颇不副实。可不知为何,扉页及版权页统统是“萧伯纳原著”,似乎编辑没读过书的内容,不知道还有另一个人似的。有感于这样假假真真的做法,我写了一篇《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短文予以批评。文章后来刊发在《博览群书》杂志上,编辑同志将题目改为《由一本书名说起》。
  文章发表后,我有点好事,想寄给译者读一下。根据当时情形,这样的书名也不像是他的作为。该书的译者是黄嘉德先生,我便附上文章复印件试寄黄先生任教的山东大学。不久,我接到了黄嘉德先生的回信,信中较详细介绍了该书翻译出版的一些情况。原来,该书是三十年代中期黄先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执教期间编辑出版的。八十年代初,黄先生对该书进行全面修订,增加了注释,交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来,这个修订本黄先生想定名《萧伯纳与爱兰·黛丽通信选集》,但编辑认为用《萧伯纳情书》较好。该书于1985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以此名出版。
  可是,我手中的这本“情书100例”,不是山东大学出版社所出,而是另外一家出版社1989年出版。对此,黄先生信中说,这是这家出版社在未取得山东大学出版社和黄先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翻印出版的。不过这家出版社也有“加工”,例如,在扉页及版权页上,特别加上“萧伯纳原著”等字样,并将书名改为不大通的“情书100例”等等。这样,我才大约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黄嘉德先生是位十分认真的人。为说明问题,在信中还说,他特别将自己保存的山东大学出版社所出的《萧伯纳情书》一册寄赠我。几天后,我收到这册《萧伯纳情书》,包中黄先生还另赠一册他的研究专著《萧伯纳研究》。两册书上都有先生客气的题词。拿到这册《萧伯纳情书》,与我所见的《萧伯纳情书100例》对照,感到出版“100例”的出版社确有不够负责的地方。《萧伯纳情书》的“出版说明”上明确写出的“是他与当时著名女演员爱兰·黛丽的私人通信集”的内容亦被删去,看来我文章中批评的地方还是对的。本来爱兰·黛丽的才情文笔,从书中看是一点不弱于萧伯纳的,可惜名声没有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那么大,那么好卖钱,所以只能隐姓埋名了。
  后来读到一些资料,才知道黄嘉德先生是位有名的翻译家及研究家,在翻译和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他曾翻译出版了萧伯纳的戏剧《乡村求爱》,佛兰克·赫理斯的《萧伯纳传》以及林语堂先生授权翻译的《生活的艺术》等多部著作,还撰写过许多研究文章。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野茶客
  黄永玉
  茶是山里人栽的,他们不懂谁懂?清明之前,带来些自己收的好茶叶,约十几个好友长辈,选一个好地方,搬出多年家藏之好器皿,好茶具,就地评论起来,得出个好坏高下,最是有品味的相聚。此种新鲜就不仅是水的一品,茶的一品。周围一片嫩绿新篁,丛中听得见画眉云雀歌鸣。这哪里是城里银钱买得来的?城里人把这种趣味强夺了去,却说是自己发明,高楼上搭了茅棚竹舍,学着农村模样,取了个山人名字,乔作雅致起来,反过来指指点点,告诉村里来人应如何这样那样,反转成为先生。城里人脸皮厚才能做得出的。忘记了原来意思,失去了本性,这种人最不懂事,最是无趣。你们懂什么好水、好叶子?几时见过真茶树,喝过真泉水?只是书上读来顺嘴吹出来而已,算不上真风雅学问。(附图片)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茶楼

  “酷”趣
  凡夫
  “酷”突然像流感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开来。这场“感冒”来得如此汹涌澎湃,如此铺天盖地,真让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男人说“酷”,女人说“酷”,大人说“酷”,小孩也说“酷”,报纸说“酷”,杂志说“酷”,电视说“酷”,因特网也说“酷”……男人中有“酷哥”,女人中有“酷姐”,文章中有“酷文”,时装中有“酷装”。赠言中有“酷言”,网站中有“酷站”,另外,还有“酷臂”、“酷腿”、“酷手”、“酷脚”、“酷胸”、“酷臀”、“酷表达”、“酷家庭”、“酷保健”、“酷演讲”、“酷打扮”等等,“酷”字满天飞,当今之世,似乎成了“酷”的天下。
  试举几例:
  “酷”赠言:《小学生毕业赠言太酷了》,赠言内容是:“管好自己的老公,方显巾帼本色,相夫教子尽显女性温柔。”“愿你和梦中情人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这里的“酷”是什么意思?
  “酷”星、“酷”体魄、“酷”演技:由《大众电视》组织、观众投票产生的’99传媒和读者关注的中国九大热点明星,其中“扮酷之星”邵兵,“皮筏艇运动员出身,有一副‘酷’的体魄,但缺少‘酷’的演技”。这三个“酷”又分别是什么意思?
  “酷”臂:《佳人“酷臂”》,“今秋的艳阳中,依然身穿薄而露的时装,‘凉爽’着一双臂膊的佳人出现在上海、广州、深圳的街头不足为奇,因为那里是温暖的南方。可如今在十月的北京,年轻女性仍未穿上长袖的衣裙,并不是因为这里的秋风不凉,而是因为‘冷酷’着双臂是佳人们新近的时尚。”这里的“酷”又是什么意思?
  “酷”画面、“酷”图标、“酷”桌面:《让“瘟酒吧”(大概是“W98”软件的戏称吧———笔者)酷起来》,怎么“酷”起来?“一、让你的启动画面赏心悦目”;“二、让你的图标青春再现”;“三、让你的桌面动感十足”。这里的“酷”又指的是什么?
  在爱用“酷”字的人群中,中学生大概是比较大的一个群体,为了弄清《中学生:我要“酷”》的“酷”字含义,零点调查公司在中学生中进行了一项文化研究,研究显示,“中学生所认为的酷的主要含义是:一种勇气,一种能力,是个性的一种充分张扬,而不是简单的追随与模仿。”“在酷的标志中,得票率最高的是‘刺激’类的极限运动(如攀岩、滑板等)。其次是‘不同凡响的生活质量和形象’,再往下是‘追星’和‘扮靓’。”“中学生认为的酷的标志还有:不经意间就把事情办好了、气质冷漠不轻易说话、中学留学海外、上网、电脑黑客、电子游戏玩得特别好。”
  “酷”这个字能有如此大的容量么?它究竟是一个动词、名词、形容词还是副词?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真是越来越让人不明白,也越来越有趣了。又不免生疑,一个汉字能这么随意演变吗?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文艺短评

  葫芦岛警营新氛围
  葫芦岛市公安局各级基层单位普遍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学习室、娱乐室、健身房,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建立和完善文化活动设施,抓好思想教育阵地的建设,不断地陶冶民警的思想情操,有效地抵制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他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刘文学、全国优秀公安局兴城市公安局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加强了公安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
  (贺安迪)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味斋

  韭菜包
  连允东
  客家祖地福建宁化有味鲜爽口的鱼生,别具风味的烧卖,还有那清香扑鼻的韭菜包。
  宁化韭菜包又称“米包子”,是客家人仿照北方水饺的一种创造。韭菜包带有“馅”,南方人吃饭用菜不用馅,馅与面食才有不解之缘。夹馅包馅原是中原人的创举,由此可见,韭菜包承传了中原面食的制作技艺并且有所发展。它是客家人变更手法制作的独特美食。
  宁化韭菜包,形似水饺,以普通大米作为米包子的包皮原料。要把大米做成柔软而坚韧似面筋一样不粘不糊,不碎不烂,用手工捏成纸一样薄的包皮不是轻而易举的。韭菜包其包皮的制作是:将粳米洗净浸透后,和水磨成浓浓的米浆,把米浆放入锅中,在温火中搅拌熬成糊状,再压成形,铲起放入簸箕内摊凉,用双手蘸食油反复搓揉成粉团,制成包皮原料,再用洗净的湿手巾盖住,不让米团表皮变硬。馅心的制作更是讲究。所谓“韭菜包”顾名思义就是馅中韭菜成分居多。韭菜是有一定季节的。在寒冬腊月受霜雪摧残生长不旺,立春之后的韭菜为头茬韭菜要割尽,让其重新萌发二茬、三茬,这时正值清明前后,长出的韭菜翠绿可人,鲜嫩味美,正是包韭菜包的最佳材料。加上这时山中的冬笋将尽,春笋吐尖,又嫩又白又脆的笋丁子做佐料,吃起来别有风味。而这时恰逢芥菜即将开花,其菜头削皮取心切碎也是不可缺少的好配料,再撒上猪肉丁、香菇丁、虾米之类加些食油混炒一起,便成了馅心。包皮及馅心准备就绪就开始包了。当要包时捏出拇指大的小米团,双手在掌中搓成小圆球再拍成薄薄的米粉片,包上预先准备好的馅心,包成水饺似的花纹,密密排在垫有湿纱布的蒸笼内,置锅中蒸上十多分钟至包皮不粘手为度。蒸熟的韭菜包,包皮晶莹剔透,馅心依稀可见,清香扑鼻,诱人口馋。呷一口醇香爽口的客家酒酿,吃一个味道鲜美的韭菜包,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旧时,韭菜包要在招待贵客时才出笼上桌。如今,不仅当地群众喜欢,更受海内外客家后裔的青睐。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报人笔走龙蛇
  ——读《灯下走笔》
  吴兴人
  夜读丁法章同志新著《灯下走笔》,快慰无比。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在灯下呈现。这是作者继出版《我当晚报老总》后的又一部杂文、散文集。厚厚一册,收集了作者在“四人帮”粉碎后写的大部分文章。殊为难得的是,他在1988年担任《新民晚报》的党委书记、总编辑后,努力继承《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林放)先生的办报传统,笔不离手。
  《灯下走笔》所集的大部分文章是小言论。作者自1988年3月至年底,计发表小言论一百余篇。这些短论,有思想,有见解,文字精短,言简意赅,颇引人注目。1988年4月18日,上海召开“两会”,丁法章同志接连写了《做诤友》、《“公仆意识”与“主人意识”》、《士气》、《权力机关要有权威》、《为“首次”叫好》、《议政与实干》、《以廉治政》七篇文章。它们虽是时文,却不是人云亦云的应景文章,而是借“两会”召开之题,行参政议政之实。《做诤友》引用了一位新当选的市政协委员的四句仿裴多菲的诗:“委员诚可贵,代表价更高,若为讲真话,二者皆可抛。”作者又发表议论道:“‘政治协商’也好,‘民主监督’也好,归结到一点,就是‘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初执牛耳,开局甚好,法章同志对办好晚报于是多了几分自信。
  小言论触及时弊,要有胆识。在《未了的新闻》一文中,作者引用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新闻:为侦查京石公路妨碍公务案的需要,北京市有关公安部门毅然对以暴力挟持女收费员的某地区交通局长实行拘传,用警车带他到丰台分局接受审问。作者以此提出了一个舆论监督的问题:“舆论监督不可少。要变人治为法治,真正依法办事,没有舆论配合是不行的。这则新闻并没有了结。我们的大众传媒只是向受众报道了这则新闻发生发展的过程,现在人们还急切地想知道它的结局———按照法律公正判决的结局。”在十一年前,这样旗帜鲜明地提出舆论监督的问题,并在办报中付诸实施。
  林放在谈到小言论如何相题时说过:“小言论的文体有各种各样的:以鼓动为主的说理,以驳复为主的论辩,谈心式的漫谈,讽刺性的抨击,家常话式的劝告,……庄严的题材,庄严的文体,要求你用庄严的态度来写,那说话的腔调自然也是庄严的;而如果是一个讽喻性的题材,就不妨用幽默一点的腔调微言大义;家常式的劝告在腔调上必然是恳切的;讽刺敌人的腔调决不嫌尖锐锋利;谈心式的腔调则有如流水淙淙。”综观《灯下走笔》中的小言论,法章同志继承了林放写作的小言论的传统,并有自己的特色。
  小言论并不好写。因其文字短,且要说出新意,样式又不宜雷同,就要格外花心思。这些小言论由于角度选得巧,分析入情入理,今天读来,仍有新鲜感。
  《灯下走笔》中有一部分文章是散文,以及序、跋。这部分散文,和偏重于说理的小言论相比照,则体现了另一种风格和笔调。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作者回顾自己与新闻结缘的娓娓叙说,对自己读书、爱书的深情回忆,对老社长赵超构办报思想的学习领会,以及对异国风情的动人描述,对后进者的悉心关照……“枫叶经霜雪,红于二月花。”这是丁法章同志为一位通讯员文集写序时用的话,移用于此,不也颇恰如其分吗?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影

  胡适影集
山东画报出版社
  孙郁 撰文
  本书收录了胡适一生的部分照片和手迹一百一十四幅,文字则分五十节对这些照片进行了阐述。胡适一生毁誉不一。他活着的年代,“天下何人不识君?”然而真正识的,又有几人?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提倡文学改革;他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对学术界有重大影响;他任过北京大学校长,他是文化人,却又热衷于政治;他身居高位,却又平易随和。他与许多大人物有着说不清的恩恩怨怨。到底应如何看胡适?这本图文并茂、有血有肉的书提供了一种回答。(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