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文化广角

  西部大开发 文化怎么办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文化带来挑战与机遇。怎样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抢占西部大开发的制高点,汇入西部大开发的大合唱,成为西部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起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文化主管部门思索。
  在近日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和重庆市文化局联合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者对文化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优势、特色和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的趋同性将对西部开发产生重要影响,这既是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也是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做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又要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个性,才能向前发展。
  熊必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全球化是全方位的,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决不能放弃,一定要保存和弘扬,但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来弘扬,才能走向世界。
  姚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西部大开发,最终结果是文化的大开发,文化应在西部大开发中起主旋律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它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二十世纪是重经济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重文化的世纪。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的背后,都是文化发展问题,比如智能化住宅、绿色住宅。第二,西部大开发,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西部大开发的制高点在哪里,在人的观念的制高点,要把观念开发提到主导问题上来抓。
  赵为民(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教授):对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要有正确评价,文化脱离不了经济,要受经济的制约,但不能说西部经济落后就无法发展文化。
  穆光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文化是双刃剑,前卫的先进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跳跃式发展,落后的文化会阻碍我们的发展。应在可持续发展中思考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要有勇气打破现有格局,在大开放中实现文化大开发。
  祁庆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西部开发文化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质。由于素质差,价值观念也落后,你觉得好的,他觉得不好,所以任务很重。要转变人的观念,这也是文化的任务。比如说文物,富的是文物资源,有一万多处文物点,穷的是文物保护条件,西部大开发,挖出了文物而缺乏保护条件,文物不就毁了吗?我真担心,西部大开发,说不定哪天挖出一个三星堆,你怎么办,以现有条件怎么保护,慎防造成世界一大遗憾。
  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其开放性和多样性
  郝时远: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世界大势,谁也无法取代。文化开发也应该突出开放性,在开放性前提下发展自己。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地区,不开放就不能发展。
  陈琪林(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司长):好的文化传统要在开放中弘扬,不好的摒弃。开放性文化首先是人的思想要开放,只是汉族文化观念不行,要有大中华文化的观念。
  穆光宗:什么叫文化?一是如何生活,二是如何做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问题,所以构筑西部文化未来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构思文化,现在关键的是要引进思想。
  姚远:未来的文化发展,必须注意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方说人与环境的关系,发展文化不能破坏生态,要是长江枯了,你怎么发展三峡文化?
  郝时远:未来文化发展应该是“大文化”,比如教育、科技、人的素质的提高、旅游等都应该包括进去。还要抓住前沿性手段,比如网络建设,这是很好的文化载体。
  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陆耀儒(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文化也有个生态保护问题,不能把传统的文化生态破坏了,要用生态学的观点去看待传统文化,保护好原汁原味的文化环境。
  祁庆富:特色文化,一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二是它本身必须是高水平的;三是它必须具有代表性。有了自己的特点,又是一个地区的最高水平,它才具有代表性,才能突出出来。
  赵为民:其实中国西部不仅孕育了长江、黄河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蕴藏了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西部文化将有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西部大开发应该保护和发展其特色文化。
  东部有东部的特色,西部有西部的特色,特色是最高境界,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穆光宗:特色文化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美学价值。特色可以转化,它可以由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这就叫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不只是区域性的,也不只是传统性的,它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来创造,可以把自然资源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创造特色。
  (王明凯整理)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人物扫描

  梅婷走进《家园》
  梅婷自出道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期中央电视台影视剧频道强档推出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家园》中,梅婷饰演新时代具有潮汕地区地域特色的女强人方莹。
  新片《家园》通过两条主线,描写了新时代里,海内外华人的优秀代表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重建美好家园的梦想。在本片中,内地线中的女主角方莹从“文革”后期的知青到改革开放后的科研人员,最终成为叱咤风云的商界女强人。刚刚二十出头的梅婷,并不曾经历“文革”,对那个时代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思想进行体验都是有难度的,而且饰演的主人公方莹的年龄跨度由十七岁到将近四十岁,化妆上有很大的改变,并且由于主人公方莹的生活历经磨难,很多场戏拍摄环境恶劣,某些场面带有很大的危险性。
  在本片的结尾有这样一场戏,方莹(梅婷饰)遭到绑架,所处的阁楼着了大火,在火海中,方莹拼死呼救。当时为了情境逼真,烟火师在阁楼下燃起了熊熊烈火,由于房屋结构问题,所有的烟都涌向吊在楼板边缘的梅婷,梅婷几乎被浓烟熏得昏了过去。而此处情节要求就是女主角方莹被熏得奄奄一息,而男主角韩海潮(张丰毅饰)赶到营救,所以剧组的工作人员都以为梅婷是在表演,当这场戏拍完了,大家才发现梅婷真的被熏得不行了,立刻把她送上门口的救护车。当下一场戏即将开始时,梅婷又坚持着走下救护车,投入到紧张的拍摄之中去了。
  在《家园》中梅婷也是第一次饰演了母亲这样的角色。剧中的小儿子(朱豆豆饰)一次逃学被母亲方莹发现,母亲痛心之余,一怒之下打了儿子。这是梅婷饰演的第一场母亲的戏,由于对母子之间的感情把握不准,梅婷第一次打得稍有点重。在导演引导下,饰演儿子的小演员的配合下,梅婷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终完成了这个优秀的母亲形象。
  常言道,“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婷在表演方面的潜质和对表演艺术的追求,加上这种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少见的敬业与执着,深深地化入了她所饰演的角色。但愿《家园》中这个情感真挚,热爱生活,努力创业的方莹能走进每个电视观众的心中。
  (郭琪)(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看台人语
  成功的改编 真实的情景
  我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看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非常激动。每天像上课一样,吃过晚饭便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开课”。
  我觉得与长篇小说相比,经过改编的电视剧在人物刻画上更符合历史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比如,冬妮娅一家与保尔的关系更自然;保尔的成长过程也更紧凑,观众看了第一、二集就可以清晰地了解保尔的少年时期。
  另外值得称道的是,演员表演非常到位,特别是在乌克兰实地拍摄,风土人情更真实而亲切。我仿佛被演员们带到了前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战斗岁月。 北京 娜仁
  《钢铁》为何吸引人
  二十世纪是战争和革命的世纪。保尔·柯察金这个形象之所以在前苏联和中国成为几代人的“青春偶像”,就在于他以一个平民的孩子在革命中经受的精神洗礼,凸现了理想、信念对人生的升华意义。
  保尔的革命经历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思想启蒙过程。他从少年时期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叛逆性反抗,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战士。而从人文思想层次来观照,他更是一位在人生理念和生命意识上达到了自觉境界的强者。
  保尔的爱情经历也如其投身革命一样,几多水复山重,花明柳暗。冬妮娅的善良、美丽、纯情使保尔领略了那如草原、溪水般纯真的初恋。真、善、美,永远是人生最令人感动的初始和终极目标。保尔与红军女军官丽达的爱情则更令人一嗟三叹。
  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编导者苦心经营出的乌克兰典型环境和全班乌克兰演员的出色表演。皑皑白雪中的乌克兰草原,阳光照耀下的白桦林,那如顿河和第聂伯河波涛般雄浑的原版歌声,为中国观众展示了欧洲大陆上那个曾令世界人民景仰的苏维埃国家的壮丽风光。 安徽 李朝林
  《钢铁》剧也有不足
  由中国人策划、中国人投资、中国人编导、中国人制作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剧)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里与观众见面了。说实话,对这部曾经感动了中国几代人的自传体小说,我一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正因如此,我才一集不落地看了下去。
  不可否认,《钢铁》剧在观赏性和文学性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如该剧增加了许多战斗场面;将情节、人物叠加或改造;增加戏剧元素和故事性等,这无疑增强了观赏性。但该剧也有不足。如人物的内心变化不明显、语言对白略显粗糙、剧情拖沓等。正是这些看似不显眼的细节让观众产生了距离感。人物刻画落入了“英雄美人”的俗套。
  河北邢台 王永改
  别开生面的“三八”晚会
  今年“三八”妇女节,中央电视台由张越、张斌等主持的一台晚会,真是别开生面,打破了过去节日晚会不是唱歌,就是跳舞,外加小品的老框框。主持人指挥调拨,妙趣横生,有百年历史的展示,有巾帼英雄的赞歌,有生活轶事的调侃,有对不良现象的抨击,形式活泼,生动亲切,使观众不仅耳目一新,且深受感动,深受教益。
  其实,筹办电视晚会,就该考虑如何使观众既感愉悦快乐,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不是讲要寓教于乐么?
  重庆 郑浩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走出硝烟的女神》讴歌母亲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影片《走出硝烟的女神》,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和观众见面。这部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倾力制作的彩色宽银幕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故事。我解放军西北某部组成一个小分队护送一批怀孕的女军人和家属转移到后方,途中遭遇敌人的追击,他们克服险恶的战争环境、孕妇身体条件不便以及中途临产等种种困难,终于使这支特殊的队伍到达了根据地。影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讴歌了女性和母亲的伟大。影片由著名女导演王薇执导,主要演员有:宋春丽、吴京安、剧雪等。(珠影)(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三选村官》近日播出
  老支书王庆田因为怕村民自己选的村主任不听他的指挥出乱子,不让大家搞选举;村会计王庆地为了保住老王家在王家沟的地位和经济上的问题,阻止合法选举;青年党员退伍军人刘伟民要带领乡亲致富,却受到百般阻挠……善良的王家沟村人在法律与权利,亲情与爱情之间,围绕村民委员会主任选举,在一系列恩恩怨怨中迸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政治活力。四集电视剧《三选村官》,生动地描绘了当代中国农村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现状。这部由民政部新闻办公室、长影厂剧团、深圳特马影视公司拍摄的电视剧,近期将在全国播出。梁音、王刚、常远饰剧中主要角色。(闻艺)(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空政话剧团推出《爱你不容易》
  在人民空军建立五十周年之际,空军政治部话剧团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建团五十周年。为此该团将于3月21日至30日在实验小剧场演出《爱你不容易》。多年来,该团上演的剧目多为大戏,全景式地反映部队生活。而《爱你不容易》则另辟蹊径,别具一格,着陆小剧场,通过一家三口在一个团聚之夜所遭遇的婚恋纠葛,揭示当代普通人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遇,以及铭刻在记忆深处的心路历程。这是该团在继承优秀传统中求创新、求变化、求发展的一个尝试,以此来拓展军旅戏剧的题材领域,扩大观众层面。
  编剧王俭,导演王向明,三位演员是:白志迪、温玉娟、李凌伶。金东文 张守义摄影(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中国歌曲排行榜座次将排出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排行榜之一的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将再度以大型演唱会的方式于三月三十一日在首都体育馆现场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届时,九九年度的“十大金曲”将诞生,最佳男、女歌手等十余个奖项也当场揭晓。近二十名具有很强实力的歌坛明星还将向观众展示他们的得意之作。
  目前高居北京音乐台收听率榜首的“中国歌曲排行榜”创立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倡导“原创歌曲”,为繁荣创作作出了贡献,也得到公众和音乐界认可。(晓霞)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摧”陈出“新”要不得
  陈乘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上人物故事的了解,有很多来自文学作品。但是您千万别想从眼下某些文学作品中学到什么历史,特别是电视剧。那些古装戏已经把历史人物“戏说”得没了谱。这不,如果您要让孩子知道历史上那位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千万别让他们去看正“强档推出”的《新花木兰》(又名《木兰从夫》)。这部“戏说”得天花乱坠,竟有木兰从“妓”的细节,歪曲花木兰到了令人忍无可忍地步的“活闹剧”,虽有“著名”影视制作人执勺,当红明星助阵,仍不免招来嘘声一片。
  笔者不大喜欢泡电视,也能感觉到扯“新”字作大旗的影视剧正充斥频道。诸如《新神雕侠侣》、《新白娘子传奇》等等不一而足。自我标榜的“新××”系列,真正推陈出新的并不多,往往是“新”字底下开小差,“戏说”得“胆魄惊人”,“陈”故事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意境,被破坏得体无完肤。与其说是弄“新”成拙,还不如说是“摧”陈出“新”更贴切。影视人这般搞,莫不是在打“陈”故事已叫响的品牌的主意。不惜狗尾续貂,以期走“品牌延伸”的捷径,赖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求得一夜闻达。由此暴露了这些人技穷、懒惰的一面,真实地刻画了影视圈浮躁不安、不耻坐享其成的不良心态。在糟蹋影视作品的同时,也在糟蹋影视人自身。
  如果是《神雕侠侣》之类子虚乌有的人和事,“新”得出格一点,只要金庸先生没意见,旁人不便多说话。而花木兰、白娘子就不同了,她们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其中花木兰还确有其人,千百年来,口碑甚好。一伙人不负责任的“新”一把,上辱祖先下误子孙,难道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轻薄?幸亏至今没有花木兰的后人站出来讨说法。而白蛇传也是民间口头创作,不存在著作权问题,否则,对簿公堂,打场侵权官司,那就不好玩了。再说,如果由于这些不伦不类的误导,使下一代对老祖宗在认识上出了偏差,怎么能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呢?这可是大事。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艺坛星踪

  其实她比张大雨年轻又美丽
  在电视连续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的大妹妹张大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开始是个脾气怪异、跟谁都较劲的老姑娘,感情上受过刺激,远嫁山东农村。又因不生孩子被打回了北京,成了一个养猪专业户。后来好不容易查出是丈夫的毛病,经过治疗怀上了孕,可又生了个女孩,与盼着生儿子的丈夫继续闹不和。她给人的印象是刀子嘴豆腐心,比较粗、比较泼、比较闹腾也比较丑。
  观众朋友可能想不到,大雨的扮演者赵倩,却是一位二十出头、既年轻又漂亮、特有朝气的北京姑娘。
  赵倩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1997年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张大雨是她在电视剧中扮演的第一个重要角色。接下来她又在十六集电视连续剧《明天还是结婚吧》中饰演女一号,一位大学毕业生、婚庆公司工作人员王燕。相信观众又会被赵倩扮演的那位热情大方的大媒人所折服。目前《明天还是结婚吧》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赵倩的荧屏新形象。(阿童)(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北京展映当代西班牙电影
  中国电影资料馆十七日开始举办当代西班牙电影观摩活动。此次放映的四部影片均为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年出品,这些不同风格的影片基本代表了当代西班牙电影的风貌。这次展映的《爷爷》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和西班牙最佳男演员“戈雅奖”。
  《睁开双眼》在西班牙上映时创下了高票房收入,并得到评论界的肯定。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年仅二十八岁。
  《心灵的秘密》曾获欧洲电影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刘诗)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书法 李凌(河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