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桑树沟的喜事
  今年年初,河南巩义市核桃园镇桑树沟村迎来了乔迁新村址5年来的第一桩大喜事——村民翟广灿家从城里招来了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当上门女婿。
  桑树沟村原处于深山,交通困难,信息闭塞,整整5年,深居山中的村民没盖过新房,没娶过媳妇。1997年春天,郑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桑树沟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始论证整村搬迁的可能性。经两年多的努力,全省第一个移民开发式扶贫方案终于在桑树沟实施。新村址距省道不足千米,背后的大山蕴藏着丰富的硅石资源,首批搬迁村民开始在自家门前挥镐砸石,靠山发家。这个只有68户人家的小村,今年将有48家建成新房。村民翟广灿不但盖起了新居,还迎来了桑树沟5年来的第一桩喜事:在市区一家机械厂上班的小伙子白红阳,打消因深山条件差而产生的疑虑,来到新桑树沟村,与翟广灿的女儿翟秋萍喜结良缘。闻讯赶来的村民和郑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来到翟家,一起庆贺这桩大喜事。
  李建峰 王明智摄影报道
  ←党的政策暖人心,致富不忘铺路人。新婚夫妇把前来庆贺的郑州市领导请到新居前合影,留下这感人的一刻。
  ↑原来担心桑树沟条件太差,不敢到意中人家落户。政府帮助村民迁出深山后,小伙子高高兴兴上了门。瞧,新郎白红阳在新房门前多喜气!
  ←村党支部书记翟书印(右)讲起新村的事滔滔不绝,听得郑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笑逐颜开。(附图片)


第12版(摄影)
专栏:

  《渴望》
  ↑1月下旬,江苏省南京市围绕“新品种支农,送科技下乡”的主题,组织了15家驻宁高校和科研单位近百名科技人员深入市郊农村,为当地农民送去了丰富的“知识食粮”。在科技咨询服务台前,乡民们将农业专家团团围住,急切地问这问那。 程光摄


第12版(摄影)
专栏:

  “阳光夫妇”送温暖
  年过半百的韩文、孙亚茹夫妇,靠摆书摊、卖报纸、卖冰棒和卖苞米攒起来的微薄积蓄,于1996年9月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康安路上,创办起全国首家面向下岗职工和求职者的“再就业信息一条街”。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不收一分钱,还能帮助特困下岗职工解决乘车、打电话和午餐等费用。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冰城”哈尔滨市迅速传开。从此,不管是凛冽的寒冬,还是酷热的盛夏,每天都会有少则二三百名,多则上千名下岗职工、求职者来此抄写用工信息。3年来,已有15万名下岗职工和求职者在此得到就业信息服务,3784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人们亲切地把“再就业信息一条街”称为“阳光墙”,把这对夫妇称为“阳光夫妇”。他们的行动得到了中央和地方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道里区共乐街道办事处领导被这对夫妇的行为所感动,1999年12月底主动为他们提供房屋,并聘请他们为该街道的再就业信息员。
  本报记者 张悦摄影报道
  图①下岗职工来到两位老人的信息所咨询和抄写用工信息的情景。
  图②为解决少数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经常奔忙于各市场和厂家为他们赊来服装,并出资买来面粉、猪肉、蔬菜,供下岗职工包饺子出售。这是孙亚茹(左一)在市场上为下岗职工赊服装。
  图③韩文(右一)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经常奔跑于用人单位。这是他正在与用人单位领导交谈。
  图5韩文夫妇以激动的心情,从街道办事处领导手中接过为他们颁发的聘书。(附图片)


第12版(摄影)
专栏:

  鲁西大地春来早
  初春的鲁西大地乍暖还寒,但这里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已经十分高涨。
  图①在聊城市郊的付庄村,农民李云月、付崇荣的两个大棚里,杏花怒放,发出沁人的芳香。1998年引进优质品种凯特杏,1999年就结了果,仅此一项每年纯收入2万多元,今年预计会更好。两位农民对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科技农业,充满信心。
  图②茌平县水利局原副局长陶思胜(右一)退下来后,回到家乡胡屯乡陶桥村。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带领全村人建起了526亩蔬菜大棚,改过去只种小麦和玉米到现在以种植蔬菜为主,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1999年该村的人均收入从过去的1500元左右提高到3000元。
  图③投资450万元的聊城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业园区,包括一座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育苗温室和100座使用滴灌节水设备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引进推广了一系列国内外优质蔬菜品种,对于激活当地农村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大棚里彩色甜椒、樱桃番茄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苗运周 李广印 徐烨摄影报道(附图片)


第12版(摄影)
专栏:

  来稿点评
  本报新闻照片来稿量很大,难以一一回复。为促进业务交流,提高摄影报道水平,从本期起,摄影版开辟“来稿点评”专栏,三言五语,就来稿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这个栏目也希望读者和通讯员参与,就推荐的稿件或已发表的稿件发表意见。
  ——编者


第12版(摄影)
专栏:

  把镜头对准人
  蒋铎
  新闻摄影应以人为本,摄影记者应把镜头对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人。对这一点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但对如何表现人,怎样才算表现了人,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谓表现人,不是说照片里有不少人,或有人物特写,就算是镜头对准人了。这里要强调的,是表现人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只有反映人物真情实感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许多有广泛影响的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动人的人物情感表现,应是新闻照片的灵魂。
  从来稿中看,不少照片在这一点上有明显的欠缺。春节前夕,报社收到很多反映“送温暖”的稿件。“送温暖”内容好,但不少照片面目雷同,大多是送接慰问品的过程。看得出来,其中有些是按摄影者的意图,做出的等待照相的姿态,没有抓住人物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反映科技下乡的照片也相当多,这类照片如果抓拍不到点子上,作品也难免流于一般。程光的《渴望》(上图)在同类作品中有独到之处,它用特写手法表现了几位认真听技术人员讲解的农民的神态,表情十分真切自然,专注的目光形象地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迫切心情。这幅作品美中不足的是焦点稍有偏差,如把焦点对准农妇的眼睛,取得更加清晰的影像,效果可能会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