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查一查你在忙什么
  田力夫
  新春伊始,不少事情需要筹划,许多工作需要落实。忙,成为各级领导者的共同特点。应该怎样看待领导者的“忙”?怎样才能“忙”得有价值、有效益?值得认真地查一查,仔细地想一想。
  忙,是履行领导职责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无不需要领导者“管”起来。尤其在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决定了领导者的劳心、劳力不可避免,“忙”也在情理、事理之中,对于有责任感的领导者来说,不忙是不可能的。忙中见精神,忙才有政绩。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各级领导者的“忙”是分不开的。
  当然,对领导者的“忙”也需要作具体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忙,其内容、表现和效果往往大不一样。有些人表面看上去是在忙工作,忙公务,实际上却是在忙私事,谋私利。有的忙于“花公家的钱,结自己的缘”,假工作之名,找靠山,拉关系,跑官要官;有的忙于创“形象工程”,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为升官作“政绩准备”。这种“忙”,已经完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和社会价值。这样的“忙”对社会危害极大。还有一种“忙”有其名而无其效,可以称之为“白忙”或者“瞎忙”。有的忙于“赶场”开会,讲一些无关痛痒的套话、废话甚至假话、大话、空话;有的忙于不必要的应酬,这里接见,那里剪彩,迎来送往,陪吃、陪喝、陪玩;还有的忙于外出参观考察,公费旅游,即使下到基层“调查研究”,也不过是走马观花、浮皮潦草而已。这种“忙”,热闹归热闹,但细究一下,终无益处。有鉴于此,向领导者问一问“你在忙什么”,请领导者查一查自己“在忙什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领导者应该忙什么?有两个基本点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要忙公务而不是谋私利;第二,要讲究效益,力求忙到“点子”上。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应当主要是决策、用人和协调。因此,领导者的“忙”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注重调查研究,在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决策上下功夫。领导工作是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心而展开的。离开决策,就会成为白忙、瞎忙。善于做领导工作的人,总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决策而进行的调查研究上,用在决策方案的科学制定、筛选和论证上,用在决策的贯彻落实上。能够制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实践中正确贯彻下去,取得应有的成效,这样的“忙”才是有价值的。其次,努力寻求人才,舍得在识人、用人和引导人上花力气。领导者必须关注人、了解人,千方百计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同时,“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领导者只有真正了解和识别人才,并把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才能取得更大的领导成效。再次,注重协调,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益。把握全局,谋求大势,是对现代领导者的基本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对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的发展和运行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整合,及时纠正局部对整体的危害行为,引导、激励和鞭策其健康、有序地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弹钢琴”。集中精力弹好钢琴,才能忙出领导的整体效益。
  我们适逢一个伟大的时代。对于领导者来说,忙,是一种幸运。因此,作为历史的“幸运儿”,领导者应该珍惜“忙”的机会,努力做到“忙”得有价值、有效益,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重要战略。实施这个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这一形势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方立主编的《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一书。这是一部立足于宏观决策的高度,系统探讨和研究西部现代化发展之路的经济理论专著。
  该书以邓小平有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开发西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广泛吸收和运用国内外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经验和教训,在深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和历史原因的基础上,突出战略研究的重点,找准优势,系统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与发展的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如:近中期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重振艰苦创业的西部精神;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大力加强东西合作和“西西联合”;西部地区扶贫战略的新思考;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市场化进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等等。该书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张琦)


第9版(理论)
专栏:

  《国有制的实现与国有资本运营》
  吴光辉主编的《国有制的实现与国有资本运营》一书,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规划“八五”期间一项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出发,结合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
  该书分四篇。第一篇社会主义经济与国有制,在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实践的历史发展等方面作了系统考察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家所有制经济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与特点,深入分析了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内在经济利益关系,揭示了传统体制中国有经济内部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指出改革国有制经济体制,是解决国有经济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途径。
  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制的实现,进一步分析了选择怎样的经济体制最适合现实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的问题,着重阐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必然性,从国有经济的内在经济利益关系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统一的观点。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资本的运营,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必须突破传统观念,使国有资本在运营中保值增值的观点。
  第四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资本的管理,阐述了国家对国有资本的管理和监督,是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的体现,是经济上的必然。作者强调,国家为实现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应当实行政资分开,使国家的社会经济行政管理职能同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国有经济的管理职能区分开,前者的管理对社会各种经济成分是一样的,后者的管理是专指国有资本而言。(宇屏)


第9版(理论)
专栏:

  整体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彭致圭
  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首先搞清国有企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步一步地把国有企业搞活搞好。
  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体制不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发展受体制制约;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不顺,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2)制度落后。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机制不活。企业内部的利益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还比较薄弱。(4)管理不善。相当一部分企业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5)环境不佳。市场环境、经营环境、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待完善。(6)产品不优。很多产品是老旧过时产品、初级低档产品。(7)技术不精。正在使用的大部分技术是落后技术。(8)装备不良。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的老装备。(9)资金不足。资本金不足,债务负担重,技改资金严重匮乏。(10)包袱不轻。背负着极其沉重的社会包袱,等等。
  这些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积累起来的,是多年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是长期不注重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结果。国有企业目前的困难,是这些问题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必须从制度创新到机制转换、从加强内部管理到改善外部环境,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国有企业陷于困境的根源在于不适应市场经济
  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起点低、产品严重短缺的宏观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各种矛盾暴露得还不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而必须进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社会商品的极大丰富,也使长期重复建设所积累起来的矛盾充分地暴露了出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突出地表现在对市场经济很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竞争意识淡薄;二是企业制度不适应,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工厂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去甚远;三是机制不适应,经营机制转换迟缓;四是产品不适应,国有企业在六七十年代搞起来的老旧过时产品,完全不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现代国际国内市场;五是经营管理不适应,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等等。这些不适应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三资企业比,企业制度落后,机制不活,产品技术含量低、性能差,生产规模小,服务差,竞争力弱;与乡镇企业比,机制不活,营销意识、营销手段差,包袱沉重,成本较高,能源原材料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低档产品的市场不断丢失。可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一个过市场经济关的问题。
  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思路
  由以上分析可知,国有企业的困难不是某一个方面出了问题,而是出现了从整体上不适应经济体制转换的综合征,因而必须全方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改制步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在总结前些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步伐。有一定管理基础、经济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好的和比较好的国有中小企业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所有国有企业都要适应市场,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
  实施大调整、大改组。实施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一是扶植一批。大力扶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使其占据支配地位;大力扶植其他行业和领域管理基础好、规模较大、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尽快发展壮大,成为行业排头兵和中坚力量。二是挽救一批。对于有一定管理基础、一定规模、产品方向对头、微利或扭亏有望的大中型企业,要挽救、扶植。三是兼并破产一批。对管理差,产品方向不对路,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坚决实施兼并、破产。
  实施大改组,即引导帮助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实施兼并、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组建企业集团,促进资产存量流动重组。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不合理局面。
  实施名牌战略,发展优势产品。产品是企业实力和能力的凝聚,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国有企业的困境,集中体现在缺少优势产品上。因此,要实施名牌战略,千方百计地发展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良、有市场、有效益的优势产品。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引进等方式引进先进产品。
  推进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要花本钱建立企业强有力的开发系统,健全机构,充实队伍,增加投入,加速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更新换代,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引导帮助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进入企业,建立新型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中心。
  加强管理。管理不善是许多国有企业搞得不活、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和改善管理,不仅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紧迫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同时大力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扭转决策随意、发展盲目的局面。
  大力增资减债。资金不足、债务沉重,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千方百计为国有企业增加资金投入。一是要增加资本金。通过债转股等形式,使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增加资本金;企业要增加积累,增提资本金;通过股份制改造多方吸纳资本金。二是要增加生产经营资金。企业要管好用活现有资金,盘活存量,节约挖潜,加速周转;银行要对有效益、前景看好的企业增加贷款。三是要大力筹措技改资金。
  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营造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使企业所需要的能源、原材料、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能方便快捷地从市场得到。同时实现公平税赋,公平竞争。二是营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改善交通、通讯、社会服务,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畅地进行。三是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除了社会稳定,还要扩大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卸掉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当前要坚决制止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减轻企业负担。


第9版(理论)
专栏:

  略论通货紧缩趋势问题
  刘国光 刘树成
  内容提要:●如何认识和把握近两年多来我国所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方向和力度。
  ●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趋势,是在经济转轨中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它是轻度的,具有一定的矫正性,伴随的不是经济衰退或萧条而是较快的经济增长,也受到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
  ●当前的通货紧缩趋势,既是货币现象,也是经济现象;同时既有货币方面的成因,也有实体经济方面的成因,而其深层次的成因则在后者。
  ●治理通货紧缩趋势,无论是扩大需求,还是完善供给,既要靠宏观政策的调控,也要着重从经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解决问题。
  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并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单要素”说,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要素”说,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说,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并伴随经济衰退或萧条。我们认为,就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说,没有必要在通货紧缩的含义上去进行过多的讨论,因为这三种说法有一个共同关注的经济现象,即我国物价总水平从1997年10月开始已连续两年多呈下降趋势。如何认识和把握两年多来我国所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方向和力度。对于这一趋势,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可估计过重。若掉以轻心,措施不力,就会加重企业经营和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若估计过重,乱下猛药,则会带来更难治愈的后遗症,如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爆发或较长时期的“滞胀”,等等。因此,我们应集中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趋势的特点、成因和治理对策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而认真的分析。
  主要特点
  我国当前所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它是轻度的。世界经济史上出现过的通货紧缩,从时间长度来看,美英两国都曾在1814—1849年发生过长达三十五年的通货紧缩;其后,美国在1866—1896年又发生过长达三十年的通货紧缩,英国也在1873—1896年发生了长达二十三年的通货紧缩。从价格下降的幅度来看,美国在紧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衰退时期,价格下降了15%以上;在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价格下降了30%以上。我国物价总水平的下降,持续的时间才两年多,下降程度在2%到3%左右。这与历史上发生过的持续时间在二三十年以上的通货紧缩,以及下降幅度在百分之十几和百分之几十的通货紧缩的案例相比,应属轻度的通货紧缩。
  第二,它具有一定的矫正性。在前一时期,即1993—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曾连续高达13.2%、21.7%和14.8%,价格水平中含有不少的“泡沫”成份。这次物价总水平的下降有其合理的方面,它对前期的高通胀和价格泡沫起到了一种矫正作用。
  第三,与它伴随的不是经济衰退或萧条,而是较快的经济增长。在历史上,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或萧条,但也有伴随着经济继续增长的案例。如美国1814—1849年的通货紧缩,时值美国工业化的初、中期,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5.4%;1866—1896年的通货紧缩,时值美国赶超英国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7.5%。我国近两年的经济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7%以上的较快发展速度,这与西方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情况完全不同,也与我们周边国家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发生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不同。
  第四,它是在我国经济转轨中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基本改变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商品普遍而严重的短缺状况,出现了阶段性和结构性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在这一格局下,我国出现了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趋势。
  第五,它也受到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伴随世界范围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并且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上也出现了某些通货紧缩的态势,这对我国的物价总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成因何在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属于货币现象,因此人们往往强调其货币方面的成因,认为通胀的主要成因在于货币供应过多,通缩的主要成因则在于货币供应不足。近两年尽管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仍然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物价指数之和,但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实际的货币供应量难以支撑我国现有经济资源所能容纳的、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不降。但也有不少人士认为,我国当前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主要成因不在货币方面,而在实体经济方面。目前实体经济由于种种原因对货币资金的需求不旺,尽管金融当局主观上要放松一些货币信贷供应,譬如设想多放些贷款,但碍于借款者意愿不足,也难以实现。其实,当前的通货紧缩趋势既是货币现象,也是经济现象;同时既有货币方面的成因,也有实体经济方面的成因,而其深层次的成因则在后者。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除了技术进步引致成本下降的情况之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成因在于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持续地超过了总需求,或是供给过剩,或是需求不足,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趋势,既有总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总需求方面的原因,需要作点分析。
  先说总需求。总需求由国外需求和国内需求构成。国外需求即出口需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出口受到很大冲击,近期虽有好转,但还不能说已完全稳定。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大内需均出现了不足的情况。
  就投资需求来说,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均走向市场化,过去依靠吃财政或银行“大锅饭”的投资体制逐渐被打破,资金约束趋于硬化。这一方面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投资饥渴和盲目扩张冲动的体制基础;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人们一下子还不能适应从而暂时不利于投资的种种情况。企业在改革中由于自我约束的意识有所增强,而又难以摆脱历史债务包袱,在市场行情看淡、好的项目难觅的前景下,投资决策趋于谨慎,出现“慎借”倾向。银行在改革中提高了安全意识,更加重视贷款质量,也出现了“惜贷”倾向。在商业银行贷款有所放松后,又有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以种种方式形成食利资本或套利资金,游离于实体产业部门。这些都妨碍了银企之间的间接融资。而现时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发育之中,远未成熟,使直接融资渠道也很狭窄。这些都限制了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绝对额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会总产品最终使用中消费所占的比例,即最终消费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积累率呈上升趋势。为了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一定的、较高的积累率是必要的。但如果积累率长期维持在过高的水平,而最终消费率过低,则会造成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使消费市场相对狭小,从而影响投资前景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其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不仅仅是其现期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收入和支出的预期。近几年来,由于结构重组和经济景气下降,下岗人员增多,使居民现期收入和预期收入的增幅有所减缓;与此同时,随着原有福利性、实物性、统配性的分配和消费转向商业化、货币化和市场化,居民的预期支出大幅增加,这就使相当一部分现期消费转化为储蓄。其三,收入差距扩大,特别是原有体制内人员与体制外人员收入差距的扩大。高收入者消费需求基本饱和,而广大低收入者购买乏力,也使得全社会平均消费需求倾向减弱。
  造成社会供需总量不平衡的原因不只限于需求不足,还有供给过剩和供给刚性方面的原因。供给过剩是指多年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所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和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以及由于农业连年丰收使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等等。供给刚性是指多年来在粗放增长方式下形成的低水平过剩生产能力、无效供给和结构扭曲,由于市场缺乏淘汰机制,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这种供给刚性,既限制了需求对供给的导向作用,又限制了供给本身创造需求的空间,妨碍了供需互动实现良性循环和结构升级,从而加剧了社会供需总量的失衡,推动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
  治理对策
  近两年来,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作出了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并陆续采取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回顾1998年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当初,扩大内需的措施主要限于利用政府发行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现在,宏观调控的内容已发展为一整套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它包括:既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又要加强技术改造投资;既要增加中央政府投资,更要推动社会与民间投资;既要扩大投资需求,又要鼓励消费需求;既要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现期收入,更要稳定居民的收支预期;既要坚持立足内需为主,又要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外需;既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适当扩大货币供应;既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又要解决供给刚性和结构问题,等等。总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的政策不断完善,措施不断加强。从前几年成功地治理通货膨胀到近两年积极地抑制通货紧缩趋势,说明党中央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更加成熟,宏观调控的经验更加丰富了。
  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有效地抑制了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出现的严重下滑,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效益回升,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1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亮点增加,物价总水平下降趋势也趋于缓和。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等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出了扩大国内需求以及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决策。这对于进一步扩大需求、改善供给,从而有效地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治理通货紧缩趋势,无论是扩大需求,还是完善供给,单靠宏观政策的调控是不够的,因为它们还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我们要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着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解决扩大需求与完善供给的问题。即使在通货紧缩趋势得到缓解之后,体制建设仍是需要长期继续进行的。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紧抓好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中心环节,继续推进财政、金融、流通、科技、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各项改革,这对于为促进需求和改善供给而清除制度障碍,建立必要的体制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众所周知,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效应,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显现。而有些改革措施,在短时期内对于扩大需求和改善供给,不但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反而会暂时产生抑制的效果。如有关强化金融监管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改革措施,会促进银行放贷谨慎;与强化税收征管有关的改革措施,会对增加财政支出的扩张效应起到某些抵消的作用;又如社会保障、福利、教育等方面体制的改革措施,会使居民产生消费谨慎、加强储蓄的倾向。这些改革措施非常必要,不能不做。然而,今后各项改革措施要尽可能掌握好出台时机,安排好改革节奏。与此同时,要加大宏观扩张政策措施的力度,来弥补某些必须进行的改革措施对供需关系带来的暂时紧缩效应;还要对人民群众因实施某些必要的改革措施而暂时发生的减收增支进行适当的货币补偿。国际经验证明,利用扩张性宏观政策来抑制通货紧缩和启动经济,要有足够的力度,足够的时间,否则可能导致政策效应不济,不得不重新启动,这样打打停停拖延了经济调整的过程,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损失。日本经济九十年代就曾发生过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宏观扩张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间,要根据供求关系和物价走势的变化情况,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增长潜力的界限,谨防越过这一界限,更要防止大开“水龙头”、乱发票子而引发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的再现。这是扭转通货紧缩趋势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