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忽视公交酿苦酒
  吴志华 郭少文
  近来,巴西圣保罗市为取缔非法小公共汽车一事闹得满城风雨。
  圣保罗是人口上千万的南美最大城市,但公共汽车只有1万多辆,每到行车高峰,便有许多私人面包车涌上街头充当“小公共”。它们穿大街,走小巷,没有固定路线,与小汽车抢道,和大公共争客,交通事故不断,公交公司不满,市民有怨言,最终促使市政府下决心清理。
  两周前,圣保罗市政府宣布小公共必须重新审核运营资格,准运证发放控制在4100辆以内,无证营运者将被处以2000美元罚款并没收车辆。法令一出,顿起轩然大波。据估计,全市这种被称为“野鸡车”的小公共有1.5万辆之多,很显然多数车主将丢掉饭碗。当前巴西经济又不景气,谋职格外困难,这些走投无路的车主们连日来聚众闹事,在街上焚烧废旧轮胎,堵塞交通,甚至与上街稽查的警察发生流血冲突。更多的黑车顶风上街拉客,与警察捉迷藏,但惊慌之中交通事故频发,连续几起车毁人亡。
  到底该不该取缔“野鸡车”?圣保罗市民有的指出,取缔野鸡车有利于恢复交通秩序,是好事。也有的说,大公共服务差,尤其市郊乘车难,为何非要取缔?专家们则认为,非法小公共问题根本上是圣保罗市多年来忽视公共交通发展的恶果,是公交问题的大暴露。
  近40年来,圣保罗市城市人口从200多万猛增到1000万,对交通构成极大压力。50年代以前,公交是城市交通的主力,承担70%以上的客流量。但以后家用汽车的发展战略使得圣保罗市小汽车拥有量暴增,目前已达400多万辆,占全市机动车的80%以上。而同期公交事业却步履维艰,公共汽车数量40年间仅增一倍,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日运客量已下降到全市客流量的17%以下,地铁直到60年代才开始动工兴建,目前总长仅有49公里,远远低于巴黎、东京等其它城市。
  车路矛盾突出,公交运力有限,加之交通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市区车满为患,每当行车高峰或遇交通事故,堵塞的车流竟可达百公里之多。圣保罗人抱怨,车越多,乘车越难。据调查,80年代,圣保罗市内行车平均时速为24公里,现在则下降到14公里,以致被迫采取限号行驶的下策来缓解交通堵塞。
  巴西公交协会主席指出,圣保罗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教训是忽视了公交发展。投入大笔资金,新建、扩建了不少道路和高架公路,但仍远远跟不上每天新增500辆小汽车的发展速度,而且杂乱的立体城市道路破坏了市容,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如果当初认真发展公共交通,如加快地铁建设,增加公交车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公交竞争、开辟公交车辆专用干线和研究开发公交车辆新技术等,圣保罗交通状况或许不至陷入今日之危机。


第7版(国际)
专栏:网络经济

  韩出现网络经济热
  新华社记者 高浩荣
  据韩国财政经济部不久前统计,韩国上网人数在过去两年里增加了4倍多,至去年底达到700万名,今年预计将突破1000万名。网上购物和电子商务也在迅猛发展。网上购物于1996年开始出现,至去年底已有800多个购物网站,市场规模也从1996年的16亿韩元(1100韩元合1美元)扩大到去年底的2500亿韩元。网上证券交易额去年底达到547万亿韩元,在证券交易总额中占37%。韩国媒介报道说,通过网上购物、收看新闻、娱乐以及拍卖等等,韩国人已经从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切身体会到信息化的好处。
  韩国的网络经济热是在世界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形成的。韩国各界目前在发展信息产业和推动网络经济方面有着高度的共识,全国上下都把发展网络经济作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求生存、谋发展的法宝之一。金大中总统多次强调,在“无限竞争的”网络时代,要想战胜对手,使韩国成为一流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网络经济。他还亲自向国务委员们发电子邮件,并上网购物,以督促各级公务员学习电脑知识,熟悉网络经济。
  韩国目前提出的目标是要在2002年成为世界十大信息国家之一。为此,政府在去年3月确定了至2002年的国家信息化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根据这一计划,韩国致力于信息通信的基础建设,继去年在全国107个地区建立超高速通信网后,今年将投入1.05万亿韩元在全国所有地区建立超高速通信网。去年,韩国投入约5300亿韩元用于信息通信的开发研究、信息通信人才的培养以及支援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并把全国6个地区指定为“软件业振兴区”。
  根据情报通信部最近制定的信息通信技术开发5年计划,韩国将从今年起至2004年投资4.14万亿韩元集中开发下一代互联网、光通信、数字广播等6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把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提高50%以上。
  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韩国正从各方面做好准备,以尽可能地占领更广阔的网络空间,推进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
  (据新华社汉城2月20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网络经济

  亚洲发展有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 陈鹤高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经济必将在21世纪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对于亚洲来说,把握有利时机,赶乘新千年网络经济的列车,必然有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再创新的经济发展奇迹。
  何谓网络经济?一些专家认为,网络经济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络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其特征是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但是网络经济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立即能给社会带来多少有形的财富和利润,而是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整个社会能实现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
  网络经济在90年代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在美国,1998年网络产业的收入已达3014亿美元,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可同汽车制造业相匹敌。网络经济对其它行业发展产生的效能更是难以估量。
  在亚洲,网络经济的发展虽因因特网发展起步晚而暂时落后于欧美地区,但近来已开始奋起直追。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亚洲现在至少已有6600万因特网用户,用户数量正以每年25%至35%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可增加到3.75亿,在未来5年内将超过欧美地区的总和。
  因特网用户在亚洲的日益增多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因特网起步较早的日本1998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了220亿美元。在韩国,1999年头4个月网上交易额已增长到92亿美元,相当于1998年一年的总和。业内人士估计,到2003年,亚洲的网上交易额将占全球1.4万亿美元中的1/4。此外,网络经济的发展还给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发动机”。去年,亚洲个人电脑的销售量就比上年增加了35%。
  据《远东经济评论》报道,为促进网络经济发展,亚洲将计划在1999至2008年间发射73颗通信卫星。韩国总统金大中最近宣布,政府今年将对经济结构作重大调整,花费8.8亿美元建立5000个与计算机相关的商业公司,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目前亚洲国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对策,赶乘网络经济的时代列车,从而让网络经济成为振兴和发展的新动力。(据新华社马尼拉2月20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南北差距”继续加大 “发展援助”名不副实
  西方国家口惠而实不至
  据新华社达喀尔2月19日电 (记者潘革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去的10年是不平等的、贫困加剧的10年。由于基础薄弱,资金严重缺乏和管理技能相对落后,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管理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
  据统计,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6年的29个增加到了目前的48个。这48个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而它们的出口仅占世界出口总额的0.4%,进口只占0.6%,比80年代减少了40%以上。
  为改变这种局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最多、拥有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完全有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援助。刚结束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一份材料说,为了使最不发达国家的所有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只需要13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仅相当于美国和西欧国家每年在饲养宠物方面的花费。
  从历史角度看,发达国家也完全有提供发展援助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发展中国家多是当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今天的贫穷与落后,是当年宗主国的残酷剥削造成的。可以说,没有当年的疯狂掠夺,就不可能有今天发达国家的繁荣。所以联合国规定,发达国家每年必须拿出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于“发展援助”。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发展援助无论在数额、内容还是方式上均不能令人满意。首先,发达国家的援助非但从未达到0.7%的标准,而且近年还一直呈下降趋势。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官方援助已经减少了23%。资料显示,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每年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约为518亿美元,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4%,明显低于80年代0.33%的水平。由于额度不足,这些援助往往只够用来弥补最不发达国家的财政亏空,根本无法真正用于发展。
  此外,西方国家在提供援助时,往往要在民主机制、政治制度、司法独立和人权等方面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有时甚至还详细规定资金的投向。据统计,由于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不公平的贸易、劳务、金融体制,发展中国家每年蒙受的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相当于它们所获援助的10倍。
  因此,面对未来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正视现实,在争取更多、更合理的外援的同时,加强内部团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本届贸发会议的成果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 成元生
  本月19日在曼谷闭幕的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届大会,是新千年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与去年底在西雅图无果而终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不同,本次大会经过与会各方的艰苦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最终一致通过了《曼谷宣言》和《行动计划》两份重要文件。文件充分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要求建立更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强烈愿望,提出了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及一系列有利于国际经济平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如: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援助,减轻其债务负担;发达国家削除贸易壁垒,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减少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加强金融管制,开展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等等。
  然而,文件还仅是纸上的东西,对未来的实践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并不具有法定约束力,因此,正如《曼谷宣言》所指出的,将广泛的概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是艰苦和紧迫的任务。
  大会更为现实的成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评估、思索和总结近年的经验教训,达成了诸多共识。
  如何应对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必须面对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意味着风险和挑战。上届贸发大会以来的4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度发展的阶段。其间,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优势的少数发达国家成了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处于劣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却在经济全球化尚未形成良性秩序的情况下,成了不合理的金融、贸易体系的牺牲品,经历了严重危机,付出了惨痛代价。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积极谨慎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共识。
  积极参与制定多边贸易规则、改革贸易体制,使其向着“公平、公正、安全和非歧视”的方向发展,是本次大会上发展中国家达成的又一重要共识。当前的国际贸易体制主体是二战后在少数西方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愈益不利。发达国家利用其优势,打着自由贸易的招牌,导致了国际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各国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据本次大会提供的数据,富国和最贫穷国家的差距40年来扩大了两倍多。在建立公平贸易秩序方面,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曾说,目前世界贸易制度“基本上健全”,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认为所谓自由贸易,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只要求别人开放市场,自己却设置重重贸易壁垒,更把它们所推崇的人道、人权标准与贸易扯在一起,百般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本次大会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切认识到,必须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改善贸易条件,共同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多边贸易体系。
  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的援助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发展中国家固然重要,但自立自强才是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本次大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共识。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说,这次大会在泰国召开是正确的。泰国是本地区在世界快速变化中经受了最严峻考验的国家,而今确立了“量力经济”的指导思想,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走上复苏的道路,它的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发展中国家本次大会达成的共识,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实践中,甚至是痛苦的经验中总结得来的,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清醒、自觉应对风险和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报曼谷2月1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2月19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第十届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闭幕。这是新千年伊始的第一个全球大型经济会议,主题为如何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使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服务。图为与会代表在会场合影。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万象

  五万年前熊骨 制笛仿奏古韵
  本报讯 沉默5万年后,世界上最古老的笛子近日又奏出了音乐。这支笛子是1995年在斯洛文尼亚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这支笛子用熊的大腿骨制成。虽经岁月侵蚀,古笛已经残缺不全,但考古学家对笛子进行了复原。复原后的笛子只有两个孔。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考古学家耶勒·阿特马宣布,他使用一根5万年前的熊骨制作了一支一模一样的笛子。他还在美国科学进步学会的年会上吹奏了这支笛子。他说,这支古笛只能吹出一个八度内的声音,但可以通过吹奏力度来改变声调。用熊骨吹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虽然很单调,但阿特马推测说,这可能是古代男性用来吸引女性的有效手段,也可能是在集体聚会上伴奏的乐器之一。
  另据报道,去年德国和中国的考古学家也曾在河南地区发掘了一批距今9000年的笛子。这些笛子用鸟骨制成,有5至8个孔。中国考古学家甚至用其中一支演奏了民乐《小白菜》。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奋进”号2月17日拍摄到的日本北海道南部的驹岳山。
  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近日,美国一家公司推出玩具机器狗,它能通过一种特殊的传感器,根据主人的情绪表达相应的喜、怒、哀、恶、惊、惧,预计于今年8月份在美国市场上出售。 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万象

  摇滚兴奋点 来自鱼祖先
  本报讯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伴随摇滚乐曲的摇舞者或许是在对听觉快感作出反应,而这种听觉快感则与千百万年来从鱼进化到人的过程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内耳是音乐爱好者的秘密所在,因为里面藏有能感受强劲音乐声频的球囊。这种内耳球囊属于退化的感觉器官,虽说不具备听觉能力,只有90分贝以上强音才能使其敏感,但它们却关联大脑对饥饿、性欲和快感之类紧张状态的反应。这也许是为何有人会从强劲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亢奋,并使此类音乐发展成为某种文化时尚的原因所在。(阿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