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威特埃米尔会见唐家璇时表示
  愿推动与中国友好合作
  据新华社科威特2月19日电 (记者关心国)科威特埃米尔(国家元首)贾比尔19日在此间会见来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时表示,科威特愿与中国开展广泛合作,以推动科中两国友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会见时,唐家璇外长向贾比尔转达了江泽民主席的问候,重申中国重视发展与科威特的关系,愿意与科威特一道推动两国合作关系在新世纪里进一步发展。
  贾比尔请唐家璇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他说,科威特与中国有着悠久和牢固的关系,近年来双方广泛开展经贸合作,共同兴建了一些较大的建设项目,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他还希望双方在科威特、中国或第三国广泛开展合作,以推动科中友好合作继续向前发展。
  唐家璇说,中科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关怀和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持续、稳步和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愿意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途径,拓宽合作领域,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新的世纪再上新台阶作出贡献。
  科威特王储兼首相萨阿德今天也会见了唐家璇。唐家璇说,中国在世纪之交制定了开发西部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为中国同科威特及中东海湾各国扩展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萨阿德表示,科中经贸合作已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科方愿与中方广泛探讨科中合作新领域。
  当天,唐家璇还与科威特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就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海湾地区形势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举行了会谈。
  唐家璇表示,中国坚决支持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针对科的威胁,理解科出于自身安全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我们坚持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海湾问题的各项决议应得到全面、切实的执行。
  唐家璇说,中国对科威特在战俘、战争赔偿、归还被掠夺财产等问题上的正当要求表示理解和支持。
  唐家璇一行18日晚抵达这里开始对科威特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

  纽约华人华侨19日集会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强烈谴责该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图为著名华裔政论家赵景伦先生在集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摄


第6版(国际)
专栏:迈向新世纪

韩国 新千年 新希望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林昌
  韩国
  新千年来临的时候,韩国国民有什么新的希望?一位年过50的住宅小区警备员说,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他只是希望和老伴能够健健康康地过着幸福的生活;一位年轻的百货公司的销售科长说,他希望今后自己在经济上更宽裕,因为他刚刚结婚生子,如今租住的是一间只有13坪(相当于40平方米)的房子;一位中年家庭主妇说,她希望国家的经济恢复更快,她的菜篮子更加充实,她丈夫从事的建筑业最近已显得比金融危机的时候好一些。由此看来,渴望经济发展,维护安定仍然是韩国国民的最大的愿望。
  韩国总统金大中在迎接新千年时写下的一个条幅就是“新千年新希望”。他希望韩国在新的世纪能够争创世界一流的经济,成为一个人人具备新知识的社会。金大中对于未来的设想和希望符合韩国国民的心愿。
  20世纪的2/3的日子里,韩国遭受侵略,经历贫穷,在70年代之后才真正走上了发展经济的轨道,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改变了贫穷与落后的面貌,呈现出繁荣和富裕的景象。但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危机,两年前那场东亚金融危机的风暴冲击了韩国,繁华的汉城街头不见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人们甚至把乘坐出租汽车也看成一种奢侈,宁肯排起长队去等候公共汽车,而不再去光顾那些在街头排着大队空驶的“黄帽子”出租车。
  在陷入金融危机困境的时候,韩国人民并没有气馁,他们展开了一场“拯救经济,再创汉江奇迹”的运动,“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成为广大国民的共同愿望。人们痛定思痛,追根探源,认定大企业集团在以往政府优惠政策的保护伞下,依靠大量借贷盲目扩张和滞后的金融改革是酿成这次祸端的魁首,并开始实施金融、企业、公共部门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结构调整,试图建立新的符合世界潮流,也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在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之后,如今的韩国,已经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走出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重建经济的隧道,经济迅速复苏。目前金融市场稳定,外汇储备增加,经济稳步增长,消费市场渐旺,汉城大街上又逐步恢复了金融危机以前的那种繁荣景象。
  但是,繁荣中也存在着隐忧。这场金融危机带给韩国的阴影并未完全消除。人们的实际生活感受还尚未达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一场危机过后,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了,中产阶层减少,下层和贫困人口增加。到目前为止,失业者、无家可归者,加上那些缺少食物的儿童仍有150万之众。韩国《中央日报》曾就新千年人们所想所愿做过一项调查,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把恢复经济、建设福利社会和维护民生安定作为他们首选的目标,希望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失业问题、稳定物价、活跃经济,消除巨大的贫富差距。
  目前,韩国政府正在着手制订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致力发展科技,发展知识经济,力争在21世纪,把韩国建设成为世界前10位的知识和信息强国;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努力争取在今后4年的期间内创造出200万个工作岗位,力争到2003年时将失业率降低到3%以下,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3000美元。为规避金融风险,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外汇储备增至1000亿美元。
  韩国国民在希望经济尽快恢复的同时,也十分渴望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和平,渴望能够消除政界和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实现政治清廉和公正。而这些正是制约韩国经济尽快发展的重要因素。韩国进一步发展经济面临着机遇,也会遭遇到挑战。实现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尚须政府和国民作出艰辛的努力。(本报汉城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前驻香港总督卫奕信指出
  “一国两制”非常成功
  据新华社伦敦2月20日电 (记者黄兴伟)英国前驻香港总督卫奕信日前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针非常成功,它在中国完成统一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卫奕信说,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严格遵守其承诺,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原则得到完全实施。中国已故杰出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得到了成功实践,并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他特别指出,香港特区政府能够独立地制订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政策,并将香港管理得井井有条,工作很有效率。香港虽然遭亚洲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但香港特区政府迅速作出了反应,表现非常杰出。他还表示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今年65岁的卫奕信1987年4月至1992年7月出任英国驻香港第二十七任总督。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宣布支持黎维护主权
  阿议联主席建议调查以空袭黎事件
  本报开罗2月20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9日突然访问贝鲁特,并宣布,埃及站在黎巴嫩一边,支持黎维护自己的主权,谴责以色列最近对黎巴嫩民用目标的袭击。据认为,这是穆巴拉克对黎巴嫩的首次访问,旨在缓和黎南部的紧张局势,恢复以色列同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和谈。
  穆巴拉克同黎巴嫩总统拉胡德就黎南部局势、中东和谈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举行了会谈。黎巴嫩总理胡斯和埃及外长穆萨参加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发表的新闻公报说,黎埃两国总统强烈谴责本月8日以色列对黎巴嫩民用目标的空袭,指出这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径。穆巴拉克还宣布,埃及将向黎巴嫩提供援助,以帮助黎巴嫩尽快修复在以色列空袭中被摧毁的三座电站。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2月19日电 (记者孙磊)阿拉伯议会联盟主席、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苏鲁尔19日在此间表示,阿议联应成立专门委员会,就以色列空袭黎巴嫩民用设施并造成无辜平民伤亡的行径进行调查,同时向国际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苏鲁尔是在当天开幕的阿拉伯议会联盟理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从车臣撤出第一支部队
  新华社莫斯科2月20日电 俄罗斯军方20日说,俄联邦军队的一个坦克营当天撤离了车臣。这是联邦军队自去年9月开始在车臣清剿非法武装以来首次从那里撤出部队。
  俄军第47军副军长卡拉布霍夫少将对俄通社—塔斯社记者说,从车臣撤出的这支部队是俄军第131摩托化步兵旅的一个坦克营,它隶属于联邦军队东部集群,参加过攻打阿尔贡等城镇的战斗,现已圆满完成任务。
  据报道,该坦克营是去年9月12日奉命进驻车臣的,目前这支部队已从格罗兹尼郊区撤回到原驻地。
  为打击车臣恐怖主义和维护社会稳定,俄联邦军队去年9月出动10万大军围剿车臣非法武装。在本月初攻克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后,俄军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歼灭盘踞在南部山区的非法武装分子。
  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日前表示,打击车臣山区恐怖分子的战斗正在顺利进行,军事行动在不久的将来即可宣告结束。


第6版(国际)
专栏:

奥地利 十五万民众游行示威 反对极右翼政党入阁
  据新华社维也纳2月19日电 (记者林川、刘云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日举行战后规模最大的群众游行示威和集会,反对极右翼政党自由党进入政府,并抗议人民党同自由党联合执政。
  19日下午2时,游行队伍从维也纳火车西站、火车南站和体育馆等地分四路向市中心进发,沿途不断有人加入游行队伍。傍晚6时,聚集在总统府和总理府附近英雄广场的人数超过15万。这次活动虽然是群众团体“民主攻势”和“救助他人”组织的,但反对党社民党和绿党以及工会组织也参加了抗议活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预选
  布什以较大优势获胜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19日电 (记者胡晓明)19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预选中,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击败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凯恩,以较大优势获胜。
  根据初步统计结果,布什赢得了54%的选票,麦凯恩的得票率为41%。另一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凯斯仅获得5%的选票。
  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是“开门预选”,即非共和党选民和民主党选民都可以参加投票。据当地媒体对选民的调查,布什获得了大多数共和党选民和保守人士的支持,在参加投票的选民中,约有60%是共和党人,其中有2/3支持布什。
  布什在选举初步统计结果公布之后表示“松了一口气”,而他的对手麦凯恩则认为“战斗才刚刚开始”。麦凯恩表示,将坚持竞选活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英战斗机又炸伤伊平民
  伊拉克军方发言人十九日晚在巴格达宣布,美英战斗机当天下午又轰炸了位于伊北部“禁飞区”内的民用服务设施,并炸伤三名伊拉克平民。


第6版(国际)
专栏:

  莱索托 国王喜结连理 举国欢庆三日
  本报约翰内斯堡2月20日电 记者李新烽报道:37岁的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与出身平民的23岁的南非小姐莫聪宁18日在莱索托首都马塞卢举行盛大婚礼,结婚庆典持续3天,举国欢庆。
  博茨瓦纳、莫桑比克、马拉维现任总统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等6000多名来宾参加了婚礼,身着民族服装的莱索托人民走上首都街头为国王贺喜。
  莱齐耶三世与南非小姐莫聪宁是3年前相识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驱逐印三名外交官
  本报伊斯兰堡2月20日电 记者丁子报道:巴基斯坦政府20日宣布驱逐三名印度外交官,理由是他们“从事与其正式身份不符的活动”。巴基斯坦外交部的声明说,巴政府已宣布印度驻巴高级专署的官员戈帕尔·罗伊、阿希特·达斯和桑卡兰纳拉亚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勒令他们在一周内离开巴基斯坦。目前还没有来自印度方面对此事的评论。
  18日,印政府以同样理由驱逐了巴驻新德里高级专署的三名外交官。今年1月,巴印两国也相互驱逐了对方一名外交官。


第6版(国际)
专栏:

  2月18日,伊朗举行新一届议会大选,大约4000万适龄选民将参加选举。据报道,选举结果已初步揭晓,现任总统哈塔米领导的改革派获70%以上席位。图为伊朗妇女正在填写选票。
  新华社记者 荣松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蹊跷悬赏费猜疑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巴基斯坦警方目前正在为侦破一起蹊跷的悬赏案费尽心机。
  几天前,有人在巴西北边境城市白沙瓦市面流通的一些面值为100卢比的货币上,发现用蓝黑墨水打印上了一条乌尔都文的悬赏信息,大意说,不论是谁,如果能向美国驻巴的使领馆提供关于恐怖分子本·拉丹的准确消息,他将得到500万美元的奖励,而提供信息者的身份将得到绝对保密。同时,在白沙瓦市场上买的一种火柴上,也印有类似的悬赏信息。绿底的火柴盒上印有本·拉丹的头像,旁边用乌尔都文写着“奖赏正义”。不过,火柴盒上印的奖励金额为50万美元。
  印有悬赏信息的100卢比钞票的照片很快上了巴基斯坦报纸。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在巴采取动员群众缉拿拉丹的手段。不久前,为了缉拿在伊斯兰堡制造针对美国和联合国机构爆炸事件的恐怖分子,美国也同样是以“公理”和“正义”的名义在巴基斯坦的报纸上刊登悬赏信息,鼓励人们为破案提供线索。而这一次,只不过借助的“媒体”有点怪罢了。也有舆论猜测说,这可能是美国为了对拉丹采取进一步行动所作的准备。
  但2月18日,美国当局通过巴基斯坦新闻媒体否认参与了发布类似的悬赏信息。驻巴使馆的美新闻官员称,美国从未在白沙瓦流通的货币上打印过任何悬赏信息,整个事件完全和美国当局无关,是有人精心炮制的一个骗局。至于火柴盒上的悬赏令,这位官员认为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称,自己在几个月前就拿到了一个这样的火柴盒,但美国政府同样没有采取过在商品上印制悬赏信息手段捉拿拉丹。
  巴基斯坦警方通过调查,肯定了有人冒充美国当局,在白沙瓦发布“空头悬赏”。警方指出,尽管印有悬赏信息的100卢比钞票并不多,但由于悬赏的一段话印得很精致,颜色看起来颇有“官方色彩”,但巴基斯坦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对此次“悬赏”毫无所知。警方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可能的动机,觉得此次“空头悬赏”不是一场简单的闹剧。
  白沙瓦所在的西北边境省西邻阿富汗,是大量的阿富汗难民在巴基斯坦的主要居住区,其间民族成分复杂,宗教派别众多,坚持维护拉丹的人大有人在。警方认为,有人选在此处“发布”悬赏令,并将悬赏名义加在了美国人头上,其本意未必是真要捉拿拉丹,而很可能是想激化一部分人与美国当局的矛盾。而当前,巴基斯坦政府正在积极争取美国总统克林顿在3月的南亚之行中能访问巴基斯坦,如果“空头悬赏”被一些宗教势力利用,引发针对美国人的敌对事件,将使巴基斯坦争取克林顿访巴的外交努力受挫。为此,巴基斯坦警方已经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对此事展开调查,尽快找出始作俑者。
  (本报伊斯兰堡2月1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环球扫描

  人类面临水荒威胁
  本报记者 唐进修
  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早为人唾弃,但在实际行动中“浪费点水算不了什么”的看法却根深蒂固。今天,水荒却向人类敲起了警钟:缺水不仅威胁人类生存,而且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将导致冲突和战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77年联合国大会进一步强调:“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1992年,一些专家指出,到21世纪,水、粮食和能源这三种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水。1997年联合国再次大声疾呼:“目前地区性的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然而,这些骇世的警告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死于食用被污染的水而引起的疾病。此外,世界一些主要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断流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从三角洲的退化、物种濒临灭绝到内陆湖泊不断缩小和沼泽地的消失,把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置于越来越大的危险之中。
  缺水将制约发展。农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70%。水资源短缺会阻碍农业的发展,危及世界的粮食供应。缺水使全球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长此下去势必导致粮价上涨,进一步加重贫困人口的负担。工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20%。由于缺水,一些国家的工厂、矿山不得不停产限产。
  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与邻国分享河流和湖泊系统的国家里。地球上有214个河流和湖泊系统跨越一条或若干条国界。其中148个水系统经两个沿岸国家,31个水系流经3个国家,有的水系流经的国家多达12个。水源的严重短缺,很可能成为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潜在根源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其中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国际河流是:由以色列和阿拉伯邻国分享的约旦河;流经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等国的尼罗河中下游;由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分享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
  中东属于半干旱气候,严重缺水。有人预测:中东下一场战争将因水而爆发。巴勒斯坦指责以色列非法将约旦的地下水储量引走了40%,从而威胁到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约旦则认为,叙利亚和以色列从耶尔穆克河和约旦河抽走越来越多的水,已造成约旦人用水困难。而叙利亚和伊拉克则指责土耳其利用阿塔图克大坝控制了幼发拉底河的源头。为防不测,土耳其为其水利工程配备了地对空导弹等现代化武器。沙特阿拉伯报纸认为,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水源,使戈兰高地的水成为以战略资源的一部分。
  目前,在迫使人们离乡背井的因素中,水是重要因素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已超过战争原因。如今,传统意义上的难民仅为2200万,而由于缺水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则多达2500万,到2025年,缺水难民将多达1亿人。
  面对水荒,人类并非束手无策。专家们认为,采取如下措施是切实可行的:1.加强对水的立法和管理。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水域非航海使用法条款》,既可以成为有效的、有利于生态的水管理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发生冲突时处理危机的依据。1998年“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建议各国成立淡水资源管理部门,建立跨国河流淡水资源管理机构,以便把国际水系纳入有序使用的轨道。2.节约用水。首先是农业灌溉用水。灌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有效灌溉率由30%提高到60%—70%。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举世闻名,他们采用的滴灌法使水利用率从以往的20%提高到95%。3.循环利用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采用这一措施,在过去的20年中,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用水并没有增加。美国钢铁业也采用循环水,在每吨钢所需的280吨水中,只有14吨是新注入的水,其余都是循环水。4.广开水源。海水淡化、储存雨水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沙特阿拉伯把海水淡化作为保证饮用水源的战略工程,在上个五年计划期间,沙特耗资50亿美元,建立了1280个水利项目。日本早在10年前就在10多个城市推广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成专门的雨水库以供利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将在中非设立代表处
  联合国驻中非共和国特派团维和部队总指挥巴泰勒米·拉坦加日前宣布,联合国准备于近期在中非共和国设立代表处,以保证在维和部队撤离后继续维护该国的和平局面。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间,中非共和国连续发生三次武装骚乱。联合国安理会于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决定在中非共和国派驻特派团维和部队。


第6版(国际)
专栏:

  奥尔布赖特访问阿尔巴尼亚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十九日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数小时的访问。她在地拉那警告说,国际社会不会容忍“大阿尔巴尼亚主义”。奥尔布赖特当天同阿总统和总理举行了会谈。她在阿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美国反对按民族重新划分国家疆界的企图。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的父亲母亲》获“银熊奖”
  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女演员巩俐二十日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赢得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获得本届电影节“金熊奖”的是美国影片《木兰花》。(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