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去年全国打私工作成绩显著
查获走私贩私案件二万多起,案值127亿元
  本报北京1月31日讯 记者赵志文报道: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1999年,我国打击走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国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共查获走私贩私案件21117起、案值127.2亿元,比1998年分别增加36.2%和减少39.0%。
  经过一年多各部门的艰苦奋战,大规模走私得到基本控制,主要标志是:内地统计自香港的进口额与香港统计对内地的出口额趋于平衡。为国有企业脱困创造了有利条件。非法贸易受到遏制,正常贸易进口大幅增长,海关税收大幅度增长。
  去年,海关等执法部门常备不懈,严防猛打,始终保持了反走私的高压态势。连续组织了打私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重点打击进出口贸易渠道“三假”(假批文、假单证、假印章)、“三伪”(伪报品名、价格、数量)、“飞料”、集装箱藏匿等走私活动,取得重大战果,同时加强了对进出口货物正面监管。
  尽管1999年全国打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走私的种种动态仍不容乐观,如进出口贸易渠道瞒骗“闯关”走私仍很严重,局部地区走私屡打不止,走私主体仍以法人为主,三资企业已上升为主要走私当事人,化工原料、纺织原料、成品油、食用油、汽车、香烟等仍是主要走私商品。有关部门表示将常备不懈,严防猛打,继续保持对走私分子的高压态势,严防走私回潮。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同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举行迎春座谈
  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全国宗教界朋友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节日祝贺
  强调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不懈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报北京1月31日讯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武卫政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邀请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到中南海举行迎春座谈。李瑞环强调,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不懈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李瑞环首先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全国宗教界朋友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他说,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爱国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的大局,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200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希望爱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工作,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目标,增进爱国宗教界的团结,增进信教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李瑞环指出,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是长期的政策而不是权宜之计。第一,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其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任何违反其内在规律的外部干预,任何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处理,都是不能奏效的。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有其发生和发展的深刻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规律,企图用行政手段去限制甚至消灭宗教是行不通的,企图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也是错误的。第二,这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一切努力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对宗教信仰的自由选择权利。在我国,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才是主要的。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才能调动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目标上来。
  第三,这是引导宗教在我国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需的。我国五大宗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都有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弃恶扬善、造福人群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才能对宗教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加以挖掘、整理,使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第四,这也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一致的。我国是一个讲求“和合”文化的国家,主张以和为贵,对各种文化兼容并包,包括对待宗教。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部分与宗教文化有联系,各种外来宗教也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不同程度地“中国化”。我们所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既符合信教群众的要求,也为占人口大多数的不信教群众所接受。
  李瑞环说,在历史上,任何宗教想要存在与发展,都要解决一个与所在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界理所当然地应当通过自己的方式投身于这一事业、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践证明,坚持“四个维护”,有利于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地位,有利于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宗教界许多人士近年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希望大家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继续支持和协助各级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把我国的宗教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出席了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宗教团体领导人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名誉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丁光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罗冠宗,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刘元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等。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刘延东、李德洙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看贵铝如何领先
  本报记者 孙海涛
  编者按:贵州铝厂仅仅用5年时间,就把一个特大型企业的净资产翻了一番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们有超前意识,舍得在企业技术改造上多投入,善于在搞好企业管理上做文章。
  贵铝的经验也再次说明,实施正确的厂务民主管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有一套好的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们就能当好企业的主人。
  新年伊始,贵州铝厂传来喜讯:去年生产电解铝22.7万吨,氧化铝46.7万吨,完成税收2.33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利润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企业综合效益位于全国同行业之首。
  贵铝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佳绩?他们说,一靠技改,二靠管理。
  技改先行
  90年代前期是我国电解铝市场最滋润的时候,有人戏言,抓把铝矾土都能卖钱。1994年,新上任的厂长殷毓符敏锐地看到,异常的效益掩盖了大量技术的缺陷和管理的漏洞。他由此提出居安思危,科技兴厂,全面改造电解铝和氧化铝两大工艺技术,赶在低水平竞争导致的市场危机到来之前,使企业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层面。
  两大技改需资金15亿元,钱从哪来?一算账,利润再高也不及银行的贷款利息。靠贷款搞技改,无疑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怎么办?走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路子。
  从1995年起,贵铝在国家允许的最高限额提取折旧,每年提取3亿元左右,再加上每年50%以上的税后留利,除维持简单再生产以外,全部投入技改。
  果然不出所料,从1996年起,铝价直线下跌,从每吨2万多元直落到1.35万元。当危机来临,同行纷纷叫苦的时候,贵铝已开发出186KA自焙电解槽技术,在节能降耗提高生产率的核心技术上领先全国同行一步。
  建起第一批186KA大型自焙电解槽后,他们又成功开发出与之配套的模糊控制技术,成功一部分,投产一部分,产生的效益又投入下一步技改。整条生产线尚未竣工就已产铝锭4.8万吨,提取折旧费5300万元。如此滚动发展,用40个月建成了这条投资8.7亿元、年产7万吨的电解铝生产线。吨铝投资1.2万元,比新建一个同类厂节约投资近半。吨铝氟化氢排放量只有0.6公斤,是老工艺的1/40,优于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氧化铝两大技改也相继完成。焙烧沸腾炉的技改将每吨氧化铝的重油消耗从120公斤降到80公斤,1年可节约开支2000多万元。蒸发技改每年可节支46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和攻关使设计年产40万吨氧化铝的装置实现超产6万吨,成为全国此装置唯一达产并超产的厂家。
  贵铝连年搞技改,不但没有背上债务包袱,企业还连年盈利。资产负债率从63%下降到50%以下,资本结构在全国有色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企业净资产从1994年的12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27亿元,企业步入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严格管理
  一面是15亿元大刀阔斧的技改,一面是一张纸、一把扫帚也锱铢必较的管理,在其间的转变磨合中贵铝人慢慢改变了自我意识。
  加强管理,不只是贵铝筹集技改资金的方法之一,更是让整个企业高效运转的一次重新整合。全厂对每个岗位重新作了岗位测评,制定出一套新的现场管理标准,5600多个管理和操作标准落实到总厂厂长和每个职工的头上。厂里开展了前所未有的节约运动,减车、限油、降低办公接待费用等8条刚性措施雷打不动。小到一把扫帚、一个拖把,都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新实行的比价采购一年就节约资金上千万元。
  他们借鉴邯钢“成本否决”的经验,实行了“成本双重否决”,每个岗位、每道工序上,不但总的成本不能突破,各个单项成本也不能突破,杜绝了左手节约的生产开支又通过右手的接待、办公等花销出去的弊端。
  严格的管理使整个企业像一架各部位零件咬合得十分紧密的机器,生产成本逐年下降。去年电解铝每吨制造成本已降到9000多元,比5年前降低1/4,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氧化铝成本每吨降低了15%,资金周转率提高了0.22次,去年消化增支减利因素1.9亿多元。贵铝的内部逐渐变得自在起来。近年来,市场铝价起伏较大,而贵铝产品却因其质量优异,独以每吨高于市场百元以上的价格走俏,连续5年产销率100%。
  在贵铝,改革措施、新上项目、重要人事变动等重大事项,均须党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等集体决定。职工通过20个方面的厂务公开,可随时了解从生产经营到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培养出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1995年秋天,总厂新班子首次召开提高氧化铝产量研讨会,职工各抒己见,总厂博采众长,形成技改决策,结果使氧化铝产量超设计近17%。民主管理的全面规范化、制度化,使贵铝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全厂职工积极为办好企业献计献策,各种节能增效的小发明、小革新层出不穷。“想个好点子,提条好建议,解决个问题,增加点效益”成了全厂职工的自觉行为,每年职工提合理化建议达数千条,近两年采纳的700多条已创效益3000多万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国家经贸委举行国企典型经验座谈会
鼓舞斗志增强信心打好攻坚战役
邯钢等十家国企负责人介绍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任卫东)中宣部、国家经贸委今天举行国有企业典型经验座谈会,与会同志听取了邯钢等十家国有企业负责人介绍的各自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在发言中要求广大国有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全力实现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奋斗目标。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要求新闻宣传部门把国企改革宣传报道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打好攻坚战役,鼓舞斗志、增强信心。
  从去年7月开始,中宣部、国家经贸委陆续推出了邯钢、吉林化纤、安徽丰原、潍坊亚星、河南许继、镇海炼化、江苏小天鹅、上海广电、贵州电力、山西南风化工十家国有企业典型经验报道,在广大国有企业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据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十家典型国企负责人介绍:1999年,这些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上又取得优异成绩。如邯钢实现了产品成本连续第九年持续降低,在钢材价格同比每吨下降135元,增支减利因素达4亿多元的严峻形势下,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利润4.1亿元,经济效益在全国冶金行业继续保持先进水平。潍坊亚星集团1999年完成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利润55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28.2%和36.3%,保持了连续16年速度、效益不断增长的好势头。
  盛华仁说,中宣部、国家经贸委推出的十家国有企业典型经验宣传报道,对全国上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实现国企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起了重要作用。这十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今年是实现国企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的决战之年。搞好国有企业的政策措施已配套出台,现在的关键是所有企业都要把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今年作为管理之年,向管理要效益,着重抓好以下环节:一是要严字当头,苦练内功,从严治企,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管理上。二是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防止决策失误。
  三是要针对当前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同时抓好安全管理。要用改革的方式抓管理。四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一丝不苟,坚决克服和纠正无人负责的现象。五要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班子自身素质。企业领导不仅要敢于管理,还要善于管理。
  徐光春在发言中说,总的看,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按照两部委的安排,十家国有企业典型经验的宣传时机好、把关严、声势大、角度新,达到了这次报道所要求的目的。今后,国企改革宣传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今年是改革开放攻坚年,是国有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十分关键的一年。打好国企改革和脱困攻坚战,首先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知难而上,克服消极畏难情绪。新闻单位宣传国有企业在减亏扭亏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报道合力和舆论声势,对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搞好国企改革与脱困的信心,推广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国企改革宣传,各新闻单位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继续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国企改革宣传报道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全面、准确地宣传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防止片面性。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引导水平。要使宣传报道真正能够打动人心,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
  座谈会由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主持。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工人日报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中国伊斯兰教会议代表
  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断适应新形势,做出新贡献
  本报北京1月31日讯 新华社记者秦杰、本报记者赵川东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中国伊斯兰教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及新一届伊协领导班子成员。在听取陈广元会长关于会议情况的介绍后,李瑞环说,过去几年里,中国伊协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有关宗教政策,服务广大穆斯林群众,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新一届伊协领导班子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断适应新形势,做出新贡献。
  在与全体代表见面时,李瑞环对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向各位与会代表及全国各地的穆斯林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他强调指出,中西部地区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群众,各级伊协应当运用自身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多做实事。
  中国伊斯兰教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昨天在北京结束。会议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动和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民族团结,大力提倡“团结办教”。坚决反对打着宗教旗号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做出应有贡献。
  会议号召,全国伊斯兰教界和各族穆斯林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两世吉庆、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伊斯兰教第六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修改通过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章程》等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等18人组成的新一届领导机构。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王兆国,以及李德洙、叶小文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吴欣
  一、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直到80年代才出现,不过早在19世纪末期就曾经出现过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进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随着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1980年—199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6%,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均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投资日趋活跃,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其累积输出资本已达35000亿美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国际间信息流动快速便捷,信息交流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形成之中。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同时,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远洋运输技术与航空货运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例如,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1990年—1997年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按1996年美元计算,1930年从纽约到伦敦的3分钟电话,话费为330美元,现在只需1美元。
  其次,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在国际双边与多边经济关系谈判中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二战后,前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在探索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大多屡遭挫折,但一些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与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在新兴工业化经济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与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输出初级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给者,一些新兴经济体也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削减贸易与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东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为尽快摆脱原计划经济的约束,在全球范围谋求发展机遇,这些国家也纷纷选择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自由化政策,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经济自由化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因此,一些地缘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与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促进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对于如何评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学术界尚未成形成定论。但是,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宗旨并行不悖。只要不出现排他性趋势,区域一体化也会从另一个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并非一首各国共同繁荣的田园牧歌,而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又蕴含着风险。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主动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会更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经济周期波动、结构调整与价格起伏不可避免地会传递到国内市场,使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现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风险管理能力难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投机性资本的大量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80年代拉美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与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曾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实践已经证明,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在全球化当中获取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否趋利避害,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既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又能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开放战略。过去20年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实行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20年里扩大了约16倍,世界排名从开放之初的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现在的第十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80年代初的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约400亿美元左右,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事务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国际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主要货币汇率的急剧变动,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曾对我国经济产生过负面影响。因此,在进入新世纪之际,我们要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加快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二、世贸组织适应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形成与发展,适应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30年代大危机中,西方主要国家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构筑贸易壁垒,严重阻碍国际贸易,使世界贸易急剧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最终成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结束后,为了防止重演这一悲剧,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倡议,建立一个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削减贸易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发展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发展。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时未能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只是以一种多边协议的形式,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直到1995年,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经历了长达七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才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正式国际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推动多边贸易体系调节的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展。战后初期,货物贸易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演变,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扩大,国际间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加快,服务贸易、国际投资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转变要求各国不仅要削减关税壁垒,而且要削减非关税壁垒,推动服务贸易、投资与金融等领域的自由化。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要求,经过八轮的多边谈判,特别是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多边贸易组织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内容从其成立之初的关税减让,逐步扩展到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服务贸易的逐步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规范等新的领域。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被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世贸组织的成员数量也从关贸总协定创始时的23个,增加到现在的135个,中国、俄罗斯等前苏东国家也正在申请加入这一组织。可以预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新领域将可能被纳入世贸组织谈判的范围,世界贸易组织地位将更加重要。
  多边贸易体系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世贸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其所遵循的非歧视、更自由、可预见、鼓励竞争等原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每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关贸总协定就会发起新一轮的谈判,不仅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而且将贸易自由化推向新的阶段。以关税为例,二战结束时国际上平均关税水平约在40%左右,乌拉圭回合后,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4%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4%左右。其次,世贸组织内容的扩大,将其自由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仅4年时间,就进行了一些单项诸边谈判,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基础电信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为这些领域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清除了障碍。第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作出了独特贡献。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平等、迅速、有效和双方可接受原则,成立两年后就受理了71个案件,其中有19个是庭外解决的。通过减少单边报复行动,使多边贸易体系更加安全和可预见。总之,世贸组织等一系列多边组织与协议的规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
  然而,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是不完善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因为包括世贸组织在内许多国际组织制定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形成的,因而更多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随着多边贸易体系成员的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的不懈努力下,世贸组织在其规则中给予发展中成员更多的灵活性和特殊权利,对发展中国家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减少全球化的冲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当前的世界经济秩序是不合理的,对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没有给予充分的保障。发达国家总是积极推动其竞争力较强的领域的自由化,拖延其竞争力较弱领域的自由化,而且,在其竞争力较弱的领域,发达国家并不认真履行他们承诺的义务。例如,美欧等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在世贸组织禁止出口补贴的原则下,对农产品的补贴却作为一个例外得以保持。相反,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国,在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下,发达国家却长期维持了对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直到乌拉圭回合发达国家才承诺到2005年取消“多种纤维协定”对纺织品进口的数量限制。在WTO的西雅图部长会议上,发达国家极力将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内容塞入WTO新一轮谈判,引起发展中成员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分歧,导致了这次部长会议的不欢而散。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方面采取的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立场,因此,围绕争夺制定全球化规则主导权的斗争将是激烈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一贯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的加入将使世界贸易组织更具完整性。
  三、加入世贸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战略选择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许多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能力。然而,由于中国长期被排斥在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之外,我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双边磋商和协议来协调对外经济关系,这使我国企业和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受到了许多歧视性或不公正的待遇。例如,我国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出口国,但由于受“多种纤维协定”下主要进口国的配额限制,竞争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也未能在出口配额递增上享受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又如,丰富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最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但许多发达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利用第三国价格对我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反倾销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
  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双边协议下,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但有时这种互惠的双边正常贸易关系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中国同美国就加入WTO达成协议,将使中美经贸关系建立在WTO的最惠国原则的基础上。
  经济全球化对每一个国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才能维护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全球贸易规则主要由世界贸易组织来制定,在规则制定过程中,能否体现本国利益,是每一个成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影响,将对其有利的条款或协议强加于人,是屡见不鲜的事实。WTO新一轮谈判在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若不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只能被动接受谈判结果,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将处于被动地位。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结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这是许多经济全球化赢家的成功经验。中国加入WTO后,可以享受多边贸易体系长期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但必须承诺市场开放的义务,这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加入WTO后,中国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现行体制做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将促进政府管理和调控能力的提高和企业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加强,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为我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赢得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只有深化改革,完善竞争政策,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继续成为全球化的赢家。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武汉采办年货新时尚
  本报武汉1月31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走进武汉最大的超市徐东平价广场,拥挤的人流几乎都在采购年货。
  一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今年办年货大不一样了,往年春节前的这几天,几乎都是在家里炸鱼丸肉丸、腌腊鱼腊肉。今年,她和许多邻居决定到超市买成品、半成品,鸡鸭鱼肉,都是市场上加工好的,或是真空袋包装的。
  买成品、半成品年货,成了今年武汉的新时尚。日前,武汉在江南江北分别举办了三个年货联展中心会场,年货绝大部分是半成品和成品,起初主办单位还担心少有人光顾,谁知一开张就人流涌动,成品货成了抢手货。在汉口年货展销会场,跃上台面的是各种小包装肉,制作精细的肉丝、肉片、肉馅,加工精良的配料和净菜。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更新,办年货“买方便”,已成为武汉人的共同选择。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北京步行街上迎新春
  本报北京1月31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龙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旅游局、文化局将联合东城区、宣武区政府,首次在京城两条著名的步行街上推出一系列展现浓郁民俗风情的活动。
  据悉,2月7日,北京将在具有百年历史的王府井步行街组织“新千年新春民俗大联欢”,由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上演具有时代感的新民间花会。
  2月3日至7日,该市“迎新春大栅栏旅游商业文化节”将在大栅栏步行街举办。
  文化节以“相约百年大栅栏,梦回京城老厂甸”为主题,有舞龙、舞狮、秧歌、踩高跷、楹联、笔会、茶艺表演,商业文化展有内联升鞋文化展、瑞蚨祥丝绸及旗袍展,还有厂甸年货市场,供应具有春节特色的商品,如风车、冰糖葫芦、空竹、糖瓜、关东糖、年糕、面茶、捏面人等,商家也将开展让利促销活动。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石家庄超市购物掀热潮
  本报石家庄1月31日电 记者陈国琦报道:今天上午,记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几个超级市场看到,家家超市购物人流比肩接踵;售货员汗流满面,应接不暇。据估算,几家主要超市今天的客流量是平时的五至八倍。
  在保龙仓超市,离开门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门口就聚满了人。门一开,人流便一涌而入,直奔陈列琳琅满目商品的货架。在圣和超市,购物用的手推车、购物篮更是不得空。在购物热潮中,超市的工作人员虽然紧张、劳累,但脸上却绽开了朵朵笑容。他们用微笑喜迎新千年的第一个春节购物热,向顾客致以良好的节日祝福。
  有关人士认为,出现购物热潮,既说明今年春节市场供应丰富,老百姓称心如意;也显示出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已收到了明显效果。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西省临川市孝桥镇农民熊文田,新春佳节双喜临门:一喜荣获“江西省十佳农机示范户”称号;二喜省农机局奖给他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旋耕机。图为熊文田扶着奖品,开心得合不拢嘴。
  张邦人 黄银阳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