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读解革命文艺家的心路历程
  ——评《夏衍传》
  郝京清
  二十世纪即将成为历史,参与营塑这个世纪中国文艺辉煌的那一颗颗伟大的心灵,仍在人们的记忆中。有的,已化作灿烂的历史风景,供后人学习、瞻仰、叹息。有的,则还待我们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同情地体验其历史处境,探索其存在的价值意义。
  陈坚与陈抗合著的《夏衍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以平实的笔触,为我们掀开了夏衍———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的心灵一角,使得人们对夏衍完整的人格世界不但有了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以他为代表的部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痛苦而坚毅的灵魂,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体察。
  材料丰富,考订谨严,新义纷陈,是这部人物传记值得称道的特点。两位作者走访了许多当事人,采用的材料尽可能地都是见于原报原刊的第一手材料。这样,他们就发现了过去夏衍研究中大量未为人知的宝贵历史资料,填补了不少空白点。有的还订正了夏衍本人的误记,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发现。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夏衍与蔡淑馨婚恋情况的披露。夏衍平生不爱谈个人问题,所以人们对他这方面的情况了解甚少。但作为一部传记作品,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夏、蔡五十多年婚姻的大概轮廓。当然,作者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是以史家的态度来补写某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较为信实地展示了夏衍思想性格的发展史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传记有多种写法,作者选择了一条比较艰辛但也比较有价值的叙写方式,试图以夏衍的心灵发展史为典型,揭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那一种致力于把握历史走向的精神境界的构成方式。为之,他们整理爬梳,以体验的同情,对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阶段较有代表性的心灵动荡作了一番全景式的描绘,并将夏衍的精神探索与灵魂搏斗放诸其中,加以审视。这样,他们不但在文学性上树立了一个完整丰满的夏衍性格形象,同时也为今后的夏衍研究提供了厚实的诠释基础。日本著名的夏衍研究专家阿部幸夫教授读罢《夏衍传》,曾致函作者之一的陈坚说:“我非常赞同您的几个观点,我想您的见解将成为我今后夏衍研究的出发点。”
  另外,《夏衍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褒贬客观、持论公允的态度也特别值得称道。“不虚美,不隐恶”本应是传记作者的基本原则立场,然而遗憾的是,在今天却常常被人忘却了。很高兴《夏衍传》在这个问题上的鲜明立场。作者满含热情地讴歌了夏衍杰出的一生,但也客观地指出了由于历史局限和个性原因造成了传主的一些人生缺陷,如他曾是左倾路线的积极执行者、对鲁迅不尊重等。而对于聚讼纷纭的夏衍与冯雪峰、胡风的关系,作者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挖掘出了争斗双方属于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必然的根结所在。像书中关于夏衍批判胡风材料的引用,胡风及其友人们对夏衍、《武训传》大批判式言论的引用,已超出了一般史料征引的范畴,具有一种思想史的思辩意味。这,客观地保证了《夏衍传》的学术价值。
  阅读《夏衍传》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增进回望历史时的凝重与深沉。世纪的门槛,也许可以一跃而过,但先辈们的心灵痛苦与责任,却也就将落到我们的肩上。借夏衍的一句话说,这只能是“自反而索,九死无悔”的吧?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战将》:中国军事历史的活教材
  曹均宏
  曾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
  近日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张正隆撰写的《战将》,便是一部抒写韩先楚将军生平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战将》是解放军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中国当代名家文库”之一种。它生动地记叙了韩先楚将军曲折坎坷、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了写好此书,三年来,作者跑遍了大江南北,走访了上百位将军和士兵,在挖掘历史并与历史的交流中,作者被历史创造的现实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心中有了一位铁骨铮铮的战将。他天天“面对”战将,和他“对话”,和他“谈心”,与将军的“交流”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终于,血和汗融于笔端,落于纸上,成就了这部《战将》。
  《战将》堪称中国军事历史的活教材,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平实的叙事写人风格铺垫浓重的历史氛围。作者以不同于以往将帅题材的写法,将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境界,以历史的目光去透视历史,让读者在把摸作者创作心态的同时,心脉和将军一起跳动。和任何一位开国将帅一样,韩先楚将军的一生是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及建国后各种政治运动的缩影。他身经百战,在东北黑土地上,他出奇制胜,所向无敌,胜利的王牌总是把玩在他的手上……他认为,台湾问题就应该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有个结果。“然而结果却是,庐山响起‘迫击炮’,神州刮起‘文革风’。‘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在他的头上”。作者把人物融于历史中,把他天才的军事思想、神奇的指挥艺术和独特的作战风格在平凡朴实的文字中体现出来。人物的个性展现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从而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战将形象。用平凡朴实、冷静却不失激情的语言书写赫赫的战功和指挥千军万马的魄力,这同样需要魄力。将军也要面临生、面临死,面对挫折、面对选择,面对普通人要面对的一切。作者视野开阔,对韩先楚将军丰富的人生经历,精深的军事思想,不做铺排的宣扬,如同他“名将无名”的本人那样,无华而现本真。
  《战将》一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军人的思想是流动的,指挥的艺术是永恒的,军人本身却是朴素的。平静并非没有力量,冷静同样能使人流泪。作者把笔触深入到军人的平凡和军人深刻的平静中。这种平静是一种深刻的坚忍,是贯穿一生的执著。平静中,细致入微地表现出老军人特有的神韵:正直、实事求是的品格。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是一个执著的军人,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军人的仪态,军人的站姿,迈着军人的步伐,有着军人的脊梁。临终前,老军人“依然是不到六点起床。无论便服,还是没有帽徽、领章的军装,裤线永远笔直,皮鞋永远锃亮,浑身上下永远清清爽爽……时时刻刻要把自己收拾得像个‘正规军’……而常常对着那张台湾地图凝思,那是他此生最大的心病和遗憾”。从生到死,军人肉体的消逝形式永远是简单的,灵魂却永远执著着……《战将》的分量便在于此,沉重也在于此。作者没有板起面孔说教,却让你觉得将军离你很近。他的胸怀、他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被我们所理解。书的可读性在平实的风格中得以体现。如同作者所言:“从生到死,三十五万字一部《战将》,其实就写了六个字:痛快、痛苦、反思。”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春风遍地山河新
  ——从一本小书看一场变革
  金易
  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的评论员文章说:“村委会组织法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但是,这部法律的真正贯彻执行,尚有一段艰难的道路要走。”山西省河津市城关镇党委书记魏荣汉写了一本人物全是真名实姓的纪实文学:《风风雨雨选村官》(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为此提供了生动的见证。
  这本书说的是城关镇的村委会选举。虽然只是选举小小的村官,却很不容易。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已经十多年,现在是第五届的换届选举,但真正搞民主选举,在这个镇还是第一回。以前总怕群众素质低,不会搞民主,真做起来,镇领导们才发现自己懂得也不多。为了组织好选举,镇领导专门分成“两股”,一股找茬,一股对付找茬,把选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个个列出来,改了十多次才形成了选举办法。就是这样,真到选的时候,还遇到不少问题。投票前有农民怀疑选举委员会产生的程序不合法;外地来打工、经商、开饭店和当保姆的也要求参加投票竞选,因为他们都符合省里规定的“在村居住、生活、劳动并履行村民义务”的村民资格。投票时有人打架斗殴,甚至有人带了刀子到选举会场,还有人怀疑作弊而撕了票箱。有的村一时信访量激增。镇党委接招拆招,得力有效地指导和组织了选举活动。一年多下来,全镇十三个行政村全部成功地进行了村委会的直接选举。群众参选的热情很高,投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竞选活动很激烈,“选举的头天晚上,全村的狗叫了一夜”。有了这一番亲身的体验,作者说,农民的民主意识已经和正在觉醒,他们已经具备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不少人担心,搞村民自治特别是民主选举会影响农村稳定。可是城关镇的选举却是被不稳定逼出来的。作者上任后的头三个月里,群众进镇到省上北京的上访一批接一批。一些村干群严重对立,农业税一分钱都收不上来。有的村宗族间闹起矛盾,镇里派人去当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实行“托管”,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春节时村民们到镇党委书记家留下条子:问题不解决,我们天天来,过年也来,让你不得安宁。镇党委处理了干部,干部不服;任命了干部,群众又不同意。焦头烂额之际,镇官们找了一个“连根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依照法律,实行村民自治。
  把选村官的权交给群众,不少人担心会把一些素质差的人甚至坏人选上去。其实,要想当个村官是不容易的,因为候选人都得在群众面前公开亮相,行不行得由选民们判断。“农民竞选者有的慷慨陈词,发表自己的施政纲领;有的则‘茶壶里倒不出饺子’,急得满头大汗,手脚颤抖。选民们当场的提问更是尖锐泼辣,令演讲者不知所措。”村委会组织法禁止搞贿赂,但城关镇不少人在竞选时请客吃饭,给农民敬烟献茶。这算不算贿赂,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有镇干部问普通选民:如果你抽了人家的烟,吃了人家的饭,你投谁的票?一位选民答得好:你放心,选不出憨憨。还有农民说,“看到以前颐指气使的村干部,现在竟对自己又递烟,又套近乎,我才真正感到了我的尊严和价值。”
  即使这样,我们还要允许农民选错人。首先,错不错要让群众自己来判断。其次,就是真选错了,也不可怕,因为民主本身就是一种纠错制度,群众可以通过合法程序把不称职的给换下来。
  村民自治,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村又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我们党领导农民的伟大创造。开创一项全新的事业,闹一些笑话,出一点乱子,是难以避免的。但这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农民刚走上市场时,也是跌跌爬爬的。他们的市场经济知识是从活生生的市场实践中学来的。民主也是这样,这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实践,是一所学校,你只有参与进去,才能知道该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从这本小书中读到的是,二十余年间改革开放的春风浸润了中国农民的心田,改变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伴随着新的社会变革,中国农村将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莎剧中译本的推陈出新
  ——兼议译林版《莎士比亚全集》
  李景端
  自从1623年第一部莎士比亚剧作集问世以来,三百多年间,莎氏作品曾以不同的部数、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选编者出版过多种版本。较有影响的就有美国河滨本,英国的牛津本、诺顿本、阿登本等等,这本身就是版本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再看莎剧的中译本,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也不断推陈出新。
  早在1903年,上海就曾以《澥外奇谭》的书名,出版了章回体裁的莎剧十个故事。次年,林纾又以《吟边燕语》为名,出版了莎剧故事。1921年田汉译《哈孟雷特》,1926年张采真译《如愿》,1930年戴望舒译《麦克倍斯》,1936—1939年梁实秋译《威尼斯商人》等八种,他们都是莎剧中译的早期开拓者。1942年曹未风、曹禺曾尝试以自由体诗的形式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随后,孙大雨、方平、屠岸、卞之琳、吴兴华、林同济等人,也都进行了以诗体中译莎剧的不同实践。尽管对上述译作见仁见智有不同评价,但他们在力图诠释莎剧方面的贡献,无疑应予肯定。至于《莎士比亚戏剧集》的中译本,最早出现的是1947年由朱生豪翻译、世界书局出版的“二十七部本”;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收了朱生豪译的三十一部剧作,用作家出版社副牌出版了“十二卷本”。1967年梁实秋在台湾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共收莎剧三十七部。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朱生豪译本为基础,经吴兴华、方平、方重校订,章益、方平、张谷若、方重、杨周翰等人补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十一卷本”,所收剧目也是三十七部,其中三十一部是用朱生豪的译本。1998年,译林出版社又延聘英语界和戏剧教育界专家裘克安、何其莘、沈林、辜正坤等多人,对朱译本进行全面修订,再经索天章、孙法理、刘炳善、辜正坤诸教授补译、新译之后推出新版《莎士比亚全集》“八卷本”。次年,方平以诗体译的“全集”,也在河北出版。
  回顾以上历程,充分显示我国在世界文学传世经典莎剧的中译方面,可谓几代延续,推陈出新。特别是译林版《莎士比亚全集》,在众多的译本中更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译本篇目全,不仅收了莎氏三十九部剧本,还收了他的长诗、十四行诗及其他抒情诗,包括《两个高贵的亲戚》、《爱德华三世》及《托马斯·莫尔爵士》的片断,成为迄今我国最全的“莎集”。译本以朱译所依据的牛津本为基础,再以1974年和1997年最新美国河滨本加以校订,兼容了这两种版本的优点。译本仍选用朱生豪译本为基础,再次表明对朱先生译文的肯定。因为莎剧是剧本,大量是人物对话,朱生豪正是针对这个特点,把无韵诗译成散文,并根据舞台演出对白的节奏和语感,字斟句酌,既传达原文之意趣,又力求读来琅琅上口。朱先生曾坦言:“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莎剧朱译本已被翻译界、戏剧界、读书界所广泛推崇。当然,为当时的条件所限,朱译本也确实存在一些误译和脱漏。这些缺憾在译林版中得到了纠正和弥补。这部新全集约请英国文学专家、北京大学李赋宁教授写了一篇深入浅出的序,每篇首页都加有原作的插图,书后还附有莎氏年谱,特别在校、译当中,注意吸收了国际莎学界的研究新成果,恢复了当年被认为“不雅驯”而被删除的词句、段落,并通过必要的注释,尽量展示莎氏作品完整的面目。正是有这些特色,译林版《莎士比亚全集》出版后受到读者和学界的普遍欢迎。
  1954年“作家版”
  1978年“人民文学版”
  1998年“译林版” (附图片)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思”之于现代新诗史的写作
  何锡章
  诗歌鉴赏需要具有发现诗美的领悟力。诗歌研究比鉴赏难度更大,它要求研究者的鉴赏力、才情、理论修养都必须达到相当的程度。就我个人意见而言,“思”的视野,“思”的深度,是诗歌研究最主要的条件。当我读了龙泉明新近出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不仅为其资料丰富而惊叹,而且也为他所具有的诗的悟性而倾服,更重要的是,从中读出了一个新诗史研究者的独特的思维能力,即“思想”之“思”的深厚功力。
  这是一部整体框架严密、综合概括性强、具有系统性的新诗流变规律研究的力作。作者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思”的大、深、特。
  所谓“思”大,是指作者的思路阔大。作者不是就诗的流派而讨论诗的流派,也不是就诗的流变而说流变,而是将其置于中西文化碰撞、中西诗歌交汇这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之中进行研究。无论谈及中国新诗发生的文化、艺术资源,以及诗歌艺术的革命性转变及其在中国的变异,还是探讨新诗与传统诗歌的或显或隐的叛逆与继承的关系,作者始终没有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境遇;更须指出,作者不仅仅是描述新诗存在及其发展的事实,而且以现代化的眼光予以烛照,并作出了较客观的价值判断,显示了一个现代学者应有的学术眼光和思想指向。因此,现代性思维在书中随处可见,这是此书的“思”之魂,是赖以支撑其价值结构的骨架。
  所谓“思”深,是指作者对诗、诗人、诗派及其新诗流程理解的深刻程度。这一切是从其著作隐在的内部结构及其叙史方式中显现出来的。此著在结构上建立了一个宏观、中观、微观相统一的结构。宏观,体现在其“引论”和“结语”二章。在“引论”中,作者以概括之笔,将新诗流变的规律予以总结,并揭示其内在的特征;“结语”又从宏观、整体上勾勒了新诗的现代性特征及其与传统诗歌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并对新诗的价值予以大处着眼的估价。显然,从结构的开头到结尾,就暗示了此书的基本思路,以宏观来把握新诗流变的全局及走向。中间四章以“白话化活动”、“自由化活动”、“两大思潮的并峙与对流”、“历史大汇合趋势”为题,从中观的层次上研究现代诗歌的运动。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和中观,就不免空泛,因此,作者在各章的每一小节中,就进入了微观分析和深细探讨层面。微观分两个层次,一是诗歌中的具体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一是诗人及其诗作。这样,宏观的把握有中观和微观分析作为支撑,使著作具有情节和细节的丰富性;而中观与微观因有宏观的指引,使之具有了分析的稳定性和价值评判的一致性。沟通宏观、中观与微观的桥梁是作者的思想。如果说,宏观把握的大气使其著作具有了“思”之高度,那么中观与微观论析的透彻,就使其著作有了“思”之深度。
  所谓“思”特,是指作者的独立的研究意识和创造性的工作。学术研究最忌模仿而缺乏创意,无独创与新见的著作,无论论析如何深细,材料何等丰富,都缺少作品应有的“神”;要么是以体大吓唬外行,要么显出“小家子气”,要么只有材料的堆积。从龙著看,虽然充分显示了其综合研究之长,但并未止于此,他在评价诗派、诗人、诗作时,既没有局限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叙述模式之中,也没有以后现代的时髦,对一切采取解构态度。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既从特殊的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出发,不回避意识形态叙述的合理内核,对革命诗人的评价如是;同时他又以现代的眼光,指出此类诗人的局限。
  完美的学术著作是不存在的,“完美”无异于学术的终结。当我阅读此著以后,也有一些觉得不够满足的地方。作者在探讨新诗流变时,与中国传统诗歌和西方诗歌的比较似乎深入不够;对诗人和诗作虽然也作了艺术文本的分析,但比之于思想之“思”,显得弱了一些;作者从现代性的角度探讨新诗的历史发展,无疑给新诗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有些分析却失之笼统,不够深细。尽管如此,本书不失为大气、厚重、新颖之作。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序跋选

  《狂飙人格——歌德》后记
  李御
  西方文学对我的浸润与滋养,始于歌德。年少时初读《少年维特之烦恼》,那份震撼与吸引,成了无比鲜活的记忆。在特有的艺术氤氲中,心放飞得很远。若干年后,当我动笔写作这部评传时,就好似带着儿时的梦,去叩响一位前辈的窗棂与心扉。
  穿越时光隧道,走近两百多年前的一代文学巨匠,依稀有一种促膝而谈的感觉。诗人的气息与仪态、服饰与步履、惊世骇俗的谈吐,变成了可以触摸与感知的真实。但即使如此,却越发感到走近诗人思维内核的艰难。面对大海一样的宽广与深邃,目力所及是一片绚烂与浩淼。他的叛逆与反抗,他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他的痴爱与被伤害,还有他波谲云诡的人生之路,生活中频仍的变故,如同一个多面体,折射出万般情状。解读一位人生与作品同样富有的文学巨匠,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博大与精深,还可烛照一段被浓缩了的历史,以及在特定时空内,诗人的复杂心态与人生况味。
  也是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孤灯伴我,远处不时有列车驰过,顿悟引领我作这样的思考:路因为有了与之相伴的峰峦河谷,以及大小驿站,而变得灵魂飘逸;人则因有了生活中那些意趣各异的大小故事而组合成了丰满与真实的人生。我试图把这些珍珠般的故事缀串起来,去诠释诗人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之旅。
  尽可能多地传递最深层面的思索,是作者的初衷,但因功力不逮,难免留下缺憾。就本人而言,从中所受益的,仍是一个极平实与永久的话题:勤勉与执著。对文学、对自由、对生活、对爱情。歌德曾在《塔索》中唱道:“我徒劳地去抑制这种冲动,它在胸中日日夜夜激荡不停,如果我不去思考和写作,那么,生活对我来说就不再是生活”;他也曾在《不倦的爱》中放声歌吟:“不顾风凛冽,穿过峡谷里蒸腾的雾气,向前走,向前走!无止无休。”
  (《狂飙人格——歌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永新人物传》出版
  《永新人物传》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井冈山下的江西省永新县,自东汉末建县以来的一千八百余年间,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赢得了“义山之秀,禾川之清,文风鼎盛,英才辈出”的赞誉。这些杰出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其中不少人享誉中外,堪为后人表率。《永新人物传》全书一百二十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自唐至民国时期,编录了经乡试中举、廷试登进士、德才兼备的人物一百七十二人;下卷为当代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物共一百八十二人立传。
  (龙明章)(附图片)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读书天地
  本书所写的是一类特殊的部队,它的存在与官兵们每天的生活和战斗息息相关,但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这支部队的官兵是帷幕后面的主角,是人们通常形容的那种幕后英雄,一种必不可少的幕后英雄。你可以忽略他们,但应该明白谁都不能缺少他们———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及其所属部队的指战员……
  《幕后之神———记建国以来我军最大的一次后勤保障行动》(长篇报告文学)
  曹岩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