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拨亮人心一盏灯
  ——记组织干部张绳华
  本报记者 董宏君
  在福建漳州,每月15日是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夜谈日”。这一天,在张绳华的日历上是个不容“侵犯”的日子。倾听与交谈是这一天的主题。而在百姓心中,这一天的灯光也似乎格外温暖格外明亮。
  “一盏灯”——“夜谈”的灯是老百姓暖心的灯,希望的灯
  在组织部办公室,一本本接待笔记密密麻麻记载着一个个百姓的心事,一叠叠夜谈档案倾注了一腔腔公仆情怀,挂满会议室的一面面锦旗与铜匾演绎着一桩桩动人的故事,翻看着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记者仿佛触摸着一颗颗滚烫的民心。
  “夜谈”的由来,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绳华上任不久遇到的一件事引发的:
  一位叫邹木山的农民三次来漳州市委组织部找部长,都因部长公务外出没有找到。最后只得留下三封信,怅然而去。
  邹木山的父亲邹天水1930年加入红军入了党。参加过战斗,负过伤。后来与组织失去联系,解放后受到不公正待遇。
  为了恢复邹天水的党籍,三代人从没断过奔走,申诉;92岁的邹天水虽然双目失明,爱党之心却不变,发誓:不恢复党籍,死不瞑目!
  忠贞不渝的信仰,至死不改的追求,张绳华被强烈地震撼着。他调阅档案,上书省委组织部,从福州到山区,奔走呼吁,为这位老红军恢复了党籍。
  三代人,四十年。张绳华在反思:群众找组织部长也真难。一定要面对干部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1996年11月,部务会作出决定,建立“组织部长夜谈”制度,确定每月15日下午4时至晚上11时为接待干部群众来访的时间。
  干部群众用眼睛和心灵悄悄判断着眼前的一举一动:“来访登记台”换成了“来访服务台”,有人倒茶,有人登记,还有人负责引路……
  “夜谈”辐射全社会,连着千万家。多少跨年度、跨地区、跨领域和涉及多部门、多人头的疑难复杂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老“疙瘩”,都摆在了张绳华的面前。谈一谈容易,然而,“自讨苦吃”地牵起这个头,去解开这些“疙瘩”,要费多少周折啊!
  在漳平市永福山乡的一间农舍里,张绳华读着李文炳的材料,眼睛湿润了。46年前,厦门大学毕业生李文炳,在政治运动中,执教不满一年就被不明不白地清除回家,1995年,贫病交加的李文炳含冤去世。
  李文炳的学生郑祖源把替老师申诉的材料递给了张绳华。张绳华决定亲自到李文炳的老家漳平去实地调查和察访。
  翻越永福大山,张绳华来到李家,向李家、村民和村两委调查了解详细情况后,又到当地教育局、公安局查阅档案。
  一天300公里的一线察访,几经周折,开云散雾,终得水落石出。
  1998年春节,漳州市委组织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向远道而来的李文炳家属们,宣读了为李文炳落实干部待遇的批复。
  “夜谈”面对面的交流,虽说只是短暂的交谈,却在人们心头点燃了一盏灯。张绳华说:历史的失误,虽然有过一时的灰暗,但是党的政策能重新点燃人们的希望!
  从第一次部长夜谈到今年8月,45个月,45个“夜谈日”,张绳华部长从未缺席过。不管是假日还是周末,每月15日,张绳华风雨无阻,必定在他的办公室里接访群众。即使远在省城开会,他也会想尽办法,赶回来参加“夜谈”,直到夜深人静,最后一位来访者离去,才彻夜赶路,驱车300公里返回福州,参加第二天的会议。
  每月15日,在张绳华的心目中,那是他跟人民群众约定好的时间,人民群众是神圣的,党的干部绝不能失信于民。
  漳州卫校退休教师赵添金通过与部长夜谈,终于确认了她与另外80多个同志的入伍时间。这批老干部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每个月多领几十元的退休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次“夜谈”,人们看到了党在倾听人民的心声:谈的是语言,唤起的是情感。通过一件件事情的解决和落实,群众知道了党在关心他们的疾苦,看到了党与人民鱼水相依的优良传统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新一代党员干部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
  “一团火”———国事家事百姓事公道办事,党心民心公仆心深得人心
  “国事家事百姓事公道办事,党心民心公仆心深得人心”有人曾用这副对联描述“组织部长夜谈”制度,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对张绳华的描述。
  在“关于恢复邹天水同志党籍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封饱含真挚情感的信件:
  “我无意翻阅沉重的历史扉页,无意以感情代替政策,更无意以同情改变真实。但我认为党把我放在现在这个岗位,工作中碰到邹天水这么一桩特殊的案件,党的多年培养和教导,不容我沉默和回避,深深感到有责任接受一位曾经冒着人头落地、家破人亡危险,为党为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老红军的申诉;有责任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地落实党的政策,为对革命有功者辩冤纠错;有责任刻不容缓地向党的上级组织报告并提出请求,力争早日解决问题,哪怕早一天,我们都愿付出数倍以上的代价……”
  “我含着泪花撰写报告和这封信,现在翘首盼望喜讯的到来”。
  张绳华炽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燃烧。这与那种门难进、脸难看的“衙门”作风,那种摆官架、耍官腔的官僚习气,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这“一团火”不仅在张绳华的内心燃烧,他更把这“一团火”的情怀深深倾注在每一项工作中,带领干部们释放比“一团火”更大的热能。
  8月22日,记者抵达漳州采访,正赶上今年的第十号台风将在福建登陆。晚10时15分,开了一整天会的张绳华驱车赶往云霄县。
  午夜时分,记者与张绳华一同抵达云霄。张绳华顾不上休息,直奔县防汛办公室,与值班人员一起察看气象云图,了解台风的讯息,核实渔民归航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张绳华冒雨赶到漳州市第一大水库———峰头水库。当他得知水库从23日零时即开闸泄水,腾出库容以拦蓄可能到来的洪水时,才放心下来。接着,又到近海的陈岱镇,详细了解当地渔民、危房危巷情况,再三嘱咐不能麻痹大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月23日晚,第十号台风从漳州擦肩而过,漳州市委组织部大楼内第二场“干部学习问题辩论会”如期举行。双方辩手阵容整齐,面红耳赤的陈词与攻辩,让记者感受到组织部干部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漳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夜读”活动的一个小镜头。
  漳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夜读”制度与“组织部长夜谈”制度同时诞生于1996年11月。1996年初,初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张绳华首先提出“一张笑脸迎送、一声热情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款待、一阵促膝交谈、一个实在说法”,这六个“一”,让组织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之家。
  接着,他又积极倡导建立干部每周“夜读”制度,以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
  这项看似平常的学习制度花费了张绳华不少心思。组织部的干部说,“我们的夜读可不是单纯地读书念报,内容丰富多彩,挺精也挺管用,形式非常灵活。”
  几年来,“夜读”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形式上由专家讲座、业务公示、礼仪培训、读书演讲、辩论赛、模拟公务员面试和读书考部长等多种形式,强化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干部素质。
  我问组织部的干部,“你们部长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执着与创新。”组织部的干部深有体会。
  1998年,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新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了组织部。
  市委书记李敏忠对记者说,“是我给他们压的任务。我认为新村建设是衡量农村基层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一个直观反映。”
  担任新村建设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新村办主任的张绳华要在新村建设中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
  一个又一个党员干部率先拆掉自己的旧宅、祖祠和祖坟,用自己的行动在村民中间树立起现代观念。
  张绳华既欣慰又激动。
  新村建设示范点上,张绳华再三强调,建一座新房,这是农民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决不能出现半拉子、劣质工程!
  认识张绳华的人说,部长说话快,走路快,行动快,工作起来风风火火。
  清晨5点,张绳华又出发了,到工地察看工程进度、实施情况、工程质量,和村支书交换意见,倾听群众的反映。
  有几次到福州开会,张绳华细心地把福厦沿线漂亮的农民新居建筑拍摄下来,供设计人员参考。这几年他到北京、上海考核干部,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去韩村河村、旗中村等新村学习当地的经验。
  如今,一片片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新村在水仙花的故乡“开花”了!红瓦、蓝天、碧树、鲜花,住进宽敞明亮的别墅式新居的农民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一扇门”———敞开时,门里是“职责”;关闭时,门外是“私”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挂在张绳华办公室里的一副对联,也是“夜读考部长”中,干部考部长的题目。
  在干部们心中,这副对联就像是部长的一扇心门,打开这扇门,才能理解门里那颗心。
  打开这扇心门,张绳华心中的一件小事令人动容:在福州工作时,一次他带父亲坐公共汽车去看病,上了车,生病的父亲更感不适。可是车里没有一个人让座,包括许多年轻人。
  张绳华非常非常难过,因为,在他成长的岁月里,在他刚刚上车之前的所有时候,他不知让过多少次座,可是,此刻,没有人给他年迈生病的父亲让座。
  “我不会因为内心的一点失落改变我的做人原则,改变我的信念。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更为积极的东西,我会继续让座,继续做一切我认为该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一件小事流露出张绳华性格中倔强而无比坚硬的一面,他是那种不畏艰难,认准目标,百折不挠向前走的人。
  和敞开着的组织部大门、办公室大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张绳华的家门是紧闭着的。他到过部里每一位干部的家,却从不让干部和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到他家。在干部们的要求下,他同意在每年春节过后的初三、初四两天,大家可以到他家坐坐,聊聊天,喝喝茶。这是干部们难得与部长共享闲暇的时刻。组织部的干部们这时也会及时“通风报信”,告诉那些“夜谈”中想来看看部长的人们。
  还有另一扇门也是紧闭着的,那就是“私”字之门。
  1996年,张绳华调到漳州市委组织部,妻子和孩子还在福州。人们私下都以为,这只是一个“飞鸽牌”,没想到,不久,他就把妻子和孩子也都调到了漳州。
  1997年,张绳华上初中的儿子考高中,差了几分没考上省重点中学漳州一中,只上了漳州三中。开学两个多月后,学校降低了分数线,他儿子榜上有名,理所当然回到一中就读。
  出差归来的张绳华得知原委,立即要求儿子回到三中。并对儿子说,“你不能到一中就读,否则,别人还以为是我的缘故而降低了分数线。”
  平时懂事的儿子感到十分委屈,执意不肯接受父亲的意见,因为他已经和三中的同学们告别过了,再回去没面子。僵持之下,最后张绳华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孩子回福州读高中,但明确规定:只能在与漳州三中对等的二类高中就读,不能上省重点。最后,孩子上了福州五中。
  “因为我的位置跟人家的不一样,我负的责任跟人家的不一样,看我的人和看人家的人也不一样,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与别人不一样。”张绳华这样说。
  我问张绳华的司机陈丽彬师傅,“你经常和部长在一起,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事吗?”
  朴实的陈师傅说不清有什么特别的,他说,“总之他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刚开始还觉得奇怪,久了,就习以为常了,不再觉得奇怪。”
  “漳州人都说:十五的月亮最圆,十五的北斗星最明。那一天,尊卑与贵贱被视为平等,迷失的人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信任来自大众,您把真诚与忘我的工作精神赠予百姓,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在漳州人圆圆的梦中永远有我们敬爱的张绳华部长!”
  我在一堆写给张绳华的信中看到了这张署名“小市民”的明信片,我记下了它,也记住了这些天来我在这里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这一切,不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吗?
  (注:本文发排时,张绳华已调任中央组织部工作)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专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跨世纪的政法工作
  中央政法委员会研究室
  为期两天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会议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全国政法工作跨进新世纪。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就是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政法干警,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确保公正执法,为“十五”计划的实施和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加强政法工作的基本方针。“三个代表”要求的每一个方面,都同政法工作紧密相联,既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的总的指导思想,又是各项工作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检验和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各级政法部门一定要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党和国家新时期的中心任务。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各项政法工作都同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可以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排查调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可以为改革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惩治经济犯罪,依法调整各类经济关系和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可以为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总之,依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就能够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维护和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为紧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是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高标准和新要求。政法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涉及黄赌毒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打击利用封建迷信和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取缔和打击邪教组织,与各种腐朽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不懈的斗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及法律服务工作,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要求,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法部门肩负着“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犯罪,服务四化”的职能,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保护、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法部门能否履行好这些职责,关键在队伍。只有通过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才能做到严肃公正执法,才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履行法律职责。全体政法干警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依法办案,公道办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以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政法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是维护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政法工作开展得如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看其能否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政法部门应当认真检查各项工作,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怎样切实在政法工作中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政法工作保障服务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做哪些改进等等,做到自觉地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检验各项政法工作,把政法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指导,推动政法工作的改革,不断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推进司法改革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政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衡量标准,为政法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各级政法部门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探索政法工作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使政法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民盟北京市委为繁荣首都经济献策
  本报北京十二月一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由民盟北京市委主办的“发展资本市场,繁荣首都经济”研讨会今天举行,与会学者为发展首都经济献计献策。民盟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学农出席了研讨会。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法官晋升
  本报讯 陕西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一改过去任免法官侧重口头和书面汇报的做法,全程深入到任免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了任免质量。在不久前的第二十一次常委会上,任命的五十五名法官全部顺利通过。(冯力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水电部队“西电东送”当尖兵
  本报讯 以贵州省洪家渡、引子渡水电站等七大工程同时开工为标志,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于近日全面启动。在这一国家“十五”计划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武警水电部队打头阵、当尖兵,先期承担的九个项目的工程,个个工期超前,质量一流,赢得西部人民的广泛赞誉。
(方金勇 张晓耘)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重庆百万民兵绿化长江
  本报讯 重庆百万民兵、预备役人员在警备区统一组织指挥下,积极投身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开展“绿化长江大行动”以来,先后沿江植树三千五百多万株,种草五万平方米。民兵、预备役人员承包荒坡达五万多亩,管护国有、集体林地十万余亩。 (帅逊
马书笔)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第二炮兵某部扶贫工作喜结硕果
  本报讯 地处穷困山区的第二炮兵某部,四十年来,深入开展双拥扶贫工作,带领三乡十四村群众走上致富路,先后开展了“百井扶贫”、“文化、医疗下乡”、“帮困扶老”等二十项扶贫攻坚工作。
  (陈念鹏 任毅)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柘城连续三十五年无责任退兵
  本报讯 河南省柘城县人武部严把应征青年政治、身体、文化关,县、乡、村分别签订《征兵工作责任书》,实行三级政审、横向联审,层层把关。军地双方征兵工作人员也签订《廉洁征兵责任书》,连续三十五年无责任退兵。 (张超 冯永刚)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宣化区人武部网络选新兵
  本报讯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武部研制开发了人武工作自动化指挥软件,建立了区人武部与各乡(镇)、街道、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武装部局域网。今冬征兵开始,他们建起了应征青年和优秀应征青年数据库,实现了网络筛选。 (刘华 爱民 程晨)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某部官兵科技扶贫
  本报讯 近年来,驻河北保定武警八六四○部队官兵通过选派技术骨干送科技信息等形式,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近几年来,该部队为群众选派技术骨干数百人次,赠送科技资料两千多册,帮扶贫困户三十多家。 (房语兵)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

  完善制度 拓宽渠道 强化措施
 郑州加大群众监督干部力度
  本报讯 河南省郑州市在调动、引导、保护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8年以来,通过群众监督这一重要渠道,该市共收集掌握干部和干部工作方面的问题4000余条,责成223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了回复,其中对53名实行了戒勉,107名作了降免职处理,6名移交执纪执法机关查处。
  郑州市委强化措施,完善群众评议制度。一是扩大了参与评议的范围,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监督。二是突出了评议的重点,细化了评议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注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确定不同的评议重点。三是改进了评议方法,坚持全面评议与专项评议相结合;年度评议与随机评议相结合;座谈评议与书面评议相结合;定性评议与定量评议相结合。为了在更大范围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还采取了发征询函、登门走访、发放民意调查问卷等多种评议方法。四是注意了评议结果的综合运用,近年来,市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防止和纠正干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意见》等,都是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
  针对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而造成的工作上的被动,市委聘请群众监督联络员,构建了群众监督网络。
  与此同时,该市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发挥信访举报的监督作用。首先实行了首问责任制,其中明确规定党员群众到组织部门来访,被问询的第一位同志,无论是否从事干部监督工作,都要热情接待;其次实现目标责任制;第三实行查案责任制,规定信访举报立案后,必须明确负责查处的责任人;第四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要求责任人必须亲自安排部署,尽可能参与调查,帮助解决查核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保证了查核的效率和质量。(张严 卢大波)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爱心”接力
  齐明宇 李学华
  一场早雪,把中原大地伊洛河畔装扮得格外美丽。11月的一天上午,河南省洛阳市平乐镇平乐村周兰英老大娘家里异常热闹,当武警8683部队特勤连一班战士马孝田从班长刘本波手中接过绣有“爱心接力”四个字的锦旗时,8名老战士齐声鼓掌,小马激动地说:“班长,你们放心走吧,我一定会带领全班战友接好这一‘棒’,把光荣的传统传下去。”
  22年前,68岁的周兰英老人继丈夫在朝鲜战场上捐躯后,唯一的儿子又在部队执行任务中牺牲。面对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双重打击,周兰英老人痛不欲生。驻地特勤连官兵得知周大娘的处境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断捐钱、捐衣、捐面,每到双休日,一班总会有两名战士来到周大娘家,把小院内外打扫干净,帮她拆洗缝补,再到门前的菜地上除草、施肥,连队卫生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他们来得准时,走得匆忙,俨然成了这家的主人。去年8月的一个星期六,特勤连战士易小明、庞国锋,照例来周兰英老人家“义务值日”,刚迈进大娘家门,只见周大娘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已不省人事,两战士一路小跑将大娘背到部队卫生队,因抢救及时,周大娘转危为安。原来周大娘在给农作物喷药时,不小心中了毒。事后,周兰英老人逢人便说:“是兵儿子帮俺捡回了一条老命。”
  交接仪式过后,老兵们开始与周大娘合影留念,望着墙上那一张张发黄的合影照,大娘幸福地笑了。接着,新老战士挥动铁锹扫把,又将小院的雪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觉中,时钟已指向11时20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来大娘家了。临行,老兵们凝视着小院的角角落落,久久不忍离去,“再见了,大娘,我们一定会再来看您的。”望着一群远去的兵儿子,周大娘用衣襟轻轻拭去眼角滴滴泪花……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河南省滑县公安局利用信访渠道解决当事人反映的执法及队伍建设问题,赢得上访户的赞誉,使上访量逐年减少。图为该局纪检书记和民警一起到上访户家中回访。 张发世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