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迎新曲
  叶延滨
  迎新是个老话题了,人们总在这个老话题下说点儿吉祥祝福的话。这次我不说老话,说说我突然想到的一个问题,迎新是在迎接谁?
  引出这个想法的,是一个自定的假设,为什么要从天寒地冻的1月1日算新年,而不是把盛夏的某一天算作新年的第一天呢?自然的时间过程呈现着一种循环往复的状态,白天黑夜,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以自己或长或短的存在,完成生生死死的生命延续长链中自己的价值。这是一个循环的可视为某种可重复出现的过程,从理论上说,每一个点都可以视作新的周期的起点,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是把黎明当作一天的起点,又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开始新的一年呢?
  你会纠正我的说法,你会告诉我,每一天是从午夜零点开始。这是对的,科学的规定如此。全中国都只有一个北京时间。但每个地方太阳升起的时间不一样,对于同一个地点,每一天的太阳也不会同一时间出现在地平线上。天安门广场上有一个升降旗时间通告屏,每一天都不一样,原因就是国旗要在太阳升起时升起,在太阳下山时降下。在同样一个北京时间里生活的人们,他们也是把出现在窗外的黎明当作新的一天的开始,升起自己生命之旗。人们面对朝霞,在心里对自己说,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扫庭院,迎风起舞,孩子上学,老人散步……这是一种心理时间,在这个“迎新仪式”中,是在迎接光明。让每一天在光明中开始,让新的一天从与光明拥抱开始,每迎接新的一天,人们都在进行一次光明礼赞!
  一天的开始如此,那么一年的开始又是迎谁呢?纪元阳历是从1月1日开始,这是全世界共同认定的新年第一天。但在西方有一个更实际的“新年”———圣诞节,在元旦前一周,人们就迎新年了,因为那是耶稣的生日,是生命的开始。在中国,新年就是春节,是冬去春来,虽然元旦早过了个把月,但中国人觉得这才是这块土地上的新年,人们迎新,迎的是万象更新,是迎春天里天地之间万物复苏的生机。
  迎新的庆典,是生命礼赞,是为万物之灵,高唱一曲新歌。中国的新年又叫春节,或叫农历新年。中国古代历法被叫做农历,这是极有象征意义的,它表现了中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们把大地回春之际认定为新年,这时,人与自己周围所有的生灵,无疑是相通的了。是天地万物之生命再生的欢乐,使这个节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天同庆。我们每次迎接新年,都是在迎接万物生命的新开始。
  喜迎光明,喜迎新生。在这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角逐与并存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在迎接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时,发出了我们对光明的礼赞和对生命的祝福。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想法。他说,他刚放了一挂鞭,就是迎财神爷的。还有的人会说,你想的那些全是与现实太远的东西,各人有各人一本经,做生意的迎财神,当官的趁过节放假去串门,年青人忙着搞对象,打工的忙着回家过几天有情有意的日子……我说,这些说法都对,发财的,发光明路上来的财,升官的当个正大光明的官,年青人多珍惜青春,阖家团圆时多斟一杯酒,祝人人都有个温馨的家,不也挺好吗?是啊,人人脚下都有一条自己的路,我祝愿你今后的路是一条光明大道,至少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这话好像说了等于没说,但细想想,人生该走的只有上面的路。何况将进入新世纪呢!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新世纪钟声
  侯龙柱
  春风注入江河大地的每个细胞
  鲜活生活的每个细节
  时光之树常青
  染绿一圈新的年轮
  新世纪的钟声清脆激越
  新世纪的钟声神采飞扬
  召唤着颗颗年轻奔放的心
  在那充满朝气的跑道上
  钟声悠扬
  敲开北国封冻的思绪
  钟声悠扬
  敲击艰难曲折的悠悠岁月
  钟声是历史的里程碑
  钟声是人类的优美音符
  钟声催春
  催开满山遍野烂漫的山花
  钟声是五千年黄河漫漫的历史
  钟声是长江奔腾不息的波涛
  钟声伴随着秦时明月汉时关
  走过唐诗宋词明剧元曲
  钟声里明媚的春光泛绿意
  娇艳的桃花映山河
  燕子在春光里穿梭
  喜鹊在钟声里报喜
  异乡的游子
  聆听钟声眼含热泪
  举杯同庆
  饮下落叶归根的源泉
  拥抱钟声向昨天告别
  钟声是一张宏伟的蓝图
  覆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钟声是跨越新世纪的黄钟大吕
  是巨龙腾空时的声声长啸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副刊全体同仁向广大读者致以:
  新世纪的祝福
  徐鹏飞画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走进新世纪征文

  新世纪,开门
  齐荣晋
  跳动到这一秒,时间老人豁然开朗,舒展了眉头和皱褶,呈现出一张盈盈笑脸。时间撤走了脚手架,一眼眼的拱洞架起了通往彼岸彩虹般的桥梁。时间开启了锁闩,一扇扇圆圆的大门次第打开。一刹那,我们走出了百年千年的隧道,步入六合开放的新天地。
  新世纪、新千年的第一道曙光就要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了。此刻,远隔百里千里数万里的亲朋好友开始相互问候着,祝福着:“百年好合,千年幸福,万事如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惟有今天的太阳是最新的。该用什么留住这百年一遇、千载一逢的幸运时刻?全家人心情激动,领着孩子去寻找一种属于我们的庆祝方式。
  凛冽的寒风,红彤彤的朝阳沐浴着一支队伍,我们是迎接新世纪“献血救人,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步入这个行列,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寒风中只是目光相对,就感到温暖如春,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自豪和幸福。
  在辞旧迎新的节日里,自己先给未来奉献点儿什么?这队伍该是属于通向新世纪的一支先头兵,我荣幸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真该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想到收获也该想到耕耘,想到甜蜜的硕果也该想到辛苦的劳作,只有奉献才可能得到回报。聪明人早就为自己规定好了,说拥有了这样几件东西就得到了进入新世纪的派司,说掌握了那样几种技能就领到了新千年的通行证,说有了什么观念和意识就签注了出入自由的绿卡。然而,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人类的爱与和平的信念。
  低着头看到的只是物质的反光,看不到新世纪的太阳。沉湎于物质的占有和醉心于个人本领高低的人,就像《一千零一夜》中进了大盗宝库里的高西木喊着“大麦,大麦,开门吧!”什么都叫过来,就是不得要领,仍然开不开门一样,是进入不了新世纪的。即使是走出了新世纪的门,思想和精神也还束缚在旧世纪的窠臼里。
  新生的世纪更像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一下子睁开了眼,张开了嘴。她就这样看着陌生的新世纪,看着你我他,只有奉献的人才可以赢得这孕育了百年千年的宁馨儿的爱心。她纯洁得像一块白璧,最容易让人们雕绘出最新最美的图像。让我们都有权利自豪而幸福地叩响:
  “百年,千年,开门吧!”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兰草
  李志宏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子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乐凯之光

 曙色辉煌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走进新世纪”征文启事
  我们挥手告别二十世纪的身影,抬眼迎来新世纪的曙光。百年一回,人生一次,几多豪情,几多感慨。有壮心不已的,有大展宏图的,有憧憬未来的。从大处着眼的,要指点江山,为民族复兴而激昂慷慨;从小处入手的,想细说身边平凡事,为百姓冷暖而献计献策。新世纪抒怀也罢,新千年畅想也好,请把你的感受,你的见闻,用诗歌、散文、随笔的形式表达出来,参加我们的“走进新世纪”征文活动。
  征稿时间,从即日起到2001年3月底截止。征文结束,将进行评奖。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参加我们新世纪的首次征文活动。
  来稿请寄:人民日报文艺部“走进新世纪”征文组;邮编:100733
  人民日报文艺部
  丝宝集团
  2000年12月30日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大栗子镇
  张书政
  小镇清幽,山水明媚,地处吉林省东南,犹如边陲明珠,镶嵌在中朝界河鸭绿江畔。
  江畔有奇石,立岸成双,如从天坠,形色酷似大栗子,地名由石而得。
  五十五年前,此地非城非镇,无乡无村,土名“大栗子沟”。山里有座小型铁矿,被日本人侵占,沟谷之中,是矿山的简易机关,房舍寥寥,鲜为人知。是历史赋予机遇,大栗子沟一夜成名。
  时为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率部溃逃,并挟持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以及小朝廷的勋戚显贵,逃至大栗子沟,苟延残喘。一时间,此地成了东方政治、军事的一处热点。
  今日大栗子,历史风云散,几度夕阳红。这片山、田、路、舍,依然流传着苦涩的历史故事。
  镇南路东,远山近水,含波吐翠。这块风水宝地,原来建有大栗子铁矿日本矿长的豪宅。通透的条木围栏,白色的木桩篱笆,前后两院,花木扶疏;“丁”字形房舍,华屋数间。溥仪逃亡大栗子沟,以矿长豪宅为行宫,与婉容、李玉琴居住。豪宅御用,身价倍增;边陲之地,“天高皇帝远”,这处有了行宫味儿的建筑当然特别。无可奈何花落去,1974年,“丁字房”被拆毁,“行宫”废弃,蔓草半墙,牛羊卧息。
  行宫之南,菜畦碧绿,烟柳人家。一栋日本风格的长楼,浓荫周匝,人称“皇亲楼”。这是溥杰和嵯峨浩一家人,二格格、三格格、五格格等溥仪“御弟御妹”的旧居。现在,“皇亲楼”已属寻常百姓家,出入着铁矿工人及其家属。
  小镇有位“历史老人”马文洲,曾在“皇亲楼”执炊,年近八旬,精神矍铄。他讲起小镇与日伪大溃逃的历史,津津有味。当年,大栗子沟涌进日伪溃逃者四百多人。他们是1945年8月11日半夜,在长春东站爬上火车,8月13日到达大栗子沟。最初,他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每日焦躁不安。后来,树倒猢狲散。王朝末日,丑态百出。御厨用啤酒瓶子给皇帝擀面片儿,大臣们拿着古玩字画儿换煎饼,皇后犯大烟瘾耍疯闹人,溥仪带出来的传国玉玺和皇冠珍珠在库房失盗……
  溥仪在大栗子沟亡命六日。8月15日,溥仪听人传达了日本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的英语广播。8月17日,溥仪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举行退位仪式。8月18日黄昏,溥仪离开大栗子沟,企图逃往日本。第二天,在沈阳机场成了苏军的俘虏。其实,日本关东军与苏军当局洽降约定,溥仪由日方负责,在沈阳交出。关东军让溥仪到沈阳换乘大飞机再去日本,这是一片鬼话。
  镇南路西,店铺民居,参差错落。屋宇突出者,青砖黑瓦,坐北朝南,气度恢宏。这就是溥仪召开御前会议,签署并宣读《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的地方。此房原为大栗子矿山株式会社食堂,如今保存完好,门口嵌着“溥仪退位旧址”的标牌。置身房间,人们会想起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大崩溃”一章中,忆及关东军导演这幕退位丑剧时写到的,“他们拿来了那位汉学家的新手笔——我的《退位诏书》。我站在犹如一群丧家犬的大臣、参议面前,照着念了一遍。”仅仅两分钟的宣读,傀儡皇帝退位丑剧乃至上演十三年又五个月的伪满洲国政治丑剧,在大栗子沟收场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青山依旧在,大栗子沟已经变成大栗子镇。镇辖三村,户数四千,人口万余。新路坦荡,老街犹存。工、农、商、贸,欣欣向荣。为了牢记五十五年前中日之间那场不幸之战,为了不让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及其儿皇帝的政治丑剧重演,吉林省文化厅,长春伪皇宫陈列馆,白山市,临江市,都帮助大栗子抢救小镇的历史。他们派人进京,访问年已九旬的溥仪之妹二格格、五格格,请来年过七旬的溥仪之侄爱新觉罗·毓嶦等人,这些溃逃亲历者的回忆,丰富了小镇的历史故事。溥仪退位旧址和“皇亲楼”,已整旧如故;溥仪逃亡的行宫,正在修复。小镇的历史故事,讲述者越来越多……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金丝猴杯“走进西部”征文暨东方书画艺术大展颁奖会
  由人民日报文艺部、中国美协旅游联谊中心、中国金丝猴集团共同举办的“金丝猴杯‘走进西部’征文暨东方书画艺术大展颁奖会”近日在天津举行。
  西部大开发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厚望,许多作者通过自己的笔,描绘出多姿多彩充满生命和希望的西部。“走进西部”征文评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十二名。
  书画大展的征稿工作自今春开始以来,受到国内文学界和书画界普遍关注,近万人参加应征。通过严格评选,书画作品共从来稿中评出入选作品二千件,其中金奖二十件、银奖四十件、铜奖六十件,优秀奖二百八十件,同时还产生出“东方之星——全国百名优秀小书画家”二百名。书画和征文的获奖作者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喜气洋洋地参加了这次盛会。(文丽)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择友·择善
  巴特尔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同志为友,小人为朋。交友,要交贫,贫贱之交最易识别真假;交友,要心交,心灵之交才会肝胆相照。择友,在位时多交清淡朋友,有钱时不交酒肉朋友,得志时慎交逢迎朋友,失意时要交知心朋友。
  挚友易求,铮友难得。朋友的朋友,可以成为朋友;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成为朋友。最好的老师,是公开的仇敌;最大的危险,是伪装的朋友。择友,挚友比估计的多,铮友比想象的少。
  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几千年来,人类之所以崇尚真善美,是因为还有假恶丑。美,一定离不开真善。真,本身就是伟大;善,也足可以和伟大媲美。
  善,不单单是一个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行善,是大智;善举,是大德。只有善良,才能包容,才能宽恕,而在人类生活中,包容和宽恕有时可以产生奇迹。
  善良,不能软弱,也不是懦弱。择善,要疾恶如仇。不仇视恶,善就会变得愚蠢。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鱼龙舞(瓯塑)石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