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埃塞的石雕建筑
张文建
  埃塞俄比亚是东非地区有着3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以北部阿克苏姆的方尖塔碑和拉里贝拉的石凿教堂建筑群的文物和艺术价值为最高,堪称“世界一绝”。
  阿克苏姆的方尖塔碑
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往北驱车约1000公里,就到了埃塞北疆提格雷州的阿克苏姆镇。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古代埃塞人以此为首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阿克苏姆帝国。它控制红海—印度洋贸易通道,并征服也门,一度成为东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据历史记载,在阿克苏姆帝国前期,即公元1—3世纪,古代埃塞人为了纪念祖先和举行宗教祭祀,在阿克苏姆城周围,利用当地褐色岩石,先后雕出60多座大小不一的方尖塔碑。由于长期自然因素的破坏,其中大部分方尖塔碑已不复存在或残缺不全。迄今尚保存完好的是一座高21米的塔碑(见下图),但已出现倾斜,周围有几座小塔碑相伴。这座大碑由一块巨型岩石雕凿而成。底座有14个台级,底座中央耸立着碑身。碑身分为9层,呈扁平方塔形,顶出弧尖,故称方尖塔碑。每层雕出4个方龛。方龛上雕有对称的古建筑图案。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些图案是当时阿克苏姆帝王宫殿的缩影,具有很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阿克苏姆方尖塔碑不仅是埃塞古代文明的标志,也是非洲文明的见证。其石雕之巨大,造型之完美,雕工之精细,超过了古罗马石雕,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如今这方尖塔碑已成为埃塞人民的骄傲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因此在埃塞各地到处可以看到绘有方尖塔碑的羊皮画和木雕的方尖塔碑模型,一些社团的标徽及公共建筑物上也常有方尖塔碑的图案。
  拉里贝拉石凿教堂
在距亚的斯亚贝巴以北约500多公里一条深山谷尽头的小山坡上,坐落着一个名叫拉里贝拉的小山村。就在这不起眼的小山坡上下,保存着11座石凿基督教堂。其建筑规模之大,结构之巧妙,雕刻艺术之完美,可以说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这11座教堂建于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当时扎格维王朝第六代国王拉里贝拉是一位十分虔诚的基督徒。他从朝觐耶路撒冷圣城返回后,便调动全国的大批工匠,并从埃及请来能工巧匠,用24年时间,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山村上下的巨大岩石上,雕凿出11座大小不等的教堂。这些教堂分别建在3个地方。在小山头左侧,连续耸立着6座教堂。它们是利用一块长约500米,宽约100多米的紫红色巨岩雕凿成的。其中最大一座名曰“麦德哈尼·阿莱姆之家”教堂,长36米,宽25米,高12米,可容纳数百人。石墙壁上有许多彩色的宗教壁画,被视为珍贵的宗教艺术作品。另外5座教堂依次排列下去,彼此有暗道相通,构成了一个结构完整的石凿建筑群。
  第二组建筑群中的4座教堂位于山坡右侧,是在一块长长的大岩石上雕凿成的。穿过一条长约30米的石凿暗道和两道石门洞,就可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石坑内。中央耸立着一座最大的“耶稣之家”教堂,长30米,宽25米,高15米。这座教堂内部宽敞,可容上百人做祈祷,正面墙中央凿出一个神龛,里边绘有耶稣被钉十字架像。这一组石凿教堂中有的受自然损坏较严重,墙壁上出现许多大裂缝;有的墙面往外倾斜。目前埃塞文物部门正在对其作维修保护。另外在拉里贝拉山坡下,有一座利用地下巨岩雕凿成的十字架形12米见方的教堂,保存得较为完好。
(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德国式的“上纲上线”
  江建国
  “上纲上线”这四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极“左”路线占统治地位、“四人帮”肆虐的年代里,一句闲话,一件小事,一旦“上纲上线”后果就不堪设想。笔者本以为这是中国在一段非常时期的非常现象,但近日德国有一件案子沸沸扬扬地闹了一个星期,使人不能不得出一个结论:原来这种思维方式外国也有。
  事情发生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靠近捷克边境的小城塞布尼茨。此地有一对开设药房的夫妇,夫为德国籍伊拉克人阿卜杜拉,妻为德国人卡特尔贝格。两人育有一儿一女,都活泼可爱。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姐姐带弟弟去当地的公共游泳池游泳时,年仅6岁的弟弟约瑟夫不幸溺毙。当地警方在调查后认为系不谙水性,误入深水区而造成悲剧,“排除有第三者的作用”。
  不料,这对父母却不依不饶,认定小约瑟夫是被谋害而死。他们四处寻访证人,聘请私人侦探调查“真相”,又要求掘开坟墓重新验尸,检察院重新立案侦查,等等。最后,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小约瑟夫是被一帮新纳粹、光头党之流的极右翼青年有意谋杀的,而动机是仇恨外国人。据这对夫妇调查,一伙明显属于极右翼的青年把小约瑟夫拖到游泳池旁的小吃店边,给他灌了些液体,据信是镇静剂,而后又打他,用电棍折磨他,最后把小约瑟夫扔进游泳池的深水区。而且,这伙青年还跳进水里拼命把他往水下按,直到小约瑟夫死去为止。更为骇人听闻的是,当时有200个泳客在场,却无一人出面制止。
极右翼凶残到如此地步,老百姓又冷漠到这个地步,这还得了!11月23日,当发行量高达数百万份的《图片报》以通栏标题刊出这条新闻后,德国上上下下惊得目瞪口呆。政界人士齐声要求彻底调查,严惩罪犯;记者们争先恐后涌进这个1万人口的“人造花之城”,电视报纸连篇累牍地大炒特炒,指责警方调查敷衍了事者有之,批评当地市政当局对右翼活动视而不见者有之。一夜之间,塞布尼茨成了仇外排外的代名词。当今德国政界最怕被人戴上同情和纵容极右翼的帽子,市长、州长吓得慌了手脚,又是发表声明,又是亲临慰问,施罗德总理还拨冗接见了小约瑟夫的母亲。成为媒体明星的阿卜杜拉夫妇对新闻界揭出更为轰动的内幕。他们断定,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谋杀事件,主使人是当地另一家药房的主人,为了把他们挤出塞布尼茨,指使新纳粹对他们的儿子下了毒手。在一片草木皆兵的气氛中,德累斯顿检察院按这对夫妇的线索拘捕了两男一女三个青年。
  然而,没出几天风向就变了。一深入调查,阿卜杜拉夫妇收集的证据大都站不住脚,所谓证词都是推测,估计,没有一个是亲眼所见,而且阿卜杜拉夫妇对每个“证人”都给了钱。被逮捕的三个青年人也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其中有两个人当时根本就不在场。现在,德累斯顿检察院转而调查小约瑟夫的母亲是否有诱供嫌疑。一场“上纲上线”的闹剧渐近尾声。
  人们现在批评新闻界的“保险机关”失灵,不问青红皂白装上弹药就砰砰乱射一通,这诚然是对的。但是,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新闻界的“保险机关”失灵?恐怕就跟观念中的“纲”和“线”有关。一个事件,不跟“纲”和“线”挂上,对某些报刊和电视台来说未免轰动效应不够。阿卜杜拉夫妇显然也深谙“上纲上线”的妙用,双方一拍即合,所以就出现了这场闹剧。
  在一个政治气氛比较正常的环境下,“纲”和“线”往往是一个社会对道德、政治信念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准则,一个衡量是非的公认的标准和尺度,不能否认其合理性。若干年来,西方形成“政治正确”的概念,其实也就是“纲”和“线”,例如不能搞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等。对德国和欧洲来说,则是不能排外仇外。但问题在于,千万不能随便往“纲”和“线”上乱套。划几条“纲”和“线”不难,而社会生活的实际远比“纲”和“线”的表述复杂得多,人们当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风波过去,人们现在是应该总结教训的时候了。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名人生活

  我是中国永远的朋友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金江
  “欢迎,中国朋友!”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热情同我们握手,拍着我们的肩把我们引进他的办公室。
  埃切维里亚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墨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开拓者。记者同埃切维里亚先生约好,请他谈谈他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可他并没有把我们当记者,而是以朋友相称,这让我们心里热呼呼的。
  79岁高龄的埃切维里亚身板挺直,面容清癯,坐在沙发上同我们侃侃而谈。他颇为自豪地回忆起他任总统期间为发展墨中两国友好关系所做的工作。埃切维里亚1970年12月就任墨西哥总统,执政不久就开始致力于发展墨中关系。在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上,墨西哥顶住外来压力,投票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惟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16日,墨西哥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1972年1月28日,中墨两国政府开始建交谈判,2月14日正式签署建交协议。谈起这段历史,埃切维里亚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世界事务不能没有中国参与。所以,我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张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谈起1973年4月作为总统首次访华的情景时,埃切维里亚激动不已。他说:“我和夫人在北京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我同周总理举行了多次会谈。周总理亲自安排我同毛主席见面。当时毛主席是在病中会见我啊!周总理、邓小平还陪我到大寨参观。那次访问,我永远不会忘记。”
  1976年卸任总统后,埃切维里亚继续把发展墨中两国友好作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卸任后,又6次访华。”他说,“每次去,我都发现中国新的变化,都发现中国在各方面获得新的发展。”
  埃切维里亚最近一次访华是1997年6、7月间。他说,浦东新区的建设取得非同寻常的成就,宝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访华我看到正在蓬勃发展的一个现代的中国。中国的改革成就堪称世界楷模!我为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感到高兴!”
  “正是这次访问,我出席了香港回归中国的仪式!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江主席宣布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我真是太激动了!”
  接着,他话题一转:“中国还有一块土地有待同祖国统一,这就是台湾。”“1997年12月,江主席访问墨西哥时,我们见了面。我向他提出一个请求:邀请我参加中国完全统一的庆祝仪式。”“我已经在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他真诚地说。
  埃切维里亚告诉我们,他的8个儿子和19个孙子都去过中国。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老人家希望墨中两国年轻人继续发展墨中友好事业的一片真诚溢于言表。
  约定的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快到了,我们把话题转到他的日常生活上来。
  “您79岁高龄了,身体这么硬朗,有什么养生之道?”“谈不上养生之道。早上6点起床,打网球,吃早餐,看看报纸和电视新闻,写作,上因特网看看世界上有什么大事,有时候接待朋友。就是这样。”他说得很轻松,但给人的感觉是他一天要做很多事情。每天做事,关注世界,充实着他的生活,这可能正是他的养生之道。
  “您到中国那么多次,最喜欢吃什么中国菜?”“北京烤鸭最好。茅台酒也很好啊!”
  早已超过约定时间,我们准备告辞,但老人家却让我们再留一下。他带我们到他的藏书室看看。藏书室很大,里面除了书,还收藏着他与各国领导人会见的照片等资料。埃切维里亚引着我们在一个大玻璃柜前停下。“你们看,这是1973年访华时,毛主席在他的书房会见我的照片。”他又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幅大型照片说:“那是周总理同我一起到大寨参观时的照片。”
  我们看到一幅他同卡斯特罗在一起的照片。他告诉我们,那是他访问古巴时同卡斯特罗的合影。他非常钦佩卡斯特罗,钦佩他敢于斗争的精神。他说他曾8次访问古巴。
  走出藏书室,我们再次向他告辞。但他再次挽留我们。“再坐坐,有两盘我当时访华的录像带,你们一定要看看。一盘是我的摄影师拍的,一盘是中国送给我的。”他把来看望他的两个侄女、三个朋友和他的秘书、勤务人员都招呼过来同我们一块儿看。
  27年前埃切维里亚作为墨西哥总统访华时的情景一幕幕再现。老人边看边给大家解说,显得十分激动。他看着当时北京街头人们骑着自行车的画面说:“变化太大了,20多年,变化太大了,现在中国许多人都有自己的汽车了。”当荧屏上出现毛主席、周总理会见他的画面时,他声音颤抖地说:“这一幕我终生难忘啊!”他在尽力控制自己,他的眼睛湿润了。录像片放了大约一个半小时,老人一直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解。
  埃切维里亚起身送别我们时握着我们的手深情地说:“我是中国永远的朋友!愿墨中两国永远友好!”
  我们离开埃切维里亚先生家的时候,墨西哥城已是万家灯火。采访比约定时间多出2个小时40分钟。
  上图:埃切维里亚在书房。
左图:埃切维里亚向记者介绍毛泽东主席会见他时的合影照片。
  张金江摄 (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社情

  走近日本老人福利院
本报记者 周朗 张仲英
日本是亚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北海道新闻社的同行告诉我们,据去年10月份的统计,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在北海道这个比例更是高达17.2%。面对众多的老年人口,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社会各方创办了各种类型的老人福利院(在北海道就有各种老人福利院728所),既为老年人的家庭减轻负担,也使患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在北海道的札幌市,我们参观了两家老人福利院,它们都是一个叫三草会的医疗法人社团办的。一家规模较大的老人福利院里收住了160位老人,平均年龄82岁,最大的已经98岁,最小的是65岁。有些老人身体还不错,能够自理生活,但多数患有各种疾病。其中有70位老人是“日托”,即早上9时30分来,下午3时离开,其余都是长期住院。这家老人福利院的特点是,介乎于家庭和医院之间,老人在这里既能享受到家庭式的照顾,又能得到医疗方面的护理。
  福利院在各方面为老年人想得相当周到。老人们住的房间有四人间、二人间和单人间。福利院的负责人中川千佳子女士告诉我们:“老人的房间设施,首先要考虑老年人使用方便,其次要便于看护人员观察,第三采光要好。”不仅如此,我们看到,房间外走廊两边的墙壁上都安装了扶手,以方便老人把扶;有的患痴呆症的老人有时会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工作人员就在各屋门上画了一些简单的图形,或者把门漆成不同颜色,让他们“按图索骥”。福利院置办了不少娱乐和健身器材,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项目。福利院还备有专车负责每天接送那些“日托老人”。那天我们参观结束时,正赶上“日托老人”该回家了,专车停在院门口,老人们排着队,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依次上车,目睹这一情景,不禁令人生发出几分温馨感。
  据中川女士介绍,札幌市的老人福利院一般按100位老人配24个护理员、10个护士的比例配备工作人员。这家福利院也一样,但工作人员中年轻人占多数,他们有些是专业护士,其余护理人员也都受过专门培训。还有一些志愿者常常来院里帮助照顾老人。
  在一个大活动室里,我们看到几位老人正在书法老师———一位志愿者的辅导下写毛笔字,说实话,在我们看来,写得不怎么好,可老师时不时地竖起大拇指表扬鼓励他们。近旁,一个小伙子搀着一位腿脚不灵便的老人蹒跚活动,小伙子脸上带着笑,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那个亲密的样子看上去真像爷孙俩。还有几个年轻姑娘分别陪着患有中低度痴呆症的老人做手工,难一点的是缝纫,简单的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在做折纸游戏,老人都很投入,姑娘们也特认真。中川女士低声对我们说:“对于那些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要尽量帮助他们保持和恢复生活能力。”
  中川女士过去是做护士工作的,她的言谈举止透出日本妇女温柔贤淑的特点。她对院里老人的关爱之情突出表现在对老人人格的尊重上。当我们想给一些老人拍照时,她马上制止,并解释道:“有的老人自尊心很强,不愿意公开自己不好的形象,你们想拍照的话,我们要先得到他们的同意。”她带我们去参观单人间卧室,到了门口,她请我们等一下,自己敲门进屋征得老人应允后才让我们进去。中川女士告诉我们,看护人员每天都要给老人洗澡,理发师一周来两次为老人剪发,牙科医生一周来一次为老人看牙,她说:“福利院有责任帮助老人,让他们能有尊严地、愉快地度过余生。”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气味破案
  清溪
  在往日的刑事案件侦查中,有些因缺乏必要的线索和证据而使案件成为悬案,一些罪犯逍遥法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警方的侦破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破案招术越来越多,如DNA破案法、牙齿破案法、指甲破案法、昆虫破案法、激光破案法、催眠破案法。同时,声纹、眼纹、唇纹、耳纹、皮纹也在刑事侦查中大显身手,为指控罪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今,美国刑事科学家又发明了一种更新的破案招法——气味破案法。
  众所周知,狡猾的犯罪分子虽然可以消除留在犯罪现场的各种痕迹,但他却无法消除在犯罪现场空气中留下的自己的特殊气味。因此,专家们认为,这种破案方法比指纹、眼纹等破案法更为优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警方可以将作案地方的空气吸入瓶中,与犯罪嫌疑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两者气味是否同一。
  丹麦警方最近采用了这种新的破案方法。其运用步骤是,警方技术人员将从犯罪现场收集到的空气作化学处理,从中选择出罪犯留下的气味,并将其转移到一块清洁无味的布上,这样得到的罪犯气味特征,被警方诙谐地称为“味纹”。
  审讯开始前,警察先在审讯室内设置一块布屏,让嗅过“味纹”的警犬隐伏在屏风后面。一切准备就绪后,警察便令嫌疑犯排成一行,逐个经过一台运转的电风扇,这样,每个嫌疑犯的气味就被吹到躲在屏风后的警犬的鼻子里。因训练有素的警犬事先嗅过罪犯的“味纹”,一旦电风扇吹过来的气味与“味纹”相同,警犬就会发出咆哮,真正的罪犯只得低头认罪。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礼仪ABC(7)

  交谈艺术
  语言是内心世界的表现,一个人的教养和为人在交谈中会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掌握交谈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巧,是社交场合中拉近宾主间距离的良方。
  基本规则 一要委婉含蓄,表达巧妙。在外交场合,以“遗憾”代替“不满”、以“无可奉告”作“拒绝回答”的婉词;在社交场合,以“去洗手间”代替“厕所在哪儿”,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二要善于倾听,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在听取别人谈话的同时,获得对方的好感。三要坦率诚恳,切忌过分客气。欧美人习惯率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言语不唐突,直抒己见反而更易获得好感。四要诙谐幽默,避开矛盾的锋芒。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令人愉快,还能化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情绪和尴尬气氛。
  忌谈话题 与人交谈时,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更要注意回避对方的隐私,对妇女一般不询问她的年龄和婚姻情况,对一般人,不径直询问他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一旦提出则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谈话时还应注意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不要讥笑讽刺他人,对宗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控制声调 如果留意一下外国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你会发现他们的声调大都低沉而有力,而不少中国人在说话时不大注意控制音调,尤其当众讲话时声音尖而响。如果在与人交谈时你试着把自己的声音降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低沉的声音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和尊敬。(晨曦)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英国禁烟出新招
英国伦敦东区委员会正以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来处罚那些在工作时间吸烟者。
  这项仿效美国的措施规定,凡在上班时间吸烟者,每天必须多工作半个小时,以弥补其用于吸烟的时间。这项措施还包括,委员会辖区内的办公大楼内的所有吸烟室都将关闭。那些隐君子也不得在办公楼的过道里和通向办公室的室外过道上吸烟。
  目前,伦敦东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已采取了相似的措施,这主要是因为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烟民一年花在吸烟上的时间相当于整整3个星期的工作日。因此,让那些在上班时吸烟的人延长工作时间,一是为了弥补雇主的损失,二是为了净化环境,三是据说少了烟民相聚的机会和时间,减少了流言蜚语的传播。(英斌编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快乐的街头女化妆师 徐建中摄于美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