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澳门特区政府举行盛大晚宴
  江泽民主席出席 钱其琛何厚铧分别致词
  本报澳门12月19日电 记者唐维红、王荣久报道:今天晚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澳门综艺馆举行盛大晚宴,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出席晚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和夫人周寒琼,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廖晖出席了晚宴。
  晚上7时许,宴会开始。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市民向江泽民主席和夫人、钱其琛副总理和夫人致以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何厚铧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年以来,维持了社会的基本团结,逐步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取得整体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和社会的现实,采取以巩固基础为主,同时以合适的步伐向前迈进的施政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的来说,澳门人以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充实地渡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历史性的第一年。
  何厚铧说,“一国两制”在澳门能够顺利实施,体现了邓小平先生伟大构想的智慧,体现了我们国家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成就。我们必须抱着对国家、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继续发扬爱国爱澳的主人翁精神,实事求是地做好澳门的工作,把“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推向更大的成功。
  钱其琛副总理随后致词。他说,一年前,我们曾经在这里共同见证澳门回归祖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历史性事件。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相聚,热烈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感到特别高兴。他代表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钱其琛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年来,澳门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令人鼓舞的新气象。特区政府朝气蓬勃,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经济出现恢复增长。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澳门人是完全能够把澳门管理好的。他表示相信,有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澳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以何厚铧先生为首的特区政府一定能够团结广大澳门同胞,在新世纪里,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出席晚宴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何厚铧夫人刘渭桢、澳门特区主要官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夫人董赵洪娉、香港特区主要官员,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主任王启人、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原焘、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司令员刘粤军,澳门各界知名人士以及一些国家驻澳门的总领事、名誉领事,共700多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
  江泽民主席抵达澳门
  本报澳门12月19日电 记者唐维红、赵京安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4时28分乘专机抵达澳门国际机场,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
  去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在这里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今天,江泽民主席又亲赴澳门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澳门特区的支持与关怀。
  今天,澳门国际机场国旗飘扬,莲花区旗高挂,红地毯铺至专机舷梯旁,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当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的陪同下步出专机时,乐队奏响了欢快的迎宾曲。迎候在这里的少年儿童和各界代表手持国旗和特区区旗,热烈欢迎江泽民主席一行的到来。江泽民满面笑容,向前来欢迎的人们频频挥手致意。
  江泽民的陪同人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和夫人周寒琼,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同机抵达。
  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走下舷梯后,两位小朋友向他们敬献了鲜花。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何厚铧夫人刘渭桢、澳门特区立法会主席曹其真、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保安司司长张国华、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廉政公署廉政专员张裕、审计署审计长蔡美莉、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警察总局局长白英伟、海关关长徐礼恒等的热烈欢迎,并同他们一一握手。
  前往机场迎接的还有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主任王启人、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原焘、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司令员刘粤军。先期到达澳门的田期玉、陈佐洱、李冰和李水林等也到机场迎接。
  据悉,江泽民主席在澳期间将出席澳门特区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会见澳门特区官员和各界知名人士,了解澳门回归祖国一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乘专机抵达澳门,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这是江泽民主席在机场受到澳门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
  ——二论实现“十五”计划良好开局
  本报评论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提出,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是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的综合反映。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如果农民长期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粮食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真正落实,经济发展出现的好形势也难以保持。广大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可能最终实现。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一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要趁热打铁,加快推进。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广辟就业渠道和增收门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组织、科研单位等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要正确处理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多了、农业过关了,不能忽视农业,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继续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强,各地都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要注意安排一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还必须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尤其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更要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党政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同时,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探索适合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动脑筋,拿出“千方百计”来。只要全党上下、全国上下都来想办法,创造条件,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实现新世纪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等六部门举办形势报告会
  朱镕基作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报告
  本报北京十二月十九日讯新华社记者孙杰、本报记者王彦田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校、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共北京市委今天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形势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作了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的报告。
  朱镕基在报告中回顾了二○○○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介绍了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阐述了中央确定的关于二○○一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朱镕基说,二○○○年是我国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出口,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九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这些令人可喜的变化表明,我们已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同时,也说明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坚决的、得力的。
  朱镕基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纲领。朱镕基强调,二○○一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一年。搞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完成“十五”计划,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巩固和发展经济增长的好形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主持今天的报告会。王忠禹、王兆国出席报告会。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在京党政军机关部级、司局级干部,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中央党校部分学员共三千六百多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致信关注森林—国际森林年15周年纪念大会强调
  保护森林改善生态是新世纪的重大历史责任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丁伟、赵永新、周泓洋报道:关注森林—国际森林年15周年纪念大会今天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给大会的信中指出,保护森林,改善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森林问题,把发展森林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愿意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加强森林领域的国际合作,为重建地球绿色植被、共创人类绿色家园履行应尽的义务。
  联合国粮农组织基于全球森林破坏而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确定1985年为国际森林年,以此警示成员国不能再让世界森林资源继续遭到破坏。
  在纪念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关注森林组委会主任赵南起首先宣读了李瑞环的致信。李瑞环说,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你们召开国际森林年15周年纪念大会,唤起人们关注森林、关注生态,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李瑞环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由于全球森林的锐减,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不能缺少绿色,人类不能离开森林;失去森林,人类将失去家园,失去未来。
  李瑞环指出,加强宣传教育,是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的重要措施。两年来,“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希望你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深入扎实开展各种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为保护森林、加快绿化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王丙乾,全国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关注森林组委会副主任陈邦柱,国家林业局局长、关注森林组委会副主任周生贤在会上讲话。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理代表凯文坎普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大会致词。
  关注森林活动是由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全国绿委、国家林业局、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组织开展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在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三个代表”思想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本报武汉12月19日电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周甲禄,本报记者毕全忠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在武汉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李岚清指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各行各业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在以知识经济为重要特征的新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多地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各级党政领导和各高校的同志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当前条件下克服高校面临的瓶颈制约,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根本出路。这些年来,特别是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年多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的重视和支持下,高校后勤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整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成绩巨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但从总体上看,后勤设施紧、缺、差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在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就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因此,必须全面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后勤问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抓得越早就越主动。当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新世纪之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各地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
  李岚清强调,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加强政府、高校和包括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在内的有关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政府一定要以一个主导的角色出现,该由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政府必须制定;该由政府出面协调的关系,政府必须协调;该由政府解决的矛盾,政府必须解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认真负责地搞好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计划、财政、建设、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帮助。高校集中的城市在这场改革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认真落实上级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尽职尽责地完成好各项任务。同时,政府及其部门要注意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要代替学校和企业去进行具体操作。要抓紧研究后勤与学校规范分离后,后勤实体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参与建设的社会团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制定带有法律、法规性质的有关政策措施。学校要积极主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方案,转变观念,彻底摒弃高校大包大揽办社会的陈旧思想,下决心从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务必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大学生公寓和其它相应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学生家长及本人的承受能力。造价和收费标准一定要适度,在保证质量、坚固耐用、方便学生的前提下,要尽力降低建设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服务质量升上去,服务价格降下来,不加重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李岚清要求政府、高校、企业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形成合力,联手推动,按照规划逐年落实,在建设和管理上实现多样化,积极稳妥地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搞好。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陈至立、郝建秀、徐荣凯、张保庆、寿嘉华、张佑才、宋春华、郝昭成、廖晓淇和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等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高等学校较集中的部分城市的负责同志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近百所高校的负责人。在今天的会议上,北京市、天津市和浙江大学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各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
  今天上午,李岚清听取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校园环境整治情况的汇报,对湖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在贾志杰、蒋祝平的陪同下,李岚清考察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及武汉市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情况,了解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校在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学科发展。
  18日,李岚清还来到三峡工地,考察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并向建设者们表示慰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陈德良将于2000年12月25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她说,此系陈德良就任越南国家主席后首次访华。访问期间,中越两国领导人将就加强两国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双方还将发表《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等文件。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新华社记者胡晓梦、本报记者丁伟报道:系统阐述我国人口与发展的目标与原则的《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全文见第五版)今天发表。在国务院新闻办为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表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战略,仍然是中国政府进入新世纪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据介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了3亿多人。1992年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十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我国已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