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专版)
专栏:展望新世纪·洛阳·

  请君再看洛阳城
  如果你想翻看浩瀚的中国历史,你不能不读读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十三朝古都洛阳,在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是历代文人墨客大书特书的章节,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诸多的社会变革、王朝兴衰和历史变迁。
  如果你想看看中国的今天,你也不能不读读洛阳。今日的洛阳,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一座具有现代文明的工业城市。国色天香、甲于天下的牡丹与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更使洛阳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洛阳是历史的读本。洛阳自古就被称为“天中”、“地中”和“中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历史最长的古都,是中国古代史的缩影,据考证,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设国立邦,建都史长达1529年。
  悠久的历史给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城遗迹、墓葬碑碣遍地遗存,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53处、市县级650余处,出土40余万件珍贵文物。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千年名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北部邙山遗存着东周以来历代王陵形成的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并在此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的《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成为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热点。
  洛阳是山水的读本。“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洛阳风景如画,北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南有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花果山,还有神奇瑰丽的北方第一溶洞——鸡冠洞。总领群芳的牡丹更是国色天香、溢彩流光。连续举办十五届洛阳牡丹花会,吸引了数百万中外游客,不仅成为洛阳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更成为洛阳经济发展的“媒介”。
  洛阳还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读本。洛阳物产丰富,千里奇土、遍地宝藏,地上粮棉油、林果竹,地下金钼铅、煤铁锌,储量可观。
  洛阳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在此交汇;开洛高速公路、310国道、207国道纵横交错;洛阳民用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可供大型飞机全天候起降,并开通了通往香港和日本冈山的包机;洛阳航空口岸和铁路二类口岸,设立了功能齐全的口岸联检机构,打开了洛阳走向世界的门户。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一五”计划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安排在这里。经过40多年的建设,洛阳拥有36个工业门类、1700多家工业企业,并成为拥有机电、冶金、建材、石化、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基地,涌现了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春都集团、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洛阳石化总厂等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洛阳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起着重要作用,使洛阳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带上的中间“桥头堡”。
  洛阳更是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读本。近年来,洛阳加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482家,合同总金额18.4亿元。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办厂的一方热土。洛阳市积极发展对外友好交往,先后与日本冈山市、须贺川市,法国图尔市,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市,韩国扶余郡,美国拉克罗斯市和国内9个市区缔结了友好关系。
  洛阳处于承东启西、南北贯通的中间地带,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纵深推进,国家和外商投资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洛阳必将成为投资的热点地区。洛阳被确定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和洛阳大化纤工程的建设,老工业基地的逐步改造,吹响了洛阳二次创业的号角。
  有着辉煌历史的洛阳,在迎接21世纪的今天,一定会抓住机遇,开拓前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中共洛阳市委书记 李柏拴
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典立
  洛阳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洛阳白马寺(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