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不指挥”与“瞎指挥”,当戒
  ——谈谈西部农村结构调整中的两种倾向
  本报记者 郑有义
  眼下,在西部农村,干部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农民“结构调整”,而农民最头疼的是如何“结构调整”。怎样帮助农民搞好“结构调整”,是摆在西部各级干部面前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些地方和干部在农民的“结构调整”中有两种倾向:一是大撒手“不指挥”。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啥养啥应该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能什么都揽下来。农民好像刚入市的股民一样,盲目地“赶行情”、“跟大户”,凭感觉“调整”。其结果往往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二是拍脑门“瞎指挥”。一些干部仍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催种”、“催养”、“催收”等“一刀切”的指挥生产方式。自己对市场同样生疏,又不下功夫了解和研究市场,凭经验、习惯和拍脑门指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让你咋“调整”你就得咋“调整”,以其“昏昏”,自然不能使农民“昭昭”,往往是不该调整的调了,该调整的没调,一旦出现“增产不增收”,出现“卖难”,农民自然是怨声载道。
  应该说,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运行已使西部的农民懂得,必须围绕“市场”调整,靠“特色”赚钱。可是,怎么调整,种什么,养什么?农民心中无数,因为啥赚钱取决于变幻莫测的市场。“市场”在哪里?有多大?变没变?“特色”特不特?“特色”能保持多久?农民也不知道。农民仍然只是看到东家种大葱发了财,西家养蝎子赚了钱,南村搞草编富了,北村养肉牛“肥了”,就一窝蜂地“调整”到去种葱、养蝎、搞草编、喂肉牛,其结果当然是使产品迅速由“短缺赚钱”到“过剩卖难”,面对着“丰收”的农副产品却愁苦难言。
  事实上,在现阶段的西部农村,农民的这种茫然带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依托良好规范的市场环境、准确迅捷的信息渠道、先进的生产方式、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因素。在西部农村仍相对闭塞落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自主经营本领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要求农民以一家一户的形式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要求农民赶着毛驴车、骑着自行车去追赶稍纵即逝的信息和“看不见的手”操纵之下的“市场”,自我解决“增收”和“卖难”,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任何以“市场经济”为由而放弃对农民的组织、引导的倾向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还必须看到,在现阶段的西部农村,农民可以从事的传统增收渠道,如出售农产品、进乡镇企业、外出打工等,都受到了市场的严峻挑战。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结构性、局部性、季度性的“卖难”,已使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农业发展已由过去单纯的资源约束转为资源、市场双重约束;加之近年来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增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市下岗职工增多等诸多因素,已使农民通过调整个人行为增收的空间十分狭小。如果说,在前些年许多农民还不懂“市场”,农产品短缺或局部短缺的条件下,少数农民率先的“结构调整”可以迅速地较大幅度地增收的话,那么在现阶段人们已在争相研究“市场”、全方位挺进“市场”、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农民的“结构调整”已不再仅仅是农民的个人行为,而必然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村、乡镇、县市甚至省区为单元,广大农民集团性、大规模的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才有可能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和空间。
  西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才刚刚起步,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很多,亟需加强引导。各级政府部门要紧紧抓住农村、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不放,坚决克服撒手“不指挥”和“瞎指挥”两种倾向。要切实为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多做细致、扎实的工作,要多引导、多帮助、多做具体事情。帮助农民寻找符合本地和家庭实际的、可操作的调整项目,帮他们寻求技术、资金的支持,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尤其是帮他们组织销售、打开市场,解决“卖难”。应该承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有效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对广大的西部干部同样是个新课题,不能“不指挥”,更不能“瞎指挥”,任何想当然、“拍脑门”的指挥都将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都将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因此,研究市场,增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提高驾驭市场、指挥调整的能力,是西部各级干部无可回避的课题。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镇企业

  七八十年代,靠肩挑背驮闯市场;九十年代靠薄利多销稳市场;现在靠什么——
  看万事利如何构筑市场
  本报记者 高云才
  浙江万事利集团前身是杭州笕桥绸厂,是创办于1975年的社队企业。25年来,这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乡镇企业在全国劳动模范、著名女企业家沈爱琴的率领下,坚持做市场文章,昔日的小厂变成如今的国家大型企业,形成了纺织业为主,多业兴旺的局面。1999年,公司实现产值5亿元,利税达3000多万元。20多年来累计净资产总值达5亿元。
  什么原因使这家乡镇企业经久不衰呢?沈爱琴告诉我,关键是万事利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营销战略,从而构筑了一个稳健的市场。这是万事利经历风浪、战胜困难、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
  “争”
  “市场是争来的。”这个理儿浸透着万事利创业者的汗水和眼泪。
  当时,沈爱琴和她的几个姐妹们为了推销厂子里生产的唯一产品———丝绸,肩挑背扛,除了在杭州本地销售外,还跑宁波、上海、南京等地。饿了,就咬一口馒头;没地儿住,就在长途汽车站广场猫一宿。遇到什么样的客户都有,个别不友好的客户甚至把她们逐出大门……但她们没有气馁,仍然锲而不舍,打拼市场。结果,企业规模随着市场的扩大而不断壮大。她们看在眼里,甜在心头。
  现在的万事利洗了脚,进了城,办起了宏伟的现代化的企业。企业变了,但市场靠“争”这个规律没有变。
  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万事利经营者越来越明白这一道理。为此,企业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坚持科技围绕生产转,生产围绕经营转,经营围绕市场转,集团上下想市场、上市场、抢市场,咬定市场不放松。
  随着万事利的市场从本地向周边拓展,向全国拓展,向世界进军,万事利人逐渐明白,在这个时候,企业的多样化产品是决胜市场的重要优势。
  去年万事利开发的新产品“跃动斑点绸”和女风衣分别荣获99国际服装博览会金奖、银奖;仿绒呢、孔雀呢被评为2000—2001年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呢丝纺涂银、朦胧格荣获浙江省级新产品称号。最近,莹格绸又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这些新产品一问市,便形成产销两旺的局面。公司又于今春推出万事利柔性系列女装,为进一步拓展经营开拓了新的道路。
  “培”
  何曰“培”?就是培育开拓市场的人才。
  “要开拓市场,人是根本因素。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必须十分重视培养营销人才,加强营销工作,以贸促工。”对此,沈爱琴深有感触。
  在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上,万事利坚持“引进来,送出去”两手抓。引进来,就是引进大量优秀的营销人才;送出去,就是把现有的一部分营销人员送到各类专门学校进行培训。1998年,集团公司引进高校毕业生106名,绝大部分充实到营销队伍中。公司今年又招聘高校毕业生100名,重点加大营销力度。目前,集团公司已有179人获得了由浙江省劳动厅颁发的营销员上岗证书。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集团公司把目光盯在国际市场上。他们经常参加广交会及国外的产品展销会、订货会,同时通过因特网等信息渠道广泛接触国外客商,现在企业的产品已经打入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当地的畅销产品。
  去年8月,国家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成立万事利进出口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外贸经营范围成倍扩大,去年底集团公司完成自营出口创汇6000万元,出口交货值达1.4亿元。
  “创”
  所谓“创”,就是创造企业机制优势。沈爱琴等公司一班人认识到,企业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在企业机制上做文章。
  集团公司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1999年底,转制工作初步完成,集团由单一的投资主体改为股份制企业———万事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制后,集团实现了政企分开,明晰了与笕桥镇政府的产权关系,镇政府仅行使股东权,不随企业资产升、贬而变化,镇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
  转制后,集团公司作为管理中心、控制中心、决策中心和投资中心,对下属子公司实行宏观指导与间接管理相结合。在不久前召开的万事利集团2000年经营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与下属12家子公司签订了承包经营协议,对子公司的干部任免只管到正副经理一级,其他干部的任免权归子公司。灵活的机制,宽松的环境,使万事利迸发出新的活力,企业的吸纳资本能力急剧增强。
  与万事利一墙之隔的环东针纺集团,因效益持续滑坡,资不抵债而停产。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万事利整体收购环东顺利进行,至1999年10月,两家合二为一。环东集团拥有从德国、日本等国进口的一批先进生产设备,万事利如虎添翼。这是万事利集团继1998年兼并笕桥酱菜厂后,向规模经营迈出的一大步。此外,集团还根据市场变化,对一些效益不佳或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进行兼并,实现以销带产,从而增强了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为荒山秃岭披绿装
  ——关于沙棘保护生态的调查
  本报记者 董纪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步伐的加快,沙棘的重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得到大面积的开发。
  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岢岚县,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区县。1985年以来,岢岚县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发现沙棘耐寒、耐旱、耐瘠薄,栽种技术要求简单,成活率高,容易大范围推广,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开发、利用荒山,而且能够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于是,岢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大种沙棘,发展畜牧”的工作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收效明显。目前,全县沙棘保有面积已达38万亩,占荒山、荒坡总面积的19.7%,使岢岚县山多坡广的劣势变成优势,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全县18个乡镇、250个行政村、1.67万农户中,有万只羊乡14个、千只羊村106个、百只羊户1229户。
  石营子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建平县东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低植被黄土丘陵强度侵蚀区。流域总面积25.9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2.6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87%,粮食产量很低,农民广种薄收,“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生活十分困难。
  这样的地方,如何选择生态治理的突破口?当地的干部和群众选择了抗寒、耐旱、水土保持能力强、有根瘤改善土壤性能的沙棘,大面积营造沙棘和沙棘、油松混交林。目前,全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到3万多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8.9%。其中,荒山栽种沙棘、油松混交林2.6万多亩,治沟80条,营造杨树、沙棘混交林1500亩,荒山牧场全部营造沙棘、油松混交林,以沙棘为主的林地面积增加了8.3倍。沙棘林的发展,不但有效地缓解了林牧矛盾,也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提高了肥力。全流域粮食总产提高到145.2万公斤,人均产粮266公斤,单产比1981年提高了3.1倍。现在,该流域内93%的农户翻盖了砖石结构的新房,80%的农户购置了电视机、录音机和洗衣机。一个以沙棘种植为突破口的贫困山区走上了富裕之路。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甘蔗北上为哪桩
  汇新
  最近,某报发表了一篇《甘蔗过江北上》的报道,文曰:河北某地的农民在专家的指导下,培育出一种适合北方干旱地区种植的甘蔗新品种。目前这套技术已推广到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甘肃等省。特别具有诱惑力的是,天津蓟县一个农民种了7亩地,光卖种苗就收入10万余元。
  南方的甘蔗种到了北方,的确新鲜。那位农民的钻研精神和干旱地区甘蔗种植的技术突破,可喜可贺。笔者将电话打到了河北。“你们那儿也种上了甘蔗?”“是呀,发展得挺快,只不过糖分和甜度还赶不上南方。”“那都卖给谁呀?”“不知道,反正成车成车往外拉,主要是‘炒”种吧!”呜呼!就这么“炒”来“炒”去的,原来连下家还没考虑!看来,这项技术该不该贸然推广,真是值得商榷。
  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公元前3世纪,中国已有甘蔗的种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这些地区悠久的甘蔗种植历史,培育了经验丰富的蔗农,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种植技术,造就了大大小小的糖料加工厂,销售网络也是四通八达。在市场角逐中,固有的经验、技术、配套设施、流通渠道,都会降低竞争成本。这是自然和传统造就的优势。
  打破传统就要付出代价。像河北那位农民,要想培育出适合北方种植的甘蔗,他首先得搞技术开发,得搞大棚育苗,在推广过程中,这套技术究竟是否成熟、销售渠道怎样,更多的农民还得准备承担市场风险。因此,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我国南方蕴藏甚至压抑着巨大的甘蔗和蔗糖的生产能力,北方地区要想发展甘蔗,先得看看自己优势何在?
  可见,有了技术不等于有了市场。“南方的甘蔗林啊,北方的青纱帐”。诗人眼里的风光展示了大自然的规律。调整农业结构,要求新求变,但如果不考虑资源和市场的因素,片面追求新奇,好比想方设法让公鸡生蛋,剑走偏锋,只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诸如此类的“喜讯”满天飞,面对这些目不暇接的信息,我们必须作冷静的分析。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岚山渔业步入良性循环
  本报讯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依托境内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不断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使渔业生产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岚山区境内有17.5公里海岸线和资源丰富的海州湾渔场,全区拥有各类渔船2000余只,是山东省最大的区县级外海远洋捕捞船队之一,渔业年总产值达到30余亿元。他们改变以往捕捞方式单一落后的状况,积极探索渔具渔法改革的新路子。今秋开捕以来,投产的渔船同比增产、增效达20%以上。他们鼓励部分捕捞业户走出狭隘的竞争之路,转向海水养殖业,实行养殖捕捞并举。岚山还拓宽视野,发展滨海旅游业,今年,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收入达到5亿元。
  (王东亮 董衍忠)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农发行连云港分行确保秋粮收购
  本报讯 为认真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稳定市场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农发行连云港市分行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资金供应“及时、足额、快速、优质”。
  连云港分行及早对秋粮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坚持逐笔核打收购码单,并根据收购进度发放后续贷款。同时,通过规范操作规程,加强省、市、县三级行之间以及和当地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联系,疏通结算渠道,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该行还加强了对资金管理情况的考核,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措施,以防止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资金供应不及时等问题。(吴典军)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薄荷定居大巴山
  本报讯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陕西省镇巴县今年试种的700亩薄荷喜获丰收,提炼薄荷油0.7万公斤,净收70万元,种植农户人均增收450元。
  1998年,一村民外出打工带回薄荷种子在家乡试种成功。其后,在观音6村得到推广。镇巴山区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镇巴县决定以薄荷种植为龙头,建立高效优质农业结构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王运兴)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乐种“示范田”
  丁小平 于林才
  在安徽省庐江县冶父山镇,镇村干部人人都有“试验田”。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是冶父山镇的强项,素有“潜川乡企看冶父”之说,而农业生产则是该镇的弱项,可谓“有林无果,有粮无效,有水无鱼”。1996年起,冶父山镇明确要求镇干部拿出足够的时间去跑市场、跑流通、跑信息,并推出了镇干部带头种示范园制度。冶父山经果林开发就是一个样板。冶父山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红土壤荒山,1996年,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大力开发经果林。可是,群众对此持怀疑态度。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该镇统一规划,统一整地,公开拍卖,干部带头承包。第一年开发的2000亩荒山,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带头承包。翌年,面对长势喜人的果林,老百姓心服了,他们纷纷要求开发承包。目前,6000亩荒山全部被国家干部、下岗职工、个体大户、技术人员承包。如今,果树已开始挂果。
  1998年,冶父山镇确定了“一稻两豆”的种植模式,由20名机关干部示范种植,亩均增收1500元。1999年,该镇统一购种在全镇推广规模种植。为解除农民对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担忧,全镇120多名镇、村干部全部带资入股。全镇12个村都由村干部挂帅,成立销售实体,与农民签订包销合同。今年5月,全镇150万公斤鲜豌豆不到半月时间就销售一空。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半湖乡农民刘庆明夫妇,吸取昔日盲目发展特种养殖遭失败的教训,前不久引进海狸鼠40只,与对方签订了回收合同,三个月收入6000多元。孙慧英 张建营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特色产业富大名
  陈凤娥 桂士毅 李志强
  河北大名的花生,悄然鼓起了部分农民的口袋。该县大抓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县产值达10亿多元,推动全县国民总产值增长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860元。
  白菜不能再烂在地里了
  大名县是个有72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该县农民被“增产不增收”所困扰,棉花卖不了好价钱,白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农民急得直掉泪。
  县委、县政府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县委书记董海林把调整农业结构看做头等大事,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扩大花生、调优粮菜、发展养殖”的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特色产业大开绿灯。他们打破行业界限,按产业归口,把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人头。县里主要负责人动起来了:1/3留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1/3离岗到经济第一线搞种、养、加,投身园区建设;1/3跑项目、争资金。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推进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
  到目前,全县已建立30个示范村、2000个示范户,达到乡乡有千亩示范园,村村有百亩示范点,逐步完善了“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普遍推行产业龙头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
  花生成了“气候”
  花生是大名的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大名花生在调优品种后,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总产达15万吨以上,并组建了大名花生集团,开发出食品、油脂、饮料三大系列十余个品种的花生制品,实行统一名称、统一商标、统一宣传、统一设计。
  该县投资1000万元扩建了南李庄花生市场,建成了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周到、功能齐全的高标准市场———“花生商城”,年交易量达8万吨,交易额突破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花生集散地之一。
  结构调整不能单打一
  大名县在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的同时,又把眼光放到养殖业和面粉加工业上。该县把2000年作为“养羊年”,从新疆、北京农科院等地引进阿尔泰等6种羊共1200只。目前羊存栏已达60万只,其中小尾寒羊10万只。每个乡镇都建成了一处占地10亩以上、存栏500只以上的良种羊养殖分场,培植了一部分养羊专业村,形成了乡乡有基地、村村有大户、户户发“羊”财的局面。同时,他们还培育了一批七彩山鸡、乌鸡等特色养殖示范户、示范村,调优了养殖产业内部结构。
  加工业随之配套发展。目前日处理小麦10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达15家以上。其中最大的私营企业、年税收200多万元的“五得利”面粉有限公司年内完成五分厂的建设任务后,日处理小麦能力可达1100吨以上,届时大名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加工县。其主导产品小麦正在从普通型向系列化专用型转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