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本期聚焦

  “我们下基层太少了”
  ——一位县委书记“三讲”教育期间下乡蹲点的体会
  栗建华
  我是中共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委书记。为巩固“三讲”教育成果,落实整改方案,进一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更好地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县委决定在全县县级领导干部中开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活动。按照要求,我于7月6日至12日,集中利用7天时间,率先深入到自己的联系点官场乡鲇鱼洞沟村蹲点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体察民情民意,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调研,我深切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是当前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迫切需要。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当前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这次蹲点调研,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领导干部下基层、到群众中去,群众是非常欢迎的,大力支持的;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群众是最渴盼的。我在走访时,遇到过一位72岁的老人,当他得知是县委书记来到群众中间的时候,激动地说,“我去年得病差点儿死了,花了1万多块钱,开刀治过来了,天天觉着钱花得冤,不如不治了,谁想这辈子在这山沟里还能看到县委书记,这钱花得值了。”在群众家里座谈时,有的群众说,“书记跟我们老百姓唠嗑拉家常,听我们说心里话,真是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群众的这些话,说得耐人寻味。这足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我们真正深入到群众中间,特别是贫困落后地方的群众中间实在是太少了。平时,作为县级领导,下基层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我们也确实经常下基层,但往往是听听汇报,看看事先选好的点,接触乡镇、村干部多,直接接触群众少,很难体察到群众的疾苦,倾听到群众的呼声,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似乎隔了一堵无形的墙。这次驻村蹲点,我坚持不坐车,不让乡村干部陪同,走遍全村8个村民组的山梁沟岔实地考察,深入到田间地头和修路建桥工地与群众一起参加劳动,走访了23户农户,召开了7场104人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了解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召集扶贫办、计划局、交通局、水利局、畜牧局、果蚕局、电力局、农工部、教育局等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共协调资金8万余元,用于解决6公里出村路、人畜饮水水窖工程、果园灌溉工程、学校厕所翻建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难题。通过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心贴心的思想交流,实打实的排忧解难,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尽可能多地抽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实情,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决策才能避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干工作才能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和群众观点,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否则,就会耳不聪目不明,被一些表面文章甚至虚假的东西所迷惑,盲目决策,贻误工作,贻误事业。
  另一方面,作为人民群众,他们渴盼着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与他们常接触,到他们中间去。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群众的某些思想认识上的疙瘩,渴盼着各级干部把党的政策宣传给他们;群众对我们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渴盼着当面向我们提出来,并得到满意的答复;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矛盾问题,渴盼着各级干部深入到他们中间,给予妥善处理。特别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单靠群众自身的力量难以克服,渴盼着各级干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这次驻村第一天,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就跟我讲,路是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而村里投资又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迫切需要给予帮助解决。对此,我当即表示支持,并协调水泥100吨。第二天,先行发运的第一车10吨水泥即送到工地。当天上午,我安排半天的时间参加了修路劳动。听说县委书记在修路工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村里仅就近的3个村民组在家的劳动力近80人自发地陆续来到工地。通过这件小事,我体会到,人民群众是可亲可敬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绝不能辜负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期盼,要真正把自己根植于群众中间,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尽心竭力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民心,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端正思想认识,消除思想障碍,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好的问题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有效的工作方法,近些年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淡化。平时,虽然我们也经常下基层,但真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时候却很少。驻村蹲点,过去是最平常的容易事,现在却成了不平常的难事;过去是最普遍、老百姓习以为常的事,现在却成了很特殊、老百姓感到很惊讶的事。那么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少的根本原因在哪儿?通过这次驻村蹲点,结合工作实际,我体会到,主要是思想上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怕艰苦。一般情况下,基层的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贫困乡村,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真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总担心吃的不卫生,夏天住怕热,冬天住怕冷,干活怕干不了,不愿下去。
  二是怕群众。目前,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基层的稳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一些问题多、群众上访多的地方,领导干部唯恐下去了会陷进去,怕问题解决不了遭群众围攻,丢面子难堪,从而回避了,下基层只愿到好的地方去。
  三是片面认为对基层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了,没有什么可“深入”的。我们县一级的领导干部,处于工作第一线,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有的老家就在农村,相对来讲,对基层工作是熟悉的、了解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农村工作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基层了解掌握。这次驻村蹲点就说明了这一点,鲇鱼洞沟村是我联系的贫困村,两年来也曾多次去过村里,原以为对村里各方面情况已经了解了,但通过这次驻村蹲点,才发现了像土地延包政策不落实、村务公开不规范等问题。
  四是片面地认为驻村蹲点是形式主义,没有必要。现在,条件改善了,交通方便了,下基层能够当天去,当天回,认为驻村蹲点是图形式,摆花架子,是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我们说,越是条件改善了,交通方便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越容易被忽视和淡化,反而越需要我们真正深入下去。我们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内容,有形式,是否是形式主义,关键看领导者本人的指导思想、看内容、看效果。驻村蹲点是一种形式,但领导干部通过这种形式,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好效果。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实在的工作最有说服力
  欧阳斌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我们市、县(市、区)一级来说,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在迈向新世纪的重要时期,应该怎样结合实际自觉实践,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对群众的感情问题。
  民是为政之本,情是百善之源。要坚持以民为本,首先就要解决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带着感情亲近群众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现在强调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具体体会最深的是,一是只有落后的工作,没有落后的群众。我们在基层搞民情调查,感到广大群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感情是真挚的,支持和参与改革的态度是积极的,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要求是强烈的。但有些干部看到部分群众对一些问题有疑惑,有怨气,就认为是群众“落后”、“不听话”,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在相当多的时候恰恰说明我们自身的工作落后,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二是最好的办法是基层想出来的,最好的路子是群众走出来的。当前,基层和群众中的情况比计划经济时代更具多样化和差异性,更需要我们到群众中去,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总结他们的新鲜经验,和他们共同探寻解决困难的办法。三是少数干部向群众索取多了,给予群众少了。指手画脚多了,具体关怀少了,总之是淡忘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最集中表现为对群众的态度问题。这种感情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体现,就是下去以后要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愿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们把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帮助解难题、办实事作为增进与群众感情的重点,从教育宣传到检查督促和干部作风讲评,采取多种手段去抓,并在县级领导班子调整过程中,把这方面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查任用的重要依据,要求各级班子在深入群众方面“带出样子”,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同时,我们还切实加大了扶贫工作的力度,开展了机关联系困难企业,党员干部联系困难职工的“双联”工作,群众脱困步伐加大,不少困难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部分下岗职工找到了再就业门路。(作者系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书记)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要结合当地实际落实政策
  张莹
  当前乡镇工作难度很大,难处很多。在困难面前,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悲观的态度,被困难吓倒,得过且过,无所作为;一种是乐观的态度,正视困难,想方设法战胜困难,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配合当前开展的“三讲”教育,今年5月,我们集中时间,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执纪不够严格的问题,各单位分头动员,集中讨论。通过活动,明确了近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思路,统一思想,振作精神,转变作风,把全县各级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富民强县的事业上来。
  土地承包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与每一个农民都利益相关,每一个农民都对承包方案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取舍。中央规定,土地延包30年不变,除多年未作调整,人地矛盾特别突出的外,一般采取顺延承包,承包方案需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种植业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68%,这为我县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无疑增加了难度,特别是林果主产区,农民收入的80%以上来自于种植业,人多地少户与人少地多户受各自利益的驱动,凭着对文件精神的不同理解,对先调地再延包还是顺延承包形成了完全相反的意见,有的村为此矛盾趋于激化。另外,即便双方同意先调后包,关于果树的补偿问题也总是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处理不好,政治上可能由于矛盾激化造成不稳定,经济上可能造成砍伐果树而破坏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把工作目标定位在争取2/3的群众支持某种方案上,而是争取全体村民都能接受的,又不违背中央大政策的妥善方案。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终于在群众中找到了双方都能认可的解决办法,即“粮款找齐,利益调整”,不伐树,不动地,用利益来调整,这个方案实施的结果,群众满意,延包30年的合同顺利签订了,生产力不仅未遭到破坏,而且新合同使农民吃了定心丸,加大了对土地的投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作者系中共河北省顺平县委书记)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切实的工作培养人才,以蓬勃的事业留住人才。江苏籍大学生薛洪康辞去沿海某开发区的工作来到兴发集团,当年就荣获“岗位标兵”称号。
  新华社记者 张领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到基层去
  斯雄
  从去年开始的“三讲”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按说,领导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是件很平常的事,本来也是应该的。但是,至少在现在,干部下基层,还是件值得夸耀、被人颂扬的事,不仅如此,现在确有不少领导干部对于下基层并不很积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归纳起来,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不愿下基层。有些干部从内心里把下基层并不当回事,心思并不用在为群众服务上。他们想得更多的,要么是谋权,居庙堂之高,不忧其民,一心只想着仕途的升迁,眼睛总是看着上面,跑关系,通关节,找门路;要么是挣钱,一门心思只想着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想方设法去占便宜、捞好处。
  二是不敢下基层。有些领导干部自感工作没有做好,到基层后,怕老百姓不满意;或是基层群众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没有解决好,担心群众不答应,因而有些心虚,不敢面对基层和群众。由此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之后,对下基层就更害怕了。
  《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想着如何造福一方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总想着一己之利,这绝对不是人民公仆应有的思想境界;假如既不为群众办实事,也不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而害怕群众,那就根本不配做人民的公仆了。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端正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心里多想着点工作和群众,多深入基层,多接近群众,主动为基层和群众多办实事,把各项工作尽可能做到位,真正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就一定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基层和群众真正满意了,我们的领导干部才算是称职了。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今年以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探索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法人制”和“三大工程战略”,在百里煤海构筑起一条新的生命线。图为两名工人在观看该公司官地矿展出的厂务公开栏。 新华社记者 吕晓宇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湖北枝江私企党建工作没有空白点
  本报讯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联系员。”这是湖北省枝江市私营企业业主的心里话。为了加强党对私营企业的领导,枝江市委从1995年开始,先后对11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选派了党建工作联系员。他们充分发挥了“六员”作用,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企业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参谋员,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监督员,企业主和职工利益的维护员,开展各项有益活动的组织员。改变了私营企业中党的力量薄弱的状况。
  目前,全市私营企业中的232名党员全部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546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名私营企业主出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党员2人。1999年该市被中央组织部正式确定为“全国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刘卫东)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安徽萧县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
  本报讯 去年以来,安徽省萧县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把“初审权”交给群众,使发展党员工作置于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改变了发展党员的封闭状态。
  1998年以来,因发展党员问题引发了7起群众上访事件,为从根本上解决在党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萧县县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实行公示制,他们将入党申请人、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或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培养考察情况等以张榜公布或其他形式向群众进行公示。公示期内,党员群众可以对公示对象的个人素质、现实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所在党支部或上级党组织反映,使发展党员工作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李令健)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创新·活力·实效
  ——北京市房山区开展三级联创的做法与成效
  范文彦
  村创五好党支部,乡镇创六好乡镇党委,区县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县,是中央和市委提出的战略目标。三级联创,就是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力争开创出一个新局面。房山区委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创字当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责任人先行
  作为第一责任人,房山区两任区委书记不遗余力抓创建。前任区委书记单霁翔二年多跑了300多个村,现任区委书记王凤江上任半年多跑了100多个村,他们同乡村干部一道,谋划创建大计,帮助解决各种难题和复杂矛盾,推动创建工作不断向前进展。在全区创建工作大会上,区委书记同28个乡镇党委书记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为了把工作凿实,区委把创建目标细化、量化、分值化,把整个创建工作分解为50项具体内容,每年组织26个部门下到各乡一项一项检查;对存在问题大的乡镇,区委发出通知书,限期整改。为了形成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区委采取倒排的方式,把考评排在后边的2—3个乡镇,宣布为创建工作后进乡镇,变暗抓为明抓,目的就是鞭策。在全区创建大会上,被评为六好乡镇的党委书记上台领奖,后进乡镇的党委书记则上台检查表态,立军令状。
  为队伍注入活力
  乡镇党委书记是基层创建工作的“龙头”,区委本着“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思想,在强化“龙头”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仅1999年以来,就精心选拔了27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都在第一线摔打过多年,政治强,知识新,魄力大,政绩突出,平均年龄38.7岁,都是大学文化水平。这一举措,为创建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一些乡镇在短时间内改变了面貌。
  乡镇干部队伍是三级联创的“龙身”。“龙身”臃肿,工作必疲软。从1998年8月到1999年底,区委大刀阔斧,在全区28个乡镇推进机构改革,使乡镇机关科室由542个减少到292个,科级以上干部由1135人减少到607人,共精减分流了1856名吃“皇粮”的,每年能减少开支1000多万元。
  为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区委特别注重用机制激发活力,除了厉行政务公开和坚持不懈地培训外,还推出了一些新举措:一是各乡镇都建立了社会监察小组。参加人员有区乡人大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和村民代表、村干部,他们的使命就是监督乡镇干部勤政廉政。二是实行开门评议乡镇干部制度。民主评议不局限在乡镇机关内,还必须吸收机关以外的村干部、企业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而且半年要搞一次。三是干部报酬与创建目标挂钩。过去乡镇干部奖金大多是吃“大锅饭”,没什么激励作用。实行三级联创目标责任制后,乡镇党委书记把任务分解到每个干部,年初一一签订责任书,奖金按完成情况兑现,这就把过去的研究奖金变成了计算奖金。四是黄牌警告制度。在28个乡镇民主评议干部的基础上,区委正在出台对每年在民主评议中列在最后的副职以上领导干部,一年诫勉谈话,两年黄牌警告,三年就地免职。五是试行乡镇财务“零户统管”制度。“零户统管”就是在保持乡镇所属单位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户,设立乡财政统一账户。这是规范财务收支、强化事前防范监督、从源头上防腐保廉的一项有力措施。
  一把铁尺量创建
  富裕农民,稳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创建工作的铁尺子。只有农民不断增收,社会向稳定祥和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才能认定创建工作搞好了;否则就是没搞好。由于指导思想明确而坚实,全区上下一以贯之,不断为三级联创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鲜内容,把调整产业结构、水利富民、精品农业、土地延包、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招商引资,作为各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奋斗,与创建工作同步推进。连续三年,区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硬指标年年攀升。今年头9个月,全区完成税收3.76亿元,同比增长16.3%。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坚持举才任贤
  本报讯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医院建设的基础工程,以提高人的思想素质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工作,增强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开拓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院党委把提高全院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努力为专业技术干部成才创造条件。先后派出30余批100多人(次)各类人才出国访问、讲学、进修以及留学等。他们坚持举才任贤,全院先后有10余名科技干部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康文远 宋伟)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拓出一片新天地
  付越鹏 许德胜
  建设银行山东临朐县支行行长、党总支书记巨德柱,以对党的忠诚和创造性工作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赢得了上上下下的尊敬和好评。
  在该行内部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做到。行里在一线推广普通话,领导干部也要跟着学,请来专业教师集体授课,然后分批轮训。行里再开会,干部上台发言一律讲普通话;安排工作前,留出几分钟考一考干部……
  “这并不是跟干部过不去,”巨德柱说,“把干部置于普通职工之中,这本身就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为争取工作的主动权,巨德柱一向把“前门”开得大大的,把“后门”堵得死死的。
  1996年,行里建营业大厦。有人认为,这下可有油水捞了!他们托关系、走后门,找到巨德柱,想承揽基建项目,从中牟利,都被他挡在门外。行里专门设立了基建班子,每个项目都向社会公开招标,每一笔资金都建立了严细的责任监督机制。但有一个人就是不信建行的门难敲。一天,他在联系有关业务时,趁巨德柱不注意把9000元现金偷放在巨德柱办公室的沙发上。巨德柱发现后,立即找来储蓄员,把钱存到储蓄所,给他退回了存单。
  近年来,该行先后被省、市行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廉洁勤政先进单位”、“最佳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总行授予“青年文明号”。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盘山酒业突出一个“实”字
  本报讯 辽宁省盘山县盘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的建设突出一个“实”,做到了两个文明双丰收。
  制度订得实。制定了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安排和规划,制定了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百分考核实施细则,以及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十项规定、党政班子学习制度等。
  措施抓得实。每周召开党总支会议,听取和研究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而且还坚持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召开座谈会,专题分析会,规定学习日不准请假。并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李剑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