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持下去,告别了博览会的昆明世博园,才有可靠的明天。
  背水一战世博园
  本报记者 张帆 汪波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过去,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博园”)大门口多少显出几分冷清和寂寞。宽敞的售票厅里,8个售票窗口只开了3个,近40个入园通道也只开了3个。过去排队购票、排队入园的景象不见了。辉煌之后,世博园正在品尝市场经济潮起潮落的滋味。
  危机:世博名园能兴盛多久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世博会无疑是成功的。国家投资16.5亿元打造的“名园”在此期间接待了942万游客。现在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世博园能否继续辉煌?
  世博会期间,行政管理方式是世博园运行的基调。全园职工最多时近2000人,仅环卫部就有518人,每月工资占去运营成本的20%多。世博园绿化工程部副经理肖梅在昆明市园林局工作过,她感觉当时的世博园管理与政府部门没多大区别,比如,为了保证景观效果,缺器材给器材,要人给人,不过一个报告的事儿。
  “客源也不用担心”,世博园办公室的杨彦说,由于政府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宣传和先期的海外促销,蜂拥而至的游客每天在大门外排起长龙,世博园因此没有主动和旅行社接洽过客源业务。但是问题也潜伏下来了,很多游客兜里揣的是赠票,世博园还免费接待昆明的大中专学生入园,因此在平均每天入园者超过5万人次的情况下,会期的门票收入也就3.68亿元。显然,赢利目标在当时并不是第一位的。
  今年4月世博会延展结束后,日均入园人数已降至4000人次左右,而且接待任务和滞留在外的预售票占了大头,实际购票入园的人数只有1800人左右,日均进账不过10多万元。而世博园日均运营成本却达23.7万元,照此情况延续下去,再大的资本也恐怕吃不消。
  实际情况是,延展期结束时,扣除运营成本,世博园获利2.85亿元,尚待收回的投资还有13.6亿元。如果不转变机制,在提高入园人数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世博园败落的局面就可能出现。难怪世博集团公司大股东——云南烟草集团公司的老总说,不求世博园能赢利,但求不要烟草公司再往里贴钱就很不错了。
  改革:塑造一个新机制
  今年3月,云南省政府将过去行使政府职能的世博局改组为云南世博集团总公司,下属14个分公司,将整个世博会会址及全部配套设施整体并转为世博集团公司经营。世博园整体转制迈出了第一步。
  抱着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集团管理层提出“转制”的主要内容: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会议展览型向旅游经营型转变,维持粗放型向集约规范型转变,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企业化定位、成本管理、承包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入世博园了。成本管理首先从减员增效做起,经3次裁减冗员,集团公司机关从150人减到60人,公司从1980人减到1000人。黑瘦的环卫部副经理夏本福介绍说,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合同一年一签,根据游客数量的变化,定岗定人,518人的环卫部现在减少到176人,服务质量差、工作松散的人不再续签合同,每人负责的保洁面积由过去的800平方米提高到1200平方米。
  公司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尽可能地减少人力成本。每天早上开园仪式后,威风锣鼓的指挥李俊伟就匆匆脱下演出服,指挥58名队员收拾好乐器、服装,在半个小时内赶到各自负责的绿化区域开始工作。小李今年才20出头,现在已是绿化队队长,如果一个月内没有迟到、请假和违纪现象,小李和队员们才能拿到150元补贴。47人的军乐队也全部由保安员担纲,这批没有多少乐理基础的小伙子,埋头苦练3个月,已将《欢乐颂》、《歌唱祖国》演奏得像模像样。以前不为资金和物资操心的肖梅现在要习惯过紧日子了,据说明年对绿化部的投入不但要减,还要肖梅他们上交5000万元。眼下肖梅正忙于和同事们研究承包方案,在内部全面实行承包,并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人马拉出去对外承接绿化工程。此外,展览部、环卫部、市场部的头头们目前都在搞本部门的承包方案,争取在转制后赢得主动。
  转制之后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让游客把世博园作为云南之旅的必选。按照目前的运营成本,如果日入园量保持在5000人次,门票价格不低于80元,世博园会有赢利。如能有1万人次进园,每年可实现利润1.68亿元。
  目标:明天的名园更好看
  目标确定了,走马上任不久的世博园主持常务工作的副总经理花泽飞没日没夜地工作。他坦率地告诉记者,前几天,他从上海卫视上看到报道:前两年曾火爆上海滩的不少主题公园由于对游客需求把握不准,管理欠佳,现大都陷入困境,嘉定环球乐园等已经倒闭。花泽飞说,强烈的紧迫感抓住了他,世博园必须加快转变管理体制,背水一战,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杀出一条生路。
  提高服务质量,是昆明世博园成败的关键。经营者正从“动态与静态、观赏与参与、好看与好玩”三方面的结合入手,探索一条长盛不衰的名园之路。耗资4000万元的夜景工程刚刚完成,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空中芭蕾、人造月亮与四周的歌舞、音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新颖神奇的“世博梦幻之夜”,拓展了世博园夜间的经营空间。占地600余亩的名花艺石园将于明年3月完工,将进一步提升世博园在园林园艺方面的地位。世博集团总公司还将借鉴国内不少风景名胜管理企业上市的成功经验,争取明年在上海股票市场挂牌交易,在资本市场上募集更多的发展资金,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
  今天,世博园每个员工都知道,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持下去,世博园的明天才是可靠的。
(附图片)
  左图:世博园远眺 汪波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观察

  夕阳照耀下,满目黄色沙丘。这不是西部大漠的风光,而是记者近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一处钛矿挖掘基地见到的场景
  乱采矿带来了什么?
  本报记者 陈一鸣
  近日,记者随海南省人大组织的环保世纪行考察团来到素有“椰林之乡”美誉的海南省文昌市。此次文昌之行,记者见到的不是茂密的椰林,而是几千亩高高低低的沙丘和满是积水的矿坑。高达几米的沙包一个连着一个,微风吹来,白白的细沙随风乱飘,让人睁不开眼睛,沙包的旁边是一个个大坑,里面积满了脏水。目前仅文昌锦山、铺前两个乡镇已有数千亩土地沙化,一些地方还有形成流动沙的迹象,而那些废弃的矿坑已造成两人落水死亡。
  问题由来已久
  海南岛的钛矿储量占全国的1/3,主要分布在文昌等海岛东部地区。这一带多为沙质土地,要获取钛必须先从地下将矿砂挖出。文昌市锦山、铺前两个乡镇自80年代开始滥采乱挖。到了1998年,9个公司名下的60余家采矿队开动126部采矿机组不停地毁林、挖沙,然后将尾沙随意堆放。
  海南省林业局林政处的倪陈兴对记者说,按照国家规定,开发地下矿藏必须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文昌挖钛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关键在于不加保护地掠夺性开采。文昌北部是海南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这一带以木麻黄为主的森林大多是六七十年代通过多次种植、精心管护才培植起来的。然而挖钛者只顾自身利益将尾沙随意丢弃,一片片木麻黄就这样消失了,一座座沙包由此扩张。目前仅铺前、锦山两个乡镇土地沙化面积已达6110.5亩,还在逐步扩大。
  整顿未改其乱
  1996年,海南省根据新修订的国家《矿产资源法》,对文昌的毁林挖钛行为进行整顿,矿区的混乱局面一度有所改变,但没过多久又乱象重现。海南省环资厅自然生态处的韩艺师副处长告诉记者,从1995年底到1998年6月,由于滥采乱挖、非法毁林,有3000多亩木麻黄林被破坏。国务院矿业秩序督查组于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到文昌调查,对该地挖钛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
  1998年,海南省再次对滥采乱挖钛矿行为进行整顿。为数众多的个体采矿者被组织成9家公司,并从海南省环境资源厅获得了总面积达到34848.9亩的开采权,两年来实际开采了4700多亩。然而,就连这些公司的采矿行为也基本上属于违法开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开采矿产资源需要占用林地的,要办理使用林地许可证和采伐林木许可证。按照《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如需要使用土地的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但这些公司获得采矿权后,绝大多数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完善相关手续。据文昌市土地管理局反映,自采钛以来,没有一家公司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更不用说按照规定交纳复垦押金。据该市林业部门反映,从1996年以来全市毁林开采4362亩,其中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只有300多亩,其余4000多亩未办理任何手续,当然森林植被的恢复也就成了问题。于是乎,尾沙照样乱堆,造林依然赶不上毁林。
  亡羊何日补牢
  文昌钛矿基地的混乱开采和生态恶化愈演愈烈,终于再次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以来,海南省人大环境资源工委多次到锦山、铺前钛矿采掘现场实地调查,省人大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成专项治理小组,完善管理措施,着手进行整顿。
  根据省人大的建议,海南省林业局今年7月制定了《严厉打击乱垦乱挖非法占用林地的方案》,成立了专项治理指挥部,派出工作组会同文昌市政府开展治理整顿。文昌市政府9月中旬发出通告,责令采钛业主停机整顿,并对采钛后的空地全面复垦。11月1日,海南省国土资源厅、海南省林业局和文昌市的负责人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在钛矿区重新开采前统一制定明确的管理办法,以文昌市政府的名义于12月中旬发布。
  文昌市林业局局长王安存告诉记者,新的管理办法将明确规定,今后任何采矿人在开采前除要取得采矿许可证外,还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办好《占用林地许可证》和《林地砍伐证》;要严格做好规划,实行小面积开采,对有林地的开采要切实做到开采一块、复垦一块、造林一块,待郁闭成林后才能开采相邻的钛地;开采前必须交纳复垦押金和植被恢复费。
  日前,记者在文昌市采访时看到,所有的采矿作业均已暂停,复垦工作即将展开。
  面对沙丘思考
  人们期待着海南省此次整顿能够大见其效,但面对沙丘纵横、矿坑密布的几千亩沙海,仍有不少疑虑。对于非法开采,拥有属地管辖权的文昌市政府本该出面制止,但文昌市的一些人谈及此事却是一肚子委屈,总觉得审批权在海南省环境资源厅,谁审批谁管理,碍不着地方政府的事。
  省级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力。环境资源部门、土地部门、林业部门各司其责,但却各自为战,土地部门不知道环资部门批了多少采矿点,林业部门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占用了林地,而发现尾沙得不到复垦、植被得不到恢复后才开始各自介入,工作上没形成合力。
  当地矿农和干部群众将矿权、林权、地权混淆在一起。采矿人不到土地部门和林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许多人甚至政府中的某些人误认为从环境资源部门获得了采矿许可证就已经获得了完全合法的采矿权利。
  文昌毁林挖钛一事表明,依法办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愿文昌的沙丘不再流动到其他地方。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干部南下打工去
  本报记者 阎晓明
  33岁的山西灵丘县民政局副局长张徐登上火车时,很有些感慨。作为国家干部的他这次出门,既不是拿着介绍信出差,也不是揣着会议通知开会,而是带着行李去南方打工。
  火车在深秋的阳光中载着张徐和60名打工者驶出五台山区,驶向浙江的台州和广东肇庆。这60余人是灵丘县选派青年干部到沿海地区务工锻炼的第一批。
  灵丘是国定贫困县,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培养市场经济带头人,开辟扶贫新路,是灵丘脱贫致富的重要思路。
  今年4月,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提出了选派青年干部外出打工锻炼的设想。这一设想被县委采纳,明确提出“放飞凤凰”、借地育才的目标。被选派干部要求在35岁以下,中专以上学历,自愿报名,择优选拔。外派打工期间待遇不变,期限为一年。锻炼结束后,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愿意经商办企业的,提供“青年创业基金”资助。这样,先后有110多名符合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报名,经过选拔,确定了60多人为首批选派对象。
  建立一批关系,学会一门技术,联系一个老板,引进一个项目,带出去一批人……从9月22日至今,50天时间过去了,不断传来这群干部打工者的信息:赴广东肇庆打工的县教委团委书记韩志国,已经担任肇庆工商专修学院的学生部部长助理,并与学校达成了为灵丘培养学生的意向。谢贵红担任了台州一家摩托车配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庞建国被台州白鸽实业有限公司委任为南京营销主管,于众志和祖刚受当地老板的委托返回灵丘做投资考察,还有人结合自己的特长转道去了深圳、福州等地……
  这些打工者一改往日坐机关的安逸,抓紧学习。但也有一名干部终于受不了紧张和辛苦,又回到灵丘。
  首批打工者在远方立足,给偏僻的灵丘带来一股新风。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石塘,迎新世纪第一道曙光
  本报记者 袁亚平
  穿过一条隧道,又穿过一条隧道。摇下车窗,海风挟着浓浓的鱼腥味涌入车中。到了,东海之滨,新世纪第一道曙光照临的地方。
  中国2000年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院士今年10月在京宣布:根据天文学通用标准计算出,中国大陆21世纪第一缕曙光地理经纬点为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2001年1月1日6时46分。这一计算结果得到国际天文界权威机构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和美国海军天文台的证实。石塘因此名声大振。
  沿着盘山小路急旋而上,到了白岭头的山顶,就是石塘镇政府所在地。镇长岳美秋对记者说,石塘是个半岛,三面环海,没土地,少蔬菜,多渔船。全镇人口3.8万,24个纯渔业村,还有4个村一半晒盐一半打鱼,拥有各类船只1000多艘,其中钢质渔轮850多艘,是浙江省重点渔业镇。
  说起石塘,还真有一番来历。石塘古为海岛,随着地壳运动,逐渐与陆地相连。《台州府志》载:“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独砌以石,故即以全岛总称。”
  从山顶远眺,石屋、石墙、石巷、石路,倚山而建,随地升降。屋咬着山,山抱着屋,三五成群,高低错落,构成石头群体,粗砺敦实,厚重沉着,充满力感。那三层或四层的石堡楼,用长方形石料相叠密砌,旧时为防海盗、台风而建,数百年来如中流砥柱,成为渔民们不畏风暴的象征。
  十几年前,著名画家吴冠中来到石塘,为石砌建筑群激动不已,跪在地上一口气画了3个多小时,连吃饭都忘了。后来又一连画了10天,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石塘。这些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常来石塘写生,听说还有以石塘为题的作品获了奖。
  最新的景色,画家还来不及入画呢。记者来到石塘东南隅的元龙岙,徒步登上千丈崖,只见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这里正在兴建曙光公园,主轴线为东西向,星月走廊、曙光碑、阳光穹、景观平台等沿轴线依次展开,成为石塘沿海山体景观的中心。
  初露雄姿的曙光碑高近21米,寓意迎接21世纪的到来。曙光碑分左右两部分,呈45度斜角,对称耸立在广场中央,犹如两张迎风疾进的帆。站在碑前,面向正东,苍茫无际的东海奔来眼底。脚下,礁岩嶙峋,白浪翻腾。
  海风扬起头发,海景壮人心魄。温岭市委书记王金生指着东方,对记者说:“我们决定在2001年元旦期间和中国2000年委员会一起,在温岭举办‘中国21世纪曙光节’。这样,可以扩大温岭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展旅游业,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叫作阳光的事业。”
  沿着石街走去,太阳雨花店门前竖着两块宣传板,题为《拥抱新世纪的太阳》。64岁的退休老职工郭定辅很兴奋,“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照到石塘,这是石塘人的福气。我去买了纸,做了宣传板,竖在家门口。”
  天暗了,亮灯了,石塘渔家门前一串串祝福的红灯笼,在呼唤明天的太阳。
(附图片)
  石塘的石屋石巷 应利明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增强本领斗凶顽
  杜若原 陈骥
  震惊全国的湖南常德抢劫运钞车案告破,武汉市委副书记程康彦心头却有一丝遗憾:要是当年武汉广场遭遇战中,警察的枪法更准一点,张君的罪恶生涯也许会在武汉就画上了句号。
  从1983年到1998年,武汉市民警在执行公务中牺牲71人,这是不小的代价。去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分阶段对全市998名巡警、2600多名刑警进行强化训练。今年7月,武汉警方组队参加全国公安系统军用手枪应用射击比赛,武汉市公安局代表队夺取了男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和女子团体第六名。
  在与张君团伙的较量中,一位巡警未戴配置的钢盔,头部负重伤。吸取血的教训,武汉警方加强了一线民警的武器和防护装备。巡警车上配有手枪、冲锋枪,头盔、防弹衣随时带在身上。民警还加强了现场盘查训练,包括发生激烈对抗时,如何选择有利地形……
  去年10月30日,武汉佳丽广场发生伤亡4人的枪击案。这年12月9日深夜,侦查员发现了涉嫌指挥作案的犯罪嫌疑人黄光辉的踪迹,侦查员临危不惧,鸣枪示警,黄光辉拒捕欲翻窗取枪。该民警连开两枪,一枪击中黄手臂,一枪击中颈部,致其死命。民警随后从黄光辉及其同伙乘坐的面包车内搜出双管猎枪2支,子弹22发。
  去年以来,武汉民警执行了多起任务,战绩显赫,无一牺牲。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赵培元和军屯村纪念碑
  本报记者 何伟
  赵培元,宁夏一位退休老职工,节衣缩食到河北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以抗议日本右翼势力掩盖侵华罪行。
  军屯村普通得几乎没什么特色。一望无边的青纱帐,淹没了朴素的村庄,惟有村口高耸的军屯惨案纪念碑夺人眼目。1945年5月3日晨,300余日伪军猝然包围这个村庄,杀害村民143人,其中孩童58人!
  这就是震惊一时的“军屯惨案”。55个春秋过去了,碑亭里,85岁的赵培元作为惨案的目击者,总是义不容辞地担当义务讲解员。惨案发生时,从魔爪下逃生的赵培元才9岁,他的心灵上留下了终生的创伤。新中国成立后,已是孤儿的他先到本溪当采煤工,后到宁夏任地质队支部书记。退休那一年,埋藏在赵培元心中的夙愿再也抑制不住了:要为在军屯惨案中死去的父老乡亲立碑,让子孙后代永记这段惨痛历史。“到了这把年纪,我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刻干。”他这样对记者说。
  老赵的退休金很有限。他放弃安度晚年的打算,开始创业挣钱。先是养肉鸽、荷兰鼠,结果失败了。后来又只身到贺兰县租地养猪,为了多捡些萝卜白菜叶喂猪,他风里来沙里去。家里人不忍心看他这么辛苦,将临街的门脸房改成小百货店。进货送货要用三轮,老人不会骑,可他不怕,买了三轮车就练,摔了磕了也不吱声。
  去年9月,赵培元揣上积攒的3万多元和设计图纸,从宁夏一路风尘回到久别的老家军屯。赵培元要建纪念碑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村支书对他说,你看好哪块地,你就使哪块地吧。村里有声望的老人也表态:这是全村的事,不能让你一人承担。热心的村民你一百,我十块,连娃娃的压岁钱、老人的养老金都捐了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军屯人听说后也不甘落后……后来市财政拨来3万元,镇政府也支援了3万余元的实物。在被点燃的热情中,“军屯惨案”纪念碑不到半年就挺立在军屯村头。143棵松柏环绕着4米高的碑座,琉璃护碑亭中,庄严的石碑无声地诉说着不能忘记的历史。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年终工作总结
  ——由武松打虎想到的 徐鹏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