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春风化雨润心田
  在冀中古城保定南郊,有一座司法部命名的“部级现代文明劳教所”——河北省少年教养所。这是河北省唯一的少年教养机关,收容对象是犯有罪错的未成年少年,其中14至16岁的占80%。该所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管理中做到“依法、严格、文明、科学”,实施“教育、感化、挽救”,从矫正恶习入手,使这些缺乏管教、放荡不羁的孩子逐渐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教养所有一个校园般优美的环境,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青少年们学政治、学法律、学科学文化知识,一些近乎文盲的人已能够读书、看报、写家信。干警还组织失足少年开展习艺性劳动,纠正好逸恶劳的陋习。在干警认真耐心的帮助下,一个个失足少年告别悔恨的过去,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迎接明天新生活。
  左图:组织失足青少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改革开放成果展览,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图为青少年积极抢答提问。
  左下图:像父母一样关心失足青少年。
  下图:学文化,讲文明,做新人。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影报道
(附图片)


第12版(摄影)
专栏:

  退耕还林 绿化西部
  ——“保卫绿色关注森林”摄影大赛作品选登
  在西部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防治水土流失、根治水旱灾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实现全国粮食生产的良性循环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
  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的13个省(区、市)展开,6月中旬又启动了湖南、河北、吉林和黑龙江4省的部分试点县。今年上半年试点地区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6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463.7万亩,分别占全年下达计划的71.3%和71.6%。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宣传工作作出指示。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今日刊发“保卫绿色关注森林”摄影大赛一组照片,但愿能引起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和支持,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图片)
  ↓近年来,新疆吉木萨尔县采取部分山地旱地退耕还林,林场封山育林,沙漠、荒漠区封沙育林、育草,平原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等有效措施,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由1996年的7.6%上升到2000年的10.1%。
 赵开福摄
  ↓今年是青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第一年,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到位、各部门配合有力,10余万农户积极参与,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7.3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7.2万亩。图为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农民在退耕地上开沟,准备种树。 王精业摄
  →今年9月1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乡两个村的农民领到政府兑现的退耕还林还草粮钱。农民们高兴地说,为了保护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一定要种好草,管好退耕地的林草。 杨志刚摄
  ↓陕西省彬县县委、县政府经认真调查研究,决定以退耕还林为突破口,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图为彬县水帘河流域水帘乡采取保水抗旱整地模式还林。 刘晓玲摄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多年来每年为当地群众造林绿化提供优质苗木450余万株,同时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国有林场的示范指导作用。这是该局林缘区群众退耕还林劳动现场一角。 田向东摄


第12版(摄影)
专栏:简讯

  简讯
  ●“敖东创新杯”科技创新进程与“863”成果展示新闻、艺术摄影大赛近日开赛。本次摄影大赛由科技日报社与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为使中国摄影家和他们的摄影作品尽快走向世界、走向市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中国摄影博图网站(Chinapic.com)今年11月联合举办《“博图杯”摄影与网络》全国摄影大赛,利用国际互联网介绍中国摄影家及其作品。


第12版(摄影)
专栏:

  苦了乡府 亮了学校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陕西省镇巴县杨家河乡,是一个山大沟深、经济落后的穷乡。乡政府至今还在50年代初修建的土墙结构的老瓦房内办公(上图),全乡37名党政干部,住房都简陋、狭小。
  杨家河乡确实穷,但人穷志不短,近年来,该乡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扶贫先扶智”的战略措施,从资金、项目上优先发展山区教育。他们在距乡政府不到100米的地方,建成了一座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希望小学和乡初中。乡长李继泉介绍说:这是在江苏省仪征市捐款40多万元、县上补助30多万元和全乡集资50多万元基础上建成的(下图)。
  周刚伍摄影报道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