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上海:把轨道建上天
  ——“明珠线”轻轨扫描
  本报记者 高渊
  这几天,走在上海街头,时常能听到从空中传来的列车行进声。再过一个多月,人们就能亲身体验“列车空中行”的特别感觉。现在,广受关注的上海“明珠线”轻轨一期工程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线路、车站、通信设备等都已基本完工。到年底,列车将驶上这条全国第一条城市高架轨道线。它犹如一条银色长龙,穿越如林的高楼大厦和稠密的马路河道,蜿蜒行进在申城的半空中。
  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来说,建一条轨道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上海这样一座拥挤繁忙的大都市,而且还把轨道建上天。许多人的好奇心由此被提了起来。
  两条废弃的铁路一直是上海人的心病,“变废为宝”的方案开始酝酿——“明珠线”建在旧铁路上
  1995年,挤惯了公交车的上海人,从脚下刚建成的地铁一号线上,初尝了在地下风驰电掣的全新感觉。对轨道交通三十载的魂牵梦绕,终于走向了现实。随后,第二条地铁又在地下萌动。这时,上海人忽然问自己:“能不能把铁轨建在空中?”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困扰着上海。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这两条基本废弃的铁路穿越上海中心城区,与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多达40多处。交通高峰时,车辆常在道口排成长队,事故时有发生。于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设想开始酝酿。
  据专家估算,如果在两条铁路原址建“明珠线”轻轨,工程综合造价仅为同样长度地铁造价的35%至40%,平均每公里节约3亿多元。同时,建地铁平均年进度只有二三公里,而“明珠线”只需3年左右即可基本完工。更重要的是,“明珠线”轻轨将消除上海的40多个铁路道口,大大改善上海市区的交通状况。
  用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梁增尧的话来说,这是“取世界8国之长,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架。“明珠线”轻轨规划全长62公里,南起闵行,北至宝山。其中,即将通车的一期工程长25公里,从市南的漕河泾至市北的江湾镇,穿越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和宝山6个区,当中有21.5公里是在高架桥上铺设轨道。全线共设19个车站,有16个在高架上,用122台自动扶梯和34台垂直电梯上下。到年底通车后,预计“明珠线”的日客流量将达70多万人次,列车时速达35公里,行车间隔时间为5.5分钟。
  穿城而过的“明珠线”通车在即,但房产商对“明珠概念”却讳莫如深——轻轨会产生新的“声污染”吗?
  许多人都还记得,几年前上海地铁一号线开通后,沿线房地产和商业发展的热闹景象。现在,随着“明珠线”轻轨通车日期的临近,又有人开始关注起这条申城南北大动脉的“联动效应”。
  然而,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在近年沪上举办的多次房产交易会上,“明珠线”沿线的房产商却对“明珠概念”实施低调处理。围绕“明珠线”的房产广告大战并没有打响。对此,一些业内人士向记者道出了隐情:都说“明珠线”噪音较大,房产商害怕因强调靠近“明珠线”,引起消费者对噪音问题的警惕。
  其实,从“明珠线”动工的那天起,上海市民就对这条穿城而过的高架轻轨的噪音问题十分关注。有关专家透露,高架轨道交通线的噪音问题,可以说是个世界级难题。对此,设计者首先在钢轨上动脑筋。“明珠线”全线的路基是没有枕木的混凝土整体道床,上面铺设每米60公斤的钢轨,焊接成2000米以上的超长无缝钢轨,使站与站之间的线路上没有接头,可以有效减少车轮与接头的撞击声。同时,有关方面已在沿途两侧遇有多层建筑的地段,安装4.4米高的整体式隔声屏障,能较好地隔离噪音。
  从目前试运行的情况来看,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把噪音控制在国家标准内。测试结果表明,“明珠线”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与上海的内环线高架道路差不多,比地铁小一些,比火车噪音则要小得多。此外,上海已规定今后在距离轻轨线轨道中心30米内不准建造永久性建筑,所以“明珠线”建成后,噪音应该对居民的影响不大。
  轨道交通领域实施“外科手术”,今后轨道建设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明珠线”将成为新的起点
  前不久,就在“明珠线”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时,上海的轨道交通领域突然实施了一次重大“外科手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政府统包统揽的建设体制被一分为四,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彻底分开,新组建的轨道交通投资公司、总承包公司和营运公司等4家公司先后挂牌,引入全方位的市场竞争机制。
  高度计划状态下的体制,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初期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建设的规模化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原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政企不分,没有竞争机制,建设、运营需要多少资金都由“一个东家”说了算,导致成本逐年上升。实施“四分开”后,各独立环节能独立进行市场化运作,又相互制约,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效率和服务也将大大提高。
  敏感人士已经注意到,这项“手术”其实是在为上海将来规模庞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埋下“伏笔”。根据规划,在2005年之前,上海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形成“申”字形骨架,总长度将从现在的65公里增加到130公里。其中,地铁一、二号线已经建成,目前已形成“十”字形轨道交通格局。“明珠线”轻轨一期工程从江湾到新龙华,形成“西半环”,而二期工程现在已经启动,将形成轨道交通的“东半环”。此外,还将建设杨浦轻轨、莘庄轻轨、浦东轻轨和沪淞轻轨等。
  照片说明:试运行中的上海轻轨列车纪 海鹰摄(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十月八日,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二楼,“拯救白鳍豚”科普展提前撤展了。屡战屡败,似乎正是武汉拯救白鳍豚行动的真实写照。
  拯救白鳍豚计划流产了
  本报记者 罗盘文/摄影
  “淇淇”会“绝后”吗
  白鳍豚是长江中像大熊猫那样珍稀的水生哺乳动物,它的命运比大熊猫更危险。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拥有世上唯一的一条白鳍豚活体——淇淇。1980年,这头两岁的白鳍豚在洞庭湖口的城陵矶游泳,被一位渔民的铁钩挂住,次日送进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取名“淇淇”,至今正好20年。白鳍豚的生命极限是30年左右,单身的“淇淇”面临“绝后”之虞。10多年来,科学家们多方捕寻,仅获得3条白鳍豚,其中两头不幸夭折,剩下的一头也在人工饲养的第三年中死于肺炎。由于资金奇缺,拯救计划屡屡失败,中国眼看会失去白鳍豚这一珍宝!
  展览会门可罗雀
  为了筹资展开研究,今年5月15日,“拯救白鳍豚”科普展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开展,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近千幅图片,还有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的标本。“淇淇”也迁到这里和观众会面。
  原先设想,展出半年内接待观众20万至30万人次,筹得部分资金。然而,开展近半年,参观者仅1671人次,最少的一个月只来了7个人。组委会派人分头到各中小学校联系参观,收效甚微。这个展览原打算办到年底,明年赴港、台及长江沿线各省市展出,如今草草收场。组委会本来还有一个为时8年的计划:通过展出和宣传白鳍豚,唤起公众环保意识,再通过认购纪念品等方式认捐“白鳍豚保护基金”。如今,这个计划已随着展览组委会负债数十万元而取消。
  当最后一件标本搬出大厅时,拯救白鳍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贺梅英失声痛哭。
  “淇淇”还能生存吗
  白鳍豚保护基金会确实陷入了绝境。这个成立于1986年的基金会,是全球唯一的白鳍豚保护组织。1986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红桃K”等单位共捐助40多万元开办费。1997年,基金会举行了一次募捐晚会,又得到几十万元的赞助。两项相加约110万元。此后,基金会几乎断炊。
  从1998年至今,也有一些个人自发捐款。解放军贵州某部战士姜飒,每月从50元津贴中拿出10元,化名“爱淇”寄给基金会。从部队转业后,姜飒又将每月的捐款提高到20元,坚持寄送至今。潜江一所小学的校长,号召学生每天在上学路上捡些可回收的废弃物,卖后将钱捐给基金会。这样的民间自发捐款每年仅数百元。
  还有一些来自海外的零星捐赠,法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公司,就先后捐赠了价值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设备。
  按照基金管理办法,本金是不能动的,基金会每年能支配的资金不足5万元。对于拯救白鳍豚,这无异于杯水车薪。现在,捕捞白鳍豚进行人工喂养,作白鳍豚人工繁殖研究及实验,开展保护白鳍豚系列科普、环境宣传活动等打算全部落空。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每年从中科院得到30万元,就是“淇淇”的定额经费,如今连养活“淇淇”的生活费都不够。
  白鳍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张先锋副研究员说我们不敢想象“淇淇”的未来。
 展厅中的白鳍豚标本(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今秋盘锦螃蟹肥
  新华社记者 孟唤 本报记者 冯奎
  今年秋天,辽宁盘锦已成为北方最大的中华绒螯蟹产地。
  盘锦的螃蟹黄毛青背白肚,味道鲜美,三两重的螃蟹每斤30元左右,销路不错。
  横跨305国道的盘山县胡家农场,路南路北全是“蟹田”、“蟹池”、“蟹塘”。农场党委书记刘伟介绍,胡家农场从80年代末开始养蟹,面积不过几十亩。近四五年发展迅猛,全镇2.6万人,40%的农户养蟹、卖蟹,养殖面积4.5万多亩。胡家农场所在的盘山县在短短几年中养蟹面积达到17万亩,另外一个县——大洼县的养蟹规模也与盘山不相上下。
  “天赐”不如“人养”
  盘锦的螃蟹过去靠“天赐”,今天靠“人养”。盘锦地处辽河下游,属退海平原,地势低洼平坦,内陆沟渠如织,坑塘棋布,是关外鱼米之乡,自古盛产螃蟹。过去每到秋天,人们沿河下网,遍野荧荧灯火,是为捕蟹一景。
  70年代以后,盘锦的天然河蟹渐渐失去了生存的乐土。天然河蟹日渐稀少,市场需求却越来越大。1985年,田守成辞去县计委副主任一职,主动请缨到水产局,建立了捕捞蟹苗队和河蟹人工育苗试验室。他聘请了大连、营口等地的专家组成试验小组,投资100万元,建起一座有1000立方米水体的人工蟹苗孵化室。试验者每天早上4时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深夜。孵化室所在的地方缺淡水,需要用汽车到30公里外拉运。有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全体人员停止食用淡水,来保证河蟹用水。天道酬勤,人工育苗终获成功。
  先行者成功了,后来者跟上,养蟹很快成了气候。
  稻田养蟹收益多
  螃蟹肥时稻也熟,稻田养蟹是盘锦一景。秋日暖暖的阳光洒下来,稻田四周围有塑料薄膜或是细眼鱼网,提醒人们“高墙”之内也是蟹家乡。
  稻田养蟹,蟹子吃掉田里杂草,蟹的排泄物可作水稻的肥料。1995年以后,盘锦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技术,成蟹亩产由20公斤提高到30公斤,稻田养幼蟹亩产由50公斤提高到80公斤。如今,在稻田养蟹的基础上,农民们又有了新的创造。大洼县唐家农场投资80万元,搞了1000亩蟹、稻、菜“三位一体”的蟹田工程,即在蟹田四周挖环沟,沟宽2米、深1米,用蟹沟的土加宽埝埂,埝埂种菜。秋收季节,黄的是稻子,青的是菜苗。微风轻拂,蟹子疾行。
  稻田养蟹,1亩田可产千斤稻、可收千元钱,是名副其实的“双千”工程。盘锦市副市长张要武说:稻田养蟹,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实实在在的一着好棋。
  盘锦螃蟹闯市场
  田里爬的螃蟹只是农产品,变成商品销售了才是效益。
  盘锦人首先是建好、管好河蟹大市场。来到盘山县胡家镇,“天下第一河蟹市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1994年,这里投资120万元,建起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夏秋交易时节,从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南来北往的客商就云集这里,红红火火的交易场面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
  养螃蟹的多了,买卖人也多了。目前,盘锦已在外地城市建起50多个销售网点。打开电脑,盘锦螃蟹早已“爬”上了因特网。京沈高速公路刚刚建成,盘锦人就在谋划着要多建一些联系点。张要武副市长说,现在完全可以做到“早晨盘锦田头蟹,中午北京盘中餐”,盘锦螃蟹的路子越走越宽了。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莫把市场简单看
  东方峻
  亲历“五一”、“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的冷热反差,深感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魔力。市场不像教科书上阐述的那么简单,它有时是如此不听使唤,以致我们自以为握住了市场奔马的缰绳,直到预期落空,才发现紧握的缰绳并没有套住奔马的脖子。
  “五一”节,国民的第一个长假。事先,我们饱受需求不足之苦,深感供给过剩之忧,我们只想着启动假日消费、刺激旅游内需,我们没有考虑过可能出现的“旅游井喷”效应,没有预料到特定时空中买方市场、卖方市场的突然转换。直到景点游客爆棚、旅游供给紧缺、游客权益受损,我们才觉察到疏忽太多。到了“十一”,商家延长营业时间、增设夜场,民航、铁路增设航班、专列,旅行社提前包租机票、车票、客房,酒店、景点突击扩容,增加服务项目,政府部门组织热点旅游城市信息预报。谁知到头来游客没有预想的那么多。
  现实告诉我们,再也不能自以为是地揣摩市场了。对于波动变幻的市场,需要多留个心眼,多搞点预案,多想些风险。比如,“十一”长假,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我们能不能针对特定旅游市场,作一些细致的定量调查和预测分析?如果仅仅参照“五一”的需求,去规划“十一”的旅游市场,必然走入误区。
  有一些热点旅游城市,面对“五一”黄金假日卖方市场的繁荣,在“十一”强行提价,攫取暴利,损害旅行社和游客的利益。这样做看似大赚一把,实际上违背了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益均衡的规律。你抓住假日宰人,人家上当一次,以后不仅与你“拜拜”,还广作宣传,吓得别人也不敢来了。如此等等,假日消费这个题目深刻得很。把市场看成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只能证明自己的简单。看来,在市场面前,我们可能只配作个小学生。今后,市场还会给出一道道难题、怪题,我们需要审慎对待,千万不能简单作答。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访谈

  崔书记的“公园情结”
  本报记者 李忱
  走进新疆沙湾县,感到惊奇的是,小小县城竟有4个公园。原来,1997年底就任沙湾县县委书记的崔积成,一上任就对建公园情有独钟。
  早先的人民公园是在一片菜地上竖个门,挂了牌,人少地荒,还养着五六个人管理园子。1998年,崔书记反复做工作,决定交给县供排水公司开发经营,公司投资230多万元,县里对公园的功能提出要求。
  建设过程中有8户居民搬迁,县里建了拆迁新房,给每户发了搬迁费,可还是有一户留恋故土,死活不搬。户主木哈买提找上门来,崔书记向他解释,搬家不仅使你的房子更宽敞、条件更好,还使更多的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书记亲自找有关部门,给木哈买提家通了水、电。崭新的人民公园完工后,看到热恋的青年在林荫下私语,孩子们在游乐场嬉戏,游人在花坛草坪、小桥流水边流连忘返,木哈买提老汉找到崔书记说:“你是为百姓办事,以后我要动员亲属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现在公园不收门票,只靠内部经营游乐场、组织活动、零售商品的收入维护公园,每年收入可达70多万元。
  县城中心投资220万元建的文化乐园占地200多亩,有绿荫草坪、音乐喷泉、人工湖、假山凉亭,夏日里每晚都有表演。而城边的森林公园已成为年轻人结婚纪念绿化基地、城市生态工程示范基地。
  城外戈壁滩上,筹资900多万元建成的680亩黑山头植物园已成为沙湾县的绿色屏障,橡树、金刚树、黄金树、桂树等几百种名贵树种在这里安家落户。县城的绿化面积已达34%。
  记者问,县委书记要办的事很多,你为何对建公园这么感兴趣?崔积成说:“沙湾地处伊犁、塔城的东大门,又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上,公园建设不仅解决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带动了城市功能的发挥,还树立了州、地、县的文明形象。沙湾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民族团结模范县、国家生态农业先进县、科技兴县先进县,没有这些公园,哪能和一个个荣誉相称呢?”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国际青年志愿者闯西北
  本报记者 裴智勇 撰文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影
  何佩彬,27岁的马来西亚姑娘,圆圆的娃娃脸,笑声爽朗。第一次见到她,是11月7日上午在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高二班的英语课堂里。今年8月29日她来到榆中县做教师,至今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作为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第一位外国志愿者,她要在这里住上一年。
  对于初到榆中的生活,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刚来一星期,就适应了。”其实,海拔1500多米的榆中,气候干燥,对习惯热带气候的何佩彬来说,反差很大。学校给她安排了一个约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小套间,有自来水,可以烧水洗澡,算是校方的特殊优待。“她是个外国娃娃,又是女孩,当然要照顾些。”榆中一中的孙校长说。小何自己做饭,学校在教师节送来一袋大米,至今没吃完。在她临时的家里,记者还看到两袋土豆,是准备冬天吃的,“我可以一个月不出门,都不会挨饿。”小何笑着说。
  小何不往家打电话,因为电话费太贵,“1分钟要12元,况且一次打电话不会只打1分钟吧。”她的生活得精打细算,因为她来这里是义务支教,没有工资。她通过发电子邮件与马来西亚亲友联系,在附近的网吧里,上网1小时花4元钱。小何的父亲在她8岁时去世,母亲做裁缝养活她和弟妹。这种经历培养了她自立自强的性格。她对生活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生活得快乐与否,与金钱没有直接联系,关键是自己有良好的生活心态,快乐是内在的。”
  一年期满后还留在中国吗?我问她。“如果能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妨留下来。”小何笑着说。爷爷奶奶是中国广东人,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毕业的小何对这块土地充满感情。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小何正在织一条围巾,“跟教研室老师学的,争取寒冬来前能织好。”小何说。听说我有机会去北京,她又说道:“如果方便,给我带一些英语杂志,好吗?”
  何佩彬和同事在一起。
  “这是我在天安门”。(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车到山前
  方少华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