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信念是心中的一盏灯
  ——“信念丛书”主编感言
  李凌沙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念丛书”共四册,即《什么是封建主义,怎样肃清封建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对待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专讲“主义”的书,丛书立足于现实,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层面上揭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阐明坚持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我们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客观基础的,而初级阶段的历史前提,就是旧中国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此前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什么是封建主义,怎样肃清封建主义”的问题,才能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同当代资本主义长期共处、相互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既要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敌对势力保持警惕和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又要善于吸收利用、借鉴当代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以发展和壮大自己。不了解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态势和新特点,就有可能在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方面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从理论上说明“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对待资本主义”,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只有从理论上弄清“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的问题,澄清在共产主义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才能帮助人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长远理想结合起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丛书自始至终以社会主义为主线,以理想信念为主题。一方面,这四本讲不同“主义”的书,都围绕社会主义这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围绕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摆事实,讲道理,互相呼应,互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另一方面,从每本书来看,又以话题的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自成体系,独立成书。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者力求突出理论性、针对性、通俗性。突出理论性即史论结合,以史带论,以论叙史,着力点是从理论的高度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给人以启发。突出针对性是丛书的每一个话题都是以理论上和现实中必须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为内容的,这样就增强了话题的针对性和论述的现实感、时代感。江泽民总书记新近提出了四个重大问题,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并指出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信念丛书”在内容上论及了这些问题,并根据我们目前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对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和说明。所谓突出通俗性,是丛书定位为通俗理论读物,不是理论教科书,其读者对象为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这就要求在写作中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坚持概念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的前提下,力求使语言和表述通俗明白,生动形象,避免生硬、呆板、枯燥、说教,增强丛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解读基因的科普图书
  晏小明
  6月26日,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全世界的人都在为此欢呼,因为这是全世界科学家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就这一草图而言,参与的国家达到六个,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也完成了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
  各国的新闻媒体都对这一事件给予集中而详细的报道,我国各大媒体也刊载了这方面的消息和讨论。人们纷纷在问:人类基因组及其计划到底是什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国为什么要参加这一行动?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解读天书———人类基因组距我们的生活有多远?》一书,为人们了解这些问题,打开了一扇全方位的窗口。这本书由“基础篇”、“应用篇”和“祸福篇”三部分构成,集中阐述了人类基因组是什么,对它进行研究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书中详细描述了人类基因组的应用前景,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作了生动的描绘。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带来的全新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在欢呼科学成就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冷静而严肃的思考。
  这本科普书内容丰富、新颖,文笔生动、流畅。对艰深的科学道理给以通俗而简洁的阐述,确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而作者的努力可谓难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带来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以及我国如何应付日益激烈的基因竞争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相信随着这本书的出版,将会有更多的人参加到关于人类基因组问题的讨论中来。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休闲研究译丛”简介
  赵文
  一套全面阐述休闲文化理论的丛书“休闲研究译丛”,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休闲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已经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休闲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套由五部休闲专著组成的丛书自成体系,涉及与休闲有关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作者均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分析了人生命中休闲的必要和位置。托马斯·古德尔和杰弗瑞·戈比合著的《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通过对休闲在西方雅典城邦的出现直到它在当代的发展状况的考察,探索了休闲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演变及其价值问题。曾担任首届世界休闲与娱乐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的约翰·凯利在他所著的《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中指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女性与休闲的研究是当今一个引人注意的新领域,由卡拉·亨德森、瓦列丽亚·弗莱辛格等四位女博士合著的《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女性与休闲的关系,重点讨论了女性休闲的公平、赋权与社会变革等问题。《你生命中的休闲》是美国学术界的一本畅销书,现已第五次出版。作者杰弗瑞·戈比曾任美国国家休闲研究院主席,作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而变化最快的领域就是休闲。全书的视角集中于社会与个人生活两个层面。在他的另一部著作《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中,他突破了国界的局限,放眼全球,不仅对美国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中休闲产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
  这套丛书从1998年开始编译,由成思危、于光远、龚育之担任主编,由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休闲产业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项目主持人马惠娣担任执行主编,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参加了编委会工作。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新书拾零

  新书拾零
  “情情情情散文丛书”出版
  中国文联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近期隆重推出描述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情情情散文丛书”。这套散文丛书包括满族作家舒乙的《我的“第一眼”》,蒙古族作家特·赛音巴雅尔的《蓝宝石金戒指》,藏族作家丹珠昂奔的《遥远的莫斯科》,土家族作家杨盛龙的《杨柳依依》。这套散文丛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尝试和新的特色。
  在这四种散文集中,作者回顾和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父母、亲朋好友、妻室儿女的真挚感情。从书中细致入微的感情描写和抒发,可以看出作者故乡的风貌、家庭生活、个人情感纠葛,同时也看出故乡、家庭、亲人对作者的影响。由于作者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域,生活面各异,笔下的情思各有特色。
  《中国工艺精华》面世
  年逾古稀的孟皋卿的新著《中国工艺精华》一书,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分雕塑、花丝镶嵌、工艺绘画、绢毛制品及手工艺品五大类介绍中国工艺。书中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工艺流程和设计制作方法,可读性很强。
  此书既是技术工人、工艺师、工艺美术大师可心的工具参考书,也是广大工艺品爱好者和收藏者的喜爱读物,面向大众,老少咸宜。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读书天地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由各方面音乐专家编写的《学生音乐辞典》,内容丰富翔实,配有谱例和插图,释文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是一本图文并茂、切于实用的工具书和参考书,适合于大、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
  辞典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音乐史、音乐理论、基本乐理、作曲技术、演奏技术、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乐器、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声乐家、器乐家、声乐作品、器乐作品、歌剧、舞剧、音乐书刊、音乐机构及团体、音乐会演及比赛和世界各国国歌,门类比较齐全,词目共收三千余条。
  词典以中国音乐为重点。乐器词目收有中国乐器一百五十七种,几乎包括全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乐器。所介绍的中外乐器词目配有插图,图文相辅,对乐器的形制可以一目了然。音乐作品词目配有谱例,看了谱例可以窥见其音乐风格的一斑。
  (钱仁康)(附图片)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时代呼唤电视艺术美学
  仲呈祥
  电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战略眼光推动其理论批评与美学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关系到整个电视文化的长远发展。
  我们忧心忡忡地看到,无论从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的需要看,还是从电视创作日趋繁荣呼唤理论引导的需要看,电视艺术理论批评都是有愧的。造成这种滞后现状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恐怕有一条是很重要的,即我们缺乏一种“着意于久远”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眼光。
  目前,电视艺术理论批评与美学研究还很难说得上已经深化。现状是:就电视艺术批评与美学研究队伍而言,似乎还未能在宏观的战略眼光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人才。北京虽然有专门的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再加之北京广播学院和电视艺术家协会,三家的理论队伍却各自为战,缺少分工协作;此外的理论批评队伍则大都从属于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台。将理论建设的使命附属于播出单位,理论批评联系实践的优势明显,但其独立的理论品格恐难以保证。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先后建立或开始筹建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而不少高等院校文科也纷纷开设影视艺术理论与电影美学选修课,一支由高校从事影视艺术教学的师资组成的影视艺术理论批评与美学研究的生力军正在形成。尽管如此,就影视艺术理论批评与美学建设而言,由于缺少战略考虑和统筹安排,影视艺术理论研究、影视艺术作品批评和影视创作规律探索,在目前还基本上是混为一体的。这也不利于理论批评的深化和科学化。这三方面应当有区别也有联系。从事具体研究工作的同志也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侧重在某一方面有所深化。这样,理论思维和批评水平才可能改变平庸浅薄和就事论事的局面而强化理论深度,才可望顺应社会改革大潮的深化,升腾到更加科学化、细密化的新水准。至于影视艺术美学,才可能在此基础上真正进行哲学领域里形而上的抽象、概括。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体系,是老一辈文艺家、电影家的夙愿。钟惦棐先生早在五十年代,便“不甘寂寞,想写一本电影美学”。他意味深长地指出:“美学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电影美学尤其如此。它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诸方面,并且在通常情况下显得更突出,而且在艺术诸门类中也具有边缘性,使它既从诸联系中认识它之所以成为综合艺术,又从区别中把握电影的特性。这就是我们的美学不等于政治,却比政治更深;不等于世界观,却比世界观更具有实在的内容的粗略叙述。不比诸姐妹艺术源远流长,造诣高而且深,却使诸姐妹艺术在银幕上发出难以磨灭的异彩。电影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艺术家可以不承认它,但更严峻的还在于它是否承认艺术家。”他说,八十年代初,“哲学美学研究之风大盛,而艺术诸门类则多忙于自身的实践,无暇顾及这方面的事情,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并进而提出建设中国电影美学所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电影美学的根本问题还是由电影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的”。二是“我们的电影,正如其它艺术一样,是为人民的,首先是为劳动人民的。所谓精通业务,就是要懂得业务自身的历史和现状。轻视自己的传统和经验是不对的”。三是“电影是一门国际性很强的艺术,我们决不可以闭目塞听,固步自封”,要善于吸取西方电影美学中适合中国国情的营养,“为我们所用,而不是‘随风飘去’”。四是要“建立良好的学风”。“美学上有些问题争论了几百年,几千年,至今没有结论。我们的学术和艺术正是在这种争论和不同艺术风格的竞赛逐渐有所进步和有所突破的”。
  这段话不仅对电影美学建设,而且对电视艺术美学建设,都具有明鉴作用,足以令我们深长思之。
  侧重于对艺术本体进行高层次抽象思维的电视美学理论建设,是促进理论思维的深化和提高的必然要求。但即使是这种“纯理论”建设,我以为也必须对应整个社会改革深化的大潮,也必须从整个社会改革深化的大潮中自觉汲取动力。从发生论的观点看,无论是文学界还是电影界,新的理论研究思潮和新的批评方法的崛起,从根本上讲,都是既起因于对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的观照,又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在审美领域里抽象思维成果的直接体现。试想,没有社会改革开放的总背景,西方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些新鲜思维成果,如阐释学、现象学、符号学和意识形态分析、精神分析方法等等,是不可能引进到我国新时期的文艺理论批评领域里来的。而且,一个国家电视艺术理论批评与美学的建设,无论是实践性强的理论建设,还是所谓的抽象性强的“纯理论”建设,都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它的经济实力及文化传统。因此,在我国,理论批评要深化,要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需要建立自身的尊严和相对独立的品格。但无论如何,文艺理论批评思潮的深化,只有更自觉地对应整个社会变革思潮的深化,并自觉地从中汲取动力,才是有源之流,才能形成浩博之势。
  电视美学一刻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广大观众,这是电视美学意识中最根本的意识。电视接受美学,是电视美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再玄妙的影视作品,倘无观众,是无法实现其价值的。同等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必须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下功夫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须知,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乃是为了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在提高的指导下去适应,适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这才是全面、正确、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关系的正途。科学地认识与清醒地追求观赏性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这是关乎电影和电视艺术接受美学的一个基本课题,而且还因为这关系到全民族的美育。美学与美育,关系密切。美学是美育的理论指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大众的美育水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文明的水平。电影和电视艺术是两门受众面极广的艺术,它们作用于大众的审美神经,正、负面效应都极明显。如果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美学观为指导,始终把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纳入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范畴,那么,我们的电影和电视艺术创作就能面对着市场经济大潮下强大的媚俗思潮而保持清醒、明智的头脑,处理好适应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片面地认识和追求观赏性,盲目地媚俗从俗,那就势必弱化、消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败坏大众的审美情趣,其后果不堪设想。
  处理好借鉴西方影视艺术理论和整个文艺理论的间接思维成果与对我国电视艺术创作的直接抽象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无疑,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既是一个历史积累和横向借鉴的过程,也是一个对现实的创作实践经验进行直接抽象并上升为理论的范畴和逻辑体系的过程。这两者虽有区别,但归根结底是统一在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直接从创作实践经验中进行科学抽象并建构理论体系的任务极其艰巨,而任何个人的才智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包括刘勰那样的大师,也很难说是全靠这种直接抽象建构他的理论框架。这就需要借鉴和吸收古代和外国的间接思维成果。新时期社会开放和文化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些新鲜思维成果被介绍进来。从宏观上讲,开放带来的认识线索的多维化和理论批评的多样化,是以承认事物本身(包括影视艺术)的复杂性、整体性为理论前提的,它打破了那种僵化的大一统的简单的理论批评模式。从微观上讲,开放引进的西方文艺理论批评的新鲜思维成果,有助于电视艺术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向细密化、科学化,以利于对电影活动(从创作到发行放映乃至批评研究)的各个环节和局部进行深入的、精细的研究剖析,推动我们电视艺术理论思维的日益全面和科学。但我感到,文学、影视界有一批最富创造力、最有潜力的理论新秀,其兴趣和希望似乎较多地寄托在对西方文艺理论间接思维成果的吸收上,他们往往倾其精力研读和套用这些间接的思维成果,写出一批不仅在观念上、方法上,乃至在思辨上、文风上都“东施效颦”式的文章。甚至有人还从西方生吞活剥地“借”来一种批评模式,然后用以“读解”某一部中国电影或电视剧,最终证明西方批评模式的“正确”和“灵验”。这是不足取的。倘陶醉于此,我很怀疑在理论上能真有建树。因为建设新理论的难点,恐不仅只在如何借鉴和吸收间接思维成果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今天的时代水平上把间接的思维成果消化,并同直接的对我国创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金台文论

  创造力与文学的自信
  郝雨
  世纪更迭之际,人们都在关注着文学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中的前途与命运。二十世纪末文学的日渐式微,引起了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和文化工作者的担忧。
  文学精品和文学大师的出现到底依靠什么?文学走出现时代的低谷到底依靠什么?纵观文学史,真正的文学精品和艺术经典,一定是一个历史阶段人类最高创造能力的体现和表征。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曾指出,“哲学终结”的观念是创造力缺乏的表现。这一重要观点,对于文学前景的判定来说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对文学发展失去信心或者抱听之任之甚至任其消亡的态度,从根本上说也是创造力不足的表现。如果说哲学的创造是创造概念,而文学的创造则是创造艺术、创造形象,也同样能够创造思想。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和部分。充分鼓励、释放和发挥人的创造力,鼓励和张扬创造精神,是文学振兴的根本所在。
  人的创造性包括个人的创造力和人类整体的创造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创造力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和相辅相成的。首先是无数个人的创造力构成人类整体的创造力,而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及其创造的成果,又不断养育着每个人的创造力;人类社会天才和大师的出现,总是要以过往时代人类的全部创造为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基础的。同时,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氛围,对于一个时代的大师的催生,也有着巨大的制约和影响。时代的最高创造归根结底是要个人的创造作为标志的,这就是大师创造的精品。而这些精品又无疑将进一步导引人类整体创造的进程。
  当然,人的创造性也同样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而既然是两大类别,其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就总会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中,经常有可能在价值的天平上发生某种倾斜。人类精神总是要觉醒起来的。人类的精神创造也永远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火炬。正如李大钊当年所言:“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声……”所以,文学的创造又往往总是承担着整个精神文化创造的前驱的责任。
  在我国,曾经很长时间被抑制和破坏了的物质生产体系由于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伴之而生的以休闲、消遣和享乐为主的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冲击和覆盖着市场,纯文学艺术的创造受到了遏制。社会接受力的萎缩自然也直接抑制了文学的创造力。而主观方面,也就是更根本的方面,由于物质文化的突然间的极度膨胀,精神文化创造的队伍很自然地产生了浮躁、惶惑、自信力丧失、不安于清贫等种种消极情绪,本来蕴藏于个体的文学的创造力因而受到阻遏。
  文学真的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我以为,要能够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最要害的一点,还在于判断我们的创造力是否已经发挥到了顶点和终点。既然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呈上升趋势,那么,精神文化的创造力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创造力就不会永远处于萎缩状态。暂时的与物质文化的不平衡终究会引起整个文化界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而在一个文化平衡机制和调控能力都较强的社会和时代,精神文化的砝码一定会逐步加大。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整体氛围,文学的创造力也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我们没有失去自信力,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失去创造力。而文学上的创造力一旦勃发,其暂时的衰弱之气就会被一扫而光。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人民文学》杂志大幅改版
  最近出版的《人民文学》二○○○年第十期,从装帧设计到栏目设置、组稿方向、稿件取舍,都发生了显著转变,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改版后的《人民文学》在注重小说部分艺术质量的同时,相对缩减小说比重,增加广义散文的分量;设立“本刊记者”,开辟了《现场》栏目,发表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调查性特写,对非虚构类叙事作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还开辟《记忆》、《瞬间》等栏目,以满足新老读者的不同需求。《人民文学》这次改版,改变了文学期刊只设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四大块的传统。面对近年来“跨文体写作”持续挑战着传统文类界限的现实,《人民文学》力求把坚定的文化承担和对读者的尊重细致地结合起来,在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写作和阅读中,包容创新和创造、理想和激情。(木土)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大写的二十年·打工文学
  研讨会”在深圳宝安召开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会中心、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和宝安区文化局举办的“大写的二十年·扛工文学研讨会”近日在深圳宝安召开。为了他乡的诱惑,执著于远方的梦,打工者背井离乡,思念与漂泊煎熬着他们,苦难成为必然的背景,然而这群开拓者在拼搏、进取和书写中找到了意义。他们勇敢地接受了城市的洗礼,同时以自身的劳作和书写参与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打工文学作为深圳日常历史的印痕,是深圳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也将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独特的位置。(袁文)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上、中、下)
  汪敬虞主编
  本书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由著名经济史学家汪敬虞先生担任主编,多位数十年来专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老专家和一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学者参与研究和写作,是《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198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续编。全书分为三篇十五章,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欠发达为中心线索,从历史条件、时代大环境方面考察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发展演变过程,分别论述了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和向中国经济领域渗透的历史,清政府后期与北洋政府时期国家传统经济政策的承袭和更张,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影响,从近代工矿企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五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资本主义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等,阐明了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冯至评传》
蒋勤国著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学术思想史上重要作家和学者冯至学术生涯及学术活动的专著,作者对冯至的人生道路、创作思想的演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以上两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4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柏辽兹回忆录》
  【法】埃克托尔·柏辽兹著 佟心平 冷杉等译
  法国人贝·皮沃和皮·蓬塞纳编著的《理想藏书》将柏辽兹的这本《回忆录》放在音乐类图书的首位。被称为十九世纪音乐“鬼才”的柏辽兹,其一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不逊色于他的音乐。他的生命和他的音乐,几乎是相互模仿的衍生物。这本首开西方作曲家自传之先河的回忆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艺术、为爱情的柏辽兹,一个既是天才又是失败者的柏辽兹,一个犹如火山般不断喷发想象力和激情的柏辽兹,一个既在幻想中沉溺又在现实中跋涉的柏辽兹。
  (东方出版社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