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切合实际的社区建设之路
  徐文才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社区建设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承接点,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沈阳市本着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如何加强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社区建设之路,收到良好效果。
  社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承载作用
  社区,通常被看作一种以一定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居民(包括一些社会组织)生活共同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基层组织,其功能和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框架迫切需要调整和变革。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城市管理实行的是等级差别的纵向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分别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和居民自治组织,是这种管理体制在基层的一种延伸。但是,这种以工作单位为主体,以户籍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框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在最基层的居委会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居委会尽管被称之为居民自治组织,但经费来源依赖政府,工作从属于上级机关,加之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成,已经越来越演变为政府的基层办事机构,民主自治的性质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居委会的职能范围只负责为属地居民提供服务,而不包括属地内的其他社会团体和单位,对驻区社团单位的协调能力较弱,大量的社会资源因而不能很好地得到利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密度增加,功能性的小区、联片区域迅速发展,使居委会限定在一百至七百户之间的区划规模显得过小,等等。
  新旧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区这样一个承接载体。在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变为“城里人”;随着众多职工下岗再就业,许多“单位人”变为“社会人”;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批“无上级”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把办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各类非生产性职能移交给社会;职工养老金领取将实行社会化发放,推进住房、医疗、保险等配套改革也要走社会化的路子,依靠社会来承接。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政府要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把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转移到社会,还权于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政治生活特别是身边事务的关切程度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我们在社会基层管理中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扩大基层民主,实现依法治理。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不仅每个党员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在组织管理之中,对党员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组织上也应有所了解。所有这些社会发展与结构变化的现实,客观上都要求有社区这样一种新的载体,通过社区建设来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解决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社会矛盾也需要搞好社区建设。沈阳市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社会人员流量不断加大,给基层社会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满足这些需求,既要靠雄厚的经济基础不断提供资源,同时也必须有一个更高水准的基层社会组织来保证其实现。在信息化、网络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居家办公、虚拟化生产正在变为现实,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工作和生活载体。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建设的新路子,以努力建立一个既有中国特色又更加开放的符合人民实际需要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
  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社区组织发展模式
  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经验并经过反复论证,沈阳市确定的社区建设目标是:以居住地为特征,以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手段,有党的领导和政府指导、社会各方参与、群众自治管理的区域性小社会,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发展的社会化自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这一目标,沈阳市以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从四个方面推进社区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调整规模。将社区明确定位在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原来居委会的层面上,管理规模原则为一千至一千五百户。按照这一定位,对原有的居委会加以调整合并。新组建的社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以市区主要街路为界限的“板块型社区”,以独立的居民小区为单元的“小区型社区”,以职工家属聚居区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以文化街、商业区等不同功能为特点的“功能型社区”。同时,驻区单位也被明确地划入了社区管辖范畴,单位丰富的人才、物质资源与社区实现共享,社区与单位实行共建。
  健全组织。从提高社区生命力和活力的要求出发,注重抓好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四个主体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自治权力机构的“决策层”;社区工作委员会为工作班子的“执行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是智囊团的“议事层”;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大小设立党委、总支或支部)为核心的“领导层”。同时,还建立了由“楼、院长”、“单元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组织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了责权明确、议行分离、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的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市里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市)组建了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三级工作指导网络。采取“公开招贤、定岗竞争、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的公开招选办法,改善和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文化结构、工作能力。
  完善功能。坚持“以民为本”,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社区的功能主要是教育、服务、管理和监督。
  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真正体现和保证社区自治,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使社区成为区域社会成员利益共同体和区域社会自治管理载体。沈阳市规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凡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应在社区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业主委员会。全市社区普遍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完善了原有的公开办事、服务承诺、考核评议等各项规章制度,一些社区还建立了社区自治章程,以保证社区依法自治的健康运行。
  推进社区建设的两个重点环节
  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社区虽是城市基层群众的自治性组织,但社区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当然,加强党的领导不是代替或包办社区自治组织的一切事务,而是通过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本着党建与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沈阳市已建立社区党组织一千多个,在楼、院、单元建立了党小组。市委赋予社区党组织实行党员属地管理的职权,党员八小时之外的表现也在社区党组织的考核、监督之下。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管理组织一头托着百姓、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从放权、转权、赋权三个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将社区的自治权毫无保留地交给社区,明确政府对社区建设的职能是指导、协调、服务;二是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将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社会保障协保等社会管理工作职能转移给社区;三是赋予社区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议和群众意见反馈监督的权利,进一步加大群众说话的分量,将政府的工作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警惕“贵族化”倾向
  韩玉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的各级干部都应当是人民的公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却滋长了脱离群众的“贵族化”倾向,很值得警惕。
  所谓“贵族化”倾向,是指有些干部身上存在着的做官当老爷,追求生活上享受、利益上特殊,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比如,一些人手中有了权力,就滋长了特权思想,有意无意地搞特殊化,不是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而是作为获取较高地位和待遇的工具。一些人官当大了,与群众的联系却减少了,不愿再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和普通劳动者交朋友,而是眼睛向上,攀龙附凤。一些人脱离群众,自以为是,逐渐形成了与群众格格不入的作派,盛气凌人,虚饰矫情。这种种表现,加大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出现“贵族化”倾向的原因在于对权力的误解和滥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了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的思想和措施。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而在那些有“贵族化”倾向的人看来,手中的权力不是人民给的,而是上级领导给的,因此,老百姓怎么看,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这就完全颠倒了主人和公仆的关系,从而使共产党人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庄严承诺变成一句空话。
  “贵族化”倾向的严重危害在于,它将导致背离党的宗旨,走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去。毛泽东早就这样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位高权重的优越感和不受约束的特权感,一步步滑向腐化堕落的犯罪深渊,从人民的仆人到人民的主人又变成人民的罪人,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听任“贵族化”倾向发展下去,就将毁掉一批干部,毁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克服“贵族化”倾向,首先应加强学习,提高精神境界。有“贵族化”倾向的人,一定是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的人。他们或对学习采取应付差使的态度,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行;或借口工作忙干脆不学,却把很多时间消耗在交际和享乐上,久而久之,头脑就变得空虚,思想就变得懒惰。离开科学理论的武装,离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公仆与主人、领袖与群众等观点的学习与理解,就会丧失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也就谈不上先进性。因此,要通过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精神境界,形成克服“贵族化”倾向的认识基础。
  其次,应加强世界观改造,自觉抵御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领导干部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特权思想等剥削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贵族化”倾向正是这种剥削阶级世界观的反映。而无产阶级政党要求其干部必须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就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宽广无私的胸怀。因此,要加强世界观改造,真正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形成克服“贵族化”倾向的思想基础。
  再次,应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贵族化”倾向往往与官僚主义作风密切相关。有“贵族化”倾向的人不愿意到群众中去,即使去了,也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能深入群众,因而对群众缺乏了解、缺乏感情、缺乏共同语言,甚至害怕群众的批评,逃避群众的监督,到群众中反而感到不自在、不方便。因此,应当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形成克服“贵族化”倾向的感情基础。


第9版(理论)
专栏:

  提高理论素养——
  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曹玉海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大力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使他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思想,对于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和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中华民族的独立、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幸福,社会主义中国的繁荣、富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复杂国际环境中能够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新世纪,我们更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二十一世纪是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等在内的综合国力全面竞争的世纪。这种全面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领导、组织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新的世纪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发展,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要看我们党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可见,广大中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一般都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但相当一部分同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还缺少党内生活和艰苦环境的严格锻炼,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把握形势、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多数中青年干部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但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还缺乏广泛深入的了解。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他们需要不断补充和丰富新知识;面对无孔不入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他们需要提高免疫力。因此,大力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政治上坚定、具有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的必然要求。
  中青年领导干部不断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伟大的事业要求有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有大量的实践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有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加以解决,有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探索,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矛盾和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直接提供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广大中青年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指导决策和行动,培养和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不断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才能不断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克服盲目性,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牢牢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断增强科学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敢于和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青年领导干部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广大中青年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获得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处于低潮的形势下,不少中青年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经受住种种考验,坚定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具备了相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为自己设定了正确的行为目标和价值取向。但是,也有部分中青干部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思想上产生了疑问,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动摇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还有少数人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意识所腐蚀,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引诱,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被打开思想缺口而发生动摇,迷失方向,走向蜕变的。因此,中青年领导干部必须大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这样才能在复杂环境下健康成长。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向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桂世镛
  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五”期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我们可以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对我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通货紧缩趋势影响的环境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三年改革与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非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束,而是深化改革的新的起点。要把国有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使国有企业建立起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益的内在机制,还有艰巨的工作要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国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使之同市场经济相衔接。这就要求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架构起与这一目标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利益结构,形成新的经营机制。归结起来,就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革
  为了实现国有企业既保持国有制,又能自主经营的目的,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必须分离,同时又要保持所有权对经营权必要的制约。经过实践,实行股份制比其他办法更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股份制可以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及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二是股份制企业通过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出资人到位,有利于防止所有者被架空,形成“内部人控制”;三是股市的公开披露制度,可以使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股东和公众的广泛监督;四是实行股份制,对重要企业国有资本要控股,其他企业不必都控股,这样,国有资本可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一方面使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用于更必要的领域,优化其结构和配置,另一方面又可用少量国有资本支配、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作用。同时,它还能有力地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取得了可喜进展,股份制的活力和生命力明显显现。不足的是,国有独资公司还比较多,在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股独大的公司又占绝对多数。这说明股份制改革还不够规范和深入,应当继续加以改进。要按照《建议》的要求,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有条件的应规范上市。
  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
  这是实行政企分开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出资人到位,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条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为了做到既政企分开,使企业自主经营,又保证出资人到位,并使出资人的职权同其应负的经济责任相统一,就需要政府把行政管理的职能同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的体系和机制。经过探索,在这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总的架构,这就是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即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这样,政府在保有国有资产最终所有权的前提下,授权母公司及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实体,并以所投资本、所持股份出资人的身份在企业到位。这就为克服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以及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权责脱节的弊病,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落实这个架构,有几点是需要着重加以研究的:一是政府作为最终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由哪个部门承担,是一个部门还是几个部门?如由一个部门承担,这个部门如何处理好同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由几个部门承担,这几个部门又如何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以避免由于所有者职能的分割而形不成统一意志?二是授权、委托的层次以多少为宜?层次太多,鞭长莫及,难以严格管理;层次太少,又会导致控股公司太多,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三是如何在各个授权、委托层次建立起严密的制度和机制,使授权、委托者与被授权、被委托者都既能出于公心行使职权,又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建立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是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也是架构新的产权结构,把企业在所有权约束下充分行使经营权的机制从制度上具体加以落实的关键所在。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经过几年的公司制改革,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把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有效地建立起来,还有待做扎实细致的工作。比如,如何正确处理“老三会”同“新三会”的关系,就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办法,把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加强民主管理,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突破。当前要在认真落实上下功夫,抓紧形成具体的规范、制度,并严格执行。只讲原则,不去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或者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使制度流于形式,是目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是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必须切实加以扭转。
  面向市场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这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国有企业,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必备条件。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改革,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了前提,但新的机制并不能自然形成,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相应的利益结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形成一系列新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
  (1)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是在企业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使优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落后而又不能扭转落后局面的企业则遭到淘汰,退出市场。建立这种机制,就是既使优势企业能通过市场竞争获得自主发展的条件,又使被淘汰的企业有退出市场的法定通道。这样才能新陈代谢,推动企业不断进步,促进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2)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这是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彻底打破“铁交椅”、“铁饭碗”和“大锅饭”,建立各方面的责任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内在要求。要制定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者考核、奖惩和任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以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3)技术创新的机制。国有企业要不断发展和增进效益,必须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既无技术进步的动力与压力,也缺乏进行技术开发的必要财力和权力,因而技术停滞,效益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必须在建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上狠下功夫,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度及相应的机制,存在着谁都负责又谁都不负责,甚至谁都可以拿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损失与流失。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所有权约束弱化,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要管好用好国有资产,除了搞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还要强调三点:一是建立健全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企业预算、决算和审计制度,并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堵塞各种漏洞。会计师必须符合任职资格,并确保其独立行使职权。二是建立规范的监督制度。前两年国务院对一些重点国有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通过查账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明显成效。最近,中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重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外派监事会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督机制,对此要认真加以落实。三是严肃执法,深入持久地进行反腐败斗争。不仅要依法严惩贪污、受贿以及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而且要依法惩处渎职行为,反对奢侈浪费。
  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以及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势必涉及企业的联合、兼并,涉及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而搞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前提。应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控制力,调整结构,突出重点,优化配置。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国有经济要保有重要的骨干企业;而在其他一般性行业,则应更多地发挥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应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但切忌用行政指令直接干预企业的联合改组。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联合、相互参股,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不断发展,这将对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同整个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搞好金融、劳动、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优势企业的改革、改组和发展,落后企业的关停并转,都要碰到职工的下岗与安置,债权、债务的处理,资金的融通与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改革的进程。所以,必须正确把握改革与调整的力度同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关系,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同时,必须搞好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劳动就业门路,规范和发展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