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访三峡,谈文物保护
  本报记者 李舫
  10月10日,记者从重庆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途经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秭归、宜昌等县,历时十余天,追寻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脉络。初秋的南方,适逢雨季,川东和鄂西淅沥绵长的雨丝为我们的行程平添了几许肃穆凝重。滚滚长江东逝水,千万年,在这里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不论在山势逼仄的峡谷,还是在繁华喧闹的小镇,俯拾即是的岁月残片,宽柔悠长的文化脉络,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让人不禁生出许多感喟。
  亟待拯救的三峡文物
  水翼飞船乘风破浪向东驶去,沿途只见长江两岸山体上布满了“135”、“175”水位线标志,触目惊心,令人顿觉时间的压迫感。时间紧迫———这是参与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专家们的共识,他们用“抢救文物”四个字来表达他们的迫切心情,他们是在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别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完成的事情。按照三峡工程的总体进度,到2003年,库区水深将达到一百三十五米,2006年达到一百五十五米,2009年达到一百七十五米。到2003年三峡库区将有一半以上被淹没,2009年则大部分被淹没,文物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长江三峡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不仅在于其单体文物和单体建筑的价值,更在于其整体的人文风貌及这种人文风貌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进程。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三峡文物保护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徐光冀强调:“过去考古界坚持的是黄河流域中心论,而三峡的田野考古工作将用历史文化遗存证明中华民族的多源一体。在这种意义上,三峡地区的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工作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重庆三峡地区同江汉平原、成都平原联系密切,各有源头。江汉平原发展为楚,形成了楚文化;成都平原发展为蜀,形成了蜀文化;重庆地区发展为巴,形成了巴文化。过去在考古学上巴蜀不分,楚和蜀的工作做得很多,相对忽视了对巴文化的界定。其实巴文化和蜀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和文化特征,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三峡重庆库区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奉节鱼复浦等地发现的七千至八千年前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了巴人的起源是在清江流域的武洛钟离山到恩施到川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内。”他强调,从三峡文物的重要性来说,我们的保护行动更为重要。
  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三峡文物保护和抢救工作采取了“两重两利”方针,即“重点发掘,重点保护”、“既要有利于文物保护,又要有利于重点建设”。徐先生说,在整个库区两千五百万平方米的底下文物储藏量中,规划发掘面积为一百九十万平方米,占总量的百分之八,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二的非重点文物是不得不放弃的。
  稳妥进行的保护工程
  为了尽可能地抢救和保护库区历史文化遗存,1993年11月开始,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内二十四个研究所、博物馆和高等院校,对三峡工程库区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1994年3月,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成立,负责制定三峡工程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的文物保护规划。1995年下半年库区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正式开始。1996年,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经过对库区文物的实地调查,编制了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及分县报告共三十册,初步认定三峡库区文物总量为一千二百八十二处。此后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国内专家对规划报告进行了复核和论证。今年6月,正式批发了《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保护项目和保护方案)》,同意将三峡库区一千零七十四处文物点纳入保护规划,其中重庆库区文物点为七百五十二处,湖北库区三百二十二处。
  重庆库区的文物保护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抢救阶段。在云阳县中坝遗址附近条件简陋的文物库房,记者参观了刚刚出土的文物。破碎的汉陶残片被整齐地编号、堆放,几个螺纹圆底罐已被修复,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令参观者啧啧称奇。专家们推测这些陶制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作坊遗存,可能与盐业有关。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副主任柳春明介绍说:“在纳入保护规划的重庆库区七百五十二处文物点中,地下文物五百零六处,总发掘面积达一百二十九万平方米,地面文物二百四十六处,其中白鹤梁题刻、张飞庙和石宝寨以其特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单列为专项保护项目。地下文物保护方面,已开展了四十五处文物点的资料留取、八处文物点的原地保护设计及六十六处文物点的搬迁保护初步设计工作。”
  湖北库区的文物保护目前进展顺利。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办副主任王风竹说,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抢救阶段。“截至今年1月底,湖北库区已经完成七十六处地下文物点的田野发掘工作,发掘了中堡岛、杨家湾、白庙、柳林溪、官庄坪等重要遗址及卜庄河、古夫、望江等墓葬群,发掘面积达四十多万平方米,勘探面积一百五十七万平方米。随着材料的丰富,湖北三峡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填补了许多阶段性的空白,文化序列更加完善和明朗。”
  令人担忧的文物安全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文物安全是参与三峡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专家们共同忧虑的问题。危及文物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本来因为年代久远而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面对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显得更加脆弱。
  位于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的白帝城是一组庙宇建筑群,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末年。白帝城的历史价值在于,其历史沿革实际上是奉节县从汉代末年到民国年间发展演变的缩影,也是研究刘备等历史人物的重要实物佐证。无论是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激昂,还是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的忧患,都使白帝城声名远播,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人文景观。然而,整个三峡工程完工后,水库冬季最高水位将达到一百七十五米,这时白帝城将成为四面环水的孤岛,使白帝城的整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种情况对于白帝城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既有利又有弊。从弊的一面说,江水的上涨将淹没白帝山的部分景点,同时由于白帝山北面部分山体风化较为严重,江水的反复涨落有可能使这部分山体有塌方的危险。基于这种情况,专家在进行白帝城的保护规划时,将根据白帝山山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加固措施,确保白帝山在三峡水库建成后不会因江水浸泡腐蚀而出现崩塌现象。在进行加固维护时,考虑对白帝山整体环境的保护,利用各种手段尽量消除人工砌筑的痕迹。然而,这种人工砌筑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能够做到以旧复旧,有人表示并不乐观。
  对于文物的人为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已发掘并加以保护的文物的偷盗、贩卖,及对已勘探或未勘探的地下文物,主要是墓葬群的盗掘,使三峡文物损失惨重。
  从今年年初始,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在即,大量的地下文物亟待发掘,大量的抢救工作亟待人们去做,这无疑是一个披荆斩棘的历程。借用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的一句话,“保持文化的脉络就是保持危机感,因为我们要时时假设文化失去的痛苦。”相信参与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人们都在虔诚地用他们的劳动编织三峡历史的脉络,而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些无数参与者的谨慎取舍中面向未来。
(附图片)
  石宝寨保护规划草图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

 伍柏,江苏常熟,编辑———
  广告,文雅含蓄为上品
  翻阅报刊,观看电视,收听广播,耳闻目睹,到处是展示“卖点”的广告,使人眼花缭乱,也大饱耳“福”。那“爱你没商量”的广告,让人不看也得看,不听也得听。随着广告手段的加强与广告魅力的加深,如今人们已不但习惯了,有时甚至还有点难舍难分了。广告,显示了商品经济无处不在的活力,也增添了都市的色彩。广告作为天生具备商业属性的文化,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但目前有些广告的创意,却着实叫人不敢恭维,有的甚至让人如食蝇蛆,恶心倒胃。笔者所居的一条繁华商业大街上,赫然树立着一幅巨大的广告牌,画面上是位体态丰盈、风情万种的少妇,半裸的前胸高高耸起,分外突兀醒目,旁边的广告词是“男人的焦点,女人的骄傲”。再细看下面一行小字,才知此女是在为某一名牌的丰乳产品作形象宣传。例二是某报刊出大幅广告,画面是一位忸怩作态、颠狂摇滚的外籍女郎,那广告词是“魔鬼身段,轻松拥有”。再细看下面一行小字,方知此洋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为了推销“百年祖传秘方”的瘦身减肥护理法的。这里且不说两幅广告画的孰优孰劣,单那两句广告词就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渐生厌恶之感。
  广告对于商品流通有着强烈的促销作用。因此商家们对广告的创意,无不穷思竭虑煞费苦心。如果把商品喻为征婚的待嫁女,那么广告就是待嫁女暗送秋波的“情话”。情话哪有赤裸露骨到公开煽情挑逗的?其实,在应征者的眼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待嫁女更显得含情脉脉。有鉴于此,广告还是含蓄文雅为好。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直言录

  有“口”皆“杯”议
  白丁
  近年,得到经济赞助的文艺“杯”赛急剧升温,大有无“杯”不赛,有“口”皆“杯”之势。诚然,不少比赛是开宗明义、精心运筹、赛风端正的,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由此说,比赛是文艺勃兴的一种动力,原本不错。
  但是,当前的弊病是谁拉来赞助谁就可以组织比赛,比赛太多、太滥、太俗,许多比赛形式雷同或大同小异;你争取时间报名于前,我不惜工本广告于后,互相牵制,唱对台戏。去年某市号称市级的歌手赛就有八次,称谓五花八门,难辨东西,谁还分得清混战后的伯仲叔季?赛手们四处投胎,疲于奔命。某君在甲赛场刚领完奖,人不卸妆马不下鞍,又直奔乙赛场献艺。有诗云:你方唱罢我登台,众口一曲口常开,“杯”不相同“酒”一样,劳民伤财何苦来!比赛一多必滥,竞技者、评委,总是似曾相识的那几副面孔,被人调侃为“比赛专业户”;有的比赛铜臭气味甚浓,参赛者不在艺术上花力气,却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追逐名利,自我陶醉;主办者财大气粗,左右赛事,甚至赛前就内定获奖名次;有的则不公布比赛成绩,只公布获奖名单。如此这般,背离了公平竞争、推出人才的初衷。
  有“口”皆“杯”源于缺乏统一的有力的法规制约。时下,部门、企业、机关,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需要,竞相下海,八方化缘,各显神通,于是,广告越做越大,名人越邀越多,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以为这体现了权威性和群众性,其实大谬不然。
  美国作家辛克莱在《拜金艺术》中说过:一切文艺是宣传。文艺比赛———若借助电视———更须认真考虑社会效果;不论挂什么招牌,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倘有名无实,则无论是“名师亲传”还是正宗“老王麻子”,也难以吊起人们的胃口。试想,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三天两头尽看些毫无生气的平庸比赛,能不倒胃口么?
  群众文化是社会综合因素的反映,它的繁荣,有赖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升腾,切不可沉溺于有“口”皆“杯”的时髦文章。无论这种“杯”赛一时显得何等热闹非凡,表面的辉煌毕竟不是衡量精神文明程度的尺码。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北京举办国际曲艺节
  国内外曲艺家和曲艺爱好者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北京国际曲艺节将于11月10日至14日在京举行。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北京国际曲艺节,是本世纪一次重要的国际曲艺盛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喀麦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曲艺演员和曲艺爱好者,将与国内的曲艺艺术家联袂登场,充分展示曲艺艺术的魅力。
  北京国际曲艺节共演出八台包括相声、评书、快板书、评弹、粤曲、二人转、鼓曲、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曲艺节目。相声《新地理图》、《错位》,数来宝《花唱绕口令》,苏州评话《古城相会》,京韵大鼓《八爱》,小品《洋腔洋调》等国内外曲艺艺术家演出的节目将与观众见面。国内曲艺界知名人士马季、袁阔成、刘兰芳、姜昆、侯耀文、李金斗等将先后登台献艺。曲艺节期间,将举办“新世纪中国曲艺与国际交流”的学术论坛,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国曲艺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刘玉琴)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民间戏剧清新质朴
  从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中精选的四台优秀剧目,于10月20日至27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这是我国首次举行民间戏剧进京汇演。
  去年10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是我国唯一的民间戏剧节,有十个省市自治区十二个剧种的二十七台剧目参加了演出。此次进京汇演的四台优秀剧目就是从中遴选出来的。无论是湖南常德市丝弦艺术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旋转的钞票》、河南省南街村豫剧团演出的《人生路口》,还是山西省晋中市小鸣琴晋剧团演出的《芦花》、福建省福清市闽剧团演出的《灞陵伤别》,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清丽质朴,真挚感人,赢得了首都观众的喜爱。(艺闻)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二人转”唱出长白春意
  继浙江、江西等省市的农村题材小戏进京展演之后,日前吉林省农村小戏集锦《长白山春情》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亮相。
  《长白山春情》是一台反映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村生活题材的东北民间小戏。这台小戏汇集了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拉场戏、二人转、二人戏,由《小拜年》、《夫妻串门》、《盘妻顶锅》、《喜莲》、《没病找病》和《两枚戒子》六个剧(节)目组成。这些剧(节)目都是近两年来吉林省的舞台艺术精品,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长白山区带来的浓浓春意,展现了广大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讴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新事物、新气象。整台剧(节)目地域风格鲜明,语言风趣,表演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刘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土炕上的女人》再现黄土风情
  曾多次进京演出并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的山西临汾地区蒲剧院,应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艺委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邀请于10月24日至26日再次进京,演出无场次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
  《土炕上的女人》是为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而精心编排的一部现代戏。这部戏根据作家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土炕》改编,由表演艺术家、首届梅花奖获得者任跟心、郭泽民联袂主演。《土炕上的女人》讲述了陕北农村妇女杨三妞在五十多年间先后三次无私地救助红军一家三代人的感人事迹,生动地展现了杨三妞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剧情曲折,催人泪下,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这部兼容蒲剧传统特色和现代艺术手法的戏自去年上演以来,在三晋大地连演百余场,并多次请全国各地戏剧专家和观众挑刺,边演出边修改。
  山西临汾地区蒲剧院此次进京还演出了传统优秀剧目《薛刚反朝》和《蝴蝶杯》。(于琴)
(附图片)
  《土炕上的女人》剧照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纪念京剧名丑张永禄
  京剧名丑张永禄诞辰八十五周年、逝世十周年之际,首都京剧界人士10月28日在京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这位一生奋斗、刻苦钻研京剧艺术的表演艺术家。
  张永禄自幼学习丑行,与李万春先生同台演出时间最长,在《武松》、《群英会》、《女起解》、《盗魂铃》、《走麦城》等剧中出色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张永禄演戏生动,唱腔富有韵味,既继承传统,又善于创新,并为振兴京剧艺术,不辞劳苦培养丑角后继人才,他的表演经验和治艺精神值得学习和提倡。(周桓)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灞陵伤别》贵在情真
  赵雯
  由福清市闽剧团演出的历史故事剧《灞陵伤别》,演绎的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景下,一对知识分子的命运。李斯和淳于越是一对好兄弟,身居相位的李斯,为了迎合秦始皇统一言论的需要,上表焚书,当即遭到太子老师、博士淳于越的反对。李斯意识到,焚书之议势在必行,却又担心性格耿直的淳于越强谏惹祸,想方设法劝导他,可是淳于越还是触犯了律令。在李斯的袒护下,淳于越免于死罪,革职回乡。为了保护储君,在回乡路上,他又为扶苏代言,泣血上表,谏阻焚书,终于招来杀身之祸。在刑场上,监刑官李斯和死囚淳于越互吐心声,阐明各自的人生观。淳于越舍生取义,与诗书共存亡,死得坦然;李斯保住了禄位,却遭受天下读书人的唾骂。其中既有深沉的友谊,又有不同人格的撞击,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灞》剧还设置了一条淳于越与李斯胞妹李鸾的爱情线。淳于越与李鸾相识六年,情深意笃,在成婚前夕,却遭此变故。虽然李鸾也曾劝说淳于越挂印辞官,不管此事,情愿与他遨游四海。然而,在淳于越高尚人格的感染之下,她也认识到他为社稷含笑死,胜似李斯苟且生,毅然与他共赴火海同归于尽。
  《灞》剧是一部以“情”为主的历史故事剧,其中洋溢着恋人之情、朋友之情、母子之情、君臣之情、师生之情。《灞》剧从1998年搬上舞台以来,长演不衰,因为《灞》剧以情感人,深受观众的喜爱,同时又得到专家的认可。三年来,《灞》剧先后获得多项奖励。(附图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就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与会代表在与道教起源有直接关系的洪雅瓦屋山一带考察了《张道陵碑》遗址———“五斗观”、张陵降蟒沟、太上老君升天处的木雕神像以及蚕丛(青衣神)墓地等景点,听取了有关专家所作道教起源问题的学术报告,围绕道家生态观与瓦屋山的生态环境、道教在瓦屋山的历史与现状等问题进行了专场讨论。
  (罗大全)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音乐界评选“金钟奖”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共同设立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即将举办首届评选活动。
  “金钟奖”主要评选和奖励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声乐、器乐作品,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比赛中成就突出的中青年演员,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音乐家。
  这一评选活动先由各艺术单位选拔推荐,再报送评委会,经初评后确定复赛人选。明年5月间,参加复赛的选手将在河北廊坊举行现场比赛并作最后的决赛。
  (元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三九作家网站”开通
  自二○○○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的《中国作家》杂志,近日又有大动作:与“三九”集团签约,从明年起联合办刊;建立我国第一家文学专业网站———“三九作家网”(www.999writer.com)。这开创了大型文学刊物与国有大企业首次合作办刊的先例,而专业作家网的建立,被称为“中国文学正规军”向网络领域全面进军的一次行动。一些知名作家成为该网站的编委,直接参与其重要稿件的审读。(作言)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国画五十家》反响热烈
  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丝宝集团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片《国画五十家》,在中央电视台全部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主办单位近日在京举行了研讨会和座谈会,首都文化艺术界人士称赞该片从采访、拍摄到配音制作等均运用电视手段很好地体现了国画家的风采,是一部优秀的电视艺术片。(陈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清莲颂”开展
  由中国文联办公厅和黑龙江圣中集团共同主办的“清莲颂———中国书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百位著名书画家满怀对清莲的珍爱之情,以莲为题,或书或画,抒发胸臆。高占祥、沈鹏、李铎、胡絜青、卢光照、张世简、董辰生、杨力舟、韩美林等书画名家倾情创作,为画展增色不少。
  (李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作家研讨《白日飞升的美丽》
  日前,京城二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对吕东风所著散文集《白日飞升的美丽》进行讨论,与会人士充分肯定了作品所表现出的质朴、清新、优美和浓郁的女兵生活气息,并对当前散文发展走向和多样化问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任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