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生机盎然的精神文明窗口
  本报评论员
  在改革日益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这个生机盎然的窗口,展现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显示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魅力和光明前景,证明了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
  深圳地理位置特殊,外来人口众多,中外文化交汇,经济成份多层次化,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这种特殊的“市情”,为创建有中国特色、深圳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良好的时代机遇,也带来了艰辛的探索,繁重的任务。深圳人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历史的重托,他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锤炼和锻造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交出了一份让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深圳的精神文明凝聚着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心血,倾注着全国人民的深情,满载着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对新生活的执着追求,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深圳人有理由为自己昨天的创造,今天的成就自豪,更有责任、有能力攀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峰,使深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窗口作用,辐射作用,试验作用。
  深圳经验的价值和珍贵在于:她深深植根于历史的沃土,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优秀成果,剔除了落后的糟粕;她紧紧追赶着时代的脚步,创造了领当代风骚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培育和造就了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深圳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培育和造就了现代的深圳人;同样,有了具备现代意识的深圳人,才有一个现代化的深圳。深圳的实践说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就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通过深圳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是,数百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扬眉吐气、昂首阔步的深圳人,看到的是明天将在刚刚闭幕的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建造更加生机盎然的新深圳,看到的是一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汇成的浩浩荡荡的两个文明建设大军,看到的是一个在二十一世纪将以新的文明、新的风貌、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民族。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份满意的答卷
  ——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 翟启运 胡谋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排头兵”。深圳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深圳人也不负重托,他们以敢闯敢试的胆识和成功的实践,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经过20个春秋,20年的奋斗,深圳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双飞,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中南海为深圳导航
  一首《春天的故事》,深圳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它歌颂了深圳开创发展的历史,表达了深圳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的敬仰深情。
  深圳特区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得到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由中南海为他们导航。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胆识,提出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伟大构想。根据小平同志的提议,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从此,深圳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名字,镶嵌在中国的地图上。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束缚,大胆探索和创新,以惊人的“深圳速度”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也遭到了各种非议和责难。正是在这个时候,1984年1月,小平同志带着巨大的关怀,带着热切的希冀,第一次亲临深圳视察,对深圳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挥毫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80年代末,90年代初,姓“社”还是姓“资”成为深圳争论的焦点,也牵动着小平同志的心。1992年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再次视察深圳,发表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南方谈话”,明确肯定了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著名论断,并要求深圳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次为深圳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航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深圳的发展。1994年6月和1995年12月,江泽民同志带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曾先后两次来到深圳,重申了党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希望他们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投资环境,增进经济效益,健全民主法制,搞好精神文明,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勉励他们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今年2月,江泽民同志又一次踏上深圳这片热土,他充分肯定了深圳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是“日新月异”,要求他们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从深圳的巨大变化得出结论:“深圳以及其他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带来的伟大成就的一个生动反映,是我国20多年来实现的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很好的缩影,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
  深圳的20年,是由中南海导航的20年。没有邓小平的理论,就不会有深圳,没有小平同志的培育,没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就不会有深圳今天的繁荣和发展,更不会有深圳光辉灿烂的未来。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向广东包括深圳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深圳人十分懂得这句话的分量,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们以敢闯敢试的勇气探索着,以卓越的成绩实践着。
  从特区创建之日起,深圳就把经济发展同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使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
  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深圳在引进外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就根据毗邻港澳,实行对外开放的特点,提出了“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口号,在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又坚决抵制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他们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文明礼貌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市民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80年代中期,深圳又开展了“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活动,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文明单位、文明市民和先进个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1985年,深圳颁布了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文件——《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纲》,这一具有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使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入90年代,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得更紧,更实。1991年,《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八五”规划》出台,1996年,《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制定,1998年,《中共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的决定》颁布,通过层层落实,使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深圳人深深懂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因此,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都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同抓经济建设一样,舍得花资金,下气力。他们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从文化娱乐设施、教育体育卫生建筑到公园、广场、绿化用地,都布局合理,规划有序。他们为了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开展了以科学文化知识、创业精神、社会公德、民主法制为载体的四项基础教育,以“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文明城市”为载体的创建活动,以创三优争一流为载体的争创活动,以扶贫帮困为载体,倡导乐于奉献的风尚,使精神文明建设立足群众,扎根基层,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抓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是关键。深圳采取的办法是“一把手”抓“两手”。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区、局、基层办事处,精神文明建设都是由“一把手”亲自负责。他们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并加以检查监督。在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工作中,他们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有形的目标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分别与全市6个区、17个局和工青妇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目标层层分解,由一把手挂帅一级抓一级。使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领导负责、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两个文明共创辉煌
  深圳的20年是开拓创新的20年。20年来,他们大胆地探索,辛勤地耕耘,以巨大的成就创造出两个文明的辉煌。
  改革开放政策给深圳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肩负着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场”的历史使命,抓住“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根本,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破僵化、封闭的传统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惊人的“深圳发展速度”,使深圳在短短的20年间,就由一个偏僻小镇,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是基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这些年来,他们加大投资力度,以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加快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娱乐场所等事业的发展,以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目标,治理脏、乱、差,净化、美化、绿化城市的每个角落,提高街头公园、城市雕塑、文化广场和灯光夜景工程水平,使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是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圳毗邻香港,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东西文化交汇,经济成分多元化,外来人口众多,他们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倡和鼓励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培养出了“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形成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公平竞争、共同富裕等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特区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深圳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他们坚持“科教兴市”和“文化立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比国家要求提前了5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他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普及科学知识,鼓励科技创新。在深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已蔚然成风。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深圳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探索出了“四个结合”的路子,即在社区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相结合,在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在村镇与股份合作经济管理相结合,在全市与创建文明区和文明市活动相结合。他们还大力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严厉打击“黄、赌、毒”,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大大提高了文明程度。深圳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光荣称号。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江泽民总书记的嘱托,成为400万深圳人第二次创业的巨大动力。他们正继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实践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豪迈的步伐,奋发图强,再接再厉,迅跑在现代文明之路,为建设更富裕、更文明的深圳而辛勤努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的发展阶段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全面审视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总体形势,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认真领会新的发展阶段的深刻含意,清醒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对我们把握时代特征,抓住发展机遇,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正如《建议》所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大台阶”,三个“重大变化”,这是标志性的历史性的根本变化,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准确概括,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是我们作出一切决策的科学依据。新的发展阶段表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实现跨世纪的宏伟建设目标,条件具备,基础坚实,完全可以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把改革和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未来的5年到10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我们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要有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举措。这就是,紧紧围绕“十五”计划,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五句话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清晰地勾画出新世纪之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我们要继承“九五”辉煌,开创“十五”伟业,接续2010年的远景目标,迈向第三步发展战略。毫无疑问,这是极其艰巨又极其宏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地工作。
  “十五”开年,是新世纪的开端,是实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的开端。“十五”开好局,将极大地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建议》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既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难得机遇;既要看到任务艰难繁重,又要坚定必定胜利的信念。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在学好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立足现实,规划未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力争使各项工作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面貌。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希拉克总统
  指出双方应从战略高度从双方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考虑和处理两国关系
  新华社扬州10月22日电(记者钱彤)国家主席江泽民21日下午在这里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并取得了重要共识。
  江泽民说,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法关系,他认为双方应从战略高度,从双方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两国关系。希拉克对此表示赞同。
  双方一致认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法两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不断推进两国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希拉克介绍了刚刚召开的亚欧会议的情况,以及近年来欧洲建设取得的进展。
  今天下午,希拉克总统一行离开扬州经南京乘专机赴北京。希拉克总统将于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将作为欧盟理事会主席参加第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10月2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扬州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
  今起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将于10月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同时将作为欧盟理事会主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一起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举行第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希拉克1932年11月29日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暑期班。1967年他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后多次当选。1967年至1974年他先后担任就业国务秘书、财经国务秘书、总理府负责与议会联系的部长级代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内政部长等职。1974年希拉克出任法国总理。1976年辞去总理职务后,他创立保卫共和联盟并任主席。1977年至1995年他出任巴黎市长,在此期间,他于1986年至1988年再次担任政府总理。1995年5月7日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
  希拉克曾先后于1978年、1991年和1997年三次访华。(新华社电)
  雅克·希拉克总统(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访问日韩并出席亚欧会议后
  朱镕基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二日电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圆满结束对日本、韩国的正式访问并出席在汉城举行的第三届亚欧会议后,今天下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姜异康、国务院副秘书长徐荣凯、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等。日本和韩国驻华使节也前往迎接。
  同机回到北京的陪同人员有:朱镕基总理夫人劳安、外交部长唐家璇、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财政部长项怀诚、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桂世镛、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廷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焦焕成、朱总理办公室主任李伟、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毅等。
  新华社济州道(韩国)十月二十二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二十二日结束对韩国的正式访问,乘专机离开这里回国。
  朱镕基是二十一日抵达韩国南部济州道访问的。当天晚上,朱镕基出席了济州道知事禹瑾敏举行的欢迎宴会,并会见了现代汽车公司董事长郑梦九。二十二日,朱镕基出席了韩中友协举行的午餐会。
  朱镕基是应韩国总统金大中的邀请于十七日抵达韩国访问的。在此期间,朱镕基与金大中举行了会谈,就双边关系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时,朱镕基还会见了韩国总理李汉东、国会议长李万燮、韩国政党的领导人以及经济界人士等。
  二十二日下午,济州道知事禹瑾敏、韩国驻中国大使洪淳瑛以及中国驻韩国大使武大伟和大使馆工作人员到机场送行。
  十月二十二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圆满结束对日本、韩国的正式访问并出席在汉城举行的第三届亚欧会议后回到北京,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等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宁夏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本报乌鲁木齐10月22日电 记者李忱报道:今年1—9月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7个重点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30.4亿元,为年计划的59.8%。全年预计可完成投资200亿元左右。
  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的大力支持。截至9月底,累计到位资金115.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到位103.4亿元,为年计划的58.3%。
  在27个重点项目中,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并蓄水发电,新疆棉花基地建设已完成改造低产田35万亩,塔里木新工艺炭黑项目已基本建成,乌—奎高速公路工程路面已全部完工,喀什过境及出口段桥涵及路面工程基本完工,南疆环路光缆干线工程光缆铺设、设备安装已完成,新疆支线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阿勒泰机场已建成交付使用,且末机场也基本建成,库车机场年内也将建成。
  本报银川10月8日电 记者郑有义报道: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截至8月底,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2亿元,同比增长32.5%。
  1至8月,自治区的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2.49亿元。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防护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项目全面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盐环定扬水宁夏专用工程等建设速度加快,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石中、古王两条高速公路及盐池——兴仁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邮电通讯业投资稳步增长。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资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倍和1.01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服务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