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专版)
专栏:

  四川扶贫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周永康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张中伟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方面的艰苦努力,四川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1999年与1978年相比较,贫困人口由2600万人减少到211万人,年人均纯收入由81.4元提高到1202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由不足150公斤上升到409.5公斤。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7年,贫困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收入大幅度增长。
  一是绝大多数贫困县基本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63个贫困县到1999年底已有52个县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673万人下降到1999年底的211万人,平均每年减少7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93年的10.8%下降到1999年的3.57%,贫困深度指数由39.04%下降到11.60%。
  二是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3年贫困县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为426元,年人均占有粮食仅386公斤,1999年分别增长到1202元与409.5公斤。同时,贫困人口的住房、衣着、食物结构等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三大扶贫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饮水扶贫工程解决了贫困乡村894万人与1001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形象扶贫”工程使凉山州彝族聚居区25.44万户农牧民改变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畜混居现象;牧区扶贫工程使甘孜州、阿坝州高原牧区5.096万户牧民改变了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状况。
  四是贫困地区社会事业有了明显进步。贫困地区人口增长率由1993年的11.2‰下降到1999年的8‰;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辍学率下降到4.87%;90%的乡有了卫生院,缺医少药状况得到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贫困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变化。扶贫攻坚的巨大成就,为促进全省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扶贫开发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靠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和一系列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逐年增大了扶贫投入;二是靠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国家外经贸部、卫生部、信息产业部、国内贸易局、国家粮食储备局、外国专家局、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央党史研究室、九三学社中央以及浙江省加大了对川扶贫的力度;我省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三是靠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启动内在活力,苦干实干解决温饱,涌现出了“巴中经验”、“形象扶贫”、牧区“人草畜”三配套等一批先进典型;当然,也靠扶贫开发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勤奋努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四川贫困地区的实际看,到2000年末,尽管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也还有一部分特困人口不能完全解决,需要继续扶持。就是已经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群众,由于标准还很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遇灾害或大的市场风险,极易返贫,他们的温饱是不稳定的,需要巩固提高。同时城镇一些人的贫困问题,也日趋突出。
  总之,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是跨世纪后四川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按照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和江泽民总书记要“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的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把跨世纪的扶贫开发推向新阶段。


第4版(专版)
专栏:

  苦干实干 全力攻坚
  ——四川扶贫攻坚的几点作法
  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四川扶贫攻坚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制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和一系列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我省结合自身实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坚持书记挂帅,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省委、省政府自1984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性的扶贫工作会议。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扶贫工作实行书记挂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省、市、县三级主要党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三包三联责任制”。贫困县实行“五长责任制”,把解决温饱问题的责任落实到县委书记、县长、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和农行行长头上。不脱贫不准调离工作岗位,扶贫责任制的落实为解决温饱提供了组织保证。
  其次,坚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扶贫路子。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四川始终注意启动贫困地区内在活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越温脱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和“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巴中经验”,就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解决温饱的两面旗帜。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全省总结推广了“黔江精神”和“巴中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扶贫开发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良好局面。
  第三,坚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扶贫开发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战略重点来抓。1994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了“七一一八扶贫攻坚计划”,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199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列入每年为全省人民群众办的10件好事、实事之一,把扶贫开发纳入了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常抓不懈。
  第四,坚持扶贫到村到户,把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在具体工作中,普遍推行“五到村五到户”责任制;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始终坚持“两个85%”;在扶贫产业上,突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在资金运作上,积极试点和推广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基本做到了贫困村有规划、有项目、有资金,贫困户有人帮、有钱扶、有办法干。
  第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针对不同特点,省上把贫困地区分为四大片区,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分片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川东北秦巴山区,鼓励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川南乌蒙山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地区,下决心实施“饮水扶贫”工程;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攀西大小凉山,实施了形象扶贫工程;在川西北甘孜、阿坝牧区开展了“人草畜”三配套建设。这样,扶贫开发就抓出了特色,抓出了实效。


第4版(专版)
专栏:

  人草畜
  三配套
  川文
  四川甘孜、阿坝州高原牧区狠抓人草畜“三配套”建设扶贫工程,取得了好成效。到1999年底,两州累计已建成“三配套”户达50976户。
  甘孜、阿坝高原牧区,畜牧业是牧民的支柱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广大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牲畜陷入“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扶贫攻坚之初,甘孜州率先开展了以牧民定居、牲畜圈养、围栏种草为主要内容的人、草、畜“三配套”建设扶贫试点,深受牧民欢迎。1995年,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广。“三配套”建设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有”:每户牧民有80平方米以上的定居住房、有50—100平方米的围栏草地、有80—120平方米的畜棚圈、有5—10亩的割草基地。为了搞好牧区“三配套”建设扶贫工程,省、州、县各级已投入资金6亿多元。
  “三配套”建设扶贫,给牧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大大减少了牲畜掉膘和死亡损失,畜牧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甘孜州18个县中,有17个县属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县。1999年全州牧业产值和牧业收入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24.12%与97.62%;二是改变了牧民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牧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综合发展。过去赶着牛羊四处奔波的牧民,如今住进了宽敞舒适的住房。汽车、摩托车、电话、电视机等现代消费品进入了牧民家庭;三是对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4版(专版)
专栏:扶贫攻坚 世纪伟业

  依托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小城镇、旅游产业等多种途径——
  四川开发劳务扶贫结硕果
  贫困地区年向县外、省外输出劳务人员逾200万创收约70亿元
  扶贫攻坚
  世纪伟业
  本报讯 四川是个内陆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贫困农民“家里闲人多,手中现钱少”现状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劳务扶贫,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内部转移。苍溪县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建立了6个共15万亩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8.1万人。古蔺县合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中药材、水果、蚕桑等经济林,解决了4.1万农村富余劳力就地就业。
  二是发展小城镇,实现农业外部转移。近年来,63个贫困县中就有35个县新建省级试点小城镇59个。由此,牵动乡镇企业、二三产业发展,吸收部分富余人员实现就地就业。巴中地区7个省级试点镇及干线公路上的55个重点镇,已初具规模,3年来全区有3.1万人转移到镇上从事二三产业。
  三是发展旅游产业,消化富余劳力。阿坝州旅游从业人员已达8000多人,仅九寨沟风景区就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宜宾市有7个贫困县,全市把开发旅游扶贫列入扶贫工作重点。通过多年努力,目前以长宁竹海、镚人悬棺、兴文石林等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初具雏形,旅游从业人员已达10多万人。
  四是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实现县、省外转移。近年来,四川贫困地区向县外、省外输出劳务人员,每年都达200多万人,年创收入70亿元左右。筠连县外出务工人员在温州市建立了“筠连一条街”,2.1万多人在那里务工经商办企业。有的贫困县还积极开展海外劳务输出,沐川县输出海外船员700多人,个人收入最多的达10万元以上。(吴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