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在会见“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获得者时强调
  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王雷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18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荣获“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的10位同志,并同他们座谈。温家宝在讲话时强调,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迈向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强调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去。
  温家宝指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关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精神,着重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农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实行了正确的农业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投入的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上了几个大台阶,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遇灾害特别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按照《建议》提出的要求,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二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不仅关系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这是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较大,相当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近几年来,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刚刚起步,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今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实际收入会有所下降。农民收入低,对经济发展全局有较大的影响。九亿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提高,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就会受影响。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关键是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大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三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是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中央非常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和政策,有些甚至三令五申。但这个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一是中央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二是乡镇机构臃肿,供养人员过多;三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农村办事情要求过高过急,超越县乡财政和农民的承受能力。解决好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当前要坚决落实中央制定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中央已经决定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步伐,用法治的办法来规范农村的分配行为,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两手抓。在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下大力气培训好农村基层干部,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依法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针对农村新阶段的新情况,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移风易俗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提倡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提倡文明,克服愚昧落后;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要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并及时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温家宝强调,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培养人才摆到突出位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必须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关心爱护农村人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村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农村需要的各类人才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