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亚欧会议迎接新世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侯若石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并行不悖。以国民总产值衡量,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东亚、北美和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北美与西欧早有正式联系,这就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包括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东亚与北美的经济关系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欧与东亚则一直没有地区间经济合作的联系形式。1996年举行的第一届亚欧会议,填补了这个空白,形成了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网络。
  领导人聚会:非正式性日益突出
  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离不开法律和协定的制约。在地区经济集团化进程中,欧盟以法律约束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是以协定形式实现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近年来,在东亚参与的国际多边外交活动中,领导人聚会的非正式性特色越来越突出。亚太经合组织是如此,东亚首脑会议也是如此,亚欧会议的非正式性更为突出。非正式的会议方式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把对话集中于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上,容易在各方利益一致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二是可以加深首脑们相互了解,使他们更深入实际问题;三是创造一种轻松的对话气氛。由于对话是自上而下的,这种模式突出了主权国家的最高领导在国际合作中的直接作用,有利于高层次国际合作的发展。
  笔者有幸参加1996年3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一届亚欧会议,亲身感受到会议的轻松气氛。会议的非正式性改变了以往国际高层会议的开会方式。会前,高官和外交部长举行了磋商,但未制定会议的议题。会场装饰成一座花园。与会的领导人坐在亭子下讨论问题。会议举行了开幕式,目的是方便新闻媒介进行报道。会议未举行闭幕式,以发表会议主席声明的新闻发布会宣告结束。
  从曼谷到伦敦:建立伙伴关系是主题
  第一届亚欧会议的主题是,建立促进增长的亚欧全面伙伴关系。当时正值东亚经济迅速增长、东亚经济模式备受青睐之时,东亚主动提出开展亚欧合作。在这个主题下,第一届亚欧会议奠定了亚欧合作的特殊方式。一是民间的交流和研讨活动,如设立“亚欧企业论坛”,商讨如何增进双方企业合作与贸易关系的途径。二是高级官员磋商,为领导人形成共识做准备。三是领导人之间讨论达成的共识成为加强合作的指南。
  1998年4月,以加强欧亚伙伴关系为主题的第二届亚欧会议在伦敦召开。当时正值东亚发生金融危机,摆脱危机成为会议首先讨论的问题。与会领导人强调了改革和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意义,特别指出应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急援助能力,扩大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在对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方面,这次会议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措施。
  在探讨金融危机的同时,参加第二届亚欧会议的领导人没有忘记着眼于亚欧长期合作。他们认为,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不但要改革金融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也要在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援助、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基础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应认识到保持开放的贸易体制的重要作用。就此,会议在长期经济合作方面达成三点共识:第一,实施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和投资促进计划。会议建议各国经济部长负责计划落实的监督,但同时认识到亚洲和欧洲经济的多样性,强调贸易和投资是双向的。确保国际贸易的发展,多边规则应起主要作用,因而应促进世界贸易组织新的贸易自由化议程的启动。第二,加强科技合作,减少贫困。亚欧会议将通过科技部长会议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通过建立亚欧信息技术和电讯项目,促进技术合作。与会的领导人支持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开发合作目标,特别重视减轻贫困方面的合作,力争在2015年,把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第三,会议不但强调亚欧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依赖,也重视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相互依存,主要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各国的财政部长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对话,讨论欧元启动后对各国经济政策的挑战和机遇,帮助工商部门为欧元启动作好准备。
  为了保持亚欧合作的可持续性,第二届亚欧会议决定成立亚欧展望小组以担负起研究和探讨亚欧中长期发展前景的重任,为亚欧会议进入21世纪作准备。未来的希望在于下一代。亚欧会议鼓励青年对话,还强调了保护儿童的意义。
  汉城聚首:勾画新世纪合作蓝图
  第三届亚欧会议将于今年10月20日至21日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本届亚欧会议的主题是,实现新千年的繁荣和稳定的伙伴关系。与会领导人将就加强面向21世纪的亚欧合作进行讨论。他们将举行三次闭门会议,分别讨论进行政治和安全对话,加强经济合作与促进社会和文化交流等三个问题。领导人将探讨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建立两大洲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框架;在经济合作方面,扩大贸易和投资将成为讨论的主要内容;促进人民之间的交往将把增强两大洲的相互了解作为目标。建立伙伴关系,不应是空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自然是会议关注的问题。韩国作为会议主办国将就建立横跨亚欧的信息网络工程,缩小数字鸿沟和减轻全球化负面影响提出新倡议。会议最后将发表《2000:亚欧合作框架》。在亚欧展望小组完成的对21世纪亚欧合作的展望基础上,这个文件必将为两大洲的长期合作勾画出蓝图。
  不容忽视的是,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发展亚欧平等伙伴关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气氛。加强相互理解,互惠互利,亚欧会议采用非正式形式是个好主意。领导人再次强调,亚欧会议是一个非正式的进程,没有必要搞机制化。合作是多方面的,是全方位的。不但有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也有企业之间的合作,更重视人民之间的对话。既然强权政治不能再主宰国际事务,以非正式方式开展合作必然是平等和协调的。这应该是亚欧会议给下一世纪的世界发展带来的希望。
  亚欧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东亚和欧盟的价值观不同,在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某些方面双方的立场不同。东亚与西欧的经济体制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仍将妨碍经济关系的发展。东亚主张以发展经济技术合作为主,欧盟倾向于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主。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对直接投资的立场差异很大。欧盟要求给予投资者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势必涉及亚洲国家的主权、内政和经济利益。亚洲国家要求外国投资者给予更多的技术转让,但欧盟态度不明朗。
  各国的双边分歧,特别是政治和安全的分歧,也会妨碍经济关系的发展。欧盟的内部矛盾仍很尖锐,东亚国家之间的主张也不尽一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亚欧关系。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亚欧合作新里程
徐宝康
在告别21世纪的时候,一个多极化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亚欧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1日在韩国汉城拉开帷幕。这是继曼谷和伦敦亚欧会议后,亚欧大陆又一次高峰会议,对建立新世纪的亚欧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亚欧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的稳定与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6年在曼谷召开的首届亚欧会议,确立了亚欧大陆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对话、合作和发展的框架。正当各成员国积极落实曼谷会议所达成的共识,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亚欧两大洲的互利合作和相互关系出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积极变化的时刻,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使亚洲国家深受其害,而且对刚刚确立起来的亚欧新型伙伴关系构成了挑战。在患难与共还是袖手旁观的严峻考验下,1998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亚欧会议上,欧盟选择了前者。在当时亚欧形势反差较大的情况下,尽管欧盟没有向亚洲提供大规模援助,但仍对亚洲抱积极态度,重申对亚洲经济复苏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欧盟认识到,亚洲和欧洲是多极化世界正在成长的两个“极”,在关键时刻抛弃亚洲是极其短见的。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亚洲金融危机把亚洲和欧洲拉得更近了。
  今年汉城亚欧会议与前两届亚欧会议的背景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建立21世纪亚欧伙伴关系的良好条件更加成熟。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尤其是亚洲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经济全面复苏,并逐步再显活力的情况下,欧洲国家与亚洲合作的战略意义更显突出。从欧洲国家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欧元下调等问题的影响,欧洲国家深刻认识到,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仅仅着眼于扩大在亚洲的市场份额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双方共同利益的氛围,编织出联系亚洲和欧洲的纽带,“欧洲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以便建立更牢靠的根基”。
  在新的形势下,亚欧双方对汉城会议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一、双方均希望能在前两届会议的基础上,探讨新世纪亚欧会议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谋求共同繁荣和稳定,这将对21世纪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二、双方将在政治对话、经贸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等三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制定《2000:亚欧合作框架》,并争取在重点合作项目取得“具体的实际成果”。三、今年6月,随着朝鲜半岛朝韩首脑会晤的成功举行,半岛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缓和趋势。汉城亚欧会议期间,双方将就如何推动半岛缓和趋势广泛交流意见,使半岛缓和趋势有利于亚欧合作的发展。
  中国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亚欧合作进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政局稳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其地位显著上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经受住了冲击,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对稳定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描绘的中国经济向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蓝图,展示了中国辉煌的发展前景。中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它是一个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在汉城亚欧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将就新世纪的亚欧合作关系问题,阐述中国对亚欧在新世纪合作的看法和主张。中国将在扩大共识,加强交流,密切关系,深化合作的指针下,为建立新型的亚欧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亚欧之间的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亚欧会议作为一个新的国际论坛,从创立到现在已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随着亚欧合作平等、协调、依存关系的逐步理顺,亚欧两个大陆之间关系缺乏力度和能见度的弱点将在本届会议上进一步得到克服。人们有理由相信,汉城亚欧会议将给新千年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希望。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亚欧会议由来
为了加强亚欧之间的政治对话和经贸合作,1994年10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问法国时提出了召开亚欧领导人会议的设想,建议迅即得到了东盟各国和欧盟国家的赞同和积极响应。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95年5月,东盟和欧盟的高级官员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就亚欧会议的时间、地点及与会成员等问题达成一致。同年12月,预定参加亚欧会议的25国高级官员在马德里开会,商定了亚欧会议的主题。1996年1月,欧盟发表了关于亚欧会议战略目标的文件,提出包括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以及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合作等对话要点。2月,参加亚欧会议的10个亚洲国家的外长和经济部长分别在泰国的普吉和清莱举行会议,就会议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
  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中国、日本、韩国、东盟7国和欧盟15国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出席会议。会议以“为促进发展建立亚欧新型伙伴关系”为主题。会议发表的《主席声明》确定了未来亚欧关系的基本框架。
  “亚欧会议”原本称“亚欧政府首脑会议”,但一些国家的总统或总理由于国内的种种原因难以与会,故把“首脑”一词去掉。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轮流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举行。1998年4月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了第二届亚欧会议。(未央)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美国人如是说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俊
  两年一度的亚欧会议即将召开,但在美国,未见媒体有任何报道与评论,普通百姓似乎不知亚欧会议为何物。
  记者曾试着和几位华盛顿地区的新闻同业交谈,他们当然知道这一重要国际会议,但明显缺乏热情。一位说,这类会议都差不多,就好比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是一种松散的国际论坛形式。它为一些国家或地区提供一个发言和交换意见的场所,会议形成的文件对与会者并没有束缚力,对未出席会议者更没有多大影响。另一位说,在目前情况下,倒是一些地区组织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运作也比某些国际组织或洲际组织要有实效,真正起作用。比如北美洲贸易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还有一位直截了当地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亚洲和欧洲都想和美国做生意,双方的合作不会对美国产生影响。
  日前在芝加哥开会时结识了一位泰勒先生,他对亚洲问题颇有见地。试着拨通了泰勒先生的电话,果然是国际问题专家,讲起话来有条有理,全面深刻。泰勒说,1996年第一届亚欧会议召开时,美国政府、学术界和新闻界就表示了相当的关注。亚洲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市场潜力无穷,美欧争夺亚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由原来的弱者变成了今天的强者。这种争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10年到20年之后,美国的发展重点很可能就转移到了亚洲。美国对把自己排除在外的亚欧会议当然会心存芥蒂,但这不会影响美欧关系。美欧之间的关系是传统的、长久的。反过来说,亚太经合组织不是也把欧洲排除在外吗?欧洲能怎么样呢?如此说来,倒是亚洲的地位更重要了,美欧都在加紧和亚洲的联系。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汉城精心筹备迎峰会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林昌
  10月金秋,汉城一派节日气氛。韩国作为第三届亚欧会议的东道国,正在紧张地为迎接亚欧25国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到来做最后的准备。在市厅,在机场,在通向国贸大厦的江南大路上,亚欧会议的标志旗帜和25国国旗迎风招展,为金秋的汉城增添了几分喜庆的色彩。
  为使此次会议获得成功,韩国政府成立了以国务总理为委员长的筹委会和以外交通商部长官为团长的筹委会工作团,并从外交通商部和其它14个政府部门以及国际大学抽调了50名公务员和40名教职员工为会议服务。筹委会工作团的任晟准本部长在谈到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时说,会议期间亚欧领导人将广泛地讨论有关亚欧间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等诸多问题,并发表《2000:亚欧合作框架》、《主席声明》和《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的汉城宣言》等三个文件。这些文件经过相当准备和充分协商已经有了雏形,在领导人会议召开之前还要召集一次参加国外交部长会议,最后敲定会议文件的主要内容。他说,尽管亚欧两个地区的领导人对参加此次会议的讨论重点不尽一致,但在文件的通过上将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保障各国首脑的安全是这次会议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韩国政府准备出动数千名警察和部队官兵来维护会议前后汉城市内的社会和交通秩序。自上月开始,防暴警察就在国贸大厦和领导人下榻的宾馆里举行了反恐怖活动的演习,派遣了保安搜查队,设置了无人监视摄像机以及防暴探测仪器等设备,甚至连领导人乘坐的电梯都由专门的操纵中心加以控制,以防万一。为了缓解汉城市内的交通拥挤现象,韩国政府已经决定在会议期间实行必要的交通疏导,原经由国贸大厦的21条公交车辆线路届时将绕道运行。会议期间还将在会场和与会人员驻地之间开设循环汽车,为3000余名代表团成员和国内外记者们提供交通上的最大方便。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筹委会工作团重新整修了国际会议中心,精心设计了26位领导人共商亚欧大事的会议室———“亚欧厅”。在这个近500平方米的会议厅里安置了26把领导人的交椅。除了东道国和首次以及下次会议的召集国之外,会议参加国的位置以拉丁字母为序排列。东道国主席的身后是一幅日月昆仑图,厅中央则刻画着古代韩国日晷的图案,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具有鲜明的东方韩民族的特色。天棚上则是一盏具有26条沟槽的吊灯,灯开时,光线沿着吊灯的沟槽辐射,如同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
  这次首脑会议没有正式的议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果,东道国事先准备了一些提示性的议题,与会领导人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广泛地发表意见,无拘束地进行讨论,且不求有约束力的结论。筹委会工作团团长、外交通商部长官李廷彬说,第一次亚欧会议是开端,第二次会议则着重讨论了金融问题,这次会议将以前两次会议的成果为基础,构想和设定进入新千年以后的亚欧会议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框架,以便使亚欧会议能够在增进亚欧信任,扩大贸易、投资,建立新的文化联系等方面取得具体和实际的成果。这将是区别前两次会议的最大特点。
  为了充分反映和体现韩国近年来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首脑会议室内设置了具有16国语言的同声翻译设置,会议期间将采取现场直播、提供录像、照片和报道资料等各种方式及时充分地将会议的活动情况发往设在此地的新闻中心,并转发国内外的有关新闻机构,使世界各地也能及时充分地了解会议的信息。
  作为东道国,韩国政府对这次亚欧会议抱有很大的期望。它期望着通过这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增进亚洲和欧盟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它期待着亚欧首脑会议的各个成员国能够对朝鲜半岛南北间的和解和合作持协助支持态度,它希望通过这次国际会议能够大大提高韩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国民的自信、自强心,进一步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使这次会议成为向世界介绍韩国的民族文化、发展国际会议产业和促进韩国旅游事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韩国驻华大使洪淳瑛和欧盟驻华大使魏根深谈亚欧会议
  本报记者 张建华
  第三届亚欧会议即将开幕之际,记者走访了韩国驻华大使洪淳瑛和欧盟驻华大使魏根深。
  记者:亚欧会议在亚洲和欧洲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促使双方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亚欧会议这种机制本身?
  洪淳瑛: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旨在促进各国均衡发展的地区间合作变得更为重要。亚欧会议符合地区之间合作均衡发展这一全球性的趋势,因而得到了亚欧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亚欧会议不仅仅是一个政府间的会议,更是一个以所有领域为对象的全面性的合作机制。
  魏根深:亚美、欧美之间的传统关系使得亚欧两大洲之间的关系显得落后,亚欧会议弥补了这一缺憾。亚欧各国共同关心的许多地区性和国际性问题都在这里得以讨论,如中国加入WTO、全球化、电子商务、跨国犯罪。这一论坛为亚欧各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增进了解、解决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开辟了新天地。
  记者:亚欧会议的成果如何?本届会议将对新世纪的亚欧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洪淳瑛:双方能够走到一起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前两届亚欧会议加强了亚欧之间的连带意识,增进了了解并建立了相互帮助的合作关系。但是,正如人们不能期待联合国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一样,人们也不应该苛求亚欧会议解决亚欧间所有问题。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在亚欧会议上走到了一起,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希望。本届会议的口号是“面向新千年、建立共同繁荣与稳定的伙伴关系”,希望本届会议为推动亚欧对话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提供契机,使亚洲和欧洲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
  魏根深:一个新论坛被人们认同往往需要时间,它的成败取决于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出努力。判断一个论坛是否成功应有两条标准:它是否加深了与会各方之间的了解;是否将论坛成果付诸实际行动。前两届亚欧会议无疑使得双方对各种问题的不同立场在这里得以充分阐述,亚欧之间的分歧在缩小、理解在加强,会谈倡议正在得以实施。从这一方面来说,亚欧会议是成功的。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在亚欧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洪淳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增长潜能使得中国在亚洲和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离开中国的世界经济合作将是不可想象的。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摆脱过去的两极和单极、迈向多极化的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中国在增进亚欧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解决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责任也日益重大。我们期待中国在这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魏根深:中国十分注重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在促进亚欧科技和教育合作方面中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亚欧各国的赞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亚欧各国的目光,是带动亚欧合作的重要动力。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在推动亚欧对话与合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增强,其作用和影响力也必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记者:亚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前景如何?
洪淳瑛:贸易方面,亚欧贸易额在最近4年平均每年增长1.3%:1999年,欧洲对亚洲出口额为1088亿美元,平均每年减少3.63%,从亚洲的进口额为2035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4.5%。但是,在欧洲的总贸易额中,对亚洲的贸易额仅占7.2%。双方开展经贸合作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投资方面,欧洲近年呈现扩大进入亚洲的趋势。1995—1998年欧洲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以年平均27.7%的速度增长,1998年达到56亿美元。而同一时期欧洲对美直接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7%,1998年对美直接投资总额为98亿美元。欧盟把亚洲视为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而欧盟建立以来,亚洲国家也把欧盟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圈,并努力加强双方之间的经贸关系。可以预见,21世纪亚欧经贸合作将会更加广阔和紧密。
  魏根深:随着中国加入WTO,亚欧之间将有机会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开展合作。在亚欧之间建立电子商务网、开展能源供求合作、扩大文化教育及科技的交流以及促进商业协作等都是眼下亚欧双方广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本次亚欧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两大洲的领导人带着诚心相聚汉城,双方的决心和努力使人们有理由对亚欧经贸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记者:金融危机过后的亚洲经济前景怎样?洪淳瑛:亚洲经济从总体上说呈现良好势态,1997年金融危机的余波正逐渐消除,危机受害国的经济正逐步恢复并踏入正轨。亚洲的未来是美好的,21世纪可能是亚洲、欧盟和北美三大经济圈并立的世纪。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亚洲人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成为其中的一圈。
  魏根深:亚洲的前景无疑将是十分美好的,中国的快速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0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第三届亚欧会议将在韩国贸易大厦国际会议中心(左)举行,右为亚欧塔楼。本报记者 王林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