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市场需要“钻心虫”
  冉永平
  国庆期间,各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心态和情形,如实了解这些情况,对扩大消费、开拓市场,大有裨益。
  在记者采访的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中,消费最多的是城市白领阶层,花钱最少的是农民、城市低收入者和退休职工,并且两者的差异相当大。一些厂家、商家关注的热点多在城市,促销的对象往往是青年人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群,农村及老年人、低收入者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商家的目光紧盯着城市和较高收入人群本身没有错,谁的钱包鼓自然就容易从兜里掏钱,货币的回笼就快,这也符合经济规律。但是,商家抓住极少数高收入人群,只是抓住了市场的一小块。因为高收入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了一定高度,一般消费需求已基本饱和,即便降价打折也难以让他们动心。而大量的农村人口、中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大至住房,小到普通生活用品样样都缺,实际消费需求相对强烈,是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
  当然,解决低收入者的问题,根本要靠增加收入。但从记者的采访看,眼下在并不偏远的农村,过节还有农民买不到肉,这不能不说农民有需求,是流通环节的服务跟不上;城市里不少人假日仍在打工挣钱,无闲也无更多钱去消费,但他们也需要一般生活用品,怎样方便他们?这些都是有待商家开拓的空间。假日消费,日常消费,不仅眼睛要盯着有购买实力的人群,更多的是生产者、经营者要研究怎样以更加方便、实惠、物美、价廉的商品,周到细致的服务,打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人们挣钱不易,花钱必然谨慎。厂家、商家想一下子做成大笔生意、赚大把钱,已不现实。从记者采访的某公司经理看,虽然他“腰缠数万”,出手也并不随意。要想让收入相对高一些的消费者花钱,就要有更加符合他们意愿的多种项目提供,就要对市场作出细化分析,了解各种人不断变化的生活习惯、消费特点,想出赚钱的好点子。那位证券市场的赢家,尽管花钱不是大手大脚,却也不是不想花钱。他不喜欢“景点旅游”,但向往“休闲旅游”,如这样组织旅游肯定会吸引他。由此推论,还会有人喜欢“文化旅游”、“考古旅游”、“体验旅游”等等,因此给旅游业提出了新课题,你们是否把握了旅游消费的新特点?研究透了旅游者的不同心态?
  经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正在考验生产者与经营者。消费领域能否拓宽,老百姓是否自愿掏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不同收入的消费新特点、新规律、新习惯以至于新心态的掌握,从这里就能发现广阔的消费空间、深厚的消费潜力。厂家、商家想赚钱,就要成为市场的“钻心虫”。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假日摄影大观

  ●国庆欢舞 永明摄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假期消费百姓百态
  编者按:国庆放假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如实记录下他们7天长假的消费情况。面对假日消费,低收入者有需求但支付能力不足,高收入者有支付能力但没有更好发挥,中等收入消费者有愿望也有一定支付能力,但市场并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所供与所需尚不对称,市场还没有发育到让每一类消费者都对应找到自己位置。这就是消费的空间和潜力。扩大消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拓展空间,挖掘潜力。
  公务员程枫——
  菜市场里称“大款”
  本报记者 彭俊
  晚上10点睡觉,早上9点半起床。国庆7天长假,程枫最大的收获是补觉。
  小程今年30岁,是某中央国家机关主任科员。在单位他是小年轻,每一项工作对他来说都是大事。下了班,他是3岁儿子的父亲,操心的事也少不了他。这么说吧,从年头到年尾,小程的工作发条一铆上劲,就没法停下来。
  如今赶上7天长假,小程当然要睡个够,在家里安安稳稳过几天。
  按照小两口的计划,过节头两天的任务是处理冰箱里的陈货。因此,小程的钞票主要用在早点上,两天花了15元。
  第三天上午,妻子在家看孩子、搞卫生,小程骑着单车扎进了菜市场。用他的话说,现在的农产品,“品种极为丰富,价格极为合理”。鸡鸭鱼肉带海鲜,拎了一大堆,足够往后五天吃的,也才花了小程225元。
  第四天,儿子嚷着要吃麦当劳。上王府井吧,那地方改造以后就没正经去过。逛菜市场,小程感觉自己像大款,进了商场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小程月薪1000多,加上妻子挣的,两口子每月进账不足2500块钱。再看看商场里摆放的衣服,稍稍看上眼的,少则好几百,多则一两千。夫妻俩左看右看,最后花40多元给儿子买了双“物美价廉”的小皮鞋。中午吃麦当劳,花了60多元。
  第五天,在家休息。
  第六天,应儿子要求,把休息地点改在了附近的小公园。划了会儿小船,照了几张像,花了不到30元。
  第七天,照妻子计划,到附近超市进行采购,主要目标是肥皂、洗衣粉、洗涤灵、皮鞋油,花了不到100元。
  七天算总账,公务员程枫同志一家花了不足500元,基本上属于正常生活开支。
  公司经理周翔——
  渴望休闲旅游
  本报记者 田俊荣
  初识周翔,是在去年年初的一次聚会上。当有人介绍他就是那个小学就爱读《中国财贸报》、大学毕业后搏杀股市赚了几百万的大户时,27岁的周翔只是淡淡一笑。今年的国庆,又见到他,紫衫白裤白鞋,淡淡的笑容,还是旧时的模样。递上名片,头衔却已是“北京中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说起事业,他的语调有些铿锵起来。
  周翔在国庆假日的“消费清单”并不复杂:10月1日、2日与女友随团去天津塘沽出海打鱼,团费连同海鲜、纪念品计1000元;3日中午,买了一点大闸蟹解馋,晚上与女友出去小酌,计200元;4日晚去滚石酒吧听外文歌曲,100元;5日朋友聚会,吃自助餐,300元;6日、7日都呆在公司,没什么消费。拉里拉杂地算起来,统共不到2000元。周翔说,这和他平时的消费几乎没什么两样。
  对于假日经济,周翔显然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说:“今年国庆假日消费不及‘五一’火爆,这是很正常的。假日消费有‘弹性’,可以花出平时不花的钱,但中国普通百姓的货币收入是‘刚性’的。老百姓一共就这么多钱,‘五一’花了几千元旅游,‘十一’还会玩吗?再说,现在一年的长假有3个,‘五一’期间又人满为患,消费者是越来越理性了,他们不愿意赶这个浪头。”“但是,这并不是说假日消费就没戏唱了。经营者不应该再幻想支个棚子、搭个台子就能在假日赚钱,而是应当像平日一样,不断细分市场,针对目标顾客展开营销。比如像我们这些收入相对高一点的人吧,一提‘景点旅游’就会皱眉头。我们平时工作体力脑力透支得厉害,假日就渴望‘休闲旅游’。喜欢到自然风光美丽的地方,景点不必多,但时间必须宽裕一点,让人彻底放松,享受生活。但现在这种‘休闲旅游’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农民工刘作赐——
  没闲钱多消费
  本报记者 周泓洋
  对于北京东华伟业装饰装潢公司的总经理辛德健来说,国庆7天长假与平常工作日没有什么两样,从早8点忙到深更半夜。他说,现在建筑市场竞争惨烈,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承接的工程一个接一个排着队,实在忙不过来。国庆7天,公司所有的员工加班加点,“耗”在4个即将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上。“我是4个工地轮流转,但最累的还是工人,”他说。
  木工刘作赐和几十位务工同乡从福建宁德来京在公司做工,最近一段时间,他全身心扑在即将完工的工程上。从早7时他陪项目经理卓晚秋带上工人们进工地,直到晚上11时左右回去睡觉。工地附近的饭铺只有在刘作赐和同乡工友们来不及做饭的时候才去光顾,平日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动手做,饭菜比较简单,主要是白米饭,酒是几乎不喝的。刘作赐和工友们有自己的生活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5元。
  设计师郑承锋指着眼前的工人对记者说,都是靠出力做工赚钱,要挣钱盖房娶亲,要交统筹提留。进城务工的农民最大的心愿是不白出趟远门,有活儿干。现在城里的建筑手艺活竞争太激烈,活儿不好揽。揽到了活儿,有了工程可做,这些淳朴的农民很舍得力气做好。他们没有闲钱也没有闲暇逛街。刘作赐接过话茬儿,可不是!一大家子人都指望着我出来打工赚钱,农家人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可是没钱,只有手艺和一大把子的力气,心思就在怎么把力气使出来换成钱。现在的手艺活儿越来越难干了,可是再难干也得干好。这样就只有对自己克己点,干得多点,吃得差点,睡得少点,至于花钱旅游,那与我们这些进城务工的人没缘分。这几年在北京做工,我也只是去了趟天安门,还是路过,平常日子吃住在工地,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得活儿干就算不错了,谁有那份闲钱多消费。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这些在假日里辛苦劳作的务工人员,日工资:大工50元,小工30元。
  农妇李省银——
  “没买着肉”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国庆节7天假,对于李省银来说,和平时没太大区别。她是河北省赞皇县张楞乡南洼村的农民,用她的话讲,农民不分工作日和假期,国庆又正赶上秋忙,所以,这7天,该干什么干什么。她和老伴还是照样在地里忙碌,收花生、收玉米、打柿子。
  唯一可以称得上变化的是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回家来,而且带了3个朋友。有客人到,少不得琢磨着如何招待。
  “包顿饺子吧!”李省银拿出钱让儿子去买一斤肉。儿子出去转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怎么会没买着?原来,这个村子因为电网改造,已经停电差不多一个月了,村里原先卖肉的小店无法对肉保鲜,早就断了货。这时候买肉就非得到镇上去。去一趟镇上颇麻烦,要先走八九里路,再搭车,太远了。
  没肉吃也没什么,女儿的几个朋友都觉得来农村吃农家饭最好不过。晚上点起蜡烛,主人客人一起坐在小桌前,吃着红薯,喝着玉米稀饭,再来一点咸菜,倒也津津有味。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不是说没电吗?”女儿有些奇怪。“大部分没有,村干部家里有。”李省银无奈地笑笑。广播里说的正是停电的事儿。停电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国庆晚会都看不上,村民们有意见。村干部大声地告诉全村,不要私自去拉电线,也不要和干部攀比,“干部的素质肯定是比你们高的。”
  10月4日女儿的朋友们走了,大儿子带着小孙子回来。还是没买到肉,不过李省银从村口买到了二斤豆腐。她跟女儿讲,“真过意不去,让你那几个朋友天天吃咸菜,连点豆腐也没吃着。”
  听李省银的女儿讲,父母一直比较节俭,不过有时候也愿意花点钱,吃得好点,消费一下,不过,在这个小村子里,又是停电又是停水,小卖店也没太多东西卖,想做点什么又特别不方便,消费条件太差,也就一直这样了。
  学生谭轶民——
  盼图书打折
  本报记者 刘韬
  谭轶民是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国庆期间,他的最大支出花在了与朋友聚会上。10月4日,他做东,与5位昔日好友推杯换盏,花去180元。再就是让自己脚上的皮鞋实现了新老交替,2日去百信鞋店买了一双120块钱的牛皮鞋,“这是咱过节的‘见证’”,小谭指着脚上的新鞋说。6日他去了一趟北大,在校园里的书市中买了4本书,其中一本是打了七折的新书,剩下3本是旧书,一共花了16块钱。当天下午他又去了北大门口的飞宇网吧,花10多块钱网上冲浪一下午。
  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小谭都在宿舍里看书学习。“有一点我还是想为学生提一提,节假日商场纷纷打折促销,却没看到有更多书店来个假日大优惠的,学生没有多少收入来源,却是书店的常客,所以我希望今后书店也能参与到节日打折的行列中,或者多办一些打折书市,好让我们这些‘爱书族’也过节。”
  据了解,国庆期间,各大书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都有显著的增加,但买书的并不多。“书好价更高”让不少对书有强烈购买意愿的大学生望书兴叹。
  尽管大学生的现实购买力不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消费习惯,也应是扩大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
  外企员工范斌——
  花钱“充电”
  本报记者 王政
  作为某外企的高级技术人员,范斌的7天假期除了好好休息了两天,开车陪朋友在三环路上兜了兜风,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充电”上。
  “商界激烈的竞争让人深感扩充知识的必要,但平日工作太紧张,忙里偷闲的时间很少,7天长假正是机会!”范斌如是说。休息日到中国人民大学教室里看书,是范斌的习惯,没想到,今年国庆节与他想法一样的人还真不少。在校园里,不时有人问哪个教室开放;想在教室里找个空位子,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仔细打量这些莘莘学子,基本上又不是人大的学生。“看来,假期里选择‘充电’,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没想过其他过节方式?”范斌的回答颇有意味,如果说“五一”作为拉动消费的第一次尝试,大家给予了太多热情的话,国庆不少人有了更理性的选择。商家争相开展的打折、让利,虽然在节前做了充分的宣传,内容也确实很诱人,但收入层次较高的人们对此并不都有兴趣。
  “你这个外企白领,并没有对拉动假日经济做什么贡献嘛!”记者开玩笑。“‘充电’就是为以后更好地做贡献!”范斌回敬道,“现在提起假日经济,大都定位于拉动消费上,仿佛就是要消费者花钱,很少有人想过,还可以提供一种消费形式,它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以后更好地创造财富!‘充电’就是这样一种消费需求。”
  退休工人李凤琴——
  自己带水去爬山
  本报记者 冉永平
  李凤琴老太太是北京的一位退休工人,62岁,退休金每月1000多元,按月可以足额领到。而且,子女也都成了家。
  “那您7天都去了哪里?花了多少钱?”李老太太想了想说:“原本想回一趟河北老家,可电视上说,‘十一’坐车的人多,一想何必凑热闹。后来,我们一帮老头老太太合计,也别因为过节打乱了平时的生活节奏,该干吗还干吗吧。这不,像平常一样,隔天爬一次西山,7天爬了3回。至于花了多少钱,”老太太想了想说:“还真没花什么钱,去爬山坐公共汽车有月票,进公园也是办的月票,从家里走时自己带的水,一分钱也没有花。”
  “除了爬山,别的地方就没有花钱?比如逛逛商场,买买东西?”老太太想了想说:“家旁边的百货商场倒是去了一次,可没什么可买的东西。买东西也不一定非赶过节时买,什么时候缺什么才买什么,现在又不怕买不到。”
  “那您这7天就没花钱?”老太太算了算:“和平常一样,买菜买肉的大概也就是花了不到200块吧。”
  像李凤琴这样过节的,在离退休老人中恐怕不在少数。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消费呢?(附图片)
  上图:假日休闲的女兵。 陈寿海摄
  下图:大连市民假日里游览美丽城区。 王锡增摄
  胜券在握 沈永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