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难忘重阳
  ——老区老人重阳北京观光行
  胡继红
  10月6日,九九重阳,老人的节日。
  黎明的天安门广场,近百名来自革命老区的老人们容光焕发,在全国助老工程工作人员和一群青年志愿者的簇拥下,等待着共和国壮丽的日出——升旗仪式的到来。
  这是全国助老工程推出的“老区老人重阳北京观光活动”的一个内容。为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怀,表达全社会对老年人的爱戴和尊敬,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指示精神,今年重阳节期间,全国助老工程邀请了河北省西柏坡地区、山东省沂蒙山地区、山西省吕梁地区、陕西省延安地区和江西省井冈山地区的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老烈属以及曾经得到过助老工程助养的受助老人代表近百人来京。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老人们观看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参观了劳动人民文化宫、抗日战争纪念馆,游览了“昆玉河”,领略了北京的水上风光。他们说:“能度过这样一个重阳节,一辈子没啥遗憾的了。”
  这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每人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每人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在人群中,72岁的老英雄莫崇碧格外引人注目,直直的腰板、锐利的目光、矫健的步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正是他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中,奋不顾身趴在铁丝网上,让战友们从身上踏过去,为战斗争取了时间,减少了战友的伤亡,被誉为“人桥英雄”。彭德怀元帅接见过他,金日成将军亲自给他佩戴上勋章。
  83岁的江西老人肖成佳,在五次“反围剿”中英勇奋战,爬雪山、过草地,带伤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胸前的3枚军功章记录着他辉煌的战斗经历。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战斗英雄在转业之后,毅然回到了那片生于斯养于斯的贫瘠的土地上,重新操起锄头镰刀,开始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许,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淳朴、善良、任劳任怨。当他们听说要上北京的时候,带上了延安的红枣、小米、井冈山的茶叶、延河的水,他们说:“我们要把老区人民的感激之情,敬献给北京的热心人。”
  一路笑语,一路欢歌。这是一次普通而又特殊的旅游。有的老人从未来过北京,有的即使来过,也只是在战争年代挎着枪支匆匆路过。当登上天安门城楼时,老人们兴高采烈、兴奋不已:“这可是毛主席当年站过的地方啊!”
  在10月6日下午的联谊会上,来自山西的72岁的郭富生老人为李水清将军送上了用延河水浸泡的井冈茶,叫了一声“老首长”便眼含热泪,再也说不出话来。原来,李水清将军曾在朝鲜战场上任67军军长,郭富生是当年67军的一名战士。郭富生老人说:“那时他是军长,我知道他的名字,很想见一见,但没有机会。没想到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还能见到他。”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以各种形式向老区老人表示爱心。浙江台州风范工贸有限公司向老人捐助了100套防寒内衣;齐梅公司为老人量身订做了100套服装;繁荣秀通助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参美集团、麦格眼科诊所等派出医务人员和专家为老人义诊;平安保险公司为老人做了平安保险;北方工业大学派出了青年志愿者……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助老工程是由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基金会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1996年9月启动以来,聚万千爱心、托一片晚晴,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扶老、尊老、助老,成绩显著。4年来,助老工程先后向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0名特困老人提供了生活助养,开通了助养热线(010)83161919……在助老工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敬老、爱老、助老的行列中。
  上图:全国助老工程副主任高伟(左二)迎接来京的老人。郝洪才摄(附图片)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近几个月来,首都几家报刊相继推出专栏,介绍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动人事迹,报道出租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一时间,这些日日穿行于京城早已被大家司空见惯的“的哥”、“的姐”们成为社会焦点,五大出租汽车公司联合组建的品牌“的士”更成为市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品牌“的士”亮相京城
  丰向红
  从1896年世界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在德国创建至今,出租汽车已跑过了悠悠百余年岁月。百余年的发展使出租汽车成为城市交通动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有出租汽车公司千余家,拥有出租汽车6万多辆,从业人员近10万人,出租汽车承担着北京公交15%的客运量,也早已成为反映首都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向管理和服务要效益
  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过快,导致出租汽车公司之间竞争激烈,而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备、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便出现了许多拒载、宰客事件。近年来,随着“面的”的取消,监督机制的完善,行风建设的加强,北京出租汽车在市民中已有不错的口碑:走最佳路线的司机多了,绕道走的司机少了;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司机多了,拒载宰客的司机少了;关心国事传播文明的司机多了,热衷小道消息的司机少了……但神出鬼没的“黑车”、居高不下的出租车交通违章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后者,几乎是出租车行业的一大顽症。北京市交管局日前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市出租车违章高达420172起,占全市交通违章总数的22%,相当于平均每辆出租车有6张罚单。造成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其实,违背职业道德的做法获得了眼前小利,却往往得不偿失。只有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环旅出租汽车公司的一位司机说:“一般我的车空载率为40%到50%。要是我车后跟着一辆首汽、北汽车,乘客准截后面那辆。”这也难怪,笔者看到他车座上套的“小白帽”差不多成了小黑帽,他说每月才换一次。
  好的企业形象与他们各具特色的管理、服务社会的举措分不开。
  北汽1996年推出“乘客大于我”的服务承诺;1997年推出“星级达标制”;最近又实施“亮点工程”。
  首汽的“的哥”们在高考第一天上午为考生提供了300多车次凭证免费乘车服务。
  银建出租汽车公司率先提出“银建不拒载”口号。
  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今年成立了全国首个“红十字爱心车”车队。
  昔日的奉献社会、方便市民换来今天的品牌效应。前不久,京城由首汽、北汽、银建、万寿寺、双祥等五家出租汽车公司组成的首批3000辆品牌出租车亮相北京街头。它们统一更换由交通局监制的新顶灯,统一司机着装,统一服务用语等。品牌车不实行终身制,如果某车出现多次被投诉,其品牌将被取消。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说,品牌车的推出是为了让每一位品牌车的司机受到广大市民的监督,从而提高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实际上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早就实行了品牌经营,收效显著。在上海,大众、强生等出租汽车公司的满载率远高于其他公司,司机收入也比别的公司高得多。
  品牌“的士”呼唤文明司机
  要走品牌经营之路,除改善企业管理外,“的哥”们的素质是其重要软件。
  常被北京“的哥”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外地人眼里我代表的是北京,在外国人眼里我代表的是中国”。出租汽车行业是一个流动的窗口,它体现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这一点京城“的哥”的感受可能尤为深刻。北京既是中国首都,又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外地人了解北京,外国人了解中国往往是从与北京“的哥”们的接触开始的。所有出租车司机都遇到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机会不太容易,但做好身边点点滴滴小事也能反映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业风貌。你可能见过:有的司机在车内放置纸巾、旅游地图、笔等小物件供乘客使用;有的司机主动为乘客拎行李;有的司机在乘客上车时微笑着说“您好”,下车时轻轻一句“再见”;有的司机每天把车擦得锃亮,车座套永远是洁白的……
  近来由于媒体的宣传,市民们踊跃打“热线”,一个个好“的哥”、“的姐”的故事被传播开来。亮相报纸的好“的哥”、“的姐”只是出租汽车行业优秀司机的一小部分,但媒体的赞扬温暖了所有默默无闻的“的哥”、“的姐”的心。
  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的行风建设,不但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而且为全社会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有资料介绍,韩国济州岛的出租汽车司机一般都兼作导游,却不收导游费用,从而使这里的旅游服务质量一直名列前茅,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兴旺的旅游业更为这里的出租车司机提供了可靠的客源。
  现在,京城“的哥”、“的姐”正积极为北京申奥宣传做贡献,尽管他们可能偶尔会为上涨的油价发发牢骚。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热门话题

  合力建设社区文化
  褚峰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取决于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是营造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
  社区文化有丰富的内涵,是社区内文化观念、行为规范、民俗习惯、文体活动、科普教育等方面的集合。具有参与主体的群众性、组织方式的灵活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实现方式的自娱性和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既是公众服务项目,又是群众参与项目,根基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因为群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政部门及相关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建设社区文化,使社区文化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水平,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要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直接面向群众的优势,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支持、组织、协调和引导。在着重建设大众化文化娱乐设施的同时,应继续挖掘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自有和驻区单位的场地、器材和队伍,以及培育重点的活动形式、地点和人员,实现以点带面、齐抓共建的机制。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青岛 社区连着你我他
  张小亮
  周末,入夜后的青岛五四广场灯火辉煌,“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晚会正在这里举行,居民和游客坐满了海边的整个广场。这是青岛市今年开展的“大家乐”活动中的一幕。
  按照团中央等四部门年初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的通知》,青岛团市委在各个社区广泛开展了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街道建立了大家乐舞台,居委会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许多小舞台。每到夕阳西下,社区居民就聚到一起,唱歌跳舞,自娱自乐。
  几年来,全国各地团组织不断深化“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动员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和发展,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青岛团组织开展的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已经纳入到市委、市政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之中,青年在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中正发挥着方面军、生力军和开风气之先的作用,青年工作已经成为社区发展的牵动点,成为培育先进社区文化的启动器。
  “我来向团支部报到!”3月7日,住在四方区海伦路28号401室的盖鑫拿着单位团组织的介绍信,来到居委会团支部,正式填写了表格,成为社区团支部第八十五名团员。从此,他拥有两种团员身份———市南区农业银行团支部团员和四方区海伦路第九居委会团支部团员。组织建设历来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基本保障。在全市推行《社区团员报到制度》,是青岛团市委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发挥团员青年的优势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规定,不仅在职团员要到社区报到,待业青年、下岗青工等凡是居住在社区的团员都要到社区团支部报到。
  目前,市内已经有81个居委会成立了标准化的团支部,并建立了社区团员考核制度。仅市北区辽宁路就找到了224名流动团员,建立了14个社区团支部,一大批团员青年在8小时之外又重新凝聚到一起,积极投身到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中。
  据调查,青岛市目前有外来务工青年3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团员,他们大多与原来的团组织失去了联系,长期没有参加团组织的活动。1997年,团市委开展了“流失团员回家工程”,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团支部(总支)。在青岛城南电机有限公司工作的孙继海就是“回家”的一员。29岁的孙继海1998年从青州普通镇来青岛打工。成立外来务工青年团支部后,第一个报到的就是他。在单位,他带领青工开展“一助一”结对服务;在公寓,他带领外来青年美化环境,开展活动。1999年他被评为平度市同和镇首届“十佳外来务工青年”。
  近年来,青岛团市委一手抓外来务工青年的组织建设,一手抓培训服务,在外来务工青年中大力营造“回家”的感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团结、凝聚、教育外来务工青年,动员引导他们在城乡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立各类教育培训学校23所,培训外来务工青年7万多人次。
  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深化,社区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地和反映地。未成年人、外来务工青年、下岗工人等青少年弱势群体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也越来越突出。青岛团市委权益部部长高嵘向我们介绍,按照团中央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工作的总体部署,团市委已与青岛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工商、司法、劳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质量技术监督等10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我们在青少年维权工作网络示意图上看到,青岛每个区都成立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每个街道都建立了青少年维权服务站,开通了维权热线电话,每个居委会都建立了青少年维权联系点。以青少年维权岗服务站为中枢,各街道建立了自己的青少年维权区域联动体系,青少年维权的效率和功能得到了提高和加强。住在四方区的王耀宗从小弱智,与下岗的母亲相依为命。1998年,王耀宗被一群人殴打致残。作为青岛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四方区检察院在全力侦破案件的同时,又组成了20多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给予王耀宗母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两年来,志愿服务人员换了几批,对王耀宗一家的照顾从来没有间断。
  上图:居住在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街道的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雏鹰争戴社区章”活动。图为孩子们在展示各自的烹调技艺。史希强摄(附图片)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首都10万余名青年学子“三下乡”
  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学联等主办单位联合对首都高校社会实践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今年暑期,首都50余所高校的青年学生10万余人投身社会实践,足迹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服务项目千余项,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区域最广、参与人员层次最高的一次,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预期目的。
  “北京博士团西部行”活动共组织派出由18所院校400余名博士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38支博士团,远赴西部14个省、市、自治区,对应服务项目近150项。博士们以其兢兢业业、不畏艰苦的奉献精神和优质高效的智力服务为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切实的贡献。他们撰写了《西藏发展的政策性建议》、《聚焦母亲河》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文。当地群众高兴地说:像这样的实践团越多越好,来多少我们都欢迎。
  在大学生为首都做贡献行动中,在京高校根据自身学科设置的特点和优势组成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小分队近百支,服务项目200余个,取得了良好效果。
  (刘蓉 赵鹏)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沈阳
  大家乐 乐大家
  龚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今,走进沈阳市大东区教师新村、永丰社区,人们就会发现这些“细胞”正在被共青团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所激活。“温馨邻里情,社区是大家”,共青团沈阳市大东区委员会组织的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驱散了以往社区居民彼此的淡漠,取而代之的是“大家乐,乐大家”的艳阳天。
  我们来到环境幽雅的教师新村,一谈起“大家乐”活动,许多居民就兴奋地说:今年4月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一天团区委举行了大东区“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启动仪式,我们就走进了欢乐。社区团组织成立了五个“大家乐”活动俱乐部:社区健身俱乐部(包括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等活动队)、社区棋类俱乐部、社区青少年减负俱乐部、社区读书俱乐部、社区书画俱乐部和以社区“大家乐”技能学校为载体的社区“大家乐”活动中心。这些各级各类俱乐部和活动中心的建立使教师新村掀起了大家学、大家练、大家演、大家唱、大家读、大家写、大家帮、大家美的热潮。
  在“大家乐”活动中,各级团组织注重选准契机,选准群体,利用“五一”、“六一”、双休日、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今年“六一”儿童节,永丰社区召开了“小居民联欢会”,100多名学生参加了表演,孩子在台上演,家长在台下看,台上台下引起共鸣,欢笑声此起彼伏。
  在社区“大家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东区团委注重以宣传为先导,对居民进行社区理念的引导和灌输。绿地上精美的标语牌,镌刻着一条条温馨劝说语;清馨而实用的楼道文化以常新的内容,满足了居民关注信息、渴求沟通的需要;标有“青年服务社区”的文化长廊、红领巾花园、共青团路、红领巾路、青年园、青年阅报栏和每栋楼、每个单元居民的全家福照片等,使居民一走进社区就感到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亲切感。
  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使社区的人气提升了,人心凝聚了,社区内青少年的力量随之整合起来。社区团组织在活动之初就定位在“尽我青年所能,服务居民所需,谋求万家欢乐”上,并建立了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到如今,红领巾养绿服务队、白衣天使服务队、人民卫士服务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纷纷走进了社区。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上海 区校共制“暑假套餐”
  沪生
  今年暑假期间,上海市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近百个街道以团工委为核心,与学校和社区单位共同联手,广泛开展区校共建、区企共建,以社区为阵地、以广场为舞台、以文化为媒体,帮助社区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有益、愉快、安全的暑假,为他们送上了一份份“暑假套餐”。
  黄浦区广场街道团工委与社区内四大“文化支柱”单位———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音乐厅进行共建,联合举办了社区暑期青少年艺术节,其中包括社区青少年钢琴擂台赛、书法绘画展、内蒙古文物展、暑期学生文艺汇演、健康文化广场纳凉晚会等活动。徐汇区湖南街道同上海音乐学院联合开展了音乐鉴赏活动。斜土街道与上海公安博物馆、云洲商厦等教育基地共同举办中小学生书法讲座以及摄影、绘画、集邮、收藏等讲座,吸引了社区内的众多青少年学生参与,营造了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艺术修养。
  漫长的暑期是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大好时机,杨浦区延吉街道等许多社区内的中小学校以及各种文化、科技场馆今年同时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在杨浦区少科站,学生们积极参加宇航科普展示活动。这里的“特色活动”是“五个一”活动:参观一次航天航空展、观看一部宇航科普影视片、领略一下天文台工作实践、学做一架飞机模型、观摩一场火箭及飞机模型表演,该项活动吸引了近万人次的青少年参加。
  黄浦区部分街道把学生暑期活动与社区楼组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在暑期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寻找身边的服务岗位”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定位、设计方案,争当小记者、小信息员、环保小卫士、百句英语小老师等。许多居委会还聘请中小学生担任楼组长,让学生们与居委干部一起,出宣传海报,搞联欢活动,开展“青年文明楼”创建、“青年文明格言”征集活动。有的街道与地区的消防和武警部队联系,在学生中开展“当一天消防战士”和“过一天军营生活”等活动。上海的社区青少年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一个街道有一个品牌、一个居委有一个特色”的良好局面,社区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