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性任务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对跨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短缺的长期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问题:由于农业丰收,粮食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这是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时期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这次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调整内容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既要保证农产品总量平衡,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既要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既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又要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加强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又要全面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很明显,这种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要解决的不只是当前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们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干得实一些,努力把这一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好。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过程,是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是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需要长期的努力,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有二十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有经过二十年改革磨练的一支农村干部队伍,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尊重实践,勇于探索,心系农民,努力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攻难克坚,胜利完成结构调整的战略性任务。


第1版(要闻)
专栏: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本报评论员
  今年是世纪交替之年,又是完成“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新千年的到来,进一步加重了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意义。现在是形势清晰,任务明确,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
  我们面临着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这可以从几个方面看。从国际看,国内看;从客观条件看,主观条件看;从机遇大好看,机遇稍纵即逝看,都要求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从国际环境来看,政治多极化趋势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我们完全有可能争取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利于我们扩大开放,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多方面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丰富经验,找到了振兴之路,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心。我们国家巨大的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民族凝聚力,以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国内外形势的驾驭能力,使我们面对的机遇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古人说:“时乎时乎不再来。”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能不能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把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势和成果,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开拓进取精神。
  开拓进取不是走现成路,吃现成饭,而是要排除艰险,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开拓进取不是蛮干,而是要把建设热情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开拓进取不是平均用力,而是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开拓进取不是孤军深入,而是要自觉服从全党全国大局,团结奋斗,协同作战。开拓进取是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和善于战胜困难,敢于和善于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和竞赛中奋力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只要保持这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不管前进的道路上存在多少困难和障碍,都不能阻挡我们的前进。
  当前,我们的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很好,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必须振作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改革攻坚,需要开拓进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扶贫攻坚和西部开发战略,需要开拓进取;面对发达国家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同样需要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归根到底,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国际国内一切有利条件,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克难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样,我们就能够不断地战胜困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1版(要闻)
专栏:新千年抒怀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朱丽兰
  在近三十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它的突出表现是: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以科技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总量和增量,而且也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们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外延型经济增长的局限性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改变资源动员型为主的发展模式,从传统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变到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提高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上来。所有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为此,我们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人才为核心,紧紧围绕推动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举措,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全面营造有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科协主办的河南省第二届“百日百乡百万农村青年科技大集”启动仪式日前在荥阳市广武镇举行。此次活动以“青年、科技、文明”为主题,以“推广农业科技,倡树时代新风”为口号,是河南省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图为文艺工作者的精彩表演引得台下的观众一片欢笑。
  杨远高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回良玉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王太华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周永康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回良玉同志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安徽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王太华同志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许仲林同志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不再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周永康同志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宋法棠同志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不再担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陈焕友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常委职务;谢世杰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常委职务;田凤山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解教授支农十余载
  理家庄立碑示后人
  本报太原1月6日电 记者安洋报道:新年过后,记者来到山西省平定县理家庄村,在成排连片的日光节能温室里,村里人正忙着收获鲜嫩的蔬菜:“这是解教授今年的又一贡献,村里论功,解教授是头一份,前些日子我们专门给教授立了一块碑。”到山顶,一块2.5米高的汉白玉碑赫然入目:解思敏教授为理家庄建成高标准双千亩果园,为我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愿子孙后代铭记。
  解思敏是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系的教授,1988年11月他为寻找教学实习基地来到理家庄,适逢全村人集资15万元栽的果树因严重干旱难以越冬,乡亲们急得团团转。解思敏身背肩挑,带领男女老少在果树地里铺了一层厚厚的秸秆,结果全村的果树转危为安。从此,理家庄人接纳了解思敏,双方结下了不解之缘。10年来,解教授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披风戴雨往返学校和200公里之遥的理家庄之间,教村民育苗、栽植、剪枝、防虫、管理。还长期自费为村里订了《中国果树》、《落叶果树》、《烟台果树》等5种报刊。
  如今,昔日荒山秃岭的理家庄已建成2000亩优质果品基地,种植的苹果、梨、桃等5大类38个品种,年产量达50万公斤,加上其他收入,农民连续4年人均收入都在2550元以上。眼下,解思敏又在理家庄大面积推广日光节能温室栽培技术。村支书王铁锁说:“解教授功劳这么大,我们为他立块碑,还不该?”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会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本报北京1月6日讯 新华社记者孙杰、本报记者何加正报道: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天在京闭幕。会议提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今年的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会上讲话,对当前农村形势、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作了全面的阐述。
  会议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形势。会议指出,1999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两项主要任务,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村社会保持稳定。会议认为,各级干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认识高度一致,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广大农民面向市场,积极调整结构,表现了很高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各地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典型,结构调整有了好的开端;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基层指导农村工作的方式有了新的改进。要充分认识农村形势发展变化中的这些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会议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做好结构调整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二)加快畜牧业发展。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较多,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时机比较成熟,必须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发展饲料工业和畜产品深加工,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三)发展农产品加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发展。(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在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林果业和畜牧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粮食主产区要通过结构调整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五)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在新阶段的结构调整中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第一,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要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第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要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抓好农业技术推广。第三,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搞好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都应当加以扶持。第四,加快小城镇建设。通过对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引导农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小城镇建设必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会议要求在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当农产品供给充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库存增多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这几年我国经济能够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会议强调,不能忽视农业,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能忽视农业,最关键的是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当前出现的粮食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的过剩,也是低消费水平下的过剩。从长远看,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人增地减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远远不够。因此,要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当前,尤其要落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
  会议强调,农民收入关系全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要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当前保护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政策思想,就是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要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下大力气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同时,要标本兼治,逐步改革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乱收费。要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各地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集中力量增加投入,努力完成“八七”扶贫攻坚任务。
  会议指出,在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依法推进村民自治,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普及农村科技和教育,努力繁荣农村文化,继续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主持会议。山东、吉林、江西、陕西、浙江五省有关负责人和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人及计划单列市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以点带面 效果明显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喜人景象
  本报北京1月6日讯 记者袁建达报道:过去的一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呈现火热景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的章程。去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用国家大法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现在,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大大提高。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成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形势喜人的最鲜明标志。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民族凝聚力显著提高。一年来,围绕共和国5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祖国、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等,各地普遍开展了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群众性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潮。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轰炸,我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愤怒声讨、冷静思考,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大为增强。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蓬勃发展。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组织开展的送温暖工程、学雷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五好家庭、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见义勇为等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
  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榜样。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了秦文贵、范玉恕等先进模范人物,各群众团体还分别评选出十大杰出职工、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妇女、敬老好儿女、老有所为模范、见义勇为代表人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领导干部等先进典型。
  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硕果累累。在这项1997年中央文明委成立后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指示精神开展的活动中,涌现出广西南宁、安徽合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
  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已在全国城乡蓬勃开展起来,其力度之大、群众参与之广、客观效果之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
  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对精神产品的生产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感染力、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文化下乡活动高潮迭起,农村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深入发展,“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果明显。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自觉性显著提高。在面向新世纪的奋进中,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一个新的高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