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母爱的力量
  ——记“爱国拥军好母亲”嵇蓉珍
  新华社记者 李大伟 郑黎 本报记者 范伟国
  编者按:嵇蓉珍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一位普通战士的母亲,朴实无华。几年来她以博大的情怀,激励儿子安心服役,儿子得病后,又鼓励他与病魔顽强斗争。她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身处逆境而能为国分忧,被誉为浙江省的“爱国拥军好母亲”。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那至真至诚的爱国心、拥军情,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光芒。我们的国家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嵇蓉珍这样的好母亲,人民军队才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更加兴旺发达。
  1998年10月28日,秋阳灿烂。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镇电器仪表厂下岗女工嵇蓉珍,在她那间新开张的窗帘店里独自忙碌着,心中满是喜悦:失掉心爱的工作已经4年,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店铺;“妈妈,再过几天,我就要退伍回家了。”几天前,儿子在电话里亲切的声音还在耳畔萦绕……
  “蓉珍,蓉珍,快去部队,琪琪出事了!”一位亲戚匆匆跑进店里,急切地传递着部队来的消息。嵇蓉珍只觉眼前一黑,等到清醒过来,已是泪流满面。
  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这位命运多舛的母亲身上。
  爱子的生命只能以周计算,你深明大义
  ——“部队培养了我儿子,自己能承担的,就不再拖累部队了。”
  南京军区总医院手术室的门轻轻地关上了。无影灯下,儿子嵇琪已沉沉入睡;门外,母亲嵇蓉珍那颗悬着的心一阵阵悸颤。尽管医院派出了最好的专家,但她心里清楚:儿子患的是晚期脑瘤,兴许下不了手术台。
  嵇琪是闻名全国的“硬骨头六连”所在团修理连战士。1998年10月从长江抗洪前线凯旋不久,他突然感到头部剧痛,接着全身抽搐,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战友们没有忘记,在那场与特大洪水搏斗中,这位硬骨头战士曾10次晕倒在大堤上,5次被抬进临时救护所。每次从昏迷中醒来,他总是不顾劝阻,扛起沙包继续投入抢险战斗。在当时恶劣天气下,大家以为他是疲劳中暑,谁也没想到他……
  6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琪琪——琪琪。”在母亲声声呼唤中,嵇琪睁开了眼睛。脑外科专家从他左脑室成功摘除一个直径10厘米的罕见胶质瘤。可惜晚了,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嵇琪的生命只能以周来计算。
  从嵇琪入院那一刻起,部队上下就给予这位抗洪勇士特殊的关爱。医院成立特别救护小组,全力延续嵇琪的生命;嵇琪放疗后需要大量营养,部队党委决定,为他拨出特殊补贴;他所在的修理连官兵发起“援助嵇妈妈,抢救好战友”活动……
  嵇蓉珍流下了热泪:这些年,靠部队培养,儿子入了党、立了功、学了技术;现在,部队又在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他的生命。“我得为部队分担些忧才是,千难万难也不能让部队着难啊。”
  想到这,嵇蓉珍赶忙给在上海工作的妹妹和镇海的亲戚打电话,四处筹钱。儿子的病情稍一稳定,她便返回家乡,想提前支取嵇琪当年的优抚金。居委会的人告诉她:钱还没拨下来,如急需,可先垫付。嵇蓉珍说:不用了,我再想想办法。
  转了一圈,她来到自己那间刚开张的窗帘店,打起了卖店的主意。
  “这店是你后半辈子的生计,再难也不能卖啊!”面对亲戚们的阻拦,嵇蓉珍说:“部队为抢救琪琪,不知花费了多少钱。自己能承担的,就不再拖累部队了。”就这样,她东拼西凑5万多元钱,硬要承担儿子治病所需的高档药品和营养费用。
  修理连官兵捐出1388元津贴费,打算给战友买部轮椅。钱,嵇蓉珍没拿,又原封不动送了回去:“连队刚搬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这些钱就给连里买些图书吧!”泪水模糊了官兵们的眼睛:“嵇妈妈,您是最需要帮助的呀!”
  今年1月10日,听说部队正在开展义务献血活动,嵇蓉珍冒着细雨,替儿子献上了200毫升鲜血。嵇蓉珍说:“儿子的身上不知流淌着多少人的血液,代他尽份义务我心里好受。”
  那天,师长戚建国到医院探望他们母子,面对深情守护在儿子身边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嵇蓉珍,问她有什么要求,嵇蓉珍平静地说:“属于儿子的时光也许不多了,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想陪伴在他身边……”师长含泪向嵇蓉珍行了一个军礼,颤抖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含辛茹苦把儿养大,你以国为怀
  ——“儿子是我的,更是国家的;当兵尽义务是情理中的事。”
  嵇琪静静地躺在病榻上。这天,战友们特地赶来向他祝贺24岁的生日。一曲《回家》的旋律在病房里回荡,如泣如诉,嵇蓉珍眼含泪光:家,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1969年3月,18岁的嵇蓉珍响应祖国号召,从上海南市区插队落户到当时的宁波市镇海县觉渡公社袁家大队。4年后,她与社办砖瓦厂工人柴梦根结婚。不幸的是,就在一双儿女相继出生不久,丈夫得了严重的肺气肿病,长年卧床不起。
  为了支撑起一个多难的家,嵇蓉珍把3岁的女儿送到上海托母亲扶养,自己每天背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到砖瓦厂做临时工。白天干着连青壮年男子都觉得吃力的粗重活,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精心照料病重的丈夫。
  1979年,国家落实知青政策,大批知青返城。为了病中的丈夫,她放弃了重返上海的机会,被安排在镇办工厂上班。
  生活依旧窘迫。在渐渐懂事的儿子面前,嵇蓉珍经常讲起这样一件事:那一年冬天,正是丈夫病得最重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过年,可她们家连买菜的钱还没有着落。嵇蓉珍搂着年幼的儿子,守着病床上的丈夫,只觉得阵阵冷风钻进小屋。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镇里民政助理送来了30元的救济金……“咱们家的难关,就是这样一次次靠党和政府的关怀度过的;等你长大了,可得要好好报效国家呀。”
  1982年,带着对妻儿的无限歉疚,丈夫离开人世。为了还债,嵇蓉珍变卖了唯一一间瓦房,带着儿子住进了亲戚家。没钱买菜,她时常花4分钱从街上买回半公斤紫云英,背着儿子,用盐水煮一煮,一吃就是好几顿。女儿嵇敏7岁那年,嵇蓉珍把她接回身边读小学。半年后,外婆来看她,问她中午吃的啥,嵇敏指指酱油瓶说:我和弟弟吃的是米饭,妈妈喝的是酱油汤……
  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下,嵇蓉珍与儿女相依为命,直到把他们养大成人。
  1995年冬,一年一度的征兵时节。正在上海一家装饰公司做工的嵇琪风风火火赶回镇海,见到母亲喜兴兴地说:“妈,我想参军。”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宁波的经济发展很快,许多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在当地成就事业。
  听说嵇蓉珍要把儿子送去当兵,左邻右舍都来劝她:你这辈子摊的难事太多了,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刚能挣钱养家,咋舍得让他走呢?
  听听好心人的劝说,想想妈妈今后生活的艰难,当兵心切的嵇琪犹豫了。儿子的心事哪能瞒过母亲:“去吧,自古男儿当报国,妈支持你的选择。”嵇蓉珍坚定地鼓励着儿子。
  那天,母子俩来到征兵办,人武部的同志一眼认出了嵇蓉珍。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大家劝他还是把儿子留在身边。嵇蓉珍说:“儿子是我的,更是国家的,长大了就得给国家用;当兵尽义务是情理中的事,个人的难处挺一挺就过去了。”
  列车就要启动了,看着寒风中形单影只的妈妈,嵇琪不觉潸然泪下。嵇蓉珍一边掏出手帕帮儿子擦泪,一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妈不喜欢看到你这样。”
  独自咀嚼生活的艰辛,你示儿建功
  ——“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妈只盼你在部队长出息。”
  生活的磨难对嵇蓉珍来说实在是太多太多……
  自打儿子当兵后,家里便少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这是骆驼镇一家毛衫厂。临下班时,厂长叫住嵇蓉珍,心情深重地对她说:“厂子一直不景气,连我自己的工资都快开不出了,希望你能理解……”嵇蓉珍明白了一切,默默地走出厂门。
  好不容易找到的这份工作又丢了。从44岁那年下岗算起,这已是她第四次失掉工作。
  军营里的嵇琪,最牵挂的是家中的妈妈。每月的津贴费他舍不得花,从中省下20元,寄回家。感受着儿子的拳拳孝心,嵇蓉珍的心一刻也平静不下:可不能因家庭困难拖了琪琪的后腿,让他心挂两头。于是,她又四处奔走求职。每次给儿子写信打电话,总忘不了重复那句话: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你要安心服役,妈只盼你在部队长出息。
  天渐渐暗了下来,如注的大雨浇在奔波求职的嵇蓉珍身上。疲劳、着凉,加上内心焦急,当晚她便病倒了,一连两天高烧不退。邻居大妈发觉后,把一碗煮好的粥端到她的床前。
  “丁零零”——就在这时,嵇琪打来电话。他从一位探家的战友那里得知妈妈又失去了工作,特意打电话安慰妈妈。听到儿子的声音,没等邻居大妈张口,嵇蓉珍一把抢过话筒,强装出欢快的声音:“妈在家很好,最近又找了份工作,月薪五六百块钱呢。你就放心吧。”话一出口,一旁的邻居大妈禁不住抹起了眼泪。
  转眼,儿子当兵已一年多时间,嵇蓉珍决定到部队看望他。母子重逢,该有多少话要讲啊。吃晚饭时,儿子无意间告诉妈妈:部队马上就要开训了,我得抓紧时间把枪械抢修一遍。求职的艰辛、身体的病痛、思儿的亲情……嵇蓉珍都深深地埋在心底。第二天一早,她给儿子留下一张纸条:“琪琪,好好干,妈走了。”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部队。
  嵇琪当兵后的第二年春节,镇里领导到嵇蓉珍家走访,听说她下岗在家,没有固定收入,打算安排她到镇办企业去上班。嵇蓉珍感激地说:眼下企业处在转型期,许多工厂都在裁员,有些年轻人都下岗了,作为军属,我应该带头服从大局才是,哪能再给政府增添负担呢。她谢绝了镇政府的照顾,决意自谋职业,在镇上开办一个加工窗帘被套的小店。税务所专门腾出一间临街店面,以最优惠的价格租给她。
  那些天,嵇蓉珍一边忙着整修店铺,一边忙着进货。连日的奔波,使她多年积劳成疾落下的妇科病复发了,住进了医院。
  “这次你病得不轻,就让儿子请几天假回来帮帮你吧。”一位亲戚当着她的面拨通了嵇琪部队的电话。谁知嵇蓉珍刚拿起话筒,那头传来儿子急促的声音:“部队正整装待命,准备去九江抗洪前线。”听到儿子的这番话,嵇蓉珍马上改口说:“上了前线,别怕吃苦,好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妈等你的好消息。”
  嵇琪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就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他光荣入党并荣立三等功。
  …………
  太阳又一次升了起来,透过窗棂,照在嵇琪苍白的脸颊上。当初,医生曾无奈地断言:嵇琪最多只能生存3个月。如今,400多天过去了,在妈妈的相依相伴中,嵇琪依然微笑着迎接每一轮新的太阳。人们说,这是母爱的力量!
  1999年11月29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嵇蓉珍“爱国拥军好母亲”荣誉称号。
  当嵇蓉珍得知儿子所在的连队战士沈正龙生病住院时,她心急如焚,多次去探望。图为嵇蓉珍在医院看望沈正龙时的情景。新华社记者 蔡志培 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民族品牌铸丰碑
  ——记燕京啤酒的品牌运作与扩张
  本报记者 赵兴林
  最近,从北京燕京啤酒集团传来喜讯:截至1999年11月30日,完成生产销售啤酒100.4万吨,提前一年完成“九五”规划;实现利税总额7.6亿元,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上缴国家和地方税收4.51亿元,名列全国同行业首位。来自北京中国名牌事务所的评估,1998年燕京啤酒品牌价值24.55亿元,1999年达到31.86亿元,增幅29.78%,增长率为全国同行业第一。
  燕京啤酒集团的业绩令同行业刮目相看,为振兴民族品牌铸起了丰碑。燕京啤酒厂于1980年建成投产,初期的年产量仅1万吨。然而,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敢于打破传统的发展思路,选择了依靠科学技术铸就民族品牌,把企业兴衰同技术发展相联系,走内涵扩张型道路。企业成功地跨越了三个台阶:一是实现“高点嫁接”,近5年啤酒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二是“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市场”,用高质量的品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效益实现滚动发展,固定资产现已达42亿元,集团公司所属11个企业全部盈利;三是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运行机制,相继开发出精品、冰啤、全麦等9个啤酒系列,“燕京牌”商标成为北京继“同仁堂”之后,获得的第二个国家驰名商标称号。回忆往事,燕京啤酒集团总经理李福成深有感触地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啤酒工业发展刚刚起步时,全国年产量仅50余万吨;1998年达到1987万吨,总产量列世界第二位。基于首都市场的特殊情况,燕京啤酒既要与国内10大品牌进行市场角逐,又要与外国啤酒进行品牌和资金方面的竞争,竞争十分激烈。
  “燕京”能不能与外国品牌抗衡?能。“燕京人”作出肯定的答复。他们调整品种结构,实施“高科技投入,低成本扩张”的发展策略,坚持技术进步,追求新、特、快。随着生产中高档啤酒比例逐年上升,燕京啤酒不仅进入人民大会堂、国际航空公司、新华航空公司,还要打入美国市场。
  燕京啤酒集团的高科技投入,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建成的20万吨“精品工程”。这项投资近5亿元的工程,新厂房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墙体内外是白釉瓷砖贴面,大理石板铺设地面,所有关键设备全部实现自动控制。自1998年12月5日制麦车间投料生产,到1999年3月29日糖化车间投料生产,20万吨精品工程基本告竣。全部工程包括糖化、发酵、过滤、包装及公用工程,都是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精品工程”生产高档啤酒的原料大麦、大米必须全部是一级的。除此之外,糖化工艺也有别于普通啤酒,精品酒麦汁中残糖的含量在3.5%左右,而普通啤酒在1.5%左右;再就是发酵周期不一样,高档啤酒为30—40天,普通啤酒是20天,高档啤酒与普通啤酒相比,不仅表现在风格和口味上有差别,增强了风味的稳定性和口味的新鲜感,而且保鲜期延至3个月。1999年燕京啤酒的中高档产品比例占了16%左右,比上一年增加60%,销往外地的总量成倍增长。燕京啤酒集团的“由高而大”已经成功了,开始向“以大托高”挺进。
  低成本扩张,是实现啤酒行业走向高度集约化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燕京啤酒集团成功地兼并、收购了江西吉安、湖南军神等5家企业,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其中1999年初与江西吉安啤酒厂正式签订江西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燕京集团注入8000万元增资扩股,经过半年的拼搏,扩建改造工程于当年7月18日全面竣工并网运行,年底实现利润500多万元,经济效益名列江西同行业之首。去年6月18日,燕京啤酒集团与湖南湘潭啤酒厂组建的湖南燕京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经过5个月的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已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销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啤酒生产企业。燕京啤酒集团实现低成本扩张,其成功经验是:不贪多,不求快,重质量,讲效益,发展一个成功一个。通过资本运作,扩大了合作企业地方名牌啤酒的市场占有率,开发了中高档燕京啤酒在全国的销售网络。靠大众产品巩固占领市场,靠中高档产品获得较高利润,企业达到“双赢”的目标。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国产PC钢绞线替代进口产品
  由湖北福星科技股份公司生产的PC钢绞线,目前已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并以优良品质和价格优势逐步占领国内市场,开始替代进口产品。PC钢绞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的新型材料。(杜若原)
  上海石化乙烯改造工程启动
  总投资达四十七亿元人民币的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七十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二十六日正式启动。项目预计在二○○二年初建成。七十万吨乙烯改造工程是上海石化四期工程的主体项目。工程的实施,将为上海石化成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及我国加入WTO以后参与国际市场石化产品竞争打下良好基础。(韩国飚)
  潜江农业引外资促进产业化
  湖北潜江市通过引进外资,目前已建成四十多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起八万亩专业蔬菜地、二十万亩果林基地、六万亩精养水产、三万亩河蟹养殖及九万头生猪、牛羊养殖基地,带动四十多万户农户实施产业化经营。台湾彩虹集团投资六千四百万元在该市独资兴建的养殖良种猪、种植花卉和蔬菜等的农业基地,也于最近启动。(郑美峰)
  中铁建总生产经营再创新高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去年生产经营创历史最高纪录:共承揽工程任务二百八十八亿元,完成总产值突破二百八十亿元,实现利润一点五亿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百分之一百零一点二。(符勇)
  新疆与烟台协议开发罗布麻
  山东省烟台市加快开发利用西部资源步伐。日前,该市新潮实业公司与新疆达成协议,独家开发新疆特有资源罗布麻。作为山东和新疆对口扶贫主要合作项目,这一产品形成规模后,年产值可达十七个亿。(曲日胜 杨镝)
  三医大创伤基础研究获突破
  由三医大黎鳌、程天民、王正国等院士建议的《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日前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评审。其成果将推动我国创伤医学研究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熊学莉)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春将至,各地喜迎龙年。左图:在海口市东湖花木市场,到处可见购买鲜花的群众。新华社记者陈小鹰摄中图:上海市果品市场红红火火,市民在选购水果礼篮。新华社记者凡军摄右图:济南市场上新出现的用胡萝卜汁、可可粉等同汤圆粉混合制成的彩色汤圆供不应求。
新华社记者 张鲁成 摄
  海口花市红火
  上海果篮走俏
  济南汤圆热销


第1版(要闻)
专栏:

  春城降大雪
  本报昆明1月30日电 从1月29日24时开始,一场暴雪降临春城昆明,截至30日14时,昆明地区降水量达25.8毫米,积雪深度达21厘米,气温降到零下。
  今天一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到交通、绿化、供电、世博园等重点企事业单位检查防寒抗灾工作;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电力、市政、公安、交通、园林、气象等部门立刻行动起来,确保不出意外,保证市民春节节日供应。
  30日早晨,世博园紧急组织了500名的突击队员会同前来支援的1000多名部队和武警官兵扫除积雪,使花草受损减少到最小程度,大棚无一垮塌。
  上图为昆明金马碧鸡广场雪景。
  本报记者 张帆 文并摄影(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京津输油管道全线试运行成功
  投产后将大大改善两地国际机场航空煤油运输条件
  本报天津1月30日电 今天,华北地区最长距离多种油品顺序输送管道自天津到北京的输油管道全线试运行取得成功,近期将投产使用。
  该输油管道工程是经国家计委批准,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修建的重点工程,管道全长185公里,公称管径300毫米,设备和自动监控系统达到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设计年输油能力为325万吨,远期可达到400多万吨。
  该管道正式投产后将大大改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煤油运输条件,对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损耗、治理大气污染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孙京生)


第1版(要闻)
专栏:诚心诚意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

  杭州:扶贫帮困制度化
  本报杭州1月30日电 记者袁亚平报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受杭州市委、市政府委托,市“送温暖工程”基金会日前拨出50万元专款,开展“情系特困职工”新年慰问活动。
  去年1月7日,由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建立了市总工会等10多个部门参加的“送温暖工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各级政府拨款、单位筹措、工会出资、社会捐助等,到去年底,“送温暖工程”基金会基金总额逾5000万元。
  “送温暖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和“送温暖工程”基金会基金使困难职工和特困户有了常年的温暖。今年1月,“送温暖工程”联席会议决定,在春节前把慰问救助款送到救助对象手中;开展“万名机关干部职工每月捐款10元钱,帮助千名特困职工度过生活难关”活动;动员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捐助“送温暖工程”基金会基金;推行《职工家庭特困证》制度,对在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标准线以下的特困职工、职工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员患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大病重病且个人医药费开支较大的特困职工,在经济上、物质上给予帮助。


第1版(要闻)
专栏:诚心诚意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

  贵州:通力合作送温暖
  本报贵阳一月三十日电 记者孙海涛报道:贵州省财政、民政、劳动等部门通力合作,保证全省二十一万困难企业职工、五百一十三万受灾农民过好节日。
  全省工会系统目前正在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对全省六点八万户、涉及职工二十一万人的困难家庭逐户走访慰问。省工会筹集资金二百五十二万元,加上各地、州、市工会和行业工会配套资金共二千多万元,全部用于帮助困难职工过好春节。对人均收入低于一百元的省属困难企业职工家庭,省政府拨出二百万元专款,补助每户二百元。春节期间,全省近十一万下岗职工每人将增加五十元基本生活保障费。省劳动厅和财政厅已调剂五千一百万元资金,保证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去年贵州省一些县(市、区)受灾,目前已有二千八百万元救灾款发到各地。全省民政系统还筹集了五百万元慰问费和五百万元的衣物,对全省二十五万个五保户、重灾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进行节日慰问。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要有不甘人后的精神
  燕京啤酒集团的成功实践证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一种勇于拼搏、不甘人后的精神是不行的。
  面对当前市场出现的消费需求不足,一些产品剩余的现象,国有企业必须在改革的舞台上寻求发展空间,要以开拓性的思维寻求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创国内外知名品牌,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这样才能成为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第1版(要闻)
专栏:诚心诚意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

  北京:补助金全部送到位
  本报北京1月30日讯 记者颜世贵报道:新春将至,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关心群众生活放在首位抓紧抓好,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向每个城市困难户和农村困难户分别发放800元和600元慰问金,确保全市人民欢欢喜喜过好新春佳节。
  连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市长刘淇等市领导深入到各行各业,慰问在第一线工作的广大职工,了解群众疾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还带队分八路走访慰问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下岗职工,看望军烈属和城市困难家庭,走访慰问公安干警、英烈家属和英模家庭,走访慰问农村困难户,同时看望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的代表,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市民政局和市残联组织干部深入全市18个区县,将100万元慰问金送到优抚、社会救济对象及残疾人家中。市各级工会组织干部入户走访1000多户劳模,倾听他们的呼声。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在元旦和春节期间筹集并拨付1500万元慰问款补助困难职工家庭,每户特困职工补助现已全部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