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业如何跨越新阶段?
  ●农民如何应对“卖难”?
  ●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何发展?
  昂首行吟向市场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述评
  刘志杰 刘红灿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卖难”影响农民增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与此同时,一些优质农产品需求不得不求助进口来一解“饥渴”。农产品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状况,实际是市场需求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反映,也提供了我国农业由传统的弱质产业向现代朝阳产业转化的历史机遇。
  如何把作为生产主体的千家万户农民融入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按照市场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机制?实践证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载体,只能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崛起一大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从粮棉种植加工到林果花草药开发;从水产品捕捞养殖到畜牧产品的种养繁育;从国土资源的治理开发到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等等。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1800多个龙头企业的调查,它们带动了1995万农户,平均每个企业带动1680多个农户,每个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新增年收入620多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成为解决市场的“卖难”“瓶颈”、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供给的市场导向型经营企业。
  随着人们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农产品需求发生着结构性变化,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由“粮食”型转向“粮肉结合”型。但是,由于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发生了全方位的整体变化,而我国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组织形式,无法迅速捕捉市场信息,加之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制约,使得广大农户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应对市场变化。
  农产品滞后,市场需求形成“卖难”的症结实际是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供给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下,当仁不让地成为闯入新的市场空间的“先头部队”。
  90年代后期,由于粮食谷物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生产,成本降低;而菜、果、花则需耗用大量人工成本,发达国家人工费用高,不得不依靠进口维持需求。如日本1984年到1994年10年间进口蔬菜量增长了200%。长江集团依据这一趋势,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搞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牛蒡、萝卜、荷兰豆、芦笋等出口生产基地,既带动了农民致富,也给公司增加了外汇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通过深加工使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充分发挥了市场纽带和桥梁作用,可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农业资源和市场需求双重约束问题。
  我国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途径:一是建立原料基地,与农户形成供求关系,让农户按订单生产、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二是通过加工流通环节对农民进行二次分配。内蒙古伊利集团公司探索出“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管理新模式,实行从配种、防疫、饲养到收贮一条龙服务,使挤奶站成为公司第一车间,农牧民成为编外员工。这样既保证了奶源又保证了质量。呼市地区90%以上的奶源被伊利消化。
  龙头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激励机制,它通过应用高新技术、组织项目科技攻关、技术入股等形式,提高各产业环节的科技含量,同时将科技进步导入农业生产各环节,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可以说,龙头企业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载体和助推器。
  四川绵阳光友特产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白薯类淀粉粉丝技术设备生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他们先后研制出红薯淀粉粉丝加工技术、红薯淀粉净化技术,开发出薯类加工成套设备。他们将产地销价1.8元的6公斤鲜薯,加工成14碗方便粉丝,价值42元,增值22倍。
  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生产过程质量,形成了每个增值环节叠加的利润空间,进而形成绿色产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回旋余地,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态,使之变为朝阳产业。
  据统计,1998年我国产值过亿元的绿色食品企业共65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绿色食品企业有35家。这些企业大都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依据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将自身的生存空间定位于健康无污染农产品的产加销,适应了当今的消费潮流。
  蓝田集团1996年在洪湖投入2.4亿元资金,用水泥柱与不锈钢网在洪湖建起20多万亩水域的自然生态养殖示范区。他们在水中按区域种植了水草、莲藕、菱角、莼菜等植物,在湖水里分层次放养了桂鱼、鲤鱼、草鱼、鳊鱼、青鱼、青虾和中华鳖等幼苗,在湖面放养鸭、鹅、水鸡等水禽。这些动物、植物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链:泥中长藕、水中养鱼、水面养鸭,还有荷花、莲子;鱼、鸭吃水草和浮游生物,鱼粪、鸭粪肥水、肥土。这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确保动植物种群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也实现了养殖业的高效益,每亩提高到6000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家谈⑦

  需要股韧劲
  江西省农业厅厅长 余欣荣
  调整农业结构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呢,就是具体种些什么品种确实拿不准;说容易呢,就是要有股韧劲,抓住一个产业不放松。
  乐平市发展蔬菜生产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但这些年来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始终抓住蔬菜不放松,尽量做优、做大、做强。1999年乐平市蔬菜面积达到21万亩,已占耕地面积的37%,产值3.8亿元,产量50万吨,其中外销量39万吨。与此同时,围绕蔬菜生产兴建了江西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年销售蔬菜12万吨,年交易额1.3亿元。目前,乐平市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批发集散地之一,与中国农业信息网连接,辐射了整个华东地区。
  从乐平的经验看,农业结构调整并非一定要赶“潮”,搞一些脱离当地实际的东西,如果一时找不到或者拿不准也没关系。粮食、油料、蔬菜、畜产品等永远是人们生活的大宗必需品。关键是看品质优不优,产业做得大不大,同时也看能否坚持。因此,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从区域比较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出发,选择1—2项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好的产品或产业进行攻关,力求创出名牌,做大做强。二是在确定产品或产业后要集中力量,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不要年年变花样,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更不要产业跟着领导转,一任领导一个想法。选准了的产业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三是要处理质量、产量和效益的关系,坚持把高质量摆在第一位,同时追求高产量来实现高效益。四是要通过典型引路、试验示范的方式来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要尊重群众意愿,不要搞强迫命令;不要急功近利,要按市场要求,尊重经济规律。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家谈⑦

  轴心是市场
  河北汉沽农场 王继新
  农业结构已经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调整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上应围绕这几个方面做文章:
  特色化。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竞争。农产品的销售也不例外。竞争靠什么?走大路货的路子只能使自己的产品出现大量积压,从而使资金周转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农民虽增产却不增收。竞争只能靠特色。抓调整就是抓特色产业,以“特”兴业。
  区位化。所谓区位化就是因地制宜。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围绕着区位而定位,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区位优势和劣势。汉沽农场毗邻京津,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我们调查京津的市场需求发现,京津城市居民对半加工蔬菜的需求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于是我们建立了以生产无公害蔬菜为主的高科技大棚,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区位化的另一个含义是要善于“造区位”。产品名气出来了,前来购果进菜的客商络绎不绝,就会规模带动销售,销售促进规模,形成良性循环。
  高科技化。高科技是将来农产品的“灵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驱动力也是高科技在农业上的不断应用,谁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谁的产品就有竞争力。苹果价格一般在每公斤2—4元左右,但是在河北省广平县有一种富硒苹果,可以卖到每公斤30元。原因就是它的高科技含量,因为硒是人体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着眼点很多,产品的特色化、区位化和高科技化是首先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但无论哪方面都离不开市场这个轴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良种要良种(zhòng)
  □李德山
  江苏射阳县兴桥镇一位农民种了两亩优质白皮小麦,收获时节虽然白皮小麦卖价比普通红皮小麦高,但他一算账,懵了:怎么优质白皮小麦效益还不如普通红皮小麦?后经农科人员调查分析,这位农民没能掌握白皮小麦的播种适期,小麦发生病害又未能及时对症防治,导致减产减收。
  事实教育了这位农民:优质种子落了地,不一定就能长出优质粮食或取得高效益;有了良种,还得有与良种相适应的栽培良法。如果重种子,轻栽培,“种瓜难得瓜,种豆难得豆。”
  目前,一些农民往往只知道选择良种,而未掌握栽培的良法,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地方政府和农科部门只重视推广良种,忽视了良种栽培方法的介绍。这种在种子上舍得“九牛”,栽培上不肯费“一毛”的做法,在许多地方几乎成了通病。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栽培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优良品种不断出现。这些新品种科技含量高,对种植、管理、贮藏和加工的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敏感。它的生长特性和栽培要点等与常规品种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要使良种高产、高效,必须掌握良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农科部门在推广良种时,要一并向农民介绍良种的栽培方法,特别是要向农民讲明白生产技术要点,并注重在实践中及时传授,加强指导。只有因种、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高效益。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致富一得

  开馒头房好似办厂
  春节来临之际,乐陵赵古屯村民赵俊胜喜滋滋地对笔者说:“开个馒头房,好比办家厂,一年下来,咋也弄个四万五万的。”
  馒头是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由于蒸馒头费时费力,近一半的城市居民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乐陵人瞄准需求,北上南下,设点铺摊,纷纷操起了蒸馒头、烙大饼面食加工手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乐陵人在外地创办的馒头房有2000多个,长年在外从事面食加工的农民达1.5万人。
  “乐陵馒头房,遍布京津唐”。在北京西城区开馒头房5年之久的东大梁村民梁宝珠说,由于他们选用家乡产的优质面粉做原粉,蒸出的馒头纯白,细而不粘,嚼起来够“筋道”,深受市民的喜爱。
  他说:“一般的馒头房每天可加工面粉5袋以上(25公斤/袋),0.5公斤面粉可蒸制0.6公斤馒头,日均获利可达105元。”
  过去,乐陵的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只有市面粉厂一家,年产200多万吨还有积压,现在新增鲁天、浩天等面粉加工企业20余家,年加工能力提高到1000多万吨还供不应求。从事面粉运销的专业户达130家,户均年赢利也在8万元以上。(梁希东 苏东侠)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致富一得

  韩老汉发了冬枣财
  一见面,河北黄骅市东孙村的韩树桐老汉就乐得合不拢嘴:二亩碱地种冬枣,一年收入3万多元,我老汉的晚年也有保障了。
  年近花甲的韩树桐是黄骅市东孙村一个普通农民。1994年,韩树桐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黄骅市林业局经过多年努力,优质黄骅冬枣培育成功,并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华夏”牌商标,在京津地区试销价达每公斤10元,市场十分看好。
  韩树桐兴冲冲地赶到林业局,询问了有关黄骅冬枣种植、管理与经营的情况,回家便在自家承包的二亩三分地上挖下了种植冬枣树的第一铲土。
  说是二亩三分地,实际其中有六分纯碱地,四分半碱地,好用的不过一亩多一点,韩老汉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劳作。林业局主动提出负责技术、农药、化肥,到结果不管收多少,保证给付1万元现金。
  韩树桐信心倍增:1999年这二亩冬枣大获丰收,结果1150多公斤,收入3.7万余元。(皮宝军 戴加成)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警戒台

  脆豆腐不“脆” 缘何
  全国闻名的脆豆腐诞生地山东省章丘市曹范镇,一度声名鹊起。在脆豆腐发展的近10年间,曹范人演绎了一幕闯市场、占市场、退出市场的“活剧”。
  豆腐经过再加工,使之变脆,就变成了脆豆腐。这项技术于1990年在章丘市曹范镇马庄村诞生。他们采用著名的济南双凤山矿泉水做母液,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属国内外首创。
  脆豆腐一面向市场就显示出独特的市场魅力,不仅走进了小饭桌,而且登上大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统计资料显示,90年代初,每公斤豆腐的市场价格不到2元钱,而每公斤脆豆腐市场价格达到11元,是一般豆腐价格的5倍多。脆豆腐远销各地,占领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市场。1995年,曹范镇组织参加了安徽淮南举办的全国豆腐节,吸引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把脆豆腐打出了国门。
  为切实保护发明专利,曹范镇申请办理了“双凤脆豆腐”商标,为占领全国市场提供了可靠的品牌和法律保障。但随着脆豆腐名声远扬,外地参观学习的客户接踵而至,索求生产技术。部分生产业户为眼前利益所动,转向了技术“转让”,由开始的每人学费1000元,包教、包会、包吃、包住,继而“转让费”一跌再跌,降到几百元,甚至100元。
  缘于群众的发明创造,又失于群众的手中。卖技术使“曹范专利”变成了“全国专利”,也卖掉了全国大市场。如今,脆豆腐价格一落再落,每公斤价格只有5元左右,不及原来价格的一半,销售量呈低迷状态,据统计,4个月销售量只有7.5万公斤;生产业户也由5000户减少到不足3000户。
  (李钢 潘广忠)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蓄得甘露奔富路
  ——桂西北山区“集雨脱贫”纪实
  刘文光
  在广西西北部地区,有近9万平方公里的大石山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992万人口。这里曾是广西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
  从1997年冬开始,大石山区群众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用不到两年时间建起了近12万个“家庭集雨水柜”,基本解决了饮水难。1998年冬,他们又开始启动“地头集雨灌溉水柜”工程建设,以进一步解决生产用水难。小水柜给大石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历史性的大变迁。
  共产党领头办成了千古难事
  一年前,广西遭遇了近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大石山区的壮、汉、瑶、苗、侗等各民族同胞却安然地度过了一个饮水不愁的大旱季。
  “半夜出门山过山,拐了一弯又一弯,鸡叫掌灯找到水,进门太阳快落山”。这首大石山区群众自编的民谣唱了一年又一年,诉说着饮水的艰辛。广西的大石山区向来十年九旱,特殊的岩溶地貌造成地表溪流稀少,修建好的水利工程往往蓄不住水,即便在正常年景,也有100多万人发生“水荒”。水,成为严重制约大石山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摧垮各族群众向贫困宣战的斗志。从1997年冬开始,作为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大石山区掀起了一场战天斗地,以建设“家庭集雨水柜”为中心的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10多万各级干部和农户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投入资金4.8亿元,建起了近12万个“家庭集雨水柜”,基本解决了大石山区现有150万群众的饮水困难。
  蓄得生命水再蓄致富水
  “大石山,大石山;三天下雨水汪汪,三日无雨地冒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不能涵养水源,大石山区的绝大部分农田都是望天地、望天田,只能种植旱地作物,粮食产量很低,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局面。如何做好水的文章,改变落后的耕作制度,成为大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有了建设“家庭集雨水柜”经验的大石山区干部群众,又开始做起“地头集雨水柜”的文章。1999年春,自治区水利部门拨出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启动2万个“地头集雨水柜”试点工程建设。建一个蓄水量40立方米的“地头集雨水柜”,除国家补助外,只需投资2000元左右,就可以灌溉一亩水田或二亩旱地,当年建成、当年发挥效益,粮食产量能够翻一番。
  面对红红火火的水柜建设热潮,凤山县县长韦善国介绍说:现在只要一下乡,群众找他要的不再是救济品、救济粮,而是请求扶持建“地头集雨水柜”。由于“地头集雨水柜”投资少、见效快,3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所以群众的积极性特别高。截至1997年7月底,全县已经有3100多个水柜动工建设,已建的2085个水柜开始发挥灌溉效益。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李里宁介绍说:广西将采取“以奖代补”政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桂西北石山地区建设100万个“地头集雨水柜”,将100多万亩平台旱地改为水田。
  小水柜带来大变迁
  广西大石山区贫困的根源在于缺水少土,在于自然条件恶劣。如今,一座座小水柜有效地改善了大石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革命老区带来了大变迁。那些当年曾追随小平同志闹革命的先辈的子孙们,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合建村的东关屯,现在家家户户都拥有了两个水柜,一个用于生活,一个用于生产。昔日岩石裸露的穷窝窝,如今已是绿色掩映。因为有了水,全屯的平台旱地已经全部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水田,水柜周围还种上了葡萄,“地头集雨水柜”中养起了塘角鱼,家家户户搞起了农业综合开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过去不足6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3000元。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才能见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出现在大石山区。
  随着一个个“集雨水柜”的建成,大石山区的劳动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在“家庭集雨水柜”建设前,每逢干旱季节,大石山区的一个5口之家,每天至少要用一个劳动力去挑水,才能维持最低的生活用水要求。农民解决饮水难问题后,腾出的劳动力不仅可以安心投入农业生产,还可以开展多种经营和劳务输出,经济收入成倍增加。
  有了“集雨灌溉水柜”,原来种植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旱地,通过实施耕作制度改革、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农作物的产量成倍增加。农民实现粮食自给后,将原来开垦的陡坡、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竹、还果、还牧,逐步步入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点到为止
  一个好端端的致富产业怎么变成了“夕阳产业”?个中缘由,发人深省。名牌难以长久制胜的根源在于创“牌”不易,保“牌”更难!由于特殊的成因,农产品的保牌难上难。脆豆腐不“脆”的前车之鉴,昭示广大农民朋友:有了名牌,只是事业的开端。千万要用心呵护名牌呵!———编者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好一场瑞雪!
  新千年伊始,乐陵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为北国大地披上银装,也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新华社记者 崔峰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