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0-11-04

2000-11-04新闻联播 文字版

校验人生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校验人生<br/>  陈忠实<br/>  (续10月14日六版)<br/>  三<br/>  俗者、庸者和被扭曲者都在随口宣示着一种生活哲学:都什么年头了,你还这样!这种生活哲学的含义有正负两面,正面大约针对那些抱残守缺留恋旧的思维“辫子”的人,负面却是针对那些不肯随波逐流于庸俗乃至畸形生活形态的人。<br/>  都什么年头了?<br/>  《中国9910行动》———书里所写的那些人和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新的世纪之交的这十多个年头。“这个年头”应该是本世纪里中国发展最快的年头,也是中国人生活和精神上最宽松的年头。在这样的自由度空前放大的年头里,各种职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自我选择的自由度也是很大了。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途径,却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关键性分野。上述流行的生活哲学的两种含义(抱残守缺与随波逐流)之外,我看到了一大批中国人的人生选择,这就是那些民族精英的人生价值的取向和选择。<br/>  生活是万象的。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始的新的治国方略,逐步开始了为一切人提供个人发展的越来越自由的社会空间。一茬一茬具备表演和歌唱天资的男女新星演红了唱红了荧屏和舞台,一批一批既具专业知识又具政治意识的年轻人走入各级党政的领导位置,新型的企业家无论国有无论私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阶层,支撑着新的治国方略和新的经济体制的逐步实施和不断完善。然而社会生活在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复杂和混沌,极端的自私膨胀起来的对权力和物质的欲望,直把一些商官送上了断头台。庸俗和市侩的生活哲学也在消解着人生价值中的神圣,而且是以轻俏的不屑的得意的口吻。<br/>  《中国9910行动》里的精英们当然不是生活在真空式的桃花源里,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大半生都钻在深山大沟里,但生活中的明丽和生活的混浊都充分感受到了,然而他们仍然选择了自以为神圣的事业,不仅无怨无悔,而且乐在其中壮在其中,寄灵魂于神圣的民族脊梁之中。有一件小小的却能体现市侩和神圣的尖锐冲突的生活细节:几位在世界上都称得上“杰出英才”的专家,从冰封的荒原完成试验回归西安的途中,正因他们破旧的装束和荒野给予的邋遢频遭冷眼和轻视。在火车站的一家茶座门口,售票小姐断定他们付不起款而拒绝英才们入内。这位小姐肯定不会知道,某个国家的军官代表团正在西安一家宾馆里翘首以待,等待这几位被她不屑一顾的人回去讲授一项新的兵器秘密哩。几位工程师没有人计较这位茶座小姐,他们肯定改变不了她的茶座入座“标准”,他们笑笑就够了。心怀海洋、天空和大地的人,怎么会计较一位承继并发扬着势利这种自古传流的市侩的眼光呢!<br/>  令人腰杆挺硬的新型导弹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余利风,为这颗“大弹”已经谋算了整整十几年。在这个家伙终于要试射的那一天,作为技术总指挥,他拒绝了隐蔽要求而把自己也摆了出去,就站在距发射现场百米远的地方。他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几分钟验证一生。成功了,不负此生;失败了,抱憾终生!<br/>  我正是读到这里时发生情感涌动的,也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冲击波中,我才意识到重新审视重新校验人生的必要性……<br/>  四<br/>  这本书的作者,许多是和被写的对象工作在同一个战线上的同志。这里用“战线”这个称呼应该是合宜的,他们研究的带有突破意义的各种新式武器和兵器,本身就是可视可闻的爆炸性场面,他们熟悉他们也理解他们。另有几位是陕西文坛颇具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他们同样以某种神圣的情感去探索默默地奋斗在这条战线上的人们。所有这些作品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不容置疑的真实和作家自己的赤诚情感的自然流泻,这两者都是令读者感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br/>  几位作家都写到了被采写对象拒绝的尴尬。周矢和采访对象———新型重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王兴治,为采访和拒绝采访发生了不愉快的误会。许多作者在接受采访任务去寻找采访对象时,全都遭到婉拒碰上软钉子,于是不得不依赖被采访对象的同志、亲友和上司提供有关素材。他们坚辞和婉拒的理由大致有二:一是集体创造成功的,不能宣传我个人。二是我应该做的本分工作,本来就应该做到做好,跟农民种地清洁工扫街道一样,职责内的事,不必宣传亦不宜张扬。<br/>  不完全是个人道德修养范畴的谦虚。主要是一种以自信作底气的人生境界。<br/>  对于这些精英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某项科研课题的完全突破,使这个民族和国家在这一领域具备发言权。他们的智慧和生理热能所完成的突破意义,从心理上就会铸就一种自信,一种大气和一种大境界;而这种成就的科学上的艰辛和严峻性,也排斥那种一般意义上的宣传,更不要说腻人的哄炒了。<br/>  他们以为自己在某一项目所实现的突破,正是他们生命意义的实现,生存价值的实现,对于个人的宣传没有什么心理的需要,更不屑于商业操作的“星”们的炒作的需要了。他们明白自己干成了什么,这就够了。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以自信为底气的。<br/>  然而社会的需要对于这些精英的宣传,社会生活中需要注入这些人的那种精神和品质的光芒。人们需要知道,这个民族还有这样一群精英在默默地完成着最重要的创造,昭示一种可以活血壮骨的民族精神。当然,我们并不指望那些偷窃国库去买官卖官者会因此而缩回手去,也不指望那些自我膨胀自吹牛皮的各类“星”们会因此而脸红。仅仅只是把这些真正的精英们的精神昭示给社会,作为校验人生的一个参照,就足以显示其意义了。<br/>  文章的最后,我又想到被世界瞩目的“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的一件难忘的往事。1937年,日本人轰炸福州,七岁的陈一坚和父亲逃难到南平县,日本人的“零式”飞机又扫射轰炸到南平。陈一坚和一群人挤进一个防空洞里,轰炸震动得土屑哗哗落下,一个吃奶的孩子吓得哭喊不止,无知的母亲看到众人惊恐的目光,一巴掌捂死了孩子……七岁的陈一坚目睹了这一惨景,同时也发出了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出自己的飞机去打日本飞机的质问。许多年以后,陈一坚成为中国的“飞豹”之父。<br/>  陈一坚可以告慰那位被捂死的孩子和孩子的母亲了。一切创造过程的艰辛是可以不计的,关键在于最初的心理动机和最后的结局的完美。<br/>  (续完)

光明在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br/><br/>  光明在前<br/>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br/>  张永枚<br/>  广州大道路灯两行金莲,<br/>  见三星亮在清粼粼夜天。<br/>  流泻的诗绪止不住逆转:<br/>  夜行军朝鲜三千里江山,<br/>  陡然消隐了战友与自身,<br/>  少年的双眼黑茫茫一片!<br/>  看不见头上灾星照明弹,<br/>  看不见一路民居起火烟。<br/>  夜盲症使我成了睁眼瞎,<br/>  没有米没有菜半袋炒面,<br/>  已经忘记营养这个词语,<br/>  酱汤成为奢侈品过新年;<br/>  战友的足音是我的方向,<br/>  援手的路标指示我拐弯,<br/>  滑下跳石我跌进了冰河,<br/>  严相逼雪剑冰刀饥又寒。<br/>  残伤的战士可怜不自怜,<br/>  眼虽盲尤觉醒光明灿烂:<br/>  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烈士,<br/>  罗盛教冰窟舍命救少年,<br/>  击中李奇微座机的炮手,<br/>  打掉炮兵营的敌后好汉,<br/>  就是照亮我战魂的光明,<br/>  最可爱的人:光明在前。<br/>  白宫前呼吁和平的游行,<br/>  日内瓦反侵略仗义执言,<br/>  听盲诗人伊萨柯夫斯基,<br/>  喀秋莎高歌劈开敌防线;<br/>  我心中两簇金亮的星群,<br/>  北的是祖国南的是朝鲜,<br/>  就是照亮我战魂的光明,<br/>  必胜的信念:光明在前。<br/>  广州大道车灯恍若金鱼,<br/>  游翔在清粼粼水中长天。<br/>  水煮朝鲜松针战地良药,<br/>  眼重光靠祖国鱼肝油丸;<br/>  人民清粼粼奶水养活我,<br/>  虽没有喀秋莎倒有子弹。<br/>  仰秋空两簇更亮的星群,<br/>  人民和军队:光明在前。<br/>  注:志愿军四十二军高炮部队曾击中“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座机,伤重迫降,他得以逃生。

品味神圣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走进西部征文<br/><br/>  品味神圣<br/>  刘建<br/>  汉中———一个人口不足五十万,地方财政不足一点五亿元的西部小城,却立下一条铁规:不管财政遇到多大困难,每年都必须拿出五千万元用于教育。小城一片欢呼,众星捧月般把教育事业推上圣坛。<br/>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小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文化的品味中,小城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往事:东汉太尉李固“驱驴负笈,追师三辅”,明代“读书种子”方孝孺“讲解文义至暮无惰容”……<br/>  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曙光升出地平线,拂去笼罩在西部大地上的尘埃,人们为自己有如此辉煌的文化而自豪,也为大开发给西部人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而冲动。<br/>  历史的使命落在了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委书记王明祥和区长李怀生肩上。他们望着流出千年文明的汉江,从波光弹奏出的乐曲和咏颂的诗句中,读出历史交付给他们的事很多。百年大业,教育为本,如果让汉文化的发祥地缺少文化,如果在西部大开发中,因教育滞后而坐失良机,那将是千古罪人。<br/>  抓教育的接力棒传到现任局长张宝林手中。西部大开发的风吹到了古城,这位喝着汉江水长大的汉子,心里也涌起了阵阵春潮。但他同时也更多地听到了人才不足的呼喊。西部这落后那落后,最终是人才不足的落后。他更清楚识读一个新时代,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去掌握解码现代的工具。<br/>  继高标准完成“双基”验收后,汉台区又一轮大投入抓教育的工作开始了。所不同的是世纪末的此举不是修修补补,而是脱胎换骨。要求城区上档次,平川上水平,山区上台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小城尚不富裕,资金投入多有捉襟见肘之处,未来的呼唤使他们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短短两年多时间投入五千万元,扩大学校建筑面积一点五万平方米。<br/>  在彩带和喜悦簇拥下,一所所学校扩建工程破土动工了。一个个建筑筑出未来,也筑出希望。汉三中扩建意外得古碑一方。拂去泥迹,“南邑有学旧矣,远不可考”的记载清晰可辨,令人欣喜。细细推敲,原来古称南郑的此城自古尊师重教,学风甚浓,见校舍破旧,举城解囊相助。老师们静读碑文,思绪万千……<br/>  在以后教育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奏中,他们听到了春的萌动。<br/>  特级教师徐海珠一向十分敬业,乐于吃苦,他已是全市物理权威了,但逢年过节还不放过学习和钻研教学的机会。不幸的是,命运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病魔夺走他独生子年轻的生命,他几天时间内头发便一片花白。忍痛送走孩子,一走进教室,看到几十双眼睛投向他,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立时代替了悲痛,他从孩子们的渴望和信任中找到了感情的依托……<br/>  北部山区有个叫老丈沟的小村,村里的小学只有十几个学生。一个叫赵小凤的老师默默地在此干了十几年,用知识充实着山里的孩子。唯一的一名六年级学生马上要考中学了,偏偏遇上赵老师临产,为了不影响学生考试,生下孩子的第七天,她就抱着孩子走了三十里山路回到学校,辅导那个学生,使这个学生顺利考上了中学。<br/>  无数个徐海珠、赵小凤这样的教育工作者,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的精神,钻研业务,锤炼自己,提高了汉台的教育质量,为西部开发打下了基础。<br/>  城外有座民风淳朴的古镇叫铺镇。古镇的庄稼人在希冀改变古镇面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在建所好学校上。镇里并不富裕,年财政收入只有三百六十六万元,古镇却决心勒紧裤腰带,一次投入三百七十万元建一所省内一流的学校。大功告成,一所漂亮的学校终于矗立起来,古镇人心里舒坦得如同饮了存放百年的醇香老酒!<br/>  教育的春天温暖着汉台的城市和乡村,有学校的地方便流动着暖流。城内学校用上部分大学才有的闭路电视教学评估系统,校长们坐在闪烁的荧屏前看着老师们的教学情况,也看着未来的鲜花在眼前绽放。农村学校的孩子坐在电脑旁,用“嘀哒”的键盘声敲着进军现代新农村的鼓点。对西部一个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这一切远远超出它的承受力,但日子过得再紧,大家觉得值。<br/>  在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地方,到九十年代末,仍有数千山区群众十分贫困。为彻底挖掉穷根,这里的人们推出教育扶贫策略。在彻底改变山区小学面貌的同时,由政府出资把所有中学生接到镇里集中学习,全部费用由政府负责。一位叫刘玉华的姑娘考上了中专,因家里无钱交学费急出了病。税局的同志知道了,提出男同志少抽一包烟,女同志少买一瓶化妆品,用节约的钱资助刘玉华完成学业。<br/>  城东还有座特别的学校,每当上课铃响后,一阵阵悠扬的钢琴曲、叮叮当当的锅碗瓢勺声、上百台电脑有节奏的敲打声汇成了一支富有特色的协奏曲。这乐曲,传递着现代信息,表现出小城人对新时期教育的探索精神。小城人号准了时代的脉搏,锲而不舍抓起了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各类适用人才。如今,这所职业学校培训出的烹饪人才有的已走进钓鱼台国宾馆等顶级饭店,服装设计也在全国拿过大奖,服装人才的涌现已使这里成为西北最大的服装基地。<br/>  努力抓教育使小城人品味到遨游文化殿堂的神圣,也使他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西部的前景。

图片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br/><br/>  运(中国画) 关广富

战士乘飞机引起的议论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大地漫笔<br/><br/>  战士乘飞机引起的议论<br/>  向铁生<br/>  一张精致的飞机票在武警重庆总队某部战士手中争来抢去。战士小李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他首次“腾云驾雾”的感受时,却没想到这事给自己带来了麻烦。<br/>  小李八月中旬回到湖南沅江市,在家住了半个月,转眼归队的时间到了,为了不超假,在开酒楼的母亲的劝说下,他自费乘飞机提前一天赶回部队。可他没想到乘飞机的事却引起了中队官兵的议论。一位干部说:“我当兵十多年了,从没乘过飞机,对战士来说,这样做是不是太出格了。”同乡战友说他是故意摆阔气。小李听了闷闷不乐。<br/>  支队刘政委到中队参加班务会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召集中队干部座谈。他坦率地说:“以前我们坐不起飞机,是因为国家穷,人民生活水平低。现在国家富裕了,人民的收入高了,乘飞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还要官兵转变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乱挖思想根源,给战士造成不必要的思想包袱。经过一番工作,官兵思想活跃了,小李也笑了。

第三届全国《西游记》研讨会召开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文化专递<br/><br/>  第三届全国《西游记》研讨会召开<br/>  第三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召开。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方立天和全国各地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br/>  会议提交论文四十多篇,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西游记》的主题。近几年来在《西游记》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李安纲教授,认为此书不仅表现了倡导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的全真教的金丹学思想,而且承载了儒、释、道、易、医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信息;山西大学的康金声教授则从小说的整体倾向上,认为宣扬的是佛教思想;河南大学的曹炳建却说,《西游记》是一座冰山,在阳光的反射下那山的光环是佛教的,露出水面的部分是道教,沉在水面以下的则是儒教,是小说的根本主题;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表现的是心性思想、人体生命科学等等。而运城高专的程栋则提出了主题的三个层次:作者意图主题;本文表现主题;读者接受主题。学者们的不同看法正表明了层次性的存在,而有的学者想把主题归于唯一,并视己为正宗,是不妥的。<br/>  二是作者问题。李安纲从鲁迅、胡适判定论据、考证文体的失误以及吴承恩不精熟金丹大道,推断他决不是《西游记》的作者;淮阴师院蔡铁鹰、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刘振农却从吴氏的诗文中看出,吴承恩不仅懂、而且深谙道教,所以不能据此否定。<br/>  三是原型问题。李安纲从道教经典《性命圭旨》、《还源篇》等中找到了《西游记》人物、故事、宝贝等的原型;而山西省娄烦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国成,考察了当地的文物、地名和民间传说,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娄烦县历史上一位始而造反、终而皈佛的传说中的人物孙大庆。<br/>  另外,会议的又一大收获是,发现了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以前,西游故事在山西广泛流传的两个佐证:一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孟繁仁研究员提供的、娄烦县罗家岔乡蔡家庄村的明代古钟上所铸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图;一是运城地区博物馆馆长王泽庆找到的、稷山县清凉寺元代壁画上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图。(程栋)

根赞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br/><br/>  根赞<br/>  和国才<br/>  我在赞叹森林的美丽、草原的壮观时,常想起她们背后的无名英雄———默默无闻的根。我常想,有些树高大挺拔,伟岸无比,是因为有了根的牢固支撑,有的树虽不起眼,却能在炎热酷旱的沙漠中顽强生长,是因为根深深地扎进了荒漠深处,有些树婀娜多姿,花香雀舞,艳丽无比,是因为有根的默默奉献;茫茫草原绿如地毯,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是因为根给它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春华秋实,稻花飘香,麦浪滚滚,植物们都能把丰厚的礼物献给地球上一切赖以生存的生命,是因为有了根。所以,我爱根,我赞美根。<br/>  根的伟大与根的艰难相伴相随。<br/>  没有比海洋更古老而伟大的摇篮。距今约四亿年前,地球又一次经历了剧烈的海陆更替运动,藻类动荡不安了,在潮涨潮落中前仆后继地登陆,成为陆生高等植物的祖先。藻类登陆之后,为了吸收水分和养料,首先发育地下茎或葡萄茎,这些茎在特殊条件下,渐渐成枝,并延伸到土壤中,从此不再漂泊。那些自然地延伸到土壤的植物的小枝,在寻找水分与矿物质的过程中四处蔓延,终于成为根。<br/>  因为有了根,地球才穿上了美丽的绿装,从亿万颗死寂的星球中脱颖而出,成为丰富多彩,五彩斑斓,充满活力的星球。<br/>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艺术可以比得上根那样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了。生物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一棵完全相同的树,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根。根是世界万物的化身。在勐海县打洛边境有一棵榕树长得又高又大,十几条气根状如铁柱,大小不等,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眼望去,就像一条条腾空而起的巨龙。小勐养的那棵树,主根露出地面,加上支柱根的作用和配合,长成了森林中野象的模样,特别是由根长成的象鼻子真是活灵活现,被人们称为“象树”,成为游客向往的一个景点。在我们曼庄边防工作站的营房边有一棵树长得神奇,它的根露出地面生长,形成了两个驼峰,特像巡逻在边防线上的骆驼。它伴着官兵们守卫边防,也给官兵带来了不少乐趣。干部转业了,战士退伍了,都要在“骆驼”跟前照张相,留个纪念。回到内地后官兵想边防了,就拿出来看看,在官兵心中它成了一棵难舍难分的“相思树”。<br/>  在根的盘根错节中感受团结的力量。在德宏州境内有一棵大榕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榕树,其树冠东西长七十米,南北宽五十米,遮荫面积达五亩多,可供上千人乘凉憩息。如此巨大的树冠,靠什么来支撑呢?原来,热带雨林的榕树,常常从粗大的分枝上生出许许多多条气根。最初这些气根像铁丝一般细,还会随风摇荡,它一面生长,一面不停地摇呀摇,一直摇到接触地面,把头钻进泥土中,迅速生长,最后形成圆柱形的支柱根。正是这些支柱根紧紧团结在主根周围,支撑着庞大的树冠,扩大自己的领地,成为一片森林,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我跟战士巡逻走进云南边境的一片竹林中,脚下除了落叶,寸草难生,因为盘根错节的竹根,结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它凝聚起的强大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抵御着任何其他植物的侵入。<br/>  我常常被根的顽强所感动。在那陡峭壁立的怒江大峡谷,几乎没有泥土的山岩上,各种植物竞相生长,生机蓬勃,欣欣向荣,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其中,有高大挺拔,两三人才能合抱的“伟男子”;有攀缠在岩壁上,两三米高的“娇姑娘”;也有横空出世,把苍劲有力的身子凌空横伸在岩壁上的“杂技师”。它们有的把根像锥子一样扎进岩石里,硬是在坚硬的岩石上钻出一条缝,杀出一条血路;有的把根生成一块块薄薄的地毯似的,紧紧地贴在岩石上,一点点地收集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也有的根长得老长老长,一直伸到几十丈的深谷底。这些树木,从峡谷底往上看,就像生长在天上似的。它们斗顽石、战风雪,在石头上扎下了根,在悬岩上昂然地抬起了头,挺直了腰。<br/>  难怪地球上每次地震,倒下的是房屋,立着的是树木;每次洪涝灾害中,被卷走的是房屋,站在水中的仍是树木。在1998年长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有不少人和其他的动物都是因为爬在树上才得以获救。丽江大地震中,我在受灾最严重的那个村看见山崩地裂,一米多高的土墙都没有了,有的房子像玻璃瓶一样被震到另一个地方摔得粉碎,只有那些树木,有的虽然被倒下的物体打断了干,折断了枝,但仍昂头挺胸,傲然屹立于废墟中。在树的精神感召下,纳西人民从废墟中站了起来,他们流着泪,掩埋好亲人的尸体,震后第三天,在余震中就下地干活了,重建自己的家园。<br/>  根的奉献是无私的。待到果实成熟,喜庆丰收的时候,根不争名,不逐利,它们欣然含笑,为使来年的鲜花更芬芳,果实更甘美,粉身碎骨,死而后已!<br/>  做人要学根。学根的朴实谦虚,根的坚韧不拔,根的顽强不息。像根那样把自己的生命深扎在奋斗的事业中;像根那样,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大漠黄沙,都能够执着生长;像根那样,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我是西部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br/><br/>  我是西部<br/>  刘萱<br/>  我是西部<br/>  一个巨大而坚硬的躯体<br/>  一个旷世的传说<br/>  一颗举着太阳的心<br/>  我是西部<br/>  风铃和马蹄散落在我的毛孔中<br/>  呼吸里溅满了历史的血痕<br/>  月黑的晚上,在古城堡请你品一<br/>  杯血色的葡萄美酒<br/>  我是西部<br/>  我是倒下的汉子<br/>  一任冰川屹立,怪石嶙峋<br/>  一任寸草不生,狂飙突起<br/>  一任赤裸的身躯长满岁月的胡须<br/>  我是西部<br/>  苍茫的云海离我的忧郁已经很<br/>  远了<br/>  太阳还在天天炙烤我不灭的灵魂<br/>  山岩的诡秘处<br/>  囚禁着我百万年的真诚<br/>  ……<br/>  我是西部<br/>  我是醒着的沉睡<br/>  我是刚刚燃烧的未来<br/>  太阳和地火和我一起奔腾<br/>  我的容颜将不再是<br/>  残败的城堡<br/>  匍匐的岩画<br/>  古道上消失的驼铃和永恒的<br/>  风洞<br/>  不再是千年戈壁和侏罗纪<br/>  不再是美丽的苍凉和苍凉的美丽<br/>  我是西部<br/>  我的生命将一望无际!

泊雪(图片)

第6版(文学之页)<br/>专栏:乐凯之光<br/><br/>  泊雪<br/> 谢成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