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回应力与号召力
  邵柏 田申
  坚持“三个代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领导者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并给予及时、有力的回应。
  回顾历史,许多人都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那个时期,只要是党的号召,人们二话不说,让上前线就上前线,让深入敌后就深入敌后,哪怕被捕入狱、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只要是党的号召,人们就积极热情地响应,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什么党的号召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民从实践中真切地看到,党所号召的都是人民群众心里所盼望的,是对人民心愿的有力回应。“打土豪,分田地”,是对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愿望的回应;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当家作主愿望的回应;发展农村,建设边疆,是对人民繁荣祖国愿望的回应。这样的号召,人民怎么能不积极响应呢?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群众不响应的情况。比如“文化大革命”中,尽管反复号召“割资本主义尾巴”,可广大农民的响应就是不积极,原因就在于农民本能地感受到越是“割尾巴”自己越是受穷。从正反经验中我们可以悟出,“领导回应”与“群众响应”的真实逻辑是领导对人民的回应在前,人民对领导号召的响应在后;对人民群众的回应力越强,党的领导威望越高,就越有影响力、号召力。
  健康的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是领导对群众呼声的积极回应,另一方面是群众对领导号召的积极响应。响应与回应的相互激荡,促进了领导与群众相互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因此,回应不是被动的工作程序,而是一种主动的领导方式,这就是毛泽东一再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应人民的过程,就是分析、判断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的过程,也就是坚持“三个代表”的过程。
  自觉地回应人民,不断增强回应力,对于转变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十分重要。有的地方和单位,领导对群众的号召力很弱。有许多“好事”,领导“一再号召”,群众却反应平平;有许多“坏事”,领导“三令五申”加以制止,下面还是置之不理。其中的原因仍然在于对群众缺乏及时、有力的回应。这说明,领导者要想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令行禁止”,就必须转变领导作风,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了解群众需求,向群众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真正按照毛泽东提出的这两条原则去做,就能提高领导的回应力,从而也就能增强群众对领导号召的响应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期望和呼声多了,建议和批评也多了。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多种多样的群众需要与呼声,我们决不能报以冷漠的、麻木不仁的态度,而必须以满腔热情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工作,作出积极的回应。大量的实践证明,回应力就是凝聚力、号召力、执政力,对群众的需求和愿望越能作出积极、敏感的反应,就越能使我们的执政之基筑得更牢。


第9版(理论)
专栏:

  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陈锡镇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基层就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深入扎实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步伐。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搞上去了,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要教育和引导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端正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带领群众走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的道路。同时,要特别注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内在活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切实转变观念,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眼光放远放大,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寻求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新方法和新措施,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坚持既治标又治本,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首先,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自觉摆正位置,增强公仆意识和民主管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意识,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其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进民主选举,实行村务政务公开、民主理财,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规范基层干部的施政行为,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真正做到“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第三,加强法制教育,搞好普法宣传,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村民自律自治水平。第四,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来抓,切实规范民主选举、村务政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制度,并使之逐步健全和完善。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是农村工作的组织者和带头人,他们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锻炼,努力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党员中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淡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等突出问题,使基层干部和党员真正发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症结在村党支部,关键在乡镇基层党委。因此,必须坚决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落实好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和健全党的建设的责任制,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一直抓到支部,抓到党员”的重要指示,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要以强化乡镇党委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管理,结合县(市)级“三讲”教育,重点解决好乡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再次,严格执行党建工作的纪律法规,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确保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9版(理论)
专栏:

  引导村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鲁献启
  支持和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是党的农村基层工作条例和村委会组织法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从思想上摆脱“什么都要管住”的思维模式,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掌握村务管理权区分开,做到“领导不包办,引导不添乱,放松不放任”,引导村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营造推行村民自治的社会氛围。多年来,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家族、宗族以及派性等问题,加之农民对村民自治尚不完全适应,基层党组织如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村务管理权极易为少数人所操纵。因此,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宣传教育,营造推行村民自治的舆论氛围。对个别地方存在的家族、宗族、派性矛盾,财务混乱,干部不正之风,选举违法操作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回避,应当满腔热情,认真解释,及时解决,以增强群众的信任度,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村民自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广大农民群众是村委会组织法的执法主体。必须进一步增强亿万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教育他们珍惜手中的民主权利,善于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确保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决策权掌握在多数群众手里,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员联系户制度,通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影响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加强对村委会班子选举工作的指导。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并不是说基层党组织就无所作为、不起作用了。乡镇党委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一方面要尊重村民的意愿和选民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通过依法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合理确定村委会班子的候选人,优化村委会班子结构,实行“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村组干部兼职,发现、培养优秀后备干部等,从宏观上把握村委会班子的配备。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村民自治。为处理好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委会向党支部汇报和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制度;建立村级内部约束机制,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将村委会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发挥村理财小组和乡镇审计站的作用,把好财务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疏通联系群众的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基层党组织要疏通乡镇人大联系群众的渠道:建立人大对乡镇干部的评议制度,并把评议结果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促使乡镇干部勤政为民;坚持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代表的直接参政议政,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代表把多数群众的意见反映到党委,使党委随时掌握和了解群众的思想和要求,为决策提供依据。
  探索解决农村问题的新方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农民拥有经营自主权、村务决策权的情况下,如何调控农村经济结构,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问题,乡镇党委和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善于用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去引导农民,学会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通过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就会取信于民,在服务中取得指挥权;通过说服教育,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实现这种利益的思路、措施及时告诉群众,就可以增加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第9版(理论)
专栏: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机制
  李英杰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以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为主的综合管理作用,其核心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行为规范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形成一个价值观与行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新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采用宏观调控手段,从影响经济单位的运营成本和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持续利用资源的目标。经济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七类:第一是明晰产权,如土地、水、矿产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二是建立、完善市场,如可交易的开发配额、资源配额市场;第三是税收,如资源税、产品税;第四是收费,如排污费、资源补偿费;第五是财政和金融措施,如财政补贴、部门基金、优惠贷款等;第六是责任制度,如罚款、保险赔偿;第七是债权与押金制度,以鼓励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手段。要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转化为有效的社会行动,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法律涉及面很广,大致包括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保障等领域。当前,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执法不力是突出问题。立法、执法、司法、民主监督是一个整体。必须切实加强可持续发展法律的执法力度,通过处理违法案件、处理纠纷等,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加强和改善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行政手段。可持续发展的行政主体是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列入各级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建立有效的综合管理制度,提高决策水平和组织实施能力;建立为可持续发展实施、管理、监督、评估服务的信息网络;建立有效的、权威的行政监督体制,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成为一个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把握历史机遇 加快振兴步伐
  贺国强
  编者的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的文章,联系重庆市的实际,阐述了重庆市应如何把握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问题。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思路时,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重庆市地处西部地区腹地,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应当积极响应中央的决策,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努力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加快振兴步伐。
  鉴往筹来认识机遇
  西部大开发是一次大机遇。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对相对落后的地区实施区域性大开发,是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解决本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并促进和带动全局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按照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实施沿海开发开放战略,使沿海地区获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发效应,率先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出现了内陆与沿海、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正是鉴于这种情况,党中央确定了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逐步由沿海向内陆、由东部向西部实行梯度转移的战略部署,先后作出了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峡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尤其是这次中央确定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度大,措施实,步骤稳,明确提出将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实行更大的倾斜政策,这对于加快整个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重庆市而言,实施西部大开发,将是促进发展、实现振兴的极好机遇。近现代史上,重庆曾有过几次大的发展机遇。十九世纪末期的开埠通商,加强了重庆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了重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使重庆成为西南地区以轻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工商业重镇。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西迁来渝,大批知识分子集聚重庆,使重庆的工业、商业、交通、金融、教育等都得到较大发展,城市功能得到加强,其辐射力遍及西南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整体布局和战备的需要,重庆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中央在重庆部署了若干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促进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发展,使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防科研与生产基地。1997年,中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使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重庆市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遇到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中央确定的西部开发的五大重点任务正是重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解决好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结构调整、特色产业、科技教育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将极大地促进重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重庆在西部开发中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中央对重庆赋予重要使命,重庆应该也能够抢占先机,有所作为,发挥出更大的开发效应,带动和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
  但也应该看到,西部大开发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次西部大开发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历史性。对整个西部地区进行全面开发,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今后也难以再遇到这样的大好机会。二是渐进性。中央已经明确,西部大开发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方针,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渐推进,不可能是整个西部地区齐头并进。三是探索性。中央有关的开发政策和重大举措将在大开发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即西部大开发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因此,西部各省区市如能发挥优势,抢占先机,就可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否则就会丧失机会,落于人后,造成被动。可以说,能否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已经成为决定重庆发展前途的一次严峻考验。
  更新观念抢抓机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重庆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置于万事之先,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市场观念和资源观念。
  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发展是硬道理”,这对重庆来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我国西部地区的GDP年均增速要高出东部地区零点四四个百分点,重庆在西部各省区市中还略高一些。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重庆与东部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果重庆的发展速度不加快,就很难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重庆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要真正担负起中央赋予的使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抢抓一切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形成一个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阶段。为此,一要将学习借鉴东部地区开发开放的经验与联系自身实际大胆创新相结合;二要将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三要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四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扎实而有效地向前推进。
  牢固树立新的市场观念。目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与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八十年代初东南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所处的背景和条件已截然不同,其中包括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和运行方式、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和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等。从国际环境来讲,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竞争更趋激烈。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来说,都将面对世界市场,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确立发展思路。从国内环境看,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一方面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需要牢固树立和强化市场经济的观念,无论分析问题、制定政策还是研究思路、部署工作,都要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努力实现由过去主要追求优惠政策向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的转变、由过去主要依赖政府行为向主要依靠市场运作的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法规和规范市场行为上来。这应作为我们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一条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的资源观念。实施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在科学研究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对西部地区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科学利用。这首先需要对西部地区的资源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们比较多地把土地、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看作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好这些天赋资源的优势,努力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天赋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相对下降,而品牌、商标、专利、信息和市场网络、创新环境特别是创新人才等软资源的影响与作用与日俱增,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目前制约重庆发展的主要因素看,除了资金短缺和一些天赋资源相对紧缺外,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短缺尤为突出。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自觉树立并不断强化市场经济大资源的新观念,在积极推进物质资源开发的同时,着力培育和开发软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科学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在对天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切实注重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创新思路用好机遇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思路。”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我们既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又不能沿袭自己走过的老路;既要学习借鉴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沿海地区过去的做法,必须从新的视角认真审视西部大开发,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现阶段客观要求,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开发新路。重庆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应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重庆既具有与西部各省、区共同的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劳动力相对便宜等优势,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承担着中央赋予的辐射和带动长江上游和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二是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工商业重镇和国防科研与生产基地,工业的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科研、教育体系较为发达;三是重庆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中央提出的“通江达海”的交通基础;四是重庆地处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腹地,投资巨大的移民搬迁和企业迁建,将有力地促进广大库区的建设和发展;五是重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一个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三峡文化于一身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重庆可以也应该充分发挥这些独特的优势,积极实践、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新的开发路子。
  第二,认真制定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导大开发。一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个高水平和有一定超前性的总体规划;二是应有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三是应积极谋划和着力推进大工程、大项目的建设,影响和带动整个大开发。据此,重庆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初步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等三个特色经济区,最终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工作思路。此外,还规划和启动了一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重点科教文化项目。
  第三,坚持对内对外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扩大对外开放,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重庆的开发和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相对落后、高素质人才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与世界大公司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川渝合作,加强与长江流域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合作,推进区域性横向经济大联合;不断开拓对外开放的领域,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争取在金融、保险、电信及其他服务业等领域有所作为;坚决破除市场壁垒,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方位开放重庆市场,以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废止一切不利于西部开发的政策性限制和障碍,以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商家来渝参与大开发。
  第四,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强大的合力推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建设事业,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开展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主题的“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西部大开发、热情关注西部大开发、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努力形成共同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工作新格局,真正做到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举全市之力,打好重庆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和攻坚战。要坚持按规律办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讲求实效,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西部春潮涌,开发逐浪高。重庆参与西部大开发,机遇难得,前景广阔。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重庆人民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征程中,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独特优势,积极开拓,加快发展,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使重庆崛起于中西部,腾飞于新世纪。


返回顶部